第二百八十三章 有好處不能忘了自家人

字數:6439   加入書籤

A+A-


    對於朱、朱來說,做好藩王的本職工作就行了,他們也隻能是藩王。包括後續趕來的朱棣,這一個個的也都安分的做著鎮守一方的藩王角色。
    他們不會有什麽不切實際的想法,大局已定,現在再有什麽癡心妄想的話那才是死不足惜。
    朱允心情很好,如果大明排位最靠前的五大藩王已經入京了,這五人也是兼著宗人府的職務。
    哪怕隻是名義上管理著宗室的事情,不過好歹也是有著一些名義,算得上名正言順了,那自然也就可以代表宗室了。
    朱允看著幾位叔叔們,笑著說道,“我是小輩,自然也該敬叔父們一杯酒。”
    朱就樂和和的開玩笑,“要是朝廷的宴席,這時候我就該起身謝恩。隻是如今是家宴、是自己人,我就不起身了,直接喝了就是。”
    朱拆台說道,“二哥,就算是朝堂上的大宴,我們幾個也是在偏殿飲酒,和滿朝文武不可能同殿而處,你不起身謝恩外人也不知道。”
    其他幾個人也都笑了起來,朱說的沒錯,就算是朝廷的大宴,藩王們按照規矩也是不能和滿朝文武一起參加,隻能在偏殿,這是重在參與了。
    看著朱允喝了杯酒,朱頗為感慨的說道,“前些年見著允的時候,還就是半大小子。現在他都已經當爹了,飲酒也頗為豪爽。”
    “有些時候也就是小酌幾杯,也就是和祖父喝點。”朱允吐槽說道,“他酒量大,我不看著點他一個人能喝一壺,那哪行啊!”
    朱等人都不知道該說些什麽才好,他們從小到大都不敢對老朱的選擇說什麽,老朱要做的事情他們也不敢有什麽意見。
    老朱的酒量這些人也都是清楚的,一小壺就真的不算什麽,簡直也就是潤潤喉嚨而已。可是這麽點酒,還都給管著,這實在是有些不像話了。
    朱允渾然不覺,笑著說道,“現在祖父倒是不飲酒了,文不喜歡聞到酒味。我勸了好些次都沒用,文倒是沒勸也給管住了!”
    朱等人心裏更是酸溜溜的,親兒子果然沒有親孫子、親重孫重要,管著喝酒估計心裏都樂嗬嗬的。
    重孫隻是不喜歡聞到味,這基本上也等同於戒酒了,還沒有半點怨言,這上哪說理去!
    朱棣性子直,就說道,“允,父皇一直都是喝酒。雖說現在歲數上來了,隻是少飲一點也無大礙,不讓他飲酒這像什麽話!”
    朱允也不生氣,“偶爾喝一點就行,也沒說讓戒酒。四叔還是不了解祖父,飲酒不飲酒那都是小事。祖父最怕沒人管著他,最不喜歡跟前沒人。”
    朱棣被噎住了,可是心裏也忍不住吐槽,父皇可不怕沒人管著他,而是這世界上根本沒人能管得住他。
    無非就是父皇現在看重允、文,心裏有著這些在乎的人,所以才會和顏悅色,飲酒不飲酒的也樂意被管著。
    朱就認真起來了,“允,這一趟叫我們幾個回來,這肯定是有大事。去年說的那事,總不會是急著現在就要做了吧?”
    其他幾個藩王也認真起來了,實際上去年就簡單的說了一下,他們也都知道老朱想要傳位的事情。不過說是年底,難道這是準備提前了?
    “這趟自然不是這回事,估計是等到我生辰之後。”朱允就笑著說道,“大約是在臘月吧,隻是過一兩個月就該著手準備了。”
    朱允得話讓朱等人心裏酸溜溜的,當初父皇是迫不及待的立皇太孫,生怕這些個兒子們起了什麽心思。
    現在允曆練出來了,這就急著傳位了,就好像那個讓人魂牽夢縈的皇位多麽燙手一般。
    皇位的傳承也輪不到藩王們多說什麽,不管他們心裏是怎麽想的,這件事情基本上是定下來了,這一點也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朱允看向朱棣,笑著說道,“四叔,算算日子,明年高熾也是要當爹了。我那侄兒以後是燕王不假,隻是高熾肯定不會隻是一個子嗣。”
    朱棣眉開眼笑,雖然他確實更喜歡朱高煦,可是不代表他對於燕王世子就有什麽不滿,燕王之位也隻能給高熾。
    朱允則繼續說道,“隻是高煦、高燧,以後也隻能是郡王。他們的其他子嗣,那就是鎮國將軍了。”
    其他藩王們也都認真起來了,按照大明現在定下來的規矩就是如此,王位隻能傳嫡長子,其他的子嗣都是降等為郡王,也是以此類推下去。
    朱允繼續說道,“按照現在的規矩,鎮國將軍是武官正一品,每年歲祿一千石。這個歲祿不少了,尋常人家肯定是比不上。”
    這一點大家也都心裏清楚,一千石在親王們眼裏不算什麽。因為他們的歲祿更多,他們的歲祿都是以‘萬’為計量單位。
    可是實事求是的來說,這樣的一個歲祿就足夠多了,不要說養活一家子了,這也是真正的衣食無憂,可以享受著錦衣玉食的生活。
    不算靖江王那一脈,大明的第四代宗室也是陸續出生了,還有不少第三代的皇孫們也是在陸續出生,大家對此都是心裏有數。
    待遇方麵自然也是心裏明白,除了嫡長之外,也是一代不如一代,這也沒什麽好說的。
    哪怕這些宗室的待遇看似是在不斷下降,也確實比起普通人強。可是誰又不希望自己的子孫後代的生活能更好呢,當然是希望待遇更高才行。
    以朱允這幾年的所作所為,藩王們顯然不認為他會提升宗室的待遇。不斷的削減供用、削弱地位,這才是朱允在持續不斷做的事情。
    看的出來一眾皇叔們的懷疑,朱允笑了笑,“叔父們也該知道,宗室到底身份不同,有些事情也確實不好讓他們來做。”
    朱等人沉默不語,宗室的身份天生富貴,這一點沒什麽好說的。短時間來看,衣食無憂等等也是必然,這樣好像也沒什麽不對的地方。
    可是宗室的身份也是有著一些天然的限製,朱等人這幾年也都開始收斂不少,開始謹言慎行了。
    try{ggauto;} catc101nove.come="margin: 0px auto;">
    原因無非就是不想給自己惹麻煩,他們也都清楚一旦有些人開始彈劾就被動了。到時候黃泥巴掉褲襠,不是屎也是屎。
    朱允笑了笑,開口說道,“叔父們也該知道,藩王們鎮守一方,隻是朝廷這些年也是在慢慢的收回兵權。”
    朱等人的臉色不好看,可是也無話可說,老五的兵權基本上是以平和的手段給收走了,打著的旗號就是朝廷現在疏浚運河、兵衛不夠。
    朱和朱棣仔細想想,他們也好不到哪去啊,朝廷要是收回兵權,可以幾乎是照搬這樣的理由,他們不執行都不行。
    邊境安寧了,勳貴們手裏也沒了兵權,所以那些名義上屬於藩王的三衛,現在朝廷直接給收回來也正常。哪怕藩王三衛,基本上就是朝廷的兵馬。
    以後再想去接觸兵權,基本上就是越來越難的事情,甚至是幾乎不太可能做到的。甚至就算是給兵權,也不能直接伸手就接,那是禍事。
    朱允則繼續說道,“我此前也想過,宗室不能隻是吃喝玩樂,也是該做事。但是兵權不好碰、朝政的事情,也需要謹言慎行一些才好。”
    朱等人認真聽著,說到底就是宗室身份特殊,皇帝是不會允許宗室在朝堂上誘太多的話語權,更別說想要身居高位、大權在握。
    要是出現一個類似於宰相的宗室,皇帝估計都要夜裏睡不著覺了,哪能真的讓宗室掌握大權呢。
    可以給宗室不錯的待遇,但是絕對不能給宗室更多的權力,這一點對於不少人來說也算是共識。
    曆史上的朱棣在這件事情做的更絕,直接堵死了宗室想要做任何事業的可能。不能當官、不能經商,除了吃喝玩樂就等著生老病死。
    曆史的經驗就是對宗室、外戚不得不防,因為這些人的身份具備著一些天生的優勢,不加以限製自然也就可能引起動亂了。
    可是另一方麵來說,宗室、外戚也是一股極其強大的力量,這是可以平衡朝堂局勢的一股力量。
    曆史上的大明宗室也就是在開國初期有點力量,然後迅速的就成為可有可無的存在,甚至成為了被很多人直接無視的群體了。
    文官、勳貴、閹黨,乃至是那些大的商團等等,這些人都可以去左右朝局,都要去影響大明的局勢。可是宗室呢,根本就沒有任何的影響,反而是不斷的被人嫌棄、打壓。
    這顯然就是有些不太合適了,朱允不希望這樣的事情再次發生。
    朱允看著朱等人,緩緩開口說道,“叔父們想來也是知道,這一次出海朝廷所獲不少。先前五叔審理的案子,就是有商賈和士紳妄圖勾連了。”
    朱也開口說道,“這些人倒是好心思,不少人在蒙元時都私自出海,積攢了不少家業。我這是開了眼界,那些人的家底子確實厚實。”
    一些商賈積攢了不俗的家業,這或許是幾代人的努力。但是在如今這個年代,商賈太富肯定不是什麽好事,如今的整體氛圍就是重農抑商。
    朱允就笑著開口,繼續說道,“就是這麽個道理,那些人看到了些許好處,就覺得有機可乘。這實在是混賬了,朝廷的好處豈能是讓那些人拿走了!”
    這是朱允的心裏話,開海貿的話,最大的利潤應該是屬於朝廷,而不是讓幾個大海商富可敵國。
    這些商人要是太富了,有了不俗的力量,到時候估計就不隻是安心經商了,說不定就是有著一些其他的訴求了。
    那顯然就更加不合適了,這樣的事情是朱允絕對不會允許的。
    看到兄弟們都看了過來,朱說道,“有些官也不像話,朝廷命官了,還想著宗族、看到了送來的田產、金銀,這一個個的也就貪贓枉法了。還有些想著言官上奏,想著串聯更多官員,想著要將海貿之事效仿蒙元了。”
    朱等人不是很理解,而朱也簡單的解釋了一下蒙元時期的市舶司、海貿製度。
    實事求是的來說,元朝初期的市舶司管理海貿還算不錯,但是官僚機構往往少不了貪腐。
    所以說出一個蒲壽庚,朱等人就知道了。那就是南宋、蒙元時期的官商,亦官亦商的他就是真正的巨富商賈,這就是管理著泉州市舶司的官員。
    朱等人也迅速的對於一些江南士紳、官員更加的不信任了,覺得那些人居心叵測,這是想要效仿蒲壽庚了,那還了得!
    朱允開口說道,“這一趟讓叔父們回來,我也是想著海貿之事獲利不菲。朝廷自然是要拿走好處,隻是宗室、勳貴,也都不能忘了。”
    朱就連忙問道,“允,此前也聽聞船隊回來了,這到底得了多少好處?”
    朱允笑了起來,隨口說道,“這不算是正經商貿,那些人出去就是打仗,殺了不少人、也沒少破城,所以說繳獲頗多。”
    朱等人不信,或許朱允說的那些也是實話,這裏頭確實是有一部分是繳獲、是屬於軍功等等的,大家也可以理解。
    可是這一個個的也都是知兵的,真要是有很多繳獲的話,那些將士們私下裏肯定也少不了藏下來一些,很多人對此也算得上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朱允就開口說道,“指望海貿讓各王府所獲翻倍是有些難,隻是若是鎮國將軍這些人去做,一年也能多得一千石、幾百兩白銀。”
    這一下朱等人立刻感興趣了,王爺們也是缺錢的,尤其是現在不少宗室現在都開始追求享樂,當然就是希望金銀珠寶越多越好了。
    現在聽到了有機會多賺些錢、拿到更多的好處,這件事情要是不認真對待,那實在是說不過去。
    尤其是朱允這個皇太孫這麽些年更多的都是在壓製宗室,現在主動的給與好處,這說出去都有些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這件事情,必須要慎重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