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一視同仁
字數:6513 加入書籤
朱允熥也不得不感慨能夠管得住老朱的人再次出現了,不過想想看也正常,老朱的霸道和強勢是骨子裏的,但是對待親人就是格外的寬容。
別看老朱表麵上是對朱文垚牢騷不斷,覺得這孩子實在太黏人了。可是心裏得意著呢,就覺得這麽疼愛小重孫,那都是值得的。
“祖父,昨天妙錦說十二監的人要換一換,我給否了。”朱允熥一邊走一邊說道,“我想著內官監的還是您跟前的人,我給張福生換去司禮監。”
老朱不置可否的說道,“張福生還是換去內官監,司禮監有些名不正言不順。”
“怎麽就名不正言不順呢?”朱允熥非常不以為意,“這些宦官還能幹政不成?內官監現在是十二監之首,還不是您用著順手?”
老朱也覺得有道理,他對於宦官幹政是非常提防,所以在開國之初就做了很多針對性的安排,就是為了避免出現這樣的一些情況。
內官監也好、司禮監也罷,還真的不需要特別在意這些,還是以皇帝的意思為主。
趴在老朱懷裏的朱文垚心情很好,一路上都是在咿咿呀呀的,這孩子就是閑不住的性子。
“今天這些個大儒要開始講禮、講法,有些咱覺得能聽一聽。”老朱提醒說道,“隻是這些人性子難猜,說不準就是在瞎折騰了。”
朱允熥對此也心裏有數,就說道,“我讓道衍還有翰林院的人去聽著,免得那些大儒將一些事情給鬧的不像話。”
聽到朱允熥這麽說,老朱也就放心了。他和朱允熥一個樣,在很多時候是比較重視讀書人,可是該有的限製和猜忌,那也是少不了的。
真要是將一些大權放給讀書人,老朱才不會甘心呢。不管是兩宋時期的文官過於強勢,或者是元朝時期讀書人圈地等等,都是老朱忌諱的事情。
華蓋殿這邊可以說非常的嚴肅,不少胡子花白的大儒已經進入大殿了,一些官服著有著禽、獸的文武官員也已經到達了,就要開始朝堂辯論。
說辯論有些誇張了,這就是論理,就是在登基大典前進行一些拾遺補缺等等,不算是大事。
當皇帝到來的時候,文武百官自然紛紛行禮,最開心的可能是朱文垚了,這孩子開心的手舞足蹈,見到了這麽多人也非常開心。
老朱不在意其他,隻是說道,“太孫登基在即,召諸位愛卿商討儀程。在座有不少大儒,熟知禮法章程,盡可開口。”
雖然老朱的話有一定的客套成份,表現皇帝的禮賢下士,不過這也不全都是隨便說說。如果真的有一些建設性的意見,那自然也值得開心。
禮部尚書陳迪自然最為適合主持這樣的開放式會議,還有一些飽讀詩書的翰林院官員,也都是在紛紛開口,根據某一個儀式引經據典開始討論。
老朱和朱允熥強打著精神在聽著,他們現在也有一些被坑了的感覺。
實事求是的來說,在開國初年的時候,甚至是在開國之前,儀式上的很多事情就已經有了廣泛討論,基本上就定下來了框架。
現在再次展開一些討論,實際上也沒有太多的新意,現在的這些大儒是大儒,但是不代表水平就比開國之初的那些大儒強,也找不出太多的不足。
老朱耐心聽了半個時辰,還在不斷安撫不耐煩的朱文垚,這孩子雖然喜歡熱鬧,但是坐不住,現在就是想要出去玩了。
“太孫,你就在這裏聽著。”眼看朱文垚要爆發,老朱就開口說道,“這事你多留意,萬萬不能出現一些疏漏。”
朱允熥自然領旨,雖然他也想要離開,可是皇帝現在都先溜了,他這個太孫就不好跟著溜走,要不然就是實在不給大儒們麵子了。
朱允熥不隻是要繼續坐著,甚至時不時的要提出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觀點,禮賢下士的表麵文章還是要做一做,不能一點都不在意。
畢竟這事關他的登基大典,這也是為後世子孫進一步的完善規矩,當然就要認真對待。
等到一上午的討論結束,朱允熥自然賜宴,安排招待一下。不過這不代表商討結束了,下午還需要繼續討論,一條條的不斷梳理。
在偏殿的朱允熥對梅殷說道,“姑父,你是飽讀詩書的,覺得這一上午是不是就看著這些大儒們在引經據典、賣弄學問了?”
梅殷實話實說,“回殿下,臣也有此感。想來是朝廷此前製定的大殿儀式已經完善,現如今並無需要改動的地方,大儒們也隻能想些其他法子。”
聽到梅殷這麽說,朱允熥就忍不住笑了起來,這就是大實話了,沒有貶低的意思。
真要是有什麽疏漏的話,在大明開國三十年來,一些文官、大儒早就指出來了。
就算此前沒有新皇登基,可是大典的儀式等等都是列入禮記等等,稍微留意一下就可以看得出來,自然也就是早有準備了。
朱允熥笑了笑,不以為意的說道,“下午還是繼續聽著吧,雖說事情不太讓人滿意,多聽一下也無妨,說不準能夠挖掘賢才。”
這話就是有些調侃的意思了,但是梅殷沒有反駁,實際情況看起來也確實如此。
不隻是那些大儒在賣弄文采,包括翰林院的那些官員們其實也是一樣,一個個的抓住某個論點就是在滔滔不絕、揮揮灑灑,大家都見怪不怪了。
大儒們可能也是想要因此被賞識,可以因此入仕步入官場。而那些翰林院的官員們也是一樣,要是因此被太孫賞識,仕途說不定就順暢起來了。
所以大家也都能夠理解這些,這是在為登基大典出謀劃策,可是這同樣是一些相關人員在賣力的展示自己的能力和學問,這並不矛盾。
對於這些大儒或者官員們的心思,朱允熥自然也心裏清楚,隻不過真的沒必要去較真,隻需要稍微配合一下就好。
這也不是難得糊塗,這就是單純的給別人一個台階,皇太孫也不能顯得特別特立獨行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