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 衛老爺的私房
字數:4901 加入書籤
妾出庶女!
淝縣的街道並不算大,然而卻也算是麻雀雖小五髒俱全,裏麵賣布匹、賣糧食、賣果脯的……應有盡有。
張來在淝縣住得久了,走在前麵與師母跟師妹開道,盡心盡力的做好陪遊,將整個淝縣都走上了一圈。
而淝縣裏的人與張來都相熟,見新婚頭一日就帶著新夫人與嶽母一道出門子,雖心裏嘀咕著這算是上門女婿還是其他的,然麵上卻都恭喜著張來新婚大喜。
衛芠手裏牽著阿木,跟在梁氏身後,時不時的看向與人說話的張來。
張來在這生活了數年,對這縣城中的一草一木都已熟悉,在為衛芠與梁氏講解各類店鋪之時如數家珍,對這些貨物的來處也信手拈來,足以看出是個有見識的人。
再聯想到阿木說的自己父親時常外出遊曆,衛芠對張來所說已然是全信。
而對著這些產物來處,張來也並不多說,隻是粗粗幾句說了來路與質地,就讓出了足夠的時間讓梁氏與衛芠親自打量。
因是才來淝縣,梁氏與衛芠要買的東西其實也並不少,就是新衣,梁氏也想要一人多置辦幾套的。
逛了半會兒,張來擔心衛芠走太多路肚子受不了,便先帶著一行人到了海鮮樓。
說來淝縣周圍並無什麽大河大海,這海鮮樓卻又真真的有幾道海鮮當招牌菜,名字前帶著酸辣二字。
張來在一邊與梁氏和衛芠解釋“因都是醃海鹽曬幹了的海貨,不如隔壁縣河裏的魚新鮮,又腥味更重,這老板便加了醃製的酸菜與辣椒一起下鍋,倒是別有一番滋味。”
梁氏知曉西南一帶多食辣,這在一些遊記中亦有記載,然而京中及江南一帶卻鮮少有帶辣的菜品。
衛芠亦是如此,她並非生在食辣的地方,不過現代交通便利,如四川的麻辣燙、重慶的火鍋、武漢的鴨脖子等,卻是開遍祖國大地的,她也偶爾嚐過一回,因味道太重從來不敢多吃,等穿越過來後就更是沒沾過了。
張來見得兩母女有這個興致,就又道“這家的酸辣魚片不錯,師母與師妹不如試一試?”
因衛芠有孕,對於酸辣的東西是喜愛的,雖隻挑了兩三塊,但那魚幹不如新鮮的好吃,然而魚幹被油炸過,裏麵連魚刺都是脆的,比吃新鮮的魚都還要方便。
加之裏麵有著酸菜酸蘿卜絲辣椒花椒一類的為作料,將那點子魚腥味兒散得半點也無,反倒讓衛芠能吃上了兩碗飯。
張來在一邊見此,筷子下意識地便從酸辣魚片旁邊轉到了另外一盤菜裏,給阿木夾了一筷子青菜。
阿木正是愛吃肉的的年紀,不過淝縣一帶並不流行吃辣,她也是海鮮樓的常客,對於海鮮樓的壓箱底菜式壓根都吃膩了。
對於自己爹本打算給自己夾魚片變成了蔬菜,本來撇嘴的阿木在見著身邊的阿娘吃得那般開心下垂的嘴角又上翹了起來,痛痛快快的將青菜吃了。
等空隙裏,阿木還主動給衛芠夾了一筷子的魚片在碗裏,道“娘多吃點,這個聽說隻有在淝縣才有呢。”
衛芠謝過阿木,又給阿木夾了一片,才繼續吃了起來。
吃完了飯,一行人也沒有再逛的心思了,關鍵是不論梁氏還是衛芠都覺得有些累了,因此又上了馬車往回走。
阿木自幼在淝縣裏長大,腳力並不一般,今日是完全沒玩夠的,不過比起跟淝縣裏的其他孩子一道玩,此時她卻是更願意親近自己好不容易才有的娘。
阿木一道上了馬車,回頭看見牛車上堆積如山裝在盒子裏的禮物,點了點頭,心裏也十分滿意,她家是有銀子的,自己娘跟外祖母自然也得經地起這樣的排場。
當然阿木並不知曉衛芠手裏的銀子也有小一筆,買這點東西還不算多心疼。
等回了府,衛四老爺見到兩母女跟著人家父女一道出門就買了這麽多東西來,終於開始有些心疼銀子了,道“來淝縣什麽沒帶著,哪還用買這麽多東西!”
梁氏連白眼都懶得翻了,施施然的走了。
衛芠雖是累了然而也得在孝道下好聲好氣的跟衛四老爺解釋,“母親也是想給大夥兒做幾身衣裳,也圖個喜慶。”
衛四老爺掃了那一堆貨,又哪隻有布匹,還有其他裝在盒子裏的東西還並不知曉是什麽,但隻看盒子的成色就知道當是值錢的玩意兒。
畢竟是自己閑來無事兒帶著徒弟們做的盒子,實在不好多說,衛四老爺便朝著衛芠道“哪來的……”
再一想到假成親這事兒是不能說的,衛四老爺終於閉了嘴。
衛芠跟衛四老爺相處的越久就越覺得這簡直就是個神經病,隻是孝道壓下來也隻敢在心中腹誹,見此時衛四老爺不說話了,趕緊拉著阿木的手就往內院裏跑。
衛芠拉著阿木一跑,剩下張來看著跑進內院的一大一小背影隻覺得好笑,回頭跟衛四老爺道“弟子知曉師傅是為師母與師妹著想,何不好好說一說,好讓師母與師妹知曉師傅的一番好意。”
衛四老爺操心銀子花得快日後沒得花的了,也不好真處處尋張來要銀子,隻哼了一聲道“誰為她們母女著想了,敗家子!”
低頭又開始做木工,連張來都不願意搭理了。
張來隻得歎了口氣,也虧得自己夠聰明,不然對自己這個師傅有時候說話也得有怨言。
今日這明明是擔心自己家裏那點銀子不夠,怕日後日子不好過,偏偏說話就招人討厭,憑白就得罪了自己妻子了。
當然衛四老爺對於衛芠沒好臉色,張來對這一點倒也清楚,在自己師傅眼裏,恐怕也隻有五姑娘一個女兒在。
想想這樣一個別扭的人,明明不喜歡入仕當官偏偏要拿個木藝做幌子,明明不喜歡妾室卻不跟妻子直言還偏偏跑去睡妾室睡出了孩子。
也虧得沒入仕,不然也是得罪人沒得個好下場。
對著別扭的師傅無法的張來,在麵對自己師娘的時候就不得不佩服自己師傅的命好,竟是有這麽好的一位妻子。
梁氏尋張來也並非是旁事,就今日所置買的東西的銀子,先前是給了府上的管事,然管事不敢自專便稟告了張來。
張來並不差這點銀子,自然不肯收,然而梁氏又怎能應允。
“我知曉你手有餘錢,並不在乎這百兩銀子,然積少成多,便是日後阿木出嫁,嫁妝硬實些在夫家也好立足。且日後阿木若不召上門女婿,你手裏總歸是要留銀子使喚人的。”梁氏道。
本梁氏還想說就你的家世,手裏的銀子卻是要越多越好,若哪一日被家裏人尋了回去,就那一攤子爛事兒,身份又尷尬,高門大院裏的到底還是銀子好使喚。
然而想到張來如今置辦的這身份,也不好多說。
張來敬佩於梁氏的人品端正,感佩於心,更加不肯要這百兩銀子,更與梁氏坦言道“師母有所不知,師傅木藝了得,每有精品便由弟子所賣,本就在弟子這存有萬兩,弟子本就打算過兩日將賬目整齊後便交予師母,這百兩銀子如何能讓師母出得?”
坐在一邊得衛芠都被這一萬兩給嚇住了,心想他爹每回都摳上麵幾個嫂子的嫁妝,沒想到也是個藏奸的。
梁氏相對於衛芠更加了解自己的丈夫,聽得張來說有萬兩銀子,就道“就他那些粗鄙木工這些年也能換上萬兩銀子?你也莫要哄我,你師傅是哪樣的人,我自清楚得很。”
梁氏就算知道自己丈夫木藝還不錯,然而這要賺上萬兩又談何容易,還怕是張來自己私下裏補貼的。
張來隻得解釋道“師娘有所不知,這在江南每三年便有一回木藝大會,曆經層層選拔得出前三,但凡在裏頭能得個名次的,所出木藝價錢便是翻漲數倍。”
衛四老爺的木藝未必比別的行家強,但他卻是舉子出身,評選木藝的都是讀書人,比其他的木藝人更能貼合他們所好,因此再差也能拿下前三裏麵的二三名次。
“師傅不在乎名利,這些年下來也做過不少好家什,都是弟子代為出售,也存了不少銀子的。”張來卻是隱去了那些高價賣出的家具多為自己購買的原料之事。
梁氏知曉不好再推脫,就道“想來那些上好木料還是你出銀子購買的,這一筆銀子你可莫要節省給你師傅了,免得他沒個成算。就是那賬本,可也得將這一筆做出來才是。他是你師傅,與父親無二,可沒得老的貪小的銀子的。”
這便是梁氏值得人敬佩的緣故,不肯占人太多便宜,從做人來說已經是十分厚道。
張來忙道“木藝行裏的老規矩都是這般的,師娘又何必這般。”
梁氏歎氣道“我知道,木藝行裏的規矩,沒出師之前帶徒弟的東西都得是師傅的,可你師傅也不是正經大家,想來能賣得起大價錢的材料也不低,你們都不過是當此做個愛好,說是師徒其實也是好友,哪能這般占你的便宜。就這幾日聽阿木說你走南闖北,帶著一幫子人謀生,賺銀子也不容易,你別當跑一趟有不少銀子就不把錢當錢看,日後沒銀子的時候才知道受苦……”
這一說道沒銀子的苦又是老半天,沒完沒了之下張來隻得應允將這一筆記賬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