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想當姑奶奶

字數:4494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農家有女千嬌萬寵 !
    明明過年該修水渠的,非得修堤壩,弄得大家更慘了。
    沈大郎心頭一動,低頭看氣呼呼的小丫頭,問道:“你聽誰說的?”
    “我自己想的呀。”陳小桑應道,“我舅舅被抓了,舅娘他們都沒糧食吃了,我爹還把家裏好多糧食送給他們了。”
    沈大郎瞅瞅四周,見沒人看他們,他把陳小桑抱到懷裏,嚴肅道:“這些話不許在外麵說。”
    陳小桑扁嘴不說話了。
    沈大郎看小丫頭還生氣了,狠了狠心在旁邊給她買了串糖葫蘆。
    三個柱子眼饞地瞅著他,他咬了牙,又買了三根,分給他們。
    二柱有好吃的,嘴巴可甜了:“大郎叔最好了!”
    大柱不樂意了:“為什麽叫叔呀,應該叫哥哥才對。”
    沈大郎才比他大兩歲呢,叫叔叔他好虧呀。
    二柱遲疑:“興義爺爺喊爺爺老大哥呀,咱們就得喊大郎叔叔了。”
    他怕自己算錯了,還問陳小桑:“小姑,我說的對嗎?”
    陳小桑點頭:“沒錯!”
    大柱不服氣:“他們又不是姓陳的,怎麽按著我們陳姓算輩分呀?”
    一般的村子都是一個姓,比如陳家灣、劉家橋。
    這些村子都是一個祖先過來定居後,生的後代,所以每個同姓的村子扒拉出來都是親戚。
    是親戚就有輩分,見麵就是爺爺奶奶,叔叔伯伯的。
    陳小桑的輩分不大不小,可大柱幾個比她小一輩的輩子就小了,見到這個是叔,遇到那個是爺爺。
    前幾天村裏一家剛生的小毛孩,三個柱子得喊叔。
    這事兒對大柱打擊太大了,這幾天正對輩分很在意。
    陳小桑覺得他說的也有道理呀,於是就看向沈大郎:“那你喊我小姑,讓大柱他們喊你哥好不好?”
    沈大郎都氣笑了,“喊你姑奶奶不是更好?”
    陳小桑越想越覺得不錯。
    她還挺想當姑奶奶的呢。
    陳小桑美滋滋的想著,一扭頭就見沈大郎沉了的臉色,她立馬抱緊了沈大郎的肩膀,調轉話頭去勸大柱:“爹都喊興義叔老弟了,你們要是喊叔,不是跟你們爹一個輩分了嗎?”
    大柱有點繞不過來,猶豫著咬了糖葫蘆,問陳小桑:“是這樣的嗎?”
    “當然啦,你要是把你爹喊哥,你爹得打你的。”
    平日裏都是大樹媳婦管著兩個柱子,大柱媳婦該打孩子的時候毫不手軟,被打得最多的大柱就怕她。
    可他娘時不時要說”等你爹回來收拾你”的話,大柱就覺得他爹打人更疼。
    比他娘還嚇人呀,那還是不了:“我還是喊大郎叔吧。”
    陳小桑還可惜呢:“你可以抗爭一下呀。”
    大柱頭搖得跟波浪鼓一樣:“我怕疼。”
    陳小桑覺得他靠不住,就把糖葫蘆往沈大郎嘴邊送,咧嘴笑道:“大郎哥吃。”
    沈大郎不愛吃甜的,可人家都送到嘴邊了,他也不好拒絕,就咬了一顆。
    恩,又酸又甜。
    幾人亂扯著到了縣學門口,隔得老遠就見大樹和五樹正在忙活。
    陳小桑高興地喊了他們,兩人回頭,看來看去沒見陳老漢。
    “爹呢?”
    陳小桑為難道:“爹丟了。”
    大柱還加了一句:“我們不是故意的。”
    二柱把糖葫蘆往身後藏:“我們走著走著爺爺就不見了。”
    三柱堅定地點頭,表示他們說的都是真的。
    陳大樹聽得臉都綠了:“肯定是你們亂跑,讓爹找不著了!”
    陳小桑心虛地低了頭。
    陳大樹急得跳腳:“你們走丟了,爹得多著急呀!”
    四個孩子大氣都不敢喘了。
    陳大樹氣呼呼指著大柱幾個,咬牙:“回去再收拾你們!”
    說完,叮囑了五樹幾句,就急匆匆往陳小桑幾個來的方向去找人。
    陳五樹著急地往他大哥離開的方向看,做生意都顧不上了。
    旁邊的一個婆子道:“你快點吧,我孫子還等著吃呢!”
    陳五樹趕忙回過神,抽了張油紙去包鵪鶉蛋。
    陳小桑看他忙不過來,掙紮著從沈大郎懷裏下來,跑到手推車邊上幫忙招攬客人。
    “婆婆家孫子真會吃,我家鵪鶉蛋最好吃了。”陳小桑笑嗬嗬道。
    那婆子被她這麽一哄,剛剛的火氣也消了不少,就道:“你們家的肉又好吃又便宜,誰能不喜歡呢?”
    陳小桑甜甜道:“謝謝婆婆!”
    後頭擠著的人聽她說話,笑著搖頭:“這麽小就會做生意了,以後可了不得嘍。”
    陳小桑笑得眉眼彎彎,跟他們聊得火熱。
    大柱還被他爹嚇得直哆嗦呢,見小姑去幹活了,他也上前幫忙。
    一會兒他爹回來看他這麽乖,應該不會收拾他了吧?
    這樣的想法一起,他扭頭就喊兩個弟弟:“別吃了,快來幫忙。”
    兩個柱子也趕忙上前幫忙。
    有了三個柱子的幫忙,陳五樹的壓力小了很多。
    沈大郎看他們忙活地挺起勁兒,過去跟陳五樹說了一聲,就回了魏先生家。
    正是沐休的日子,魏先生在家寫字,聽說沈大郎又回來時,他才放了筆。
    沈大郎將陳小桑說的那些話一一與魏先生說了,魏先生聽得一愣一愣的。
    “你竟是能想到這些?”
    他才十一歲啊!
    魏先生激動不已,好似已經能看到沈大郎中進士,封官進爵了。
    沈大郎毫不猶豫道:“並非我想的,我不過道聽途說。”
    魏先生心中的喜悅被驅散不少,下一刻看向他時又滿是慈愛。
    難得有大郎這般不貪功勞的孩子呀。
    他對這個學生真是越看越喜歡,恨不得立刻將他收入縣學。
    可惜啊……家境過於貧寒,讀不起書呀……
    想到這兒,他心情又沉重起來,又想到幹旱的事兒,更是連連搖頭:“都大旱了,還能去哪兒找水源呐。”
    真要找得到水源,縣令早去找了。
    沈大郎卻不讚同他的話:“咱們縣就有一條大河經過,若是能修水渠將水引到各個村子,地裏的莊稼就能活了。”
    魏先生當然知道他們縣的大河,從縣誌看那是連著海的,供田地用倒是夠了,隻是……
    “就算想挖也沒那麽多人手。”魏先生連連搖頭,坐到椅子上。
    想到陳小桑的話,沈大郎堅定道:“若是再招徭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