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艱難

字數:4901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農家有女千嬌萬寵 !
    沈大郎擰了眉頭:“做人要謙虛些。”
    “我覺得我已經很謙虛了。”陳小桑應道:“不然我就說我會看畫了。”
    沈大郎打擊她:“畫都有意,很多時候都需要細細領會,你不過看了幾本書,就說自己能學會,便是說大話。”
    “大郎哥不也是自己看書學的嗎?”
    “誰說我隻看書?鄭先生和魏先生都對我有指點,我也隻能得形不得神。”
    鄭先生看兩人要吵起來了,便轉開話題問陳小桑:“你學了畫要做什麽?”
    “當然是學著畫各種草藥和穴位圖啦。”
    說起草藥和穴位圖,陳小桑很不滿。
    “我看的藥書,上頭的草藥都長成一個樣子,就是很普通的草,太影響學習了。”
    她接著道:“還有穴位圖,人畫得太抽象了,還臭,很難認把握穴位在哪兒。”
    頭一回看到穴位圖的陳小桑,無比慶幸她有個厲害的師父。
    若真讓她自學,還不知道要把穴位圖背成什麽樣。
    鄭先生聽得連連點頭:“有用便好,你好好學,將來學以致用。”
    “還早還早,我還在學著看畫。”陳小桑這會兒謙虛了。
    沈大郎幫她說話:“她學的東西太多了,一時半會兒怕是沒精力學畫了。”
    鄭先生擺擺手:“沒事,她還小,慢慢學。”
    說到學畫,鄭先生問沈大郎:“你最近可還有作畫?”
    沈大郎應道:“最近為窯場畫了不少圖,隻是大多比較寫實。”
    鄭先生囑咐他:“你最近畫一幅圖給我看看。”
    沈大郎應下。
    鄭先生才放心,不過還是催促他:“最遲過完年你得出發,不然怕是來不及。”
    “還有作畫和音律,最近都得撿起來。這些鄉試都要考,往日你隻讀書,這些倒是弱項。”
    陳小桑忍不住感歎:“要學的東西也太多了。”
    “科舉可不是那般容易能考的。”鄭先生一隻手背在身後,一隻手摸著胡子。
    “寒門難出貴子,也是因著寒門沒有這麽多錢培養讀書人。”
    陳小桑憂心問沈大郎:“你的盤纏攢夠了嗎?”
    “還差些,等你家的佃糧給了,我的盤纏便夠了。”
    沈大郎這些日子掙的錢都拿去還債了。
    前些日子才決定要去參加鄉試,手頭沒積蓄。
    碰巧窯場最近沒接到什麽大生意,他便掙得少些。
    還好陳小桑的洗麵奶和保濕霜賣了些錢,陳小桑也分給他一些,他都存著。
    鄭先生聽明白了,沈大郎這是有盤算。
    他安心了,不過還是忍不住問他:“你買琴了麽?”
    沈大郎有些不好意思:“還沒有。”
    鄭先生忍不住了:“還是買不起?”
    “還要學琴?”陳小桑震驚。
    “不止古琴,還有圍棋也得學,他連棋子都沒買。”
    鄭先生這個著急啊。
    不到一年就得參加鄉試了,琴還沒學多久,棋子更是沒怎麽摸過。
    鄭先生怒吼:“咱們村學的束脩都被你爹拿到哪兒去了?”
    這事兒陳小桑知道:“都拿去還債了。”
    鄭先生:“......”
    他沒話說了,扭頭進了自己屋子。
    陳小桑連連搖頭:“你把鄭先生氣著了。”
    沈大郎抿了唇:“我也不想。”
    誰讓他背負重債,總歸是有些艱難的。
    陳小桑忍不住問他:“大郎哥,你一共有多少銀子呀?”
    沈大郎不瞞她:“一共有二十六兩。”
    “隻有二十六兩,你準備帶著個碗從家裏一路要飯到京城麽?”
    陳小桑忍不住吐槽。
    沈大郎:“......還有你家的佃糧。”
    “可是你還得買琴,又得買棋子,還得找先生教導你,路上得要盤纏吧,夠嗎?”
    陳小桑一路盤算下來,隻覺得他太難了。
    沈大郎應道:“我算過,差不多。”
    路上啃啃饅頭,應該夠了。
    陳小桑想了想,對沈大郎道:“你再等等,我家糧鋪開起來,幫你把佃糧賣了,直接給銀子你。”
    沈大郎家田地不少,還是能有不少佃糧的。
    “還有我們的洗麵奶和保濕霜,一個月下來,也能給你分二三十兩。”
    沈大郎點頭:“夠了,若還是不行,我爹山上的樹也能賣。”
    陳小桑愣了下,才想起來後山已經被分給沈興義了。
    山上樹多啊,真要賣,也能有不少錢。
    陳小桑忍不住感歎:“大郎哥,你家的家產真多。”
    到冬天,不少人家要修屋子建新屋子。
    有的人家自家木頭不夠,就會出去買。
    沈興義的山上的樹又茂盛長得又直又粗壯,做橫梁最好。
    “你家山上的樹要是全賣了,連債都能還清吧?”
    沈大郎估算了一下,覺得差不多。
    畢竟後山大,樹也多。
    “那得賣得了這麽多才行,村裏人買不了多少。”
    陳小桑覺得也是。
    這附近沒有大河,沒法很好地把木頭通過河運出去,隻能是給各個村子賣。
    賣樹這條路不太好走得通。
    陳小桑心疼地瞅著沈大郎:“你可怎麽辦呀?”
    見她又擰著眉頭琢磨,沈大郎忍不住拍了下她的小腦袋,又迅速收回手。
    他道:“這事兒還輪不到你來憂心。”
    她憂心的事兒多了去了,不怕再多一件。
    “得趕緊把糧鋪開起來,這樣你就能把佃糧賣掉換錢。還有不夠的,我借給你。”
    沈大郎搖頭:“我不借錢。”
    都背著四千多兩的債,他可不想再多欠債了。
    陳小桑覺得他這樣太可憐了。
    像傅思遠這樣的讀書人,家裏把路都鋪平了,他隻用安心讀書就好了。
    可是到了沈大郎,得努力掙錢,還得操心自己進京趕考的盤纏。
    這還不夠,家裏買田地欠的債,還得他努力掙錢去還。
    陳小桑越想越為沈大郎心酸。
    這過的是什麽苦日子。
    鄭先生抱著一把舊琴出來,遞給沈大郎:“往後這琴我用不著了,你拿去用吧。”
    沈大郎輕輕摸了琴,並不推辭。
    “等我考完,必定把琴帶回來還給鄭先生。”
    鄭先生擺擺手:“不用還我,我用不著了,你留著吧。”
    陳小桑看向那舊琴,雕花都斑駁了。
    應該是用了很多年的。
    不過琴弦都是好的,還能用。
    這就省下一大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