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假議和,真備戰
字數:4471 加入書籤
滅清之鐵血駙馬!
多鐸要議和,崇禎皇帝自然不可能直接同意,不然他絕對會被滿朝文武的唾沫星子淹死,這個臉,他可丟不起。
明末的這些大臣做實事不行,但是假裝道德君子,攻訐同僚,卻是一個比一個起勁。
不過,崇禎皇帝自己不能做這個決定,不代表著駙馬爺周世顯做不了。或者說,駙馬爺周世顯做了也不合適,但正是因為這樣,崇禎才能一箭雙雕。
嗯,沒錯,崇禎皇帝又想著甩鍋了,而這次甩鍋的對象,變成了他的女婿。當然,其中從未改變的,就是周世顯也是一個做實事的人。
崇禎登基的這十八年以來,因此而死的諸多能臣幹將,為他背黑鍋的能臣幹將,根本就是數不勝數。
而執行這個甩鍋任務的,則是如今成了監軍的兵部尚書史可法,他帶著崇禎的聖旨,從南京出發,很快就抵達了鳳陽,周世顯為了表示歡迎,還親自出城迎接了這位在江南聲望頗大的君子楷模。
在做樣子這塊,周世顯自認為他不會輸給任何人。
崇禎在給周世顯的聖旨中,並沒有說明是“議和”,還是“不議和”,而是把決定權給了周世顯,還在另外一封私下的信中,一個勁地暗示周世顯可以假裝議和,趁著清軍拔營的時候,突然一擊。
史可法對於這個策略,是十分讚同的,並覺得如此妙計,一定可以成功。殊不知,這就是多鐸想要的,這樣的事情多鐸若是都無法預料,那他就白白打了那麽多年的仗了。
隻是,崇禎皇帝絲毫意識不到這一點,隻覺得自己是個天生的將種,舉世無雙的軍事奇才,若非是以前被那些奸佞庸臣所誤,或許三年平遼,也未嚐不可。
而周世顯甚至都不需要王朝東的通風報信,他一看到聖旨,便已經大抵明白了事情的前後因果,以及崇禎皇帝心中的小九九。
要知道,淮河南岸的這場勝利,對於明軍,對於頹靡已久的大明王朝來說,都意義重大,這樣的情況下,本來就死要麵子的崇禎更不可能真的同意議和,最多就是“假議和,真備戰”。
但多鐸那邊是怎麽想的,周世顯就不是那麽確定了。畢竟在他的蝴蝶翅膀煽動下,曆史的車輪已經扭轉了方向,接下來會駛向何方,他也隻能是謹慎判斷了。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留個清軍的時間不多了,但是清軍的膽氣如何,湖廣那邊的李自成如何,這一次會不會還死在九宮山,乃至於全國的局勢如何,北麵的漠南蒙古,外藩蒙古會不會趁著清軍主力被拖在黃淮湖廣一線,趁虛而入,都將影響著清軍的行動。
“駙馬,絕不可和清軍議和,這極有可能是清軍拖延時間,從容撤退的計策,亦或者就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想要借著議和,掩飾他們的軍事行動。若是輕信了酋王的話,到時恐怕就是猝不及防了。”張煌言對於議和,是旗幟鮮明地反對的。
“末將也覺得不可議和,否則對於北地那千百萬仍舊心係大明的百姓而言,將是沉重的打擊,對於我軍將士的軍心士氣,也會產生極其不利的影響。”薛老二也在一旁讚同道,他和張煌言如今很合得來,已經不嫌棄對方囉嗦了。
“不過,若是韃子真的要議和,末將覺得也未嚐不可,如今韃子的實力仍舊十分強悍,硬拚的話,結果必然是兩敗俱傷。”
鄭成功沉了沉聲,然後又繼續說道“但若是能再緩個一年半載,駙馬再練出萬強軍,穩住湖廣雲貴兩個支點,第二年清軍再來的時候,咱們便能從容殲滅之了。”
鄭成功的戰略眼光確實了得,他所說的策略,也確實穩妥,屬於穩紮穩打了。但問題是,那得是清軍真的慫了,不敢打了。
不過,比起已經立下大功的鄭成功,屋內的其他將領們就不是那麽認可這件事了,都七嘴八舌,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對於他們來說,如今正是建功立業的大好時機,有了那場大勝之後,韃子在他們眼裏已經是軍功的代名詞了。
這些新軍將領可沒有原本明軍那種對韃子深入骨髓的畏懼,他們原本都隻是聽說過韃子很強,刀槍不入的。但經過這段時間和對方的較量之後,他們對那些說法,已經完全嗤之以鼻,壓根不信,甚至還有一種發現真相之後的自信。
周世顯聽著軍中將領們的討論,並沒有著急蓋棺定論,而是扭頭看向了剛剛抵達鳳陽城的史可法和王朝東,道“史閣部,此事你如何看,皇上在聖旨中也並沒明示,和韃清議和,我大明從未有過如此先例,而且軍中諸位將官所言,也甚是有理啊!”
周世顯這個時候當然得裝糊塗,這鍋既然崇禎皇帝甩過來了,那周世顯就好好接著,不過他並不打算背上,這不是史可法史閣部來了嗎,那就甩給他,正所謂“朱周接力,可法背鍋。”
史可法似乎早有準備,他絲毫沒有猶豫,朝著周世顯和屋內的各級將領拱了拱手,然後便昂首挺胸道“駙馬爺說得不錯,我大明從來就沒有和韃子議和的傳統,如今不會,今後也不會。陛下的意思,其實是假裝議和,然後打韃子一個措手不及。
如今韃子損失了數萬兵馬,元氣大傷,必然不能再一戰了,若是能借著議和的機會,使其鬆懈,一舉擊潰之,恢複河南山東,甚至是北直隸,便皆有可能了。”
周世顯聞言,十分讚許地點了點頭,王朝東和盧九德都是人才啊,真的讓崇禎皇帝和朝中的那些大臣們信了自己擊殺五萬清軍的謠言了。
而屋內的其他明軍將領,一個個心裏都直打鼓,這幾萬的說法,從何而來啊?
“史閣部,你這麽一說,本駙馬就明白是怎麽回事了,可否細細說來,此計該如何實行?”周世顯態度誠懇地挖坑道。
“對啊,史閣部,您再說得詳細一點,俺們都沒讀過書,實在是轉不過彎來啊!”薛老二這個人精哪裏能不知道周世顯心裏在想什麽,他一看駙馬爺那誠懇的眼神,便趕緊打起了配合。
“這都是聖上運籌帷幄,高瞻遠矚,我等隻需聽命行事便可。”
史可法聽了周世顯和薛老二的奉承,心中大喜,這種世人皆醉,隻有他獨醒的感覺,讓這位大名鼎鼎的史閣部很是受用。隻是,他開口的第一句話,就把鍋重新扣回了崇禎皇帝的身上,就不知道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了。
“陛下的意思,既然清軍主動示弱了,那便是難以支撐的前兆,既然如此,咱們何不利用清軍輕視我軍的心理,假裝和清軍議和,這固然需要頂著一些壓力,但隻要在清軍拔營的時候,突然襲擊,一舉獲勝。那天下百姓,文武百官,自然都會明白陛下的苦心的。”
“史閣部說得沒錯,皇上煞費苦心,寧可背上千古罵名,也要引誘清軍鬆懈,我等又有何理由不遵命?”周世顯直接把坑給填上,隨便還踩了一腳,這下子壓實了。
而既然周世顯這個一軍主將都已經發話了,其他將領自然也都無話可說,紛紛同意了這個策略。反正隻是假的議和,並不妨礙他們建功立業。
等到史可法,王朝東等人離開了之後,周世顯的軍事會議,又重新召開了,薛老二,張煌言,鄭成功,張洪,吳興業,孫虎,李大喜等人又重新匯聚一堂。
他們現如今既是大明的兵將,也是駙馬集團的人,而後者,明顯比前者要更重要一些,許多人其實也知道剛剛的所謂軍議是做給史可法看的,當不得真。
“駙馬,那韃子真的要議和?”薛老二心裏總覺得哪裏不對,但他說不出來,到底是哪裏不對勁。
“應該隻是幌子。”
周世顯眯了眯眼,隨即又道“雖然咱們對外是說韃子死傷了數萬,但實際上,最核心的八旗兵,隻損失了一千多,藩兵不過兩千,至於那些綠營兵,其實並不影響清軍的戰力。”
“駙馬的意思是,清軍要引誘咱們過去襲擊,然後埋伏咱們?”
鄭成功立即反應了過來,“若是這樣的話,一切倒也都說得通了。不過,如今一日熱過一日,韃子又已經連續征戰了大半年,或許不是因為兵力損失,而是大軍已然人疲馬倦了。”
“嗯。”
周世顯點了點頭,鄭成功說的,確實也有可能“這兩種可能都是有的,但咱們不可能就這樣猜下去,萬一猜錯了,後果不堪設想。所以,咱們得占據先機,化被動為主動。”
“化被動為主動?”屋內的諸將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沒有明白周世顯話裏的意思。
“既然咱們猜不到,那就不猜了。”
周世顯得意一笑,然後鄭重其事道“先假裝不同意議和,和清軍拉扯一番,提一些條件拖著他們,讓他們以為我們要繼續議和,隻是要麵子。咱們也不等他們拔營,就在那段時間,給他來個出乎預料的夜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