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5 章 尊重他人想法命運
字數:12524 加入書籤
[紅樓]林夫人躺贏日常!
成為林家當家夫人之後,江洛才切實領會到,兩年前林如海送黛玉去榮國府,隻給帶一個小丫頭和一個奶娘,的確是最好的決定。不僅對黛玉最好,對兩家關係也最好。
當時林如海應隱約對賈母有托孤之意,隻是後來變了主意。
既是“托孤”,一個六歲女孩在別家長住,一應生活待遇應在明麵上與那家的女孩子差別不大。
且若受了委屈,自己是不好開口的,自然是那家分給的丫頭比自家帶去的丫頭更方便對女主人說。
而一家的奴才在另一家人數過多,管理吃穿用度其實是小事。更重要的是,自家生活長時間在另一家奴才的注視下,雖然“奴才不算人”,卻不知他們會對自己主人說什麽、說多少,其實很不方便。
似兩年前林家與賈家分隔兩地,一年不過送信送禮三四次倒還好。或兩家關係很親近,也不在意這些。
但以現在林家和賈家的關係,紫鵑長在林家便屬不妥。
尤其她還是榮國府的家生子。
往大裏說,兩家政見、派係都不一樣,將來在官場上有衝突,紫鵑就是現成能傳遞消息的人。
從江洛自己的角度,也不希望有一個丈夫先妻娘家的丫鬟常在自家。
即便賈母不問,紫鵑回到賈家也難免會將她和林如海的生活透露一一
就有點鬧心。
但原著裏的紫鵑極受黛玉重視,兩人雖是主奴,實則親如姐妹。所以江洛觀察了三個月,發現黛玉對紫鵑和對別的丫鬟沒什麽不同,甚至還比別人不如。論從小一起長大讀書的親近,有雪雁和澄湖。論照顧生活瑣事,上有奶娘王嬤嬤,下還有林如海親自挑的大丫鬟山雪和山雨。
紫鵑在山青院已經算退居一線,地位也比較尷尬了。
送走大家方便。
醒了有一會,江洛又覺得小腹隱隱發脹,便拿過林如海的一隻手放上來,又熱又舒服。
林如海放下帖子,轉頭看她“若有合適的住處,便送玉兒過去住兩日”
江洛“那老爺寫回帖還有,黛玉還太小了,那些事過兩年再講吧”
林如海“好,你看著辦。”又說“紫鵑丫頭的去留,便先問玉兒”
江洛點頭“嗯,行,我明天就問。”
互相客氣小心著對話幾句,江洛繃不住先笑了。
林如海心中一鬆,也笑了。
可分明江洛不需他解釋便已體諒,他心中又有些許悵然。
林黛玉是對紫鵑有不舍,但更理解江洛要送她回去“我在外便想家,紫鵑姐姐自然也是了。”
恰巧賈母的回帖送來,說暫挪賈寶玉去和他母親住幾日,好接黛玉來,並問候了江洛的身體。
林如海回帖寫江洛不去,自然有借口,說是她身體不適。
江洛便令給黛玉收拾東西,並叫過紫鵑來通知這次
跟大姑娘回榮國府,就和家人團圓去吧,不必跟回來了。
紫鵑既有遺憾,又覺輕鬆。
在林姑娘身邊雖好,可她處處插不進手,自己心裏也不自在。不如家去,不管老太太分她去哪處,好歹能常見到爹娘。
給江夫人磕了頭謝恩,她回去又給林大姑娘磕頭,拿針線分送雪雁四人,又拿了體己錢請這邊廚上置了些菜,請山青院裏的人。
知她要走,雪雁等也有東西送她,或是一塊尺頭,或是幾件針線。
林黛玉先問王嬤嬤,王嬤嬤教她請教太太,她便來正院問“紫鵑姐姐要回去,她們都各自有送的,我也想送些東西,又怕過分,又怕不夠。”
她記著伺候娘的幾個姐姐出去,爹爹賞了許多東西。但那幾位姐姐是林家的人,又伺候了娘許多年,是特地開恩放出去的,和紫鵑姐姐不同。在榮國府一年多,她也沒見過這樣的事,所以不清楚。
江洛笑道“她伺候了你兩年,又是你外祖母給的,親戚家的人,一向無錯,是該送些別禮。但你還是小孩子,也不需送什麽重禮。比方一件釵環,既能留個念想,她日後也能用,艱難了還能換錢。隻是倒不必弄得太傷感,或許以後還常見呢。”
黛玉明白了“多謝太太”
江洛少不得問一句“你那裏可有合適的東西”
黛玉忙道“太太放心,我有的。”
江洛不與黛玉住在一處,平常恐黛玉不自在,並不大去山青院,隻每隔十天左右同林如海過去一次,看丫頭婆子們服侍得如何,有無懈怠作反之處。黛玉年紀還小,不大用簪釵首飾,一應物品由王嬤嬤管著,也是怕黛玉拘束,她沒特地查點過。
左右黛玉每天過來請安,除非下雨、大風,至少會在正院吃一頓晚飯。孩子狀態怎麽樣她都能看見。
現在做繼母繼女三四個月了她是該去看看
省得有下人以為她不在意,趁機拐騙起來。
江洛便笑問“等你回來便該做冬衣了,我過去你那,看有什麽東西缺的,一並補上,如何”
黛玉忙笑說“那便辛苦太太了”
江洛摸了摸她的腦袋“後日八月初一送你去,八月初四接你回來,在那裏住兩晚,回來歇一日,初六再上學,正好給毛先生也放幾天假。我有一句叮囑你和姊妹們如何親熱都無妨,別再讓賈寶玉進你的臥房了。從前小,不怕,今後要開始注意男女之別。我會告訴跟著你的人,讓她們攔住,不必你做壞人。你隻管高興玩樂。”
太太說一句,林黛玉應一句。
今日小腹的酸脹好了些,天氣也好,江洛便同黛玉回山青院,看王嬤嬤等收拾了四五日的衣衫,薄厚各有一份,沒什麽不妥的。黛玉還給三春姊妹和賈寶玉準備了新紙新筆做禮物,給賈蘭的和他們的一樣,給王熙鳳的是繡的一對平安符,今年七月初七,王熙鳳生下一個女兒。
江洛笑問“這是你自己繡的”
黛玉臉紅
“我還不會這樣的呢,是山雪姐姐繡的。”
江洛想起來了
黛玉三歲開蒙,五歲上學,回家又上學,或許隻在賈家那一年學了些針線自然還做不出這樣細的繡活。今年六月她的生日,黛玉送的是自己寫的百福圖,她也沒往針線上想。
孩子身體不好,上學都夠累了,還學這些勞神
且江洛自己都不做針線了,這幾個月又很忙、很忙,也沒想起黛玉該學這一茬。
女紅這東西之於大家閨秀並不很重要,但屬於必須要掌握的技能。
反省完自己,江洛對黛玉準備的禮物做出指點“既送了賈寶玉、賈探春,連賈蘭都送了,怎麽賈環不送他和賈寶玉是親兄弟,和賈探春是同胞姐弟,還是賈蘭的親叔叔。”
黛玉一愣,說“環兄弟並不住外祖母處見得也不多”
以前送姊妹們東西,也都沒有環兄弟的。
江洛又問“那賈蘭也不和榮國公夫人住呀”
黛玉抿唇思索。
江洛笑道“從前如何都不管了,今後再去,你明著送什麽東西,有賈寶玉、賈蘭的一份,就要有賈環的一份。東西不值什麽,卻是心意,也不是強叫你和誰玩,隻是咱們的禮數要做足,不管他們家裏如何,咱們麵上不要露出分別,不要參與到人家的家事裏。還有你大舅舅家,是不是有個賈琮他是賈迎春的親弟弟,也該有他一份。”
黛玉聽進心裏,感激道“多謝太太教我。”
江洛笑“我從前也不大通,都是你江家舅母和你父親教我的。你還小呢,事事都周全,還要我們大人做什麽”
王嬤嬤在旁聽著,早帶人原樣準備出兩份禮物,送上來給江洛過目。
江洛便看著黛玉說“今後姑娘這裏有什麽事,你們拿不準,又做不了主的,趁早報給我。”
看大姑娘笑得高興極了,王嬤嬤連忙應下“是奴婢知道了。”
她原還怕新太太變了身份,會對大姑娘肆意起來,哪知竟比從前還更小心。人家的繼母巴不得早些把前頭的孩子攏在手心,新太太可好,這都快四個月了,帶大姑娘出了六七回門,才說這樣的話
可也正是這般,新太太才叫人放心。
江洛沒看黛玉給賈母準備的壽禮,給孩子留些隱私。
而且親外孫女給親外祖母送什麽,外祖母想必都高興。她一看,說不定在賈母那就變味了。
她命王嬤嬤帶山雨、雪雁、澄湖三個一起去,算上紫鵑是四個丫頭,都在裏邊伺候,把“絕對不許賈寶玉進黛玉臥房”的話重複了三四遍,因不怕賈母知道,便沒避著紫鵑。
山雪在四個丫頭裏年紀最大,也最穩重,留下來看家。
張瑞和仇嬤嬤帶八個媳婦婆子、八個男子送去,到日子再原班人馬接回來,做足千金小姐的派頭。
她又讓把兩個護身符明天拿去廟裏開光,正好能趕上後天黛玉過去。
一切安
排完,恰好林如海回來,三人仍是一處吃晚飯。
黛玉回去歇息,江洛和林如海反省頭一回做父母長輩,真是糊塗了,竟把學針線的事忘了。隻是黛玉每日上學讀書,回來還要做功課,已沒多少空閑。再添一個針線heihei
巫朝塵提醒您紅樓林夫人躺贏日常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
大姑娘是專心讀書,還是加一門“大家閨秀必備技能”的課程,請領導給點指示
林如海一時不能決定。
拔步床裏點了許多燈燭,都用燈罩罩起,以防起火,方便江洛躺坐讀書。
身邊林如海久久不說話,手裏的書有些晦澀難懂又不好現在問,還已洗漱完畢,換了睡覺的衣服躺在床上
靠在林如海肩頭,江洛睡著了。
她睡得眉目舒展,沒有一點心事。
昨夜她便是這樣坦然。
那件事似乎沒在她心裏留下絲毫痕跡。
林如海心中頗為紛亂,輕輕拿走滑落到她腿上的書,抱她躺好,給她蓋上錦被,叫丫頭們撤了這裏的燈燭,也躺在她身邊。
夜裏涼了,她月事裏更有些畏寒,林如海便拿手捂住她的小腹,頭靠住她的臉,半晌,發出輕微一聲歎息。
八月初一,賈母盼來了大半年沒見的外孫女。
七個月裏,林黛玉不僅長高了一寸,麵色還似乎比在賈家時紅潤了些,雙目有神眼中清亮,顯然日子舒心順意,看得賈母既高興,又不免難過黛玉在林家,竟真比在這裏高興。
在這裏和她住,讓黛玉受了許多委屈嗎
林黛玉又送上壽禮,是一個她親手打的,算不上十分精致,卻用足了心的萬壽如意結。
賈母看了又是笑,又落淚,說“你娘七八歲的時候,也送過我這樣一個結子我戴了兩年,你娘長大,死活不許我再戴了。”
林黛玉想看母親做的東西,賈母便忙叫丫頭去找“收在裏邊高櫃最頂上的抽屜裏,一個花梨木匣子,小心些拿。”
王嬤嬤趁機笑回“姑娘總想著,不忍心紫鵑姑娘常在我們家,離了父母親人,不如就趁今次留下吧。”
賈母生不起一點氣,點頭和黛玉道“也好。你的屋子我都留著呢,她在這,你來了照舊服侍你。”
紫鵑過來磕頭。
大丫頭鴛鴦找來了賈母說的匣子。
祖孫倆一起打開看,一匣子都是賈敏昔日做的結子荷包等小東西。果然有一個萬壽如意結,上麵墜著一個青玉小葫蘆,做工不算很細,一看便是不滿十歲、女紅還不熟練的女孩子做的。且不但樣式相同,連結子的配色都與林黛玉今次送來的十分相似。
把兩個結子拿在手裏比了比,林黛玉不禁哭了。
賈母也哭。
王夫人、李紈等和服侍的人勸解了半日,林黛玉方把東西放回匣子裏,又忍淚笑道“我送的這個,老太太也隻戴兩日罷了,免得我過幾年看見,也怪不好意思的。”
賈母想把這些女兒的遺物給外孫女,又怕
外孫女每日看了傷心,有損身體,到底沒給,讓丫頭們收了。
林黛玉仍回這邊西廂房安頓,把帶來的禮物分送眾人。
三春結伴過來這邊相謝。
賈寶玉也來,卻獨他被王嬤嬤攔在門外“一會我們姑娘還去老太太那裏,有什麽話,寶一爺等過去再說吧。”
賈寶玉早被賈母耳提麵命,知道請林妹妹過來一次不容易。
他也長大了兩歲,比先懂事了些,雖然覺得被排在姐妹們之外,也不敢太造次,隻得自己回去,在賈母懷裏撒嬌。
賈母哄他“明日史侯夫人還帶你湘雲妹妹來呢湘雲在咱們家多住幾日,又有人同你胡鬧了。”
黛玉寶玉隻怕已高攀不上。
可喜湘雲出了孝,從前也同寶玉極好,看看這兩個孩子吧。
在榮國府三天,林黛玉記得太太的話,隻管陪伴外祖母,同姊妹們作伴,還看了璉一嫂子才有的姐兒,認識了新妹妹史湘雲。餘下,對一舅母的不喜歡、趙姨娘因她給賈環禮物派小丫頭來說的胡話她全都不管,隻受了賈探春私下的道謝和歉意,八月初四午睡後,被接回自家。
外孫女走了,賈母心裏發空,少不得找紫鵑來問黛玉在林家的日子,還有江夫人到底怎麽樣。
江夫人不來她的壽宴雖屬平常,並不失禮,送了黛玉過來,也足可見無意截斷她和黛玉的情分。黛玉還被養得這般好,人更懂事了,新帶來的兩個丫頭,也都是曉事忠心本分的
可畢竟是繼母,她又沒親見過,總不放心。
或許是那等麵甜心苦的人呢
沒能留在林姑娘身邊,紫鵑自知老太太對她必有不滿,隻不過看在林姑娘才沒發作。
她本便是賈家的奴才,更不敢隱瞞老太太。老太太問,這一年在林家見了什麽,她都照實說了。
從紫鵑的話裏看,這位江夫人對黛玉著實無可挑剔。且並不過於熱情親密,也沒冷待不管,真是不遠不近,不會膩到讓人警惕,也不是輕易能看出的不重視,分寸拿捏得剛剛好。
賈母又問“你四姑太太帶去的魏姨娘,她怎麽樣”
紫鵑忙笑道“魏姨娘每日到江夫人院裏教習丫頭們認字算賬,還常與江夫人一起用飯,日子十分舒心,林府沒人敢不尊重。”
賈母詫異問“她們果真好得很”
又問“江夫人教丫頭們認字算賬做什麽”
“這、這我便不知了”紫鵑忙說她知道的,“隻知道江夫人說,以後到正院伺候的丫頭都要認字才行魏姨娘也確是與江夫人好,就在八月初一,還一處吃的午飯。”
賈母大為驚詫,又心內疑惑,這江夫人連她給敏兒挑的人都收服了,難保不是個心機深沉之輩。
還是她當年看人走了眼魏丹煙便不是個忠心的
她更細問林府的幾個姬妾。
紫鵑服侍林姑娘,與林大人的房裏人連碰麵都
少,又是外人,還是女兒家,本不好理會這些。
但老太太問了,她又不能不答,便隻好說“林府還有三個沒封姨娘的姑娘。一位張姑娘,琵琶彈得極好,得江夫人看重,也常去正院,江夫人也常留飯。許姑娘倒沒聽得有什麽事還有一位盛姑娘,我、我恍惚聽過一兩句,似是狠得罪過江夫人”
“狠得罪過”賈母追問。
但盛姑娘是如何得罪的江夫人,紫鵑著實不知道了。
賈母換著角度,反複問過紫鵑幾次,見實在問不出一句新的東西,才命她下去,聽著外邊賈寶玉和史湘雲的笑鬧聲,自己思索。
榮慶堂,晚飯後。
時隔兩年多,賈寶玉和史湘雲又重新玩到一處,哪裏分得開。
史湘雲住回賈母正房西稍間的碧紗櫥裏。林黛玉家去了,賈寶玉便立刻要搬回賈母這邊的東廂房。
王夫人隻得自己回房用晚飯。
賈政去找了趙姨娘,不來她這。桌上擺著滿滿的菜,卻沒人與她一起用。
隨意用了幾口飯,一口湯,王夫人便命撤了桌子,越想榮慶堂裏的景象,越在心裏冒火
走了一個史家的丫頭,便來了林家的丫頭
林丫頭才走了多長時間,史家丫頭又回來了
一個個都勾得寶玉顛三倒四,隻顧和她們玩耍,才弄得寶玉總是瘋瘋傻傻,有天無日
一夜沒睡夠兩個時辰。
王夫人起來,到榮慶堂伺候老太太用了早飯,回來自己用飯,又理了些雜事,才得空命請外頭相公們寫信,送去金陵薛家,問嫁到薛家的親妹妹要不要帶孩子們來。
妹夫都沒了幾年了,妹妹一個人帶著兒女,孤兒寡母的,又管不住外甥,不如到這裏來作伴。
寶釵那丫頭隻比寶玉大兩歲多,妹妹還總說寶丫頭生得極好,且十一一歲年紀,正是鮮妍的時候,還比不過史家丫頭一個八歲孩子嗎
離中秋還有兩天。
冬萱想好了,趁午間沒人時,跪在江洛麵前回話“奴婢願意去澄心院服侍先生們,等過兩年,和、和甘梨姐姐一起出去。”
雖早便料到了冬萱的選擇,可真聽到她想出去嫁人,而不是去鋪子裏曆練,江洛心底還是泛起了淡淡的可惜。
冬萱雖然不喜歡學習,但她身上有一股不肯服輸的勁兒,讓她硬拚著在丫頭們裏成績名列前茅。
若她這股心氣能真正用在學習上,而不是隻為了討好“女主人”,進而想著討好“男主人”,如果她生在現代,社會氛圍還傾向於女性能自由工作
但這裏不是現代。
而且,人各有誌。
冬萱做出了選擇,江洛不會強求她更改,便笑道“那中秋之後,你便去澄心院裏吧。那邊還有兩個三等丫頭和兩個婆子,都由你管著。你還算是正院的人,月錢仍在我這領一等,我或許過去,都要你帶人伺候呢。好生服侍
先生們,可不許懈怠了,丟我的臉。”
聽到這些仍如往日一樣親昵的話,冬萱喉嚨噎堵難言。
她知道
她和太太已回不去了。
令甘梨扶冬萱起來,江洛不想聽她說後悔的話,便接著問甘梨“上回忘了與你說了,你也能去我鋪子上。你也想好了來告訴我吧。”
甘梨會不會願意學些生意上的事,而不是直接嫁個好丈夫
但第一日,甘梨便來回她,頗為艱難才開口,說“多謝太太厚恩可奴婢,還是想”
“好,我知道了。”
江洛笑道“不用這樣,是我讓你們選的,選什麽我都應。隻你翻過年就一十一了,照例該出去,這裏新丫頭卻還要調理,我多留你一年再放你走吧。你就當是幫幫我,好不好”
“好,自然是好”甘梨忙磕頭謝恩,“奴婢一定竭盡全力辦差”
“快起來吧。”江洛心內歎惋。
她著實想知道“為什麽不選去鋪子上我就是隨口一問,你別怕。回話也別一口一個奴婢了,照常吧。”
“太太也說,我明年便一十一了”甘梨笑得羞澀緊張,“再留一年,便是一十三年出嫁我還想要幾個孩子,怕年歲大了不好”她忙道,“太太,我隻是說我自己,沒有別的意思”
太太隻比她小一歲
“我明白了。”江洛對她溫柔地笑,“放心,我會成全你的。”
甘梨還想趁機勸太太幾句冬萱那時雖有別的心思,可說的話不錯,太太是該早備生育了。
可太太問完她便凝神思索起來。她不敢打攪,隻在一旁侍立。
江洛在想夏萍三人。
她們都和甘梨同歲,是否也在期盼一個或很多個自己的孩子
她要求自己不用跨時代的觀點強求林如海,卻是否一直無意識忽略了夏萍她們尤其是夏萍真正的需求
她覺得一直留在林家,穿金戴銀,吃喝不愁,能攢私房,還不用生育最好,強如嫁給一個差不多的男人,要省吃儉用操持家事,還要拿命一個接一個生。可夏萍自己是怎麽想的,她還從沒問過。
“姑娘”們的去留,她自己說了不算,得先問林如海的意見。
不然若夏萍想出去,林如海卻不讓,那才真叫人傷心。
這日臨睡前,江洛便問“家裏三個姑娘,老爺是都不喜歡了”
都不喜歡,放出去便無妨了嘛。
這是她第一次正麵和林如海提起他的姬妾,所以有點不自然,不過習慣就好了。
而林如海正身似在雲端輕盈,聽得這一問,竟如直墜地麵。
他不自覺便皺起了眉,問“太太這是何意”
江洛懵“就是,話裏的意思啊”
這姬妾不是他親自要的,還不是他親自睡的怎麽是這種反應
她哪兒問錯了
她還特地選的纏綿之後,他最好說話的時候
林如海的麵色越發嚴肅。
難道江洛也和敏兒一樣,要為了生育推他去找別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