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9 章 留下自己的姓名·孩子動了!

字數:8455   加入書籤

A+A-


    [紅樓]林夫人躺贏日常!
    皇帝沒太明白太上皇的話。
    他虛心求教“父皇,西方那些小國與大齊通商往來已久,數來自開國便有。他們土地稀少,自然是興船之地了,航路又遠,不比倭國近在咫尺,相侵便宜。怎擔心起了海患”
    這是有關大齊國祚的大事,皇兒姿態又低,太上皇心裏舒坦,更願意教他“曆來都是國朝興盛,百姓安居樂業、豐衣足食,民間才有熱鬧文章興起。此書已經遠洋萬裏傳至大齊,在當地必已廣為流傳。能有這等好書,可見這佛郎機國已不可小視了。”
    皇帝大略懂得了,忙笑道“多謝父皇教導如無父皇時時指點,兒子還不知曉這等厲害”
    太上皇放了書,問“這隻是第一卷,還有幾卷”
    皇帝忙道“聽林少師說,江夫人共要分八卷譯,還有七卷。第二卷已經譯出來了。”
    太上皇便又問“林如海的夫人怎麽會佛郎機話”
    這些正是皇帝前兩日詳細問過林先生的
    他又忙笑答“是江夫人興趣使然,去歲得了幾箱佛郎機人的書,偏看不懂,便想學些外國話,打發閑暇。因會佛郎機話的先生一時尋不見,便先學了一年英吉利語、法蘭西語、羅刹語、暹羅語,又學了半年佛郎機語。江夫人外國話學得極快極好,這書又恰有英吉利語譯的,見是極好的故事,江夫人便想譯出來,與眾共賞。”
    太上皇點頭,自思了片時,命“宣林如海進來。讓他把他夫人譯的第二卷也帶進來。”
    正在五月初六,端午小長假最後一天。
    江洛腹中的孩子滿了四個月,正請了許院判來診平安脈。
    “這幾日夫人常是清晨出門,傍晚才回,在別家說話勞累,”林如海虛心請問,“身子可還安穩”
    “無妨,無妨的”許院判笑道,“夫人的身體極好,又已懷胎第五個月,平常出門、活動,都不妨礙。隻要不還似從前頻繁騎射、習武,便慢打一兩套拳,或許還更好。”
    “竟是如此”林如海驚奇。
    他欲細問,想到一節,不大好在江洛麵前直言,便請許院判到外間,方低聲問“可我先夫人在日,有孕時常是身體不適,多勞累些便覺腹痛”
    “這人與人的體質哪裏一樣懷相大約也不同。”許院判細問,“先夫人有孕時年歲幾何脈案如何是否曾因生育、落胎傷身”
    林如海便細講一回
    未及說完,他自己先明白了。
    “大人看,這就是了。”許院判笑道,“夫人習武多年,身體本便比一般的女子好得多,大人不必太禁著夫人活動。”
    恰江夫人聽不見。
    許院判又低聲問“其實夫人一直有些鬱結於心,隻是不大有損胎氣,我便總沒告訴大人,怕大人麵上帶出來,更對夫人不好。今次我觀夫人心緒好了不少,可是因唐俠記大獲成功由此可見,夫人有事忙起來的確
    是好。人閑下來,才更易多思。”
    “這書真正極好,我家人也都看了。”他撫須笑道,“請夫人多聽聽誇讚吧,讚譽誰不愛呢。”
    林如海如獲至寶,連忙相謝,又問“可能診出來,夫人是為何鬱鬱不快”
    大夫一直不說夫人心緒不佳,他也不敢問夫人今日總算聽得了一句明白話
    許院判便笑道“大夫又不是神仙呐這等事,還是請大人親自問夫人吧。”
    林如海若敢直問夫人,便不會在此問大夫了。
    他怕夫人再起不要孩子的念頭。
    大夫也診斷不出,他隻好送人出去。
    誰知行到半路,下人來報,宮中傳召。
    許院判拱手自去了,林如海隻得忙回積微齋更衣。
    江洛已經寫起稿了。
    林如海心中雖然擔憂,卻隻笑對她說“兩位聖人想看直譯本第二卷,不知夫人放在哪裏”
    江洛不大情願提前泄稿大家說好了,三版的第二卷要一起出的
    但皇帝在世間擁有特例。
    她找出自己的原本“丫頭們的字恐不入聖人眼。這一卷雖亂,比她們抄錄的好些。”
    說實話,這書火得有點超出她的意料
    三天前又印出一萬冊,也全賣得差不多了,還有人來訂三萬冊,要拿去外省賣。現在連皇帝都要追更
    林如海拿了底本入宮,江洛隻管寫自己的。
    不用太趕進度了,現在她上午繼續學外語,下午寫唐氏遊俠傳第二卷,晚上翻譯原著第三部分,累了就睡覺,狀態反而比一心趕著翻譯完第一卷的時候好了不少。
    等全部譯完,再把第一卷、第二卷重新修訂吧。
    江洛又摸上小腹。
    如果那時候她還在。
    林如海晚飯後方回。
    黛玉和英蓮今日去了榮國府,江洛已經自己用過飯了,看他邊喝水邊說“老聖人把底稿留下了,說要細看。本想催你快快譯出來,因你有孕,不好催太緊,便賞了不少禦筆禦墨。”
    他說完便忙叮囑“我隻是照實說了聖意”他清咳一聲“你自己要量力而行才是”
    江洛笑“其實若隻直譯出來,不改成遊俠傳,今年足夠了。不如我尋別人寫遊俠傳”
    她還記得,一開始,她隻是想把這本書翻譯出來。
    現在回歸本心、盡快做完,倒也不錯。
    “若我全譯完了,宮中可會收藏麽”她問。
    “倒還真說不準”林如海說,“若隻是一般的話本、傳奇,老聖人也不會特地要看,這是第一本國外故事,老聖人還想從中看這佛郎機國的人文、教化、國土風貌,或許真會令宮中刻印珍藏。”
    江洛高興“那我更要快些譯出來了”
    生活裏的驚喜可真多啊
    她不想考慮,“她翻譯出來的外國著作能給整個大
    齊,甚至後世ツツ,都帶來什麽樣的影響”,這等崇高宏大的議題。
    她還隻是一個做不了官的深宅婦人。
    她隻想盡量留下自己的姓名。
    但她還有疑問“老聖人想看,左右有英譯本,不能讓鴻臚寺通曉英、法語言的官員趕快譯出來嗎”
    萬一她幹到一半,活被搶了呢
    林如海笑“這話陛下也問了。”
    “老聖人怎麽說的”江洛忙追問。
    “老聖人說,若交給鴻臚寺,那些人又要搶功勞、又怕擔責任,隻怕還沒有你這裏譯得快。”林如海不禁搖頭。
    江洛輕輕笑了一聲。
    可真諷刺。
    “夫人笑的什麽”林如海挪至她身邊。
    “笑的是,原來有時那麽多穿著官服、領著俸祿的朝廷官員加起來,還不如一個深宅婦人做得好。”江洛輕聲問他,“是不是”
    “是”林如海願意承認,“是啊。”
    江洛把寫話本的任務交給了封氏和魏丹煙“你們常能見我,有不知怎麽寫的地方也好問。”
    她二人的文筆還可以,寫好她再潤色也方便。左右背景、設定已經做好,故事也是現有的。她還把大綱都打好了。
    領了這般重任,魏丹煙索性搬到澄靜院去住。
    黛玉和英蓮回了家,秦幼月和雲善慧也被各自長輩送來,第二卷的製作正式開始了。
    江洛又回到專心翻譯的步調,不到二十日,直譯本第三卷完成。
    林如海送入宮中,又給她領回許多賞賜。
    其中有一尊花梨木冰鑒,四角用同料的羊脂白玉鑲嵌,一眼看過去溫潤、尊貴無比,江洛立刻就用上了。
    有好東西現在不用,還等著做鬼再用嗎
    江洛替封氏和魏丹煙潤色了一遍話本稿子,決定休息兩天,清一清腦子,再繼續下一卷。
    孩子快五個月了。
    許院判略有鄭重,麵上仍然帶笑,問“夫人再細想想,果真一次都沒覺得孩子動過”
    江洛扶著小腹,心慌搖頭“一次都沒有。”
    是啊孩子都這麽大了,怎麽沒有胎動呢
    林如海也急,卻因江洛已經慌了,不能顯露出來,忙笑問許院判“想來有人就是胎動得晚些,是不是”
    “倒也有這般的,”許院判收回手笑道,“夫人的脈象很好,孩子也很康健,胎動晚些不必憂心。”
    他便舉例“福慶公主懷胎時,便遲遲不見胎動,將六個月時,小公子才動了第一下,其後自是母子平安。還有從前住順德街杏花巷裏的第五戶,他家娘子懷胎十一個月,孩子才出來,不但母女平安,過後還又添了三兒一女,個個平安,我又看診過她懷第三個兒子的時候,頭胎姑娘已經大了,十分伶俐聰明。還有平東王府”
    總結便是孕期狀況千奇百怪,怎樣的都有。隻要脈象不錯,身體未見不
    適,便不必太過擔憂。
    有這麽一位醫術高明、經驗豐富的老大夫安撫,江洛當時的確放寬了心。
    但半個月後,孩子還是不動一下。
    譯完了第四卷最後三句話,江洛捧著分量不算輕的肚子,挪到榻上發呆。
    她開始胡思亂想,盡管她知道,自己可能是在胡思亂想。
    是不是因為她從一開始就沒期待過這個孩子的到來,孩子能感知到,所以才不願意動一動
    可從頭細想,孩子難道是自願來到這樣的人世間,自願做她的孩子的嗎
    是她不敢、更不能和林如海說出,“我不想生孩子,我們就從此不要孩子吧”,一直懷著僥幸心理,沒做有效的避孕,才讓這個孩子來了。
    事實也證明,她沒說是對的。
    得知她有孕後,他是何等欣喜。
    猜出她不想要孩子,他又是怎樣的痛苦,以至徹夜不眠
    她都看得到。
    他能看透她。
    她也了解他。
    二月初二那天,阻止他說出“不要孩子”之後,她當然又後悔過。
    可她等了他二十天,他再也沒有對她張開口。
    這幾個月,他明白她心緒不好,比往日更溫存小意幾倍卻一直不問她,為什麽不高興。
    她就更明白他的意思了。
    連沈夫人都能猜出她是怕死,他便猜不出
    若他真是猜不出,她對他直說,他又能真的理解嗎
    更別說,即便沈夫人看了出來,即便沈夫人自己生育過也不理解。
    孩子一天比一天大,一天比一天更有存在感,她的身子一天比一天沉有時隻有她和孩子在積微齋裏,孩子陪著她寫下一行又一行字,度過一個又一個垂首在案前的白天和夜晚。
    而她一直很了解自己
    她是一個軟弱的人。
    她讓自己屈下膝蓋,做了快四年仰人鼻息、任人拿捏的妾生育工具,甚至還做得很不錯。
    林如海要娶她,她就聽她的安排。
    林如海前進三步、甚至五步,她才敢回應一步、半步。
    她一直在規則的框架裏做事。
    她太軟弱了,她竟然對林如海有了感情。
    她對很多人都有了感情。
    她害怕失去所有錦衣玉食雖不足可惜,但她還想起碼保有目前程度的生活自由
    她害怕失去朋友,失去愛人,失去女兒黛玉
    她不想他們用疑惑、失望、恐懼、厭惡的神色看著她
    但這一切,都隻是因為她沒有在自己的生命安全與“其他一切”之間及時做出取舍。
    與這個孩子無關。
    窗外,晴翠深濃。
    “動一下吧,動一下吧”
    江洛輕輕撫摸肚子,低聲絮語“媽媽娘不是不喜歡你,隻是沒想到”
    孩子安靜聆聽著,一動不動。
    第五卷快譯完了。
    近日每晚睡前,林如海都捧著全唐詩對孩子讀,期待孩子能給個回應。
    江洛開始讀英文書,也算來個雙語教育
    孩子照例沒動一下,不給親爹親娘一點麵子。
    讀完二十首詩,林如海喝茶潤喉。
    “六位大夫都說無事,”江洛笑著對林如海說,也是對自己說,“許是這孩子天生憊懶,娘胎裏都不願意多動一下。”
    “懶就懶,”林如海放下茶杯,輕輕碰她緊繃的皮膚,“便是再懶,一個字都不識得,林家也養得起。”
    “林少師這話說得真霸氣”江洛笑,“可孩子真出來,我不信你真能忍下她一個字都不識得”
    林如海眉尾微挑。
    江洛先把話出口“不然,立個字據”
    “”林如海又拿起茶杯,“一個字總能會寫、會認罷”
    和嘴硬的孩子親爹躺下。
    江洛已經不太能平躺睡了,隻側身抱著一個枕頭,還背後靠著一個。
    夏夜悶熱,冰山被放在臥房之外,臥房門開著,才借來一點點涼意。
    江洛半夢半醒。
    “嗯”她身體一縮
    孩子動了嗎
    是不是孩子動了
    “孩子好像動了”
    江洛坐起來,伸手瘋狂搖晃林如海“快快快,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