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技術路徑

字數:3232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仙人竟會造機甲 !
    “額,算是,但實際上我是準備往機甲武裝方向發展的。”對於這種癡迷於技術的老教授,雖然這人脾氣差點,但蘇燦還是願意說實話;
    而且蘇燦的終極目標是實現科技與修仙相結合的機甲產品,也不怕被人知道偷學去做山寨;
    “不管是機甲還是機械外骨骼,最終走的不都是半機械人的路子,不外是生物體機器人技術之一。”
    吳教授走進電梯,好像是在思考,又好像是在沉默;畢竟蘇燦所說的這個方向,不僅僅是電氣控製係統和機械係統的組合這麽簡單;
    所謂半機械人,其實就是是一種“電子控製的有機體”;也就是說,一種一半是人,一半是機器的生物。人類和智能機械結合在一起,兼備兩者的優點,是現代科技發展的目標之一,但也因為其涉及到對人的‘非法改裝’,涉及到很多倫理學和哲學層麵的枷鎖,現在還沒有進行特別大力的研究和發展。
    現有的一些研究分支主要包括:第一大類,神經控製假肢;在2000年後的不到10年時間裏,白頭鷹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署“革命性假肢”計劃改造了多款世界上最先進的假肢,比如deka公司研製的機械手臂。
    第二大類,心靈控製;這個和他吳老頭研究的腦波控製其實算是一回事;主要是利用計算機作為一種中間感應媒介,如果應用於戰爭,未來部隊之間的遠距離交流或許根本不需要說話。大概十幾年前,白頭鷹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署就啟動了一項“無聲通話”計劃。這個計劃通俗來說,就是首先利用腦電圖掃描器讀取大腦信號,然後再對這些信號進行解碼,從而建立起一個腦電波字典,從而實現通訊和控製。
    第三大類,機器人外骨骼;也就是可穿戴的機器人服裝將能夠幫助部隊提高戰鬥力和忍耐力。比如白頭鷹的神公司研製的“raytheon sarcos”模型就擁有爪狀手部,士兵穿戴這種裝備後,他們的力氣和忍耐力將比正常情況下提高20倍。如此,那如果將這種外骨骼普及,人類個體的力量或許可以媲美傳說中的煉氣士。
    除了這幾個主要的大類別,還有比如自組裝隱形眼鏡,由傳感器、天線、半導體電路以及發光二極管等部件組成,可以將任何重要的可視數據,如槍支瞄準鏡的範圍,甚至還有文字信息,立即顯示到使用者的眼睛裏。
    還有腦部植入芯片、納米血液、超級皮膚,超級器官、半機械生物等等,這些都是屬於半機械人相關以及上下遊的研究理論和基礎;
    但,坦白講,這裏麵沒有多少項目是可以拿出來放在明麵上說的;至於蘇燦所說的機甲;
    還要做成武裝機甲,吳教授覺得這純屬於小孩子異想天開,國外電影動畫片之類的看多了。
    就現代戰爭的手段和技術,這麽大型的目標,尤其是陸地目標,坦克本身已經足夠強悍,不需要更多型號的,比如人形的裝甲武裝作為國防力量;
    而且人形相比於坦克,本身是沒有什麽優勢的;
    就像是人類的體態,相比於老虎,本身在進攻端和防守端都比這種天然的猛獸要差;做成機甲形態火力翻倍,戰力飆升的事情,隻有在動畫片裏才有,不過這種事情也隻有他在陪孫子看動畫片的時候才偶爾想想。
    正兒八經的把這個當做一個項目拿出來說,甚至是揚言要投錢研究的,吳教授覺得這孩子的腦子多少是有點毛病。
    不過如果這小子說的都是真話,而且為此還造出來了機械外骨骼,那還真的算得上教育界的奇才,在這樣的環境中,還能繼續保持這樣旺盛,甚至是狂熱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並且還真的具備動手能力把這玩意設計生產出來,那這小子如果不收回學校好好教育,還真有些可惜了...
    “叮...”
    電梯到了一樓,吳教授一邊想著,一邊瞅了眼蘇燦,心裏想著:“真是沒眼看,這小子看模樣怎麽都不像是我們搞科研的,沒傷疤的地方細皮嫩肉的像是個戲子;有傷疤的地方又還挺猙獰,活像是個強盜...”
    “吳教授,您行不行的給句話啊!我出錢,您出技術,我們合理試試看能不能造出機甲!”蘇燦卡吳教授一直沒說話,以為他是覺得自己這年紀輕輕的就說要拿出幾百萬是在吹牛,一邊問他一邊掏出手機:
    “你別擔心錢的事情,您看我這卡裏的餘額一千來萬呢,根本不差您這點研究費!”
    “哼!科研的事,你以為有錢就行嗎?”吳教授不耐煩的瞪了他一眼,不過這時候的態度已經比在樓上的時候要好了很多:
    “科研不是兒戲,也不是試一試不行就換方向的事情!更不是這幾百萬就能夠完成出來一個什麽樣的成果!”
    “你要做的東西,我覺得沒價值,也沒前景,如果你小子真的有本事,就換一個行當研究,說不定還會有些出路。”
    “別拿著父母的錢在這瞎折騰!”
    “這都是我自己賺的錢。”蘇燦一邊跟上吳教授的腳步,一邊繼續想闡述一下自己的想法;
    凡是這種技術流的教授,他隻要還願意和你聊技術方麵的問題,那就說明你還是有希望的;對於絕大多數的應試教育分數為王出來的孩子,除了極少數的天才,絕大多數的人其實是已經沒剩下多少想象力和創造力的;
    尤其是在大學逐漸見識到社會和學術圈的本質之後,大家還是傾向於賺錢多一點;
    至於什麽理想,有理想你能玩的過學閥還是搞得定資源和經費?又或者是能得到職稱的提升?
    但賺了錢就不一樣,世人存亡與我何幹?技術是否進步,又關我屁事?大不了賺了錢,一個潤字了之而已;
    誰又那麽多的時間和耐心更這技術耗幹淨青春?
    “錢不夠,我可以接著去賺錢,但吳教授,還是請您好好考慮一下我的建議!”
    “您如果沒有足夠的研究經費,項目也難以為繼,我要是沒有足夠的技術支持,咱們也不會又真正的智能機甲問世;”
    “我不光我的機甲產品最終有沒有經濟價值,但,至少,這是一項真科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