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第 28 章【三更】 這時候派出所……

字數:5042   加入書籤

A+A-


    發家致富奔小康[九零]!
    這時候派出所民警, 一般都是由退伍下來的軍人轉業回來當民警,都是有幾把刷子的,也會定期去縣裏或市裏學習新的刑偵破案技巧。
    聽到民警十分肯定的話, 王詠又恍恍惚惚了。
    因為不是一個民警這麽說, 而是所有看完大宋的民警,都對第一個說這話的民警表示讚同,並紛紛用肯定的語氣說“絕對是出自我們公安係統內部的人,這個破案手法,我們上個月剛去市裏學習過, 不是我們係統內部的人,不會知道的這麽詳細。”
    這案情分析的細致程度, 抽絲剝繭一環扣一環的, 還有審訊手段,說不是他們係統內部的公安, 他們絕對不信。
    隻是沒想到他們公安係統的人還有跑去當作家的,紛紛猜測這個人是誰
    “會不會是江隊長啊”
    巧的是,吳城公安局,還真有一個大隊長姓江。
    其中一個民警一拍大腿“搞不好就是他不敢用自己名字, 大概就用了自己哪個親戚的名字。”
    他們畢竟是人民公仆,這種寫作賺外快的事,還是有些敏感的, 他們完全能理解江隊長為啥不用自己名字,而是用自己親戚名字。
    他們對王詠說“這江檸絕對是我們係統內部哪個同誌的親屬, 你要不去吳城問問, 實在不行,你可以直接去問這個江檸嘛,既然用了她的名字在寫, 她肯定知道是誰嘍。”
    他們自己也好奇的不行呢,尤其是第三期斷在了最精彩的地方,如果確定了作者是誰,他們就可以去催稿了。
    王詠原本還想去臨河大隊的小村子裏問問的,現在已經確定了江檸的信息了,也就不去小村子了,直接坐車去吳城。
    好在水埠鎮每天去吳城的車不止一趟,不然他還得在水埠鎮歇一晚。
    江爸江媽經過數天的辛苦尋找,最終還是沒有找到大兒子。
    大兒子電話能打通,可就是不回來,說什麽都不回來,再打電話,他說要跟同學去深市了。
    江爸頭發都急白了,可對這不聽話的兒子,他們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因為大兒子不願再讀書的時候,一向對他寄予厚望的夫妻二人,就像是被抽掉了主心骨似的,精神一下子萎靡了起來,做什麽都提不起勁。
    連發現小女兒不在家,他們都沒心情過問。
    為什麽反正又丟不掉。
    不在家,那就在老頭子那唄要不就是歇在她小姨家了。
    江爸歇了一天,想到還在吳城一中上學的二兒子,心裏又振奮了幾分。
    二兒子雖不如大兒子聰明,勝在踏實刻苦。
    二兒子下半年高三,現在開學了,飯票估計吃光了,得給他送糧食過去。
    為防止每次跑去都要路費,江爸都是一次性送兩百斤糧食過去,足夠他吃一個學期的。
    可這兩天在家都沒有見到江檸,不知怎麽,他就想到女兒說的,她自己掙學費也要上學的事。
    這段時間她賣龍蝦的錢、去磚廠掙的錢都沒有交回到家裏,他也不知道她具體有多少錢,也沒辦法去她小姨家問她是不是在小姨家,就去了山上問江爺爺。
    江爺爺說她去縣裏上學了。
    江爸愣了一下,在大兒子輟學不願讀書後,江爸對於小女兒能繼續上高中,是非常樂意的,他本就不同意孩子輟學。
    聽到江爺爺說女兒在上高中的消息後,他沒用扁擔挑著大米去渡口了,而是去江大伯家借了板車,裝了四百斤大米到板車上,裝了兩罐上次醃的死魚,拉到渡口,包了條小船到水埠鎮,又拉著板車到鎮中心下麵一些的位置,坐中巴車去縣裏。
    中巴車上是不給放板車的,江爸好說歹說,也是高中都開學一周,現在去縣裏的人少了,車上沒什麽人,司機才同意江爸將四百斤大米和板車用繩子綁在中巴車頂的。
    中巴車頂平時也是給客人房行李用的。
    俗話說,十裏不同音,水埠鎮的方言別說和鄰市的口音完全不同,就是和吳城的口音,也是有很大區別的,王詠是完全聽不懂,隻迷茫的聽著周圍的一切。
    到達吳城後,王詠便入鄉隨俗的坐著小三輪,去了吳城一中門衛那裏,請門衛幫他叫一下名叫江檸的同學。
    門衛大爺眯眼看他,用濃重的鄉音問“這次不是叫江檸的老思了”
    王詠苦笑地遞過武俠雜誌裏麵的大宋一文說“這篇文章寫得好,誰能想到是個不到十四歲的學生寫的我和主編都以為是一中的老師,所以過來問有沒有江檸老師呢,去下麵派出所問了才知道是吳城一中的學生,這不,我又來了,大爺,您幫我叫叫她,實在我找了一周了,她要再不交稿,我們這雜誌就開空窗了。”
    王詠姿態放的是真低了,饒是如此,大爺還是正氣凜然的說了句“學生的天職是學習學習第一我們高中的學生那都是好學生,你們稿子要是影響我們學校學生的學習,那肯定是不行滴”
    但大爺還是願意去幫他叫人了,叫人之前問了他一句“這個江檸她是幾班滴”
    王詠
    王詠快哭了,把信封拿給大爺看“大爺,江檸老師也沒寫她是幾班的啊”
    大爺“你咋還叫江檸老思老思咧”
    王詠淚奔,他們這一行,平時催稿都是喊老師,喊習慣了啊,雖然知道江檸可能是個不滿十四周歲的學生,這不是還沒見到江檸本人沒有代入感嗎從她遒勁有力的字跡和老辣的文筆、流水般的行文來看,他真的無法把大宋的作者當成一個不滿十四歲的小姑娘。
    他都快無法直視十四歲了。
    他回憶了下自己的十四歲在幹嘛哦,和自己的小夥伴在放學的路上打鬧呢。
    結合了王詠的年齡,這個江檸隻能是新生。
    門衛大爺突然想起什麽,突然從桌子下麵,翻出幾個碩大的信封來,信封上麵的名字,寫的便是檸萌收,因為裏麵裝的是樣刊,是以信封特別大。
    他將超出尋常信封大信封拿出來遞給王詠“你看看,你之前要找的檸萌,是不是這個檸萌。”
    王詠總算知道,為什麽他們寄給檸萌的回信和樣刊,一直沒人回複了,敢情是被大爺截胡了啊。
    大爺看他一副要哭的表情,連忙從屋後的窗戶下,拿出來一隻小黑板,小黑板上寫滿了被蹭的模糊不清的名字,在小黑板的角落裏,依稀還能看出兩個模糊的檸萌二字。
    “一般有信件,我都會把收件人的名字寫在小黑板上,掛在那邊的窗戶下,這樣出來的學生一眼就能瞅見,我這黑板掛了快有一個星期了,都沒有人來取信,還以為是記錯了,我還想咧,哪有姓檸滴”門衛大爺的一口鄉音說的格外有感染力,讓人不知不覺就跟著大爺的口音走。
    這塊黑板是掛在門衛房後麵朝學校方向的窗戶下,學生們從裏麵往校門口走,自然能一眼看到上麵的名字,可王詠這些天一直在校門口徘徊,進不去,自然是看不到這個小黑板的。
    而江檸,這一周都在軍訓,整個人都累成狗,每天軍訓結束剩餘的一點空閑時間,都被她瘋狂寫寫寫了,根本就沒往大門口這邊來過,唯一一次來大門口,還是許多新生擠在大門口這裏合影、拍照、送別教官們,小黑板上的字都給他們擠沒了,更別說小黑板了,天都黑了,誰能看到小黑板
    江檸趕時間,急著去校門口雜貨鋪裏看武俠稿子情況,也沒注意到人群後麵還擠著個小黑板。
    王詠看著小黑板上都快被擦沒了的名字,糊成這個模樣,鬼能看得清啊。
    門衛大爺無辜地說“這也不是我擦滴,是那些小娃娃們,擠在這,把我寫的字都擦糊咧我寫的可清晰咧”
    王詠拿著雜誌社寄過來給檸萌的樣刊,看著門衛大爺唾沫橫飛的樣子,默默抹了把臉“大爺,現在可以幫我叫江檸了麽”
    大爺說“那不行,我還要看大門咧,走不開。”
    他把小黑板用濕抹布擦了擦,又重新把門衛處的信件,在小黑板上寫上一個個收件人的名字,掛在屋後正對著學校的窗戶上,對王詠說“你不知道江檸班級,我也沒法幫你叫,我總不能一個班一個班幫你叫過去,高一有十個班咧,不是打擾學生們學習嘛我把他們名字就掛在這裏,他們看到自己就會來找,你看嘛,我把檸萌兩個字寫在了正中央,寫的最大呢”
    王詠實在沒辦法,又打電話回雜誌社,把這邊他調查到的情況跟李主任說了下,李主任聽說檸萌是不到十四周歲的女娃娃,連說“不可能絕對不可能怎可能是個小姑娘嘛你要說她二十歲我還能信,不到十四歲,不可能”
    王詠就把這邊派出所民警的判斷跟李主任說了下,李主任這才讚同地點頭“這個判斷還有那麽點靠譜,這樣,你先把這個江檸找到,你就在那蹲”
    話沒說完,李主任又突然想到,如果不是這個不到十四歲的小姑娘,那為什麽檸萌留了郵箱,卻一直不回複呢
    他突然想到了大宋裏麵,女主說的一句話“排除所有不可能後,剩下的,不管多不可思議,那就是真相”注1請牢記收藏,網址 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