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 第 77 章 大喇叭裏那似破非破的粗……
字數:7682 加入書籤
發家致富奔小康[九零]!
大喇叭裏那似破非破的粗嘎大嗓音, 還在不斷的有節奏的喊著“王八蛋賀廠長王八蛋賀廠長吃喝嫖賭吃喝嫖賭
卷走三千五百萬,卷走三千五百萬帶著他的小姨子跑路了跑路了
我們沒有辦法沒有辦法,隻能拿著衣服抵工資抵工資
原價一百多兩百多三百多的衣服, 現在通通39,49, 通通通通39, 49”
在江南製衣廠打工剛回來的年輕人們,聽著大喇叭裏喊的東西, 明明單個字, 他們都能聽懂,組合在一起他們就聽不懂了呢
他們製衣廠啥時候倒閉了不會是這兩天吧他們廠長卷走三千五百萬跑路了我滴乖乖龍滴咚三千五百萬啊這王八蛋賀廠長等等, 不對啊,他們廠長不姓賀啊倒是他們隔壁的江南皮革廠的廠長叫賀什麽的。
他們不由靠近了江柏和童金剛這個小攤子。
這條街上擺滿了各種攤子, 一般人家門口都不讓人擺攤,但江柏的衣服攤子擺在江姑姑家門口。
江姑姑家上開水果店, 兼賣一些年貨,現在的人買年貨, 還是習慣性的往供銷社跑, 覺得那裏便宜, 質量好, 不坑人,可隨著改革開放後,越來越多的個體戶商販出現, 也有不少人來私人家買東西, 隻要你不坑人,自有老客戶願意來你家買。
此時江姑姑家門口擠滿了人,全都是被江柏放的大喇叭聲音吸引來的人, 有些人擠不進去,就先去江姑姑家的店鋪裏,看有沒有適合的年貨要買的。
江姑姑的公公婆婆本來看到江柏過來,要在他家拿插電板用,還有些不樂意,板著張晚娘臉孔,江姑姑就像沒看到一樣,滿臉笑容的招呼自己小外甥“哪裏弄來這麽多衣服賣的這麽便宜,有錢賺嘛”
她給自己小外甥找插電板,給他拉線,見他還帶了電熨鬥,說“你哪裏會熨衣服哦給我,我來吧。”
“不用不用,姑姑,你忙你的去,我會熨的”
過年,水埠鎮上的每個商家都十分忙碌,江姑姑也是從早上一直忙到現在就沒歇息過,此時還早,童金剛和江柏兩人昨晚放假後,就商議,兩人一起把衣服拖到水埠鎮來賣。
童金剛腦子比江柏活躍一些,見這衣服賺的太少了,還自發的學會了漲價,一件衣服漲了十塊錢。
可這個價格,還是比水埠鎮上鋪子裏的衣服,要價便宜了一倍都不止,像羽絨服襖子之類,店鋪裏一件都喊到了一百五六十了,要是遇到不會砍價的,還個二三十塊就買下,那商家一件簡直要賺死了,遇到會砍價的,直接對半砍,七八十一件賣給你,他們一件依然能賺二三十,依然賺的盆滿缽滿。
此時遇到一個通通隻賣三十九,四十九的,很多不會砍價的年輕人和男人們,全都為了過來,把江姑姑家鋪子的門前圍的水泄不通,連帶著江姑姑家生意都好了不少,笑的江姑姑的婆婆合不攏嘴。
江姑姑自己實在走不開,就喊了兒女下來幫忙。
江姑姑的兩個兒女也才十三四歲,見到門口圍了這麽多人,直接吃驚地長大了嘴巴“這麽多人我怎麽擠進去啊”
裏麵童金剛還在喊著“不要擠,大家都不要擠,都有每個人都有明天還在這”
江姑姑的兒子才十二歲,身高已經一米六多了,像個小大人般扯著嗓子喊“不要擠哦擠也沒用哦一個一個來哦”
江姑姑的女兒也拍著手喊“你們擠不進去就不要擠啦,先來店裏看看年貨,衣服又跑不掉”
還真有不少擠不進去的,聽說衣服還有很多,就先在江姑姑店裏逛逛買年貨啦,買完年貨還問江姑姑“能不能先把東西放你這放一下我先去買兩件衣服,一會兒來拿東西。”
江姑姑家的房子,是他們自家的自建房,兩層樓,樓上兩間正房,她公公婆婆住一間,以前他們夫妻帶兩個孩子住一間,現在孩子大了,就在房間中間拉了個簾子,隔成了兩間,姐姐單獨一間,弟弟在江姑姑和江姑父房間打地鋪。
下麵兩個房間都做了鋪麵,公公婆婆那一間屬於公公婆婆的,賣些雞鴨魚,江姑姑這邊一間賣些煙酒牛奶紅棗麥片水果什麽的,各管各的,後麵還有個院子和小廚房是公用的。
見有人要在這放東西,江姑姑就將人引導後院,將東西放到院子的走廊上,說“東西可以放這,但你要自己看好啊,我這做生意忙的要死,也不能幫你看著,你要自己注意一下”
放東西的人挑著擔子,用麻繩把蛇皮袋口子係好,說“你放心,我就在你家大門口買衣服,不跑遠,我自己看著”
說完,人就猛地往人群裏麵一擠“老板兩件能不能給我便宜點”
“不還價的,全部是底價,要還價的到街中心買”童金剛忙的滿頭細汗,不停的收錢找錢,江柏原本還想把一件件衣服都熨燙平整,誰知道這些人根本不在乎衣服平不平整,他們隻在乎衣服料子好不好,衣服暖不暖和,耐不耐髒。
這些人中,很多都是三四十歲的大男人,手粗勁大,摸著這些料子,拽了拽,又結實又暖和,見說不下來價,幹脆掏了錢,買了兩件趕緊走人的。
過年他們想給家裏媳婦孩子買兩件新衣服,去街中心的店鋪一問,一件衣服一百二三十,還價再怎麽便宜,也得一百塊一件,他哪裏舍得
沒想到挑著擔子到下麵來,卻聽到這裏說羽絨服,棉衣,棉襖,通通39,49,他們在聽到這個價格的時候,心裏首先聽到的都是棉衣棉襖三字四字打頭,而不是四十,五十,再對比那些還了半天還要一百多塊錢的衣服,棉襖,三十九,四十九,聽在他們耳朵裏,簡直便宜一大半都不止。
他們唯一擔心的,就是質量問題,可聽著大喇叭中說,是江南製衣廠倒閉了,衣服原價全都是一百多兩百多三百多的好衣服,那撿了便宜的心理立刻就來了,等進來摸到衣服看到衣服,發現料子確實結實耐磨又暖和後,都連忙掏錢買衣服。
不用還價好啊,不坑人,那需要討價還價的衣服,太坑人了,哪怕你成功還下來,人家痛痛快快賣給你了,你還是會心裏不痛快,覺得自己買貴了。
這下好了,所有人價格都一樣,不還價,原本一件衣服的價格,現在買到兩件襖子了,家裏媳婦和兒子一人能得一件,想到回去後,媳婦兒子穿上了他買的新衣服,家裏媳婦誇他衣服買的便宜,漢子們心中就美得很。
還有完全想不到別人,隻想給自己買衣服的年輕小夥子們。
他們一年到頭在外麵打工,這個不舍得吃,那個不舍得買,隻在過年的時候,才買一身新衣服回來撐場麵,現在看到水埠鎮上居然有這麽便宜的衣服,捏捏兜裏的錢,想到在家的老子娘,不由也擠進來,看到居然有皮鞋,問皮鞋怎麽賣的。
江南製衣廠的員工們,好不容易擠進來,想拆穿這個騙子,結果擠進來後,就被攤位上放著的三十九,四十九的皮鞋給迷的走不動道了。
而且他們看了攤位上的衣服,確實便宜。
即使他們是製衣廠的員工,他們能拿到的也隻是瑕疵的衣服,真正的好衣服,他們是拿不到的,哪怕扣扣搜搜,從廠裏帶回來一點東西,也是大卷的團線和廠裏不要的碎布頭,這樣的好衣裳,即使是他們內部員工,拿也差不多是這個價了。
他們自己就會做衣服,倒不會買衣服,都花錢買了雙鞋子。
一邊買,一邊使勁掰鞋縫檢查質量,確定沒問題後,才問江柏“你們是哪個江南製衣廠的我是二廠的,我怎麽沒聽說哪個江南製衣廠倒閉了哪個賀廠長帶著小姨子跑路了”
吳城人說普通話,平翹舌音不分,n不分,前後鼻音不分,加上這年代的大喇叭和錄音機的聲音都不高清,有很多雜音,這些江南製衣廠的員工們也分不清,童金剛喊的到底是賀廠長,還是何廠長還是何廠長,甚至分不清他說的到底是江南製衣廠,還是江藍製衣廠江蘭製衣廠,還有人能聽成江郎製衣廠。
童金剛和江柏也沒想到他們會遇到真的江南製衣廠的員工,但江柏和童金剛都對王詠出自江南製衣廠這件事是深信不疑的,還問他們“你們是哪個江南製衣廠”
由於幾個人全部都是南,藍,蘭,狼不分,幾個人聽了半天都如同雞同鴨講,不知道對方到底是哪個製衣廠的。
江柏和童金剛又實在太忙了,還沒講幾句,童金剛就不耐煩了,說“兄弟,我這邊還忙著,咱回頭再說啊”
水埠鎮的正中間有個十字路口,十字路口左右連著去鄰市和炭山,水泥廠的路,上下連著去渡口和吳城的路,可以說是四通八達,交通要塞,尤其是十字路口到渡口的這一段主路和網狀小路,全都是人,整個與十字路口的相連的四條街,生意都好的不得了。
江姑姑家便在十字路口與鄰市方向的那條街,靠近尾端的位置,這裏原本人上沒有十字路口中心階段的街麵人流量大的,可今天因為有了江柏和童金剛的小攤,愣是把街中心位置的人流量,吸引了一大批過來。
江爺爺是完全沒有想到,一下車雖然沒有看到小孫子,可聽到那熟悉的有節奏的廣告詞,還有童金剛的聲音,他就知道,他小孫子在裏麵。
到了水埠鎮,就跟回了家沒兩樣,江爺爺也不急了,走後門去了江姑姑家。
江家,江爺爺才是真正對兒女做到一碗水端平的人,他對每個子女,都費心籌謀。
給江大伯學了泥瓦匠的手藝,江爸爸願意讀書,也讀的進去書,就讓他讀書,江姑姑年齡最小,隻讀了小學,認識幾個字,不當個睜眼瞎,可到了她要定親嫁人的年紀,就費心托人將她往鎮上介紹,找了現在的小姑父。
可以說幾個子女,都安排的不錯,江大伯娶了臨縣脾氣溫和敦厚的江大伯娘,江爸性子溫吞,娶了炭山小隊長家的閨女,江媽雖說現在性子潑辣暴躁,可年輕時也是家裏家外一把抓,一手拉扯大好幾個弟弟妹妹們的好姑娘。
小閨女就更不用說了,雖公公婆婆厲害些,可他們就這一個兒子,小姑父不是個愚孝的,也踏實肯幹,夫妻倆早早就分家單過,自己的日子自己做主,不用下田幹農活,不用風吹日曬雨淋,哪怕做生意忙碌些,也比在農村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江姑姑一見說江爺爺過來,臉上笑容都止不住“爸,檸檸,你們來啦,快坐,我去給你們撿幾個點心去。”店裏她走不開,拿了錢給大女兒“明月,給阿公和姐姐倒杯水,去你阿姨家撿些點心來”
水埠鎮喊早點都統一叫點心,用筷子一個一個夾到盤子裏叫撿。
江姑姑家除了淡季,基本上都不會做早飯,全都是在早點鋪子裏買早點吃。
江爺爺看到小女兒日子過得好,就放心地笑著說“你忙你的,我和檸檸子鄰市吃過早飯了,我就坐坐,等會兒柏子。”
“柏子從那什麽江南製衣廠拿了許多衣服,在門口賣,哎喲,生意太好了,我把明亮叫去幫忙都忙不過來。”江姑姑給江爺爺,江檸倒了水,揮手叫女兒去買吃的,唏噓地說“就是那什麽製衣廠廠長特缺德,卷了那麽多錢跑了,剩下整個廠的工人都沒工資,廠子都倒閉了,真是作孽。”
江爺爺就笑嗬嗬地聽著,很快明月就端了一盤子鍋貼餃子,包子,油條,糍粑等點心回來,江姑姑讓江爺爺和江檸吃。
江爺爺吃了個包子就不願意吃了,江檸吃了兩個餃子,江姑姑就用包裝袋包了兩根油條,擠到門口,給江柏和童金剛一人塞了根油條。
江柏和童金剛兩人一大早就從吳城趕來,路上隻吃了兩個大包子,就在江姑姑家門口賣衣服到現在,累的口幹舌燥,見有吃的,兩人連忙啃油條,童金剛還特別自來熟的喊“姑姑,有沒有水喝”
周明亮早飯都沒吃,餓的麵如菜色地撒嬌“媽,我也要吃,我也要喝。”
江姑姑特別好脾氣地笑著說“行,給你去拿。”
一直忙到吃中午飯,人流量才稍微少了一些,江姑姑回樓上拿了個大塑料袋下來,遞給江爺爺說“本來想年初二拿給你和媽媽的,年初二我又沒時間,現在剛好給你們帶回去”
袋子非常大,江爺爺接過來打開一看,是幾雙用棉線手工織的棉鞋,裏麵有好幾雙。
“兩雙醬紅色的是你和媽媽的,那雙小些的是給檸檸織的,鬆子和柏子有嫂子操心,我就沒給他們織了。”
江媽和江奶奶一樣,都是外麵活計一把抓,家裏活計做不好的那種,江大伯家的鞋子,都是江大伯娘做的,江鬆就買鞋子穿,江柏就撿江鬆的鞋子穿。
也就是平時店裏不忙,她才能一邊看店,一邊給家裏人做鞋子,除了有江奶奶江爺爺的,她的公公婆婆、一雙兒女、丈夫,包括她自己,都織了厚棉鞋。鞋底都是買的現成的放話泡沫鞋底,鞋子裏麵都填充了厚厚的棉花,非常的暖和。
她將鞋子給了江爺爺,這才有時間打量江爺爺說“爸,你這段時間過好了,臉上都有肉了。”
江爺爺拿著小姑娘給他織的鞋子,笑嗬嗬地說“我搬到檸檸學校附近了,她天天給我打肉吃,一頓打許多肉,我都吃不完,能不長肉嗎”
說完江爺爺太滿意自己說的話了,瞧瞧他都說什麽了,肉都吃不完,他如今都敢說出肉都吃不完這樣的話了,天哪嚕這句話回村了一定要和他的老夥計們說。
他的老夥計們,全都是和他年紀差不多大的老頭,或是年紀比他長幾歲,或是小幾歲,都是兒女都已長成,在村裏除了放牛帶孫子就無所事事閑的磕牙的老頭們,他們聚在一起沒有別的愛好,就喜歡吹牛。
江爺爺也喜歡。
江爺爺在江姑姑家等了一上午,才跟江柏他們說上了幾句話。
童金剛一看到江檸,嘴角都咧到了耳朵根“妹子,今天你可不能小氣,柏子有的提成,可不要不舍得給哥呀,你看看今天哥給你掙了多少錢”
他從兜裏抓出一大把的錢,神神秘秘的湊近江檸,朝她擠擠眼睛“我給你每件衣服漲了十塊錢”
他簡直得意死了好嗎他給江檸的利潤翻了十倍啊十倍原來隻能賺一塊錢一件,現在能賺十塊錢
天啊,他簡直不敢想象,今天一天他給江檸妹子賺了多少錢
想想他都要暈乎了。
江檸笑道“行,等這批衣服賣完了,我回頭給你們包個大紅包”
兩人一聽到大紅包,眼睛都齊刷刷的亮了
妹子說有大紅包哎有多大
好期待啊請牢記收藏,網址 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