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 第 134 章 江檸是2月十五日回……

字數:5380   加入書籤

A+A-


    發家致富奔小康[九零]!
    江檸是2月十五日回來的, 但他們被京大清大提前路線的消息,是大學那邊的招生老師們提前和學校聯係的,兩個學校高興之下, 就提前讓大家知道了這個好消息。
    市裏的電視台和縣裏的電視台第一時間就想來采訪兩個學生,可惜學生都不在吳城,他們就想采訪兩個學生的家長。
    結果, 一個家長身份特殊,不接受采訪,一個家長據說不在老家,在外麵打工,他們好不容易坐車去了水埠鎮,還沒到下麵的村子呢, 鎮上的人說話他們就聽不懂了,他們非水埠鎮人, 不知道可以坐車繞山路,或者到炭山, 走長長的堤壩路也可以走到江家村。
    他們來到水埠鎮碼頭, 打聽了一番, 都沒有去沙河以南的船隻, 說是隻有三六九逢集市的時候才有,不得已, 又扛著攝像機回到吳城, 然後打聽到,其中一個學生的爺爺,就在校門口開了個店,又都來店裏采訪江爺爺,可惜江爺爺不會說普通話, 甚至連吳城話都不會說,一口地道的水埠鎮方言,來采訪的記者是一個人都聽不懂,她們已經可以預見,去了江檸的村子采訪會是一種什麽情景了,大概就是雞同鴨講,播出來大家都聽不懂。
    最終隻好去采訪學校的老師和同學了。
    老師采訪的是江檸的班主任王老師,還有其他的幾位任課老師,學生采訪的是劉萍,無他,劉萍一看有人來學校采訪,衝的比兔子還快,站在人群的最前方,記者一下子就看到她了,話筒就懟了過來“這位同學,我可以采訪你一下嗎”
    劉萍給激動的,完全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麽,連連點頭“可以可以可以。”
    “請問你認識你們學校的江檸嗎”
    劉萍腦子一片空白,隻憑本能回答“認識認識認識,我們一個宿舍的,她超級牛,之前聯考考了全縣第一,把對麵吳中學校的宋培風都壓在了身下你知道嗎”
    記者
    同學,你知道你在說什麽嗎
    記者換一個人,把話筒送到和劉萍一起出來的盧雪花嘴邊“同學,請問在你心中,江檸是個什麽樣的人呢”
    劉萍趕緊把頭伸過來搶答“她請我們吃紅燒肉”
    記者一聽,這個點好像很符合樂於助人的價值觀,又把話筒遞回給了劉萍,讓劉萍多說一點“之前我把她的書租出去掙錢,她發現了也不生氣,還請我們吃紅燒肉”
    記者以為劉萍說的是江檸的輔導書或課本之類,畢竟學霸的學習筆記,確實很有租的價值啊“所以她平時是很樂於助人嗎”
    “對對對。”劉萍被大魔王嚇得,現在就是江檸的無腦吹。
    盧雪花生怕劉萍這沒腦子的,說出什麽不該說的,連忙把她拉到一邊,自己說“之前她沒進集訓隊的時候,每天中午,隻要有空,都會在寢室裏,給我們輔導功課。”
    劉萍“對對對”
    記者“還有嗎”
    劉萍頭又伸了過來“她超級勤奮,她剛來我們寢室,我們都不敢說話。”
    盧雪花趕緊補充“因為怕打擾她學習,開學第一天,大家都在相互認識的時候,她一個人在寢室裏努力學習,帶著我們整個寢室都一起跟著努力”
    “對對對熄燈後打著手電筒刷題”
    盧雪花也不禁被劉萍帶歪了,說“每天學習到一兩點”
    記者也是來了解過的,問“我聽說江檸剛來一中時成績並不好那她如今取得這麽好的成績,都是靠勤奮、努力、刻苦得來的是嗎”
    想到江檸高一時,每天隻要有空,就在那寫寫寫的樣子,劉萍盧雪花她們還不知道江檸是在寫小說,都紛紛點頭“她把所有的課餘時間都用來學習了”
    學校的老師們也說“聽她的室友說,這個學生每天晚上學到一兩點鍾,早上五點就起床跑步,一邊跑一邊背書。”
    記者們實在是沒想到,她們采訪到的江檸,居然是如此正能量,符合她們電視台價值觀的一個學生,集家境貧困、努力刻苦、樂於助人等優點於一身。
    唯一遺憾的是,沒有采訪到江檸本人。
    等采訪完了江檸,她們又去吳中去采訪宋培風,當然,關於宋培風是宋書記兒子的事,是一嘴都不能提的,能夠提的就是他的學習成績和在學校時的狀態,她們還找到學校的公告欄,從公告欄中,看到了宋培風的兩寸照片,兩寸照片是藍底背景,少年穿著校服,帥的就像是從畫中走出來的夢中少年。
    她們還著重拍了宋培風和年級第二巨大的分差,以此來強調這個提前被清大錄取的少年的優秀。
    但是這一段采訪,因為缺了兩個主角,並沒有馬上播,電視台台長的意思,還是要等兩個學生回來後,采訪兩個學生,到時候將這兩端剪切在一起,再一起播出。
    劉萍完全沒有想到自己今天說了什麽虎狼之言,還覺得自己發揮的特別好,全程在真心實意的誇江檸。
    沒有被采訪到的何小芳可羨慕死劉萍了,她才是和江檸最好的朋友呢,如果來采訪她,她肯定說的比劉萍還要好
    徐秀麗也是,她個性比較含蓄,想要等記者來采訪她,誰知道劉萍臉皮那麽後,跟在記者身邊,搶話筒也要講。
    等江檸回來,學校都已經放假了,隻剩下她和宋培風兩人,從汽車上下來,又一起坐三輪車到學校。
    小三輪車的車廂非常小,擠擠挨挨,也隻勉強坐得下四人,坐兩個人其實是最合適的,至少車廂內還稍稍有一點空間,可還是難免的,兩個人腿碰著腿。
    宋培風自覺的把腿往右邊靠,江檸就將腿伸到左邊。
    隻是宋培風和江柏一樣,也是個高腿長,他雖沒有像江柏一樣,已經長大一米八三,而且還在長,但十七歲的宋培風,此時也有一米八了,和江檸兩人坐在狹窄的小三輪車裏,腿都伸不開,隻把雙手搭在膝蓋上,板正的坐著,目光透過塑料膜看向窗外。
    冬季風冷,兩邊的小門都被關了起來,江檸就頭靠在車廂後麵的帆布上,透過模糊的透明塑料膜,懶洋洋的看著車窗外的街景。
    這個年代的吳城,還是很有年味的,大街上張燈結彩,一盞盞紅色燈籠掛在馬路兩旁的路燈上,街麵上各種小吃的叫賣聲不絕於耳。
    宋培風僵硬的腿都不知道該往哪裏放,身體繃的筆直,兩個人,一個看著這邊的街景,一個看著那邊的街景,不知不覺間,他的目光就落到她的臉上。
    冬季,隻是呼吸間,鼻尖都有細細的白色霧氣,不知不覺間,透明塑料膜的窗戶上,就蒙上了一層水霧。
    江檸目光從街外轉過來看他“我可以開門嗎”
    冬季坐這樣的小三輪,開門,寒風凜冽,還是很冷的。
    兩人麵對麵坐著,江檸是順風,宋培風是逆風,打開門,直麵寒風的人是江檸。
    宋培風很早就想開車門了,兩個人被關在如此狹小的空間內,周身仿佛都是她的氣息,這讓他很不自在。
    “嗯。”他伸手將左邊的車門打開。
    江檸也打開右邊的車門,清冽的寒風霎時撲麵而來,吹的江檸的額發都飛了起來,宋培風又伸手將右邊的車門又關了起來。
    江檸自己吹了沒兩分鍾,也受不了了,把圍巾往上拉了拉,蓋住被灌入了寒風的脖頸。
    這年頭的寒風如刀割一般吹在臉上,可不是什麽形容詞,而是寫實,實實在在的婉如刀割。
    宋培風伸手,將左邊的帆布車門也關了起來,隻餘門縫裏,還有呼呼寒風,吹入車廂。
    兩個人就這麽四目相對。
    江檸兩世都沒怎麽仔細看過宋培風,兩人實際上的交集實際上不多,大多也是在各種會議上,遇到,大家客氣的笑著點頭寒暄幾句,知道這個人看著斯文儒雅,實際上手段相當強硬,當政期間搞地方經濟很有一套,是個很厲害的能吏。
    那時候他們看對方,大概都是看對方的職位,這個職位背後所代表的各方勢力,她看宋培風,從來就沒注意過對方的外貌,有時候,在各自的眼裏,對方大概就像是一個符號。
    現下這麽近距離的一看,少年時期的宋書記,還真是長的賞心悅目。
    她不禁就仔細的看了一下,內心在對比少年時期的宋培風和二十年後的宋培風外貌上的變化與不同。
    好像現在要更清瘦些,像棵挺拔的小白楊,臉上還滿滿都是少年氣,二十年後的他,不苟言笑,隻淡淡的一眼,就給人很強的壓迫感,讓人不敢在他麵前放肆。
    在j的那幾年,看多了哪些官場黑暗,有時候覺得誰都不能查,誰都不經查,可後來看到他和她的領導,心頭就不由的生出,吾道不孤的同路人的感覺,於是在這條路上,還能繼續堅持與堅守。
    宋培風渾身都是僵硬的,他目光很正直淡然的看著窗外,實際上透明塑料膜上全是水霧,外麵什麽都看不見,可他就這麽僵硬的坐著,一動不敢動。
    整個狹小的車廂裏,仿佛全是她的氣息。
    她的目光,實際上非常具有侵略性,就像是吃飽喝足趴在樹上慢悠悠甩著尾巴的獵豹,目光懶洋洋的在注視著不遠處的羚羊。
    江檸是看到耳郭紅了後,才後知後覺的反應過來,自己看著他想的有些久,不禁對他揚唇笑了一下,然後她就看見,小宋書記耳垂上的紅,先是蔓延到脖子,再是到臉,再是整個人都紅成了一隻僵硬的番茄。
    可他的表情,正經的像是在宣誓入黨。
    她實在沒想到,二十年後大名鼎鼎的宋書記,少年時期,居然是如此有意思的一個人。
    為了不讓他尷尬,她又噙著笑,目光轉向車窗外,嗯,所以之前小宋書記都是在看透明塑料膜上的水霧嗎請牢記收藏,網址 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