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同舟共濟

字數:8391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一個女人的婚姻經曆 !
    金龍飯店又重新由王鬆年執掌了,但他卻不像以前那麽風光了。
    畢竟他已經 61 歲了,跟 51 歲的時候相比,精氣神都差了很多。
    更糟糕的是,他的得力助手劉妮娜竟然變成了他的競爭對手,金龍飯店的生意也因此受到了影響。
    此外,謝榮和王敏麗關係本來就不睦,各自都有自己的想法。謝榮呢,仗著王鬆年支持她的工作,她又是死心底跟著王鬆年幹到現在,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所以遇事就愛和王敏麗爭高低。
    王文麗呢,在張永麗當總經理的時候,張永麗就處處聽她和鞏漢林的意見,他倆春風得意,幹得風生水起。現在雖然還是經理助理,但實際上沒有什麽權利,空擺設,所以幹的鬱悶。
    王敏華當財務主管,姐姐是副總經理,按理說,她倆關係應該處理得很好,沒有想到王敏麗的一回來,就讓她心裏不舒服,因為姐姐比較霸道,什麽事情都要她說了算,說是她是財務主管,實際上就是一個記賬員,她姐才是主管,比她嫂子在時,權利受到很大限製,心裏也鬱悶得不行。
    這可真夠亂的!王鬆年的金龍飯店麵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他該如何應對呢?
    王鬆年五大三粗的,哪懂女人的心思。看著幾個女人相互掐架,他也隻能充當和事佬,這邊哄哄,那邊勸勸,說些不疼不癢的話,根本解決不了實際問題。
    這不,王鬆年又召開了公司中層管理人員會議。會上,王鬆年說:“咱們的飯店位置偏,距離市中心六裏地,說遠不遠,說近不近。如果我們找不到新的利潤增長點,那麽我們的金龍飯店就可能經營不下去,甚至倒閉。所以大家要想辦法,出主意,穩住金龍飯店的生意,讓大家都有事情做。”
    謝榮說:“要想穩住金龍飯店的生意,還是要發展特色,打特色牌。”
    王敏麗聽了,馬上反駁道:“說話都容易,但金龍飯店的特色在哪裏?怎麽打特色牌?”
    王敏華插嘴道:“這個特色那個特色,最重要特色是飯店要有利潤。沒有利潤,什麽特色都是空談。”
    王文麗一言不發地坐在那裏,心想:你們在這爭吧,反正我也不準備在這裏長久幹下去,隻要我能找到合適的工作,適合自己的崗位,我立即辭職。
    王鬆年看了看王文麗,說:“王助理,你怎麽不說話呢?”
    王文麗說:“謝副總、王副總和王主管都發表了很好的意見,我沒什麽要講的了。”
    王鬆年知道王文麗這是在賭氣,也不便再說什麽了。
    王鬆年說:“謝榮副總經理說的特色,我們本身就在做。我們現在的飯菜就是川菜,川菜就是我們的特色。客房部還是在執行的老辦法,根據旅遊淡季和旺季,實行浮動價格,這也是我們的特色。我看,我們不妨采用輝煌酒店的管理辦法,飯店的利潤指標壓在我們總經理、副總經理、財務主管和經理助理的身上,根據每個人的責任大小,把利潤指標分配給每個人。利潤指標完成的多了,有獎勵,完不成的,則扣除年終獎金。”
    王鬆年的這個辦法,一提出來就遭到了幾個人的一致反對。
    謝榮說:“我們的條件不能和金融輝煌大酒店比,輝煌大酒店有他們的特殊條件,我們不具備這些特殊條件,如果您把他們的辦法搬到我們這兒來,在我們這裏是行不通的。”
    王明麗說:“利潤指標分到個人,肯定不行,因為我們與輝煌大酒店沒有可比性,因此我們還是共同擔責吧。”
    王敏華說:“我隻負責把公司的賬管好,利潤指標就別給我分配,我的任務就管賬。”
    王文麗表示:“張總經理在任時,並未將利潤指標分配同級高管,而飯店的利潤照樣實現了,員工獎金照常發放了。為何王總經理上任後,就要將利潤指標分給我們呢?”
    王鬆年皺了皺眉頭,說道:“既然大家都不同意將利潤指標分給個人,那我們還是按照原來的管理辦法執行吧。”
    王鬆年本想通過將飯店的利潤指標分給副總經理、主管及經理助理的方式,簡化飯店的管理流程,但沒想到這一提議卻遭到了大家的反對。最終,他的這一想法未能得到推行。
    不過,金龍飯店作為一家老牌飯店,已經擁有了自己的目標客戶群體。許多客戶喜歡金龍飯店的菜品,喜歡他們獨特的菜品口味,過年過節都喜歡在金龍 飯店預訂年夜飯、在這裏舉辦婚喪嫁娶宴席。此外,金龍飯店的服務周到,客人吃完飯,酒店安排專車送客人回去,這是其他酒店所無法比擬的。因此,輝煌大酒店生意做得再大,想要擊垮金龍飯店也並非易事。雖然金龍飯店想要有更大的發展,可能會麵臨困難,但維持現有生意還是沒有問題的。所以,王鬆年也不擔心金龍飯店經營不下去。
    王鬆年覺得,隻要生意能做下去,有顧客光顧,員工的工資和獎金就能保證。金龍飯店的待遇跟其他酒店比起來,也算不錯了。
    盡管那三個女人各有心思,但為了共同的利益,她們也不會做得太過分。如果金龍飯店關張,首當其衝的是,謝榮、王敏麗和王敏華利益損害最大。
    謝榮想再幹幾年,在金龍飯店退休。王敏麗和王敏華是王鬆年的親妹妹,她們可不希望哥哥的飯店倒閉,不然她們就沒地方吃飯了。所以,三個人雖然麵和心不和,但在共同利益麵前,選擇了會團結一致,共同應對市場的變化。
    王文麗卻不這麽想,因為這個飯店關張與存在,跟她沒有一毛錢的利益關係。飯店經營得再好,她還是打工仔。這個飯店幹不下去了,她可以選擇去別的酒店,甚至可以轉行做其他生意。
    她本來是學文科的,年紀輕輕,可以考事業編製,當老師或者做其他工作,所以她的路子很寬,沒什麽好擔心的,何況她現在還是抱著騎驢找馬的心態,在這個飯店呆著。
    王鬆年把謝榮叫到辦公室,笑著說:“利潤承包讓大家都承擔責任,原本是想讓公司的利潤多一點兒,到時候可以給你多發一點獎金,沒想到你們都不支持,那就算了。不過沒關係,就憑我們金龍飯店的老底子,維持正常生意是一點問題也沒有。畢竟我們金龍飯店在市裏有名聲的,老顧客認可我們這塊牌子的。牌子就是金錢,不管市場怎麽變化,人都是要吃飯的。我們隻要在菜品商保證質量,給顧客多一點經濟實惠,還愁沒有人來吃飯?我就怕飯菜質量下降或者是偷工減料,把牌子弄砸了,那就離關閉不遠了。所以你還要頂上去,食材采購這一塊是你的主要工作,在源頭上一定要保證質量,不能出現一丁點問題。你有嚴把質量關,進店的所有食材,必須簽字驗貨,這是我最關心的問題,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謝容深情地看了王鬆年一眼,笑著回答:“我怎麽能不明白你的意思呢?你為我的好,我能不知道嗎?我要學曆,沒有學曆,要年齡優勢,沒有優勢,眼看就要要奔 50 歲的人了,再換一個崗位,也未必能找到像現在的崗位,更不可能有人像你這樣信任我呀。”
    王鬆年笑著說:“隻要你心裏明白就行。雖然我們飯店規模不如輝煌大酒店,地段不如他們,但我們也有我們的優勢,我們的優勢他們也替代不了。隻要我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金龍飯店也不會遜色輝煌大酒店。”
    謝榮激動地說:“我從開牛肉麵館到牛肉麵館總店,再到金龍飯店,之後又承包輝煌大酒店,這一路走來,經曆了風風雨雨。多虧有你的幫助和嗬護,我才有了今天。你是我的恩人,我永遠不會忘記你!”
    王鬆年聽謝榮這麽說,心裏也十分感動,便說:“你快別這麽說了,沒有你的支持和幫助,也沒有金龍飯店的今天啊,你也是金龍飯店的功臣啊。”
    兩人正說著話,突然聽到外麵傳來敲門聲。王鬆年馬上正襟危坐,說了聲:“進來!”
    王鬆年一看,原來是王敏麗,便問:“你有什麽事嗎?”
    王明麗看到謝榮麵對與哥哥坐著,心裏一怔,心想:“哥哥怎麽和謝榮單獨談話呢?而且還坐得這麽近?”便說:“鴻通公司要開年會,要在我們飯店訂 40 桌飯,每桌按 1000 元的標準配菜,雞鴨、魷魚、龍蝦都要上,我們能不能拿得下來?”
    王鬆年便看著王敏麗說:“你和王敏華商量一下,你們仔細核算成本,再和李文茂商量一下,看他們能不能接受這個價格?如果能做,就接單,做下來再想別的辦法吧。”
    王明麗:“好的,我和王明華核算成本,然後再告訴李文茂,讓他們再計算一下,拿出一個可操作方案最後向你匯報。”
    王鬆年:“可以。”
    王明麗找到王敏華:“鴻通公司的 40 桌酒席,我們坐下來算個賬。總的原則是不能賠錢,稍微賺一點也可以。這四書桌酒席辦好了,其他公司到我們店開年會,就有吸引力了。”
    王敏華:“是的,現在飯店生意都不好做了。像過去那樣,30%的利潤時代過去了,能有 10~20%的利潤就是非常可觀了。”
    王敏華經過仔細測算,發現1000 塊錢將夠本,便說,“這個問題,需要請示王總經理,看他什麽意見。”
    王明麗:“是的,我們做不了主,還是要問咱們的大哥呀,他覺得可以就做,他覺得不可以就推掉不做了。”
    王敏麗找到王鬆年,將 40 做酒席的預算告訴了他。
    王鬆年聽了,沉吟了一會兒,“這麽說 1000 塊錢將夠本,是這個意思嗎?”
    王明麗又急忙解釋說,“如果我們不做的話,其他酒店就可能接了大單了。”
    王鬆年說,“你把李文茂叫來,我跟他談一談,看他們後堂能不能從節約材料上做點文章,每桌能百八十塊錢利潤就可以了,起碼能下工資啊。”
    王明利給李文茂打電話,“李文茂總廚師長,王總經理請你過來,有事要和你商量。”
    李文茂一愣,連忙問,“王總經理請我去?”他心裏尋思著:因為李文茂自從到了金龍飯店,跟他聯係的就是劉妮娜或者是謝榮,從來沒有聽說過王總經理要和他有事和他談一談,今天總經理找茬,有事要談,不知道有什麽重要的事情,難道又是人事變動?
    李文茂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來到王鬆年的辦公室,輕輕地敲了一下門,“進來!”王鬆年說。
    李文茂一路小跑地來到了王鬆年的老板桌前,笑著問道:“王總,你找我呀?”
    王鬆年用手示意李文茂坐下,然後看了看旁邊的沙發,對李文茂說:“鴻通公司要開年會,訂了 40 桌酒席,每桌 1000 塊錢,要上魷魚龍蝦這些名貴菜。你看 1000 塊錢一桌能不能拿下來?”
    李文茂思忖了一會兒,回答道:“拿下來是沒有問題,但可能沒有什麽利潤,白忙活一場。”
    王鬆年看著李文茂,繼續說道:“食材上能不能做點文章呢?比如做得精一點兒、菜的相貌好看一點,其他配菜也一樣。來這裏吃飯的都是有頭有臉的人,他們不在乎菜的分量多少,而是在乎菜的色香味俱全。現在講究吃菜肴要吃什麽文化,就是說在菜品外表上搞一點噱頭,讓客人看起來好看,心裏舒服。現在這個不缺吃的年代,而是講究品菜的味道。因此沒有人在乎你盤子堆得冒尖不冒尖的問題,不會在多夾一筷子還是少一筷子的事情,特別是這種年會,大家吃的就是一種氛圍。所以,菜的質量搞得好一點兒,樣子搞得花哨一點兒,菜譜名字搞的有文化點兒,器皿精致一點兒,讓人看了舒服,就可以了。”
    李文茂聽王鬆年這麽一說,腦子一下子就開了竅。“王總的這個建議非常好!現在人肚子裏油水大,不像過去那麽狠吃,更多的是講保健,吃多了,還會得三高病啊!所以客人都是象征性地吃一點,品一點兒。既然王總這麽說了,那我們就按照王總經理的意見去辦!”
    李文茂回到後堂,就召開了廚師長會議。
    他說:“有 40 桌酒席在我們金龍飯店裏,但是承辦酒席的老板給的價格很低,還要上魷魚龍蝦。現在海味兒進價本來就高,如果實打實地做,那我們就是賠本賺吆喝。所以我們要動一動腦子,在節約食材上下功夫,在精字上做文章。剛才王總經理對我說,貴重的食材做得精致一點,分量可以少一點,盤子不必冒尖上,但是要有花式,而且菜名要爆出新節目。上菜的器皿一律用景德鎮的瓷器,清白瓦亮,給人一種舒適的感覺。”
    5 個廚師長聽了李文茂這樣說,都開心地笑了。“如果這樣做,又多了幾招,就是多費些功夫嘛,麻煩了我們自己,讓客個高興。做些花樣,我們都做過,無非在菜瓜上是雕刻一下,擺一些與海鮮相配套的配菜,突出海鮮的特色。至於菜名,就讓那個安東大學畢業的大學生去想吧,給起菜譜名子吧。”
    李文茂把廚師長們研究的結果告訴了王敏麗。
    王敏麗聽後高興地跳了起來:“太好了!這樣既能讓客人滿意,又能節約食材,還有利潤,這個辦法真是太棒了!”
    王敏麗接著說:“菜名就讓王文麗助理幫忙起吧,他是安東大學語言文學係的高材生,起菜譜名絕對沒什麽問題。”
    李文茂說:“那就好辦了,我們現在就開始準備。”
    王敏麗找到王文麗:“王助理,金龍飯店承包了 40 桌酒席,這次要搞點文化出來,在菜名上起寫新的菜名,你能不能幫忙起幾個菜名呢?”
    王文麗本想推辭,但一想自己還在金龍飯店工作著,這樣推辭顯然不合適,而且起菜名對他這個學中文的高材生來說就是小菜一碟,於是她爽快地答應了:“沒問題,明天早晨我把起好的菜名打印出來送給你。”
    王明利來到王鬆年的辦公室,高興地說:“我和李文茂總廚師長碰了頭,開了會,他們已經開始行動了。蔡譜名字的交給了王助理,她答應明天早上給我。”
    王鬆年聽王敏麗這麽一講,哈哈大笑:“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你們幾個人合夥鼓搗,這不是把這一單生意承接下來了嗎?以後還要這樣,遇到顧客主動找到我們,我們就要把活接下來,在做的過程中想辦法克服困難,滿足客戶的要求,還要有利潤,這才是企業發展的方向。”
    王敏麗笑著說:“就是這樣,否則我們這個老店要想有新的突破,太難了。畢竟我們的員工文化素質偏低,讓他們搞出些新花樣比較困難,隻能在傳統菜品上下功夫,薄利多銷,才贏得市場。”
    王鬆年安排這些事情,立即把謝榮叫到辦公室,叮囑道:“這次鴻通公司在我們承辦的 40 桌酒席,食材的采購你要親自抓,一定要保證質量,不能出現一點問題,否則我唯你是問。”
    謝榮看到王鬆年這麽嚴肅,就知道這次承接的酒席非同一般,她必須認真對待。
    他一路火花帶閃電地趕到海鮮批發市場,認真挑選,采購了一批質量上乘、價格合理的海鮮食材,為順利拿下這個大客戶立下了汗馬功勞。
    第二天早上,王文麗把起好菜名給了 王敏麗。
    王敏麗看到這些菜名,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捂著肚子說,“二龍戲珠、蜻蜓點水、白鶴亮翅、飛簷走壁,這些都是聞所未聞的菜名,你這菜名,包準一下子就吸引住了食客的眼球。“
    鴻通公司的年會如期舉行,40 多桌酒席安排在了兩個大餐廳裏。服務員是特地多幾個公司臨時聘請來了,一個個年輕貌美,一身職業裝,打扮得花枝招展,很是亮眼。
    客人們陸續上桌,鴻通公司的老總朱宏達致辭後,服務員就開始上菜啦。
    大廳裏播放著輕音樂,年輕的服務員笑容滿麵,為客人上菜,每上一道菜,她們就報出菜名。
    這些菜名,來賓們從未聽過,看到菜擺出樣的樣式,才發現確實和菜名相符,大家都覺得很新奇。
    客人們吃得很滿意,高高興興地離開了。
    王敏麗發現,這些菜名給客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王敏麗和王敏華核實了一下,這 40 做酒席的成本,每桌能實現利潤 200 元,也算是不錯的成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