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連鎖營銷

字數:4504   加入書籤

A+A-


    金龍飯店的生意如穩坐泰山般平穩發展,魏大勳眼光敏銳,根據市場的迫切需求,果斷擴大快餐業務,此舉猶如巨石入水,激起千層浪,受到了消費者的熱烈青睞。隨著快餐業務的擴大,新鮮蔬菜的需求量如井噴般增長。
    王鬆年擁有一雙洞察商機的慧眼,他發現大哥王鬆月所在的村裏,許多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了,土地因此閑置了下來。
    一個絕妙的想法在他腦海中浮現如果組織留守在村裏的村民種植大棚蔬菜,直接供應金龍飯店,乃至滿足其他飯店的蔬菜需求,那豈不是可以拉動產業鏈?想到這裏,他迫不及待地給他哥王鬆月打了電話“金龍飯店開展的快餐服務業務,急需大量新鮮蔬菜。如果你們村裏具備種植大棚蔬菜的條件,直接為金龍飯店供貨,這樣你們就能賺到錢,飯店的生意也會如日中天!”
    王鬆月激動地說,“我家有 15 畝的土地,種植大棚蔬菜可以嗎?”
    王鬆年說,“哥,這點兒地可真是杯水車薪啊,起碼要有 100 畝地,才能填飽我們飯店和其他飯店那如饕餮般的胃口啊。”
    王鬆月說,“那我可以鼓動其他農戶種植大棚菜嘛,讓他們參與這項增收致富工程。”
    王鬆年說,“你先去打探一下,看看有多少農戶樂意種植大棚蔬菜。”
    王鬆月說,“好的,隻是現今駐守在村裏的都是些年邁的老人,估摸他們在種植大棚蔬菜方麵技術有所欠缺。”
    “這個難題就由我來攻克吧,我去農技站商談,邀請幾位農技人員親臨指導,如此便能攻克技術上的難關。”
    “那這樣就萬無一失了,我去和村裏的農戶協商,瞧瞧有多少農戶願意種植大棚蔬菜。”
    “那你就抓緊時間,季節可不等人,現在正值春天,要種就得立刻開始,一旦錯過季節,再想種植大棚蔬菜就來不及了。”
    “好的,我這就挨家挨戶與他們商量。”
    王鬆月前往村裏的農戶家商議,一聽說要種植大棚蔬菜,大家心裏不禁產生疑慮。因為他們一直都是種陸地菜,突然改為種大棚蔬菜,沒有經驗,擔心種不好,白費力氣,浪費生產資料,這樣的結果誰都不願意看到。
    王鬆月說“這個問題我已經替大家考慮到了,我們可以請農業技術員上門指導。至於種植大棚菜的塑料薄膜和工棚搭建的資金,由我弟的金龍飯店先行墊付,等以後蔬菜收獲了再扣除這一部分。”
    農戶們聽到王鬆月的這個建議,覺得能夠接受,因為不用考慮種菜的硬件投入,隻要買種子、化肥和農藥這些就能解決問題。
    王鬆月聯習了 80 戶,共計 100 畝土地,如點點繁星般散布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
    王鬆月給王鬆年打電話“我已聯係了 80 戶,他們同意這個致富計劃,渴望種植大棚蔬菜。不過我替他們答應了,塑料薄膜和工棚費用,由你們金龍飯店先期墊付,等蔬菜豐收,蔬菜將根據市場價格賣給你們,然後用所得款項抵扣這兩項費用。”
    “這個辦法可行。”王鬆年爽快地答應了這個要求。
    王鬆年農機科技站,找到站長,“我們想在家鄉開展大棚蔬菜的試驗,缺少技術人員,能不能給予技術指導?”
    馬向東站長一聽王鬆年的要求,眼睛一亮,因為縣政府要求農技人員開展惠民工程,其中有一項就推廣大棚蔬菜種植技術,現在見王鬆年主動找上門來了,正求之不得,“好啊。我們正在考慮選點的問題,既然你們有這個要求,我們全力支持你們。”
    馬向東站長說,“我們研究一下,明天答複你。”
    王鬆年聽了非常高興,連忙說,“那感謝馬站長了。”
    第三天,馬向東站長給王鬆年打電話,“支援你們的技術員已經確定了。你現在就過來一下,見一見他們吧。“
    王鬆年打出租車過去,馬站長指著三名技術員說,“從現在開始,他們就到你的家鄉開展惠民工程了。“
    三名技術員看著這個精瘦的飯店老板,自報家門。
    “我叫李江。“
    “我叫田永。“
    “我叫唐文河。“
    王鬆年滿意地笑了。
    “那好,明天我們來車接你們過去。“
    “好的。“他們說。
    第二天,王鬆年坐上沈金林開得商務車,拉上三名技術員直奔他的家鄉。
    三名技術員到來,點燃了惠民工程火炬,自此,一場充滿希望的種植大棚蔬菜的試驗拉開了帷幕。
    這三名農業科技人員,猶如辛勤的園丁,不辭辛勞。
    從重建大棚到培育菜苗,他們親自指導,用心嗬護每一株幼苗。
    80 戶農戶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種植了琳琅滿目的蔬菜,有紅彤彤的西紅柿、綠油油的青椒、細長的豆角、紫瑩瑩的茄子、水靈靈的芹菜、鮮嫩的油麥菜、胖乎乎的西葫蘆、綠油油的韭菜、金燦燦的金瓜,還有圓滾滾的土豆等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在技術員的精心指導和農民的細心管理下,蔬菜苗如雨後春筍般茁壯成長,綠油油的一片,充滿了生機和活力。
    首批新鮮蔬菜如雨後春筍般湧向市場,金龍飯店如獲至寶,隻用了其中一部分,剩下的便如珍寶般賣給了其他飯店,批發給了光達蔬菜批發市場老板塗紅宇。
    塗老板看到這批新鮮蔬菜,高興得合不攏嘴,因為正是蔬菜青黃不節的季節,有這些新鮮蔬菜供應,那無異於雪中送炭啊。
    需求量最大的輝煌大酒店成為了這場盛宴的主力軍,每天運來的蔬菜如同搶手的珍寶,供不應求。
    由於是直銷菜,價格如親民的春風,給飯菜帶來了降價的空間。
    金龍飯店和輝煌大酒店這兩家飯店如雙星閃耀,因為價格實惠,顧客們紛至遝來,實現了雙贏的美好格局。
    魏大勳憑借直銷菜的供應,如魚得水,飯菜價格實惠如甘霖,早中晚三餐時段,飯店內人潮湧動,生意火爆異常。
    輝煌大酒店借勢而上,如揚帆遠航的巨輪,也做起了快餐生意,生意同樣如旺火般熊熊燃燒。
    鞏漢林大顯身手,酒店的業務如日中天,他將酒店視為自己的心血,兢兢業業,將鞏漢林年薪提高到了 50 萬元,她妹妹劉婉娥的年薪也水漲船高,漲到了 30 萬元。
    王鬆年助農扶農的善舉,如春風拂麵,得到了有關部門的高度讚譽。
    金龍飯店也因此如鯉魚躍龍門,晉升為 4 級飯店。
    王鬆月種植大棚蔬菜成功的喜訊,如春風般傳遍了外地,那些在外打工的後生們聽聞後,仿佛看到了在家鄉種菜致富的美好前景,紛紛踏上歸途。
    劉愛軍感慨道“在外打工,風餐露宿,一年到頭辛辛苦苦也掙不了幾個錢,還要與親人分離。如今在家種地也能賺錢,我何必還要背井離鄉到城裏受苦呢?”這些年輕人歸來後,大棚種菜成為了他們發家致富的康莊大道。
    這個村莊也搖身一變,成為了大棚蔬菜種植的基地,500 畝土地上種滿了各種蔬菜,其餘的土地則種著小麥和玉米。
    村裏的李發財這幾年在運輸行業挖到了第一桶金,他帶著滿滿的財富和希望回到了家鄉,興辦起了養豬場和養雞場。
    如此一來,金龍飯店、輝煌大酒店等 10 家飯店酒店都直接從這裏采購食材,成本大幅降低,生意異常火爆。
    王鬆月的兒子王二虎聽說在家種菜竟也能賺錢,不禁喜出望外,毅然辭去看工地的工作,回到村裏,與父親一同種植大棚蔬菜。
    他的媳婦兒田小娥對種植大棚蔬菜情有獨鍾,學得尤為認真,種出的西紅柿、辣椒等蔬菜皆比他人的要好,引得飯店和批發市場的老板們爭先搶購。
    喜歡一個女人的婚姻經曆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一個女人的婚姻經曆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