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第一次勝利

字數:4249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大宋:我,軟飯硬吃李清照 !
    大內。
    蔡京和趙挺之相約找到了趙官家。
    他們始終還是認為不能派人過去和遼人交戰,打算勸阻趙佶不要太衝動。
    “官家。”
    趙佶看到蔡京和趙挺之便知道他們的來意,不悅的道:“有事?”
    上次就是這兩個人將他坑的膨脹了,結果一場戰爭被打回原形。
    他現在還在後悔呢,現在見到這兩個狗東西自然沒有好臉色。
    蔡京忙不迭道:“官家,不可與遼人開戰,現在我們和談,興許不會損失太多。”
    “而今大宋羸弱,是不可能戰勝遼人的。”
    “繼續戰下去隻會讓我們損失更多。”
    趙佶看他一眼,淡淡的道:“當初你可不是這麽說的,你告訴朕說大宋軍隊神勇無比,是不可能失敗的,現在怎麽又不可能戰勝遼人了?”
    蔡京尷尬了一下,道:“當初是臣出現了誤判,但這次臣看清了,我大宋暫時不適合和遼人開戰。”
    “陳寧誤國,對軍隊判斷甚少,臣已問過樞密院,樞密院那邊也分析過不可能取勝。”
    “陛下,三思啊,軍國大事,不能草率的就聽了陳寧的話。”
    趙佶冷冷的道:“朕就偏要聽他的話。”
    蔡京:“……”
    趙挺之:“……”
    趙挺之深吸一口氣,對趙佶道:“官家,此非任性之時刻,他陳寧的判斷定是不準,我們何必冒險?”
    趙佶道:“朕偏要冒險。”
    好吧,和你沒法說。
    兩人隻能微微歎口氣,旋即離去。
    等離開大內後,蔡京和趙挺之相視一笑。
    “嗬嗬。”
    蔡京微微捋須,道:“這次已經把陳寧給推得高高的了。”
    “一旦戰爭失敗,他陳寧就是千古罪人啊。”
    “屆時你可彈劾他。”
    “他這次必死無疑。”
    趙挺之心道你怎麽不去彈劾他啊,讓我彈劾?
    那狗東西好像有什麽神奇的地方一樣,誰彈劾他最後都沒啥好下場,我敢隨便彈劾麽?
    不過他還是點頭道:“蔡大人放心,這一波定要將陳寧除掉。”
    趙挺之自是無比怨恨陳寧,他的兒子被陳寧給閹了,現在還在皇宮內吃苦。
    他怎可能不怨恨陳寧?
    奈何現在陳寧甚得帝寵,根本沒辦法扳倒他。
    若是這次北軍還在失敗,到最後完全可以彈劾陳寧,這一波誰也救不了陳寧。
    蔡京和陳寧倒是沒什麽過節,他隻是單純的覺得陳寧現在的權勢和地位,已經開始漸漸威脅到他了。
    很奇怪,陳寧現在左右不過隻是個閑散的鴻臚寺少卿,明明是個閑散的官兒,但蔡京就是很怕他,他隱約感覺陳寧有朝一日可能會幹掉自己,這種感覺很強烈。
    這個狗東西,平常一副人畜無害貪財愛色的樣子,誰知道他心裏憋著什麽壞。
    ……
    樞密院那邊當天就給李綱下了調令,任命李綱為定州經略使,這可是實實在在的軍方大佬和封疆大吏了。
    軍方大佬都不算什麽,宋朝的軍隊羸弱,武人地位低下。
    但經略使這個官職,可不僅僅隻是武將,它是文官在某地的權力巔峰,負責軍事、民政、財政一把抓。
    當初範仲淹才做到經略副使。
    足可見這次趙佶對李綱究竟給予了多大的信任。
    當然了,這其中也少不了陳寧的舉薦,若不是陳寧舉薦,李綱估計做到招討使就到頭了。
    李綱很感激陳寧,忽然如此位高權重,他頓時感覺壓在自己肩膀上的責任和壓力更大了。
    陳寧讓他必須要打贏一場戰爭,無論規模大小。
    這一路上,李綱都在想這個事,很顯然他已經知道北軍的吊樣子。
    也不指望北軍的大宋邊軍能打出什麽花來,但要取得一場戰爭勝利卻未必不可能。
    不過這種想法在李綱抵達軍隊中徹底被改觀。
    這群邊軍絲毫沒有任何戰鬥力,軍紀鬆垮,指望他們打仗,和拉一群平民來打仗有什麽區別?
    李綱需要在最短時間內整頓軍隊,弄出一支可以打仗的軍隊來。
    他知道時間緊急,朝廷的人都在看著他,他也以最快速度開始整頓軍隊。
    他先給予了這群士兵豐厚的財政獎勵,迅速讓一支五萬人的軍隊參與到訓練中。
    旋即李綱又訓練出一支督戰隊。
    而後他開始對這五萬人的軍隊進行軍事訓練,排兵布陣,小隊配合,大隊配合。
    期間許多人依舊吊兒郎當,直到督戰隊斬了三十多名士兵後,他們才知道李綱的可怕之處。
    十日後,李綱暫時給這群人訓練的有點樣子了,最起碼他們能做到令行禁止。
    而後李綱開始帶著這五萬軍隊,對遼軍的側方展開了一次偷襲。
    對方的兵力也不過兩萬餘人。
    在麵對大宋五萬兵馬的時候,對方卻絲毫不懼,壓根沒將這一支宋軍放在眼裏。
    他們此前已經和宋軍交戰過,知道宋軍的戰鬥力羸弱,現在即便少於對一半的人數,遼人的主帥也沒放在眼裏,毅然決然的開始和宋軍交戰。
    隻是交戰後他才發現,情況似乎和自己想的不太一樣,這群宋軍的戰鬥力依舊沒什麽變化,但變化的是精神麵貌。
    這群宋軍此前一旦出現頹勢,立刻就會鬆垮散亂,沒有隊形,如此一來,他們就成了遼軍的刀下亡魂。
    但這一次好像不一樣了,這群宋軍絲毫沒有鬆垮,即便旁邊有袍澤戰死,他們也沒任何後退,依舊按照軍旗的指揮開始衝鋒陷陣。
    在麵對人數兩倍多的宋軍,遼人根本占不到便宜,之前他們之所以能戰勝,是因為他們一旦取得任何小規模勝利後,整個 大宋軍隊就不敢打了,自然而然的就敗了。
    不是遼人多厲害,這麽多年來,遼人早就沒有當初巔峰時期的戰鬥力了。
    主要還是因為宋軍實在太拉胯了,隻要稍微出現一點敗勢,立刻就會兵敗如山倒。
    現在不同了,大宋的軍隊似乎沒有任何後退的樣子,隊形也沒有亂。
    在麵對對於自己一倍的兵力的時候,遼人還是敗了。
    是的,這一場戰爭,宋軍斬了對方三千多人,遼人敗退而逃。
    雖不是大勝利,但大宋取得了一場戰爭勝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