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細線戰報
字數:4888 加入書籤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大宋:我,軟飯硬吃李清照 !
從陽武縣回來,陳寧驚出一身冷汗。
馬車上,李清照不解的問陳寧道:“宣和畫院不挺好的麽?你至於那麽大反應麽?”
“人家給你推薦為官,讓你少走多少年彎路,你還不樂意了。”
“在宣和畫院也能科考啊。”
陳寧白了一眼李清照,道:“無知婦孺!休要造次!”
李清照:“……”
“去死!”
她雙手抱胸,將腦袋轉到一旁,不理陳寧了。
蘇軾微笑道:“靜安的選擇是對的。”
“宣和畫院雖是官,但總歸是斜封,這個起步對未來就不好。”
李清照哦了一聲,聽到蘇軾這麽說,自己倒也有點不好意思。
陳寧得意的低聲對李清照道:“小小婦道人家,日後休要開口。”
“你沒完沒了了是不?”
掐死你!
馬車上,陳寧身軀搖晃,李清照雙手不斷在陳寧身上掐著,臉上掛著得意的笑容。
抵達汴京的時候已經到了中午。
陳寧在李府吃了飯後便離去。
走在汴京大街上,恰好迎麵看到步履急促的李綱。
“李兄?”
“出啥事了,怎麽這副表情?”
李綱看著陳寧,他沉默片刻,道:“我恰好要去找你。”
“西線來了戰報,大宋敗了。”
敗了就敗了唄,這於大宋來說又不是什麽稀奇事,整個汴京的百姓都麻了。
要是聽到贏了,那估計汴京的百姓才會大跌眼鏡吧?
一個國家的軍事羸弱成這個樣子,也沒誰了。
陳寧倒也沒過多在意。
李綱表情嚴肅,道:“俞基……犧牲了。”
轟!
陳寧呆住了,癡癡的看著李綱,微笑道:“李兄莫鬧。”
“阿基不過就是個廂軍嘛,廂軍有什麽戰鬥力,種種花栽栽樹差不多得了……”
“你說真的?”
陳寧口中的玩笑話再也說不出來了,一顆心像是被什麽紮了一下。
“去衙門說。”
李綱帶著陳寧朝開封府衙走去,一路上陳寧心情沉重到了極點。
抵達衙門後,小吏給李綱和陳寧倒好了茶水。
李綱才語重心長的道:“折家軍被西夏軍包圍了,後方讓廂軍去增援,半路遇上了西夏的埋伏。”
“很不幸,俞基就在這次增援廂軍中,一千二百六十名大宋士兵,全部被屠!”
陳寧感覺自己臉上火辣辣的疼,他沉默許久後,才輕聲‘哦’了一聲。
“挺不幸的。”
“嗬嗬。”
他笑的有些難看。
李綱臉色更加難看,他看了陳寧一眼,道:“朝廷給了……”
頓了頓,李綱鼓足勇氣道:“每個犧牲的士兵給了三十貫補助。”
“什麽?!”
陳寧猛地站起來:“活著的人踏馬的不是說都要給三百貫?”
“怎麽現在死了才給三十貫?”
“他還有個老母親要養活,那是他唯一的老母親,給三十貫養老?狗屎!誰規定的?!”
陳寧厲聲高呼,麵色血紅一片。
這不是將他們這群死的人當猴耍?
為大宋賣命,最後給了三十貫,在侮辱誰?寒誰的心?
李綱躊躇片刻,艱難的開口,道:“前些日子,左相章惇提議的軍費改革。”
“大宋每年在軍費上開支太重,於是章相建議削減廂軍的各種軍費,補貼到中央禁軍上……”
李綱說完,微微抬頭看著陳寧。
陳寧臉色更陰鬱,嘲諷道:“好主意。”
“他怎麽不去死。”
“禁軍是人,廂軍就不是人了?不曉得還以為踏馬的禁軍戰鬥力多強。”
“這個國家就是因為這群酒囊飯袋在高位,才讓大宋越來越差。”
“一個活生生的士兵為大宋犧牲了,給了三十貫錢,以後誰敢為大宋賣命?”
本身這種畸形的軍事製度就夠令人寒心,武將根本沒有任何前途可言,現在又削減了廂軍的軍費,到頭來大宋的軍事還有什麽盼頭?
陳寧第一次感受到心如死灰的絕望。
他安靜的坐在開封府值廬內許久,才唉聲歎息的起身,道:“我自己拿二百貫。”
李綱知道陳寧在做什麽,他道:“我拿一百七十貫。”
兩人沒有過多的言語,相互點點頭,便道:“一刻鍾後,我在這裏等你。”
陳寧:“好。”
他邁著沉重的腳步回到府邸,拿了二百貫錢出門。
“俞大哥,小弟能做的不多。”
“這個公道,小弟要替你要回來。”
他抬頭望著天空,天空有些陰沉,眼看有暴雨即將落下。
陳寧踱步來到開封府前,李綱手持兩把雨傘,見到陳寧暗暗點頭。
一路無言,陳寧默默跟在李綱身後,朝開封郊外的農村走去。
俞家莊處處升起嫋嫋炊煙。
時近傍晚。
俞母蹲在村落的小溪旁淘著米,佝僂著腰抱著米筐朝家中走去。
俞家院落內有一些小雞正在低頭捉蟲,俞母忙碌的開始做飯,家中隻有她一人,日子過的也算清貧。
李綱和陳寧站在籬笆柵欄外,心情無比沉重。
俞母發現了李綱和陳寧,老人家歪著腦袋想了很久,似乎才記得李綱是誰。
“是基兒的朋友吧?”
“老身在開封府外見過你們,快進來。”
“吃飯了嗎?老身多去淘點米。”
李綱看了陳寧一眼,幾次欲言又止,他沒勇氣去對俞母說話。
陳寧沉默片刻,鼓起勇氣走過去,微笑著拉著俞母,道:“老太太,別忙活了,咱們剛吃好飯過來的。”
“哦哦,好,老身給你們倒水。”
“基兒是不是來信了?這個小混球,去當兵這麽久了,也不知道托人帶個信回來。”
“我兒還有多久回來呀?老身天天想他,就這麽一個不成氣候的孩子,等回來老身就要張羅給他成婚。”
“這個小子,孝順的很,也不知道咋樣了。”
老奶奶說著說著,眼淚便落下來了。
想兒子。
一個孤寡的老人家,孤獨的生活在村落內,唯一的希望就是自己外出當兵的孩子。
天天都在盼望著自家兒子回來,一家人平平安安過日子。
“大人,我兒說回來能在衙門做個官,這是真的嗎?”老太太滿懷希望的看著李綱。
李綱不敢與她對視,隻能支支吾吾的道:“真……嗯,是的。”
“哎喲,水燒好了,您二人稍等一下,老身去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