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封王楚王

字數:4810   加入書籤

A+A-


    生在皇庭,家和萬事興!
    “參見父皇。”
    “參見父皇。”
    “參見父皇。”
    “行了,私下裏沒甚規矩。”
    “父皇,不是不樂意。你對兒臣的愛護,兒臣銘記於心。可是……”
    朱土安直接接過了話茬,將朱文寶想要說的說了出來。
    “可是,海門縣遠離大黎王庭,不方便你調查太子妃一事,是不是?”
    朱文寶沒想到父皇講的如此直白。
    抬頭看看太子,老四,母親。
    咬牙點頭承認。
    “心是好心,不過太嫩了。先不說,封地封號都是經過朕和三公等人認真研究後定論的,豈能因小失大。其次,難道朕把你封在海門縣,朕就能阻止你調查太子妃一事了。封地的事就這麽定了,這世界可不是你想的那般簡單。”
    “父皇教訓的是。”
    今晚難得太子、四皇子等人員齊,皇後上官靜順勢討了個旨意。
    皇帝朱土安也樂得享受,一家子在一起吃了個晚飯。
    翌日。
    朱文寶在四個丫頭的服侍下,早早起床。
    去上朝。
    今兒可是他人生中的大事,是要載入史冊的。
    事後考古學家查閱曆史,朱文寶三個多闊氣。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以欽承寶命,紹纘鴻圖,霈綸綍之恩,誕敷慶賜。
    朕之嫡三子朱文寶。謙虛有禮,溫文爾雅, 能文能武,逸群之才。俊秀篤學,穎才具備。事國軍,甚恭;事父母,甚孝;事手足,甚親;事子侄,甚端;事臣仆,甚威。大有乃父之風範,朕之夕影。
    今冊封皇九子為楚王,封地海門,可開府建衙。
    欽賜!”
    今日早朝。
    當著文武百官的麵,狗不理宣讀聖旨。
    不單單是一封聖旨,還包括封地、封號、規格、待遇等等,都要宣讀明白。
    比如財務方麵楚王歲支米五萬石,鈔二萬五千貫,錦四十疋(同匹),紵絲三百疋,紗、羅各一百疋,絹五百疋,冬、夏布各一千疋,綿二千兩,鹽二百引,茶一千斤,馬匹草料月支五十匹。
    軍事方麵成立楚王護衛指揮使所,楚王府設指揮都司下轄一個萬戶(級別等同衛,不過正四品),下轄左、右、前、後、中五個千戶,每所設千戶一人、百戶十人。又設禁衛軍(禁軍統稱)一所,所千戶一人。
    再加上零零散散的,楚王府儀衛司儀衛正一人,正五品;儀衛司副二人從五品;典仗六人正六品。楚王府長吏司左長吏一人,正五品等等。
    合計下來小兩萬人。
    狗不理整整宣讀了一上午。
    朱文寶聽了個大概,就聽不下去了。
    瞅著沒人注意,拱了拱老大,立在老二旁邊,說話去了。
    經過這幾年刻意觀察,朱文寶發現,和老二培養關係,係統步數是蹭蹭往上漲,不講道理。
    難道是因為他和老大是競爭關係?
    朱文寶猜測應該是八九不離十。
    與朱文寶不同,朱文寶不上心,可不代表別人不上心。
    比如五皇子。
    比如文武百官。
    皇上可真真的厚此薄彼啊,這是把楚王府裏裏外外,想到的想不到的,都配置齊全了,生怕有遺漏。
    其他幾位皇子誰不是在開府建牙後,自尋籌羅自己的事。
    瞧瞧九皇子,皇上就差把九皇子含在嘴裏了。
    讓文武百官再一次見識到了,皇上對於九皇子的寵愛。
    同樣也讓某些人,麵目全非。
    “老二,十年了,你是越來越帥了。”
    “小九,你這嘴也越來越精準了。”
    “嘿嘿,既喜歡老二你不要臉的性格。”朱文寶努努嘴。“最近幾年沒見你發力啊,怎麽,不準備爭皇位了?”
    “小九,你就不怕我坐上皇位,先把你的王府拆了?你聽聽,到現在你的封賞還沒結束呢,你幾位哥哥包括我在內,可都不如你。”
    “你要是忍心,你就拆了被。然後晚上你的床前就站滿了列祖列宗,罵你敗家子。”
    “嗬,小九你提醒我了,咱到時候不拆,咱把你趕出去,讓你睡大街。”
    “老二想差了不是,我,楚王,去睡大街?我是無所謂,可要是傳出去了,你老二的名聲就毀了。”
    朱文奎在一旁聽的別扭,你們是不是沒把父皇和本太子放在眼裏。
    怎麽著?
    就這麽一會的功夫,朱文誌成皇上了?
    正好狗不理已經念到尾聲。
    有心提醒一句。
    “咳咳。”
    朱文寶。“老大你感冒了?要不要傳太醫?”
    朱文誌。“他估計急火攻心,需要靜養。”
    愛咋地咋地吧。
    皇座上。
    朱土安認真打量著自己幼子,從呱呱墜地到如今器宇軒昂,短短十六年,一晃而過。
    自從有了寶兒後,這後宮因為寶兒少了一份勾心鬥角,因為寶兒多了一份和睦。
    尤其是兄弟之間,真心多於假意。
    不過性格實在是跳脫,不拘小節。
    哼哼,都是她上官靜的錯,有其母必有其子。
    不過,想到小兒子也要離開皇宮,住在自己的王府了。
    身為父親,身為大明皇上,朱土安語氣不由莊重起來,話也多了。
    “楚王,爵邑恩榮盛,鄉閭譽望尊,天下間人人希望自己能封侯拜相光宗耀祖,可是何其難也。”
    朱土安走下龍椅。
    步伐矯健,穩重。
    一步一步走向朱文寶。
    “朕之大明,亦是朱家之大明。楚王你身為皇子,已經贏在,享受世間供養。”
    看著身高與自己持平的幼子。
    “但是,朕對你寄予厚望,希望你勉思橋梓之道,善侔(ou)閑平之德,以義製事,以禮製心。三風十愆,不可不慎。如此,則克固磐石,永保維城。外為君臣之忠,內有父子之孝。宜自勵誌,以勖日新。汝方違膝下,淒戀何已,欲遺汝珍玩,恐益驕奢。故誡此一言,以為庭訓。”
    朱文寶注視著父皇的眼神,饒是他不喜歡煽情,可是父皇眼中滿滿的愛意,讓朱文寶仍心顫不已。
    誰說天家無情。
    “叮,恭喜宿主為家和萬事興成功邁出第一千九百四十七步。”
    “叮,恭喜宿主為家和萬事興成功邁出第一千九百四十八步。”
    “叮,恭喜宿主為家和萬事興成功邁出第一千九百四十九步。”
    恭恭敬敬的叩首,接旨。
    不提文武百官的反應。
    朱文寶自己雖然沒能成功更改封地問題,可內心還是感動的,父皇對自己情比金堅。
    父皇是真心為自己這個幼子在考慮!
    “兒臣,朱文寶領旨。”
    “嗯!”
    史冊大明曆,676年5月13日,幼子朱文寶封為楚王,封地海門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