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大明亮劍
字數:4443 加入書籤
生在皇庭,家和萬事興!
而離去的那位蒙麵黑衣人,則是有苦說不出。
他仿佛看到了無盡的黑暗,看到了大明鐵騎踏破家門,錦衣衛的人正無情的將所有家族人員,一一捉拿。
刑場之上,是無情的劊子手,高舉屠刀狠狠斬落。
越想,黑衣蒙麵之人渾身越冷。
另一處。
一座碧綠的青山,一條通幽的小路,盡頭是幾間茅草屋。
但是,遠觀的話。
這裏竟然是一座山中山。
而在這山中山內。
一身著樸素,眉宇間有雷光閃現的漢子。
正伸出筷子,想要夾起桌上的那盤虎肉。
誰知。
其中一根筷子突然,啪的一聲,斷裂開來。
漢子反而沒有氣惱,似是早有預料。
“都是偷的浮生之人,竟然被利益蒙蔽了雙眼,可笑,可恥。”
“看吧,現在好了,大明國運直接化作五爪金龍護身,你們這些伎倆最終都是小道兒。”
“呸,真是越過越活到了狗的身上。”
“也罷。”
“活的時間長了,都以為自己本事通天了,忘了死亡的味道,忘了臨死前苦苦哀求那一枚禁果的樣子。”
“也好,早點投胎也好,省的浪費口糧。”
忽然。
漢子眼皮子一搭。
瞅都不瞅一眼。
“既然來了,還躲躲藏藏幹什麽,養成習慣了,丟人不?”
“唉……一言難盡啊。”茅草屋外走近一人。“我就知道,還是不如你呀。”
“這就奇了怪了。你們為何非要和我比?我又無心於世間。”
“還有你是不是忘了,從你出手截下太子妃之日,你已經入局了。現在你來我這裏無非是想求一個安靜!但是既然入了局,又怎麽能輕易離開呢?又怎麽能安靜的了嗎?”
“嗨,這不是欠了一份因果嗎?再說了,若真是太子妃被送往大黎王庭,那生靈塗炭可就提前了十年。”
“狗屁的因果。自己都是偷的浮生,還講因果,沒那禁果早都化為一杯黃土了。真要還因果,也應該還那禁果的因果,再說了,真把自己當成仙了,你有仙的本事嗎?你能擋得住千軍萬馬?擋得住萬千箭雨?所以啊,都是狗屁!”
“自己給自己的心找的理由。”
“啊,哈哈,是啊。還是沒你清廉看開。等此劫過去,我也在你這裏找個位置。怎麽樣清廉,我給你打雜。”
“這話,從你說出口,咱就知道你沒底氣。再說了,住在這裏你不應該問我,而是問心,你心幹淨了……”
……
一暗無天日之地。
“現在有幾位下場了?”
“回主人,三位。”
“夠了,夠了,至少能保咱大理王庭的平安。”
……
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勢力國家收到了消息。
大黎王庭。
左天王府,正在為前線失敗,而發火的左天王。
突然收到了,來自大明的消息。
“哈哈哈,哈哈哈!”
“這真是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大明皇後竟然在紫禁城被人毒害,昏迷不醒。”
“將此消息原封不動傳往前線,也讓咱們將士們提提士氣。”
“是!”
草原部落,隔海相望的四國,表現各不相同,卻又大致相同。
肅州城,肅州衛。
“將軍,咱們接下來該如何做,將士們也陸續收到了消息,現在人心有些浮躁。”
“還有將軍,這事兜不住,他南行營也快有動作了。”
“玉樂,不用悲觀。皇上既然選擇通傳天下,必然想到了所有可能。”
“所以,玉樂,咱們不僅不能拖皇上的後腿,還要想辦法將皇後昏迷不醒一事,轉變為將士們的怒氣。用手中的刀子,告訴天下所有人,我大明肅州衛要以血踐行皇上的誓言。”
“明白了沒,玉樂。”
“明白了將軍,我這就去辦。”
目光回到京都。
外麵都如此熱鬧,何況是皇子們呢。
朱文寶從肅州回來,夜間也沒有回自己的楚王府,反而是直接住在了坤寧宮。
坤寧宮有母親一直為自己保留的一間房間。
看著父皇的旨意,朱文寶明白,父皇還是有意的在保護自己。
母後的事兒,父皇明明可以直接說明,但父皇生生將肅州戰事,與母後一事聯係在一起。
這樣更加直觀,也徹底的將自己從肅州一事摘了出來。
朱文寶內心感動不已。
太子東宮。
太子朱文奎正與自己手下頭號謀士商議。
“太子,自楚王回京以後,京都的風向明顯有變化。今兒皇上更是下發旨意,通傳天下。如果說這裏麵沒有楚王的參與,臣不信。”
“所以,臣建議,靜觀其變。”
諸葛還有一層意思沒有明說,但是太子朱文奎聽得出來。
什麽事太子不能知道,反而是九皇子能參與?
“諸葛,小九必然有自己的理由,他若是能說,早就說了,所以無須懷疑。”
“臣,知錯。”
太子朱文奎也隻是點一點諸葛,並沒有深究的意思。
所以順著諸葛的意思接著往下說。
“還有你的建議靜觀其變,孤也明白。但就如你所說,小九與父皇達成了共識,母後一事,父皇與小九心中有了想法。”
“太子明鑒。”
“父皇既然通傳天下,孤也想出分力,否則母後昏迷之際,孤不作為,妄非人子。”
“通知下去。最近,朝堂之上關於南直隸改製和白鶴書院的聲音少點。”
“明白。”
……
燕王府。
“小九兒啊,小九兒,你可是處處給我驚喜。”
“你這麽有趣的人,若是早出生幾年,這皇位不爭也罷。到時,你二哥還會出手鼎力相助。”
“通知老三一聲,宇文家那小子可以放。但是,劍閣也不是想進就能進,想走就能走的地方。”
“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