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改製和寒門一把抓定論!
字數:3885 加入書籤
生在皇庭,家和萬事興!
“小九,你可越來越不老實了。”二皇子朱文誌,伸手挑逗了一下朱文寶的下巴。“剛才在朝堂之上,沒有反應過來,差點被你蒙混過去。”
“母後遇害一事,是你小九主動提出的主意要旨意通傳天下,對吧。”
二皇子朱文誌似乎是在詢問,但語氣中都是肯定。
“不過關於你外祖父前往遼東都司一事,應該是父皇的主意對與不對?”
“老二,你是不是閑著沒事幹,較這真幹什麽嗎。誰的主意有區別嗎?結局就是我外祖父即將前往遼東都司。”
“當然有區別了。小九,你要說外祖父前往遼東都司一事也是你的主意,那你二哥我可就把這爭皇位之心徹底斷絕了,全心全意的輔佐你登基上位。”
朱文寶翻了一個白眼。
“你還是接著和老大爭吧,我怕我上位了,忍不住先把你宰了。”
“你見哪家的皇帝被人如此虐待過啊?還被人捏著下巴。”
二皇子朱文誌被朱文寶點破了,他也不尷尬。
在撤回手時,又順手捏了一把。
至於小九的妄言,朱文誌自當沒聽到。
“小九,別說啊。你最近確實有點兒瘦了了,小臉上的肉沒以前好玩兒了。”
朱文寶懶得再搭理老二,伸了一個中指,然後頭也不回的走了。
朱文寶雖然沒有明著說,但也回答了那這主意確實不是自己出的。
“叮,恭喜宿主為家和萬事興成功邁出第三千一百二十九步。”
“叮,恭喜宿主為家和萬事興成功邁出第三千一百三十步。”
“叮,恭喜宿主為家和萬事興成功邁出第三千一百三十一步。”
二皇子朱文誌,眼見朱文寶走遠了,又緊走幾步攆上了太子朱文奎。
“老大,剛才你也聽到了吧,小九可是說了,遼東都司一事是父皇一手的安排。”
“嗯,聽到了,所以本太子要回去安排安排。老二,你不著急回去啊?”
“老大,不至於吧?”
“有什麽不至於的?別忘了,本王大舅子還在你手中。還有,現在父皇又讓外祖父回到了遼東都司主持局勢,這一切看自對本太子有利。”
“實際上,老二你可比我清楚,孤的外祖父回遼東都司,那遼東衛,虎字衛必將歸在外祖父手中,在依著父皇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性格,隔海相望的四國真有出兵的意向,四支水師必然歸在外祖父手中,兩支邊疆衛再加上兩支內衛,四支水師,滿打滿算下來50萬大軍,若是加上輔兵可達上百萬之巨。”
“老二,遼東若真是戰起,外祖父陷入僵局還好說,若真是勝了,孤外祖父的名頭,在大明必然會一時無兩。老二,你會放著這種機會,不在民間宣傳一波,再為孤的外祖父造造勢?”
“勝了,一舉平定大黎王庭,高麗草原部落再有水師抵擋住四國,這種威望與開國有何異?”
“老二,你我都是明白的人,從父皇插手宇文家族一事,父皇就不想將不穩定的因素留給咱們這一代。”
“遼東都司勝了,大明將穩固千年。”
“老二,你若是沒想到這些,你會有閑心在這兒逗弄完了小九兒以後。還在我麵前顯擺。”
老大說的多,但朱文誌明白。此戰若勝,不止上官戰,甚至是上官家族的威勢都將達到頂峰。
老大順利登基,還能有人能壓得住。若是太子無緣大寶,換成了自己呢?不敢想象。
“老大看你這話說的,好像你我二人真到了要動刀動槍的地步,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了。”
“那你先把孤的大舅子放出來。”
“老大,你也開始不要臉了哈,你大舅子的事兒和遼東都司有無關係。”二皇子朱文誌打著哈哈,眼睛一亮。“老大,你這是在求我嗎?”
太子朱文奎扭頭正式看著二皇子朱文誌。
言語端端正正。
“我若說是我在求你,你會放過宇文吉嗎?”
“老大,你還是別說了。”
太子朱文奎拍了拍二皇子朱文誌的肩膀。
無言,人走了。
等到太子朱文奎走遠,二皇子朱文誌臉上再無了嬉笑之色,他從始至終都沒將宇文吉當成一回事。
之所以捉著不放,無非是為了惡心一下人,還有就是教訓教訓他宇文家族。
挨打了要立正。
二皇子朱文誌更關心的是,老大隻想到了上官家族勝與不勝的問題。
他忘了,父皇的內心還是鍾意於太子。否則父皇不會打壓宇文家族,更不會讓上官戰回遼東都司,也不會讓京都衛落入上官家族手中。
十年前的那一晚雨夜,老大一場苦肉計,不止試探出了父皇的心思,也讓自己看清了一切。
所以,別看上官家平時不顯山不露水,但不能忽略他們上官家族不強勢。
就比如這一次,上官家族隻是正常回任,就能引發山洪海嘯般的動靜,若是全力出手又會怎麽樣?
如此強大的勢力,就算是自己真的登基成功,想要一時鏟除也會束手無策。
至於五皇子朱文揚,二皇子朱文誌想了一下,嗬嗬一笑。
不是瞧不起他,而是根本就沒有把他放在爭奪皇位的對手上。
沒看到,上次自己與老大隻是輕微的出手,他老五就有些招架不住了,昏招更是連出。
所以,在老大和他的心裏,隻當他老五是作為弟弟一直在胡鬧罷了,弟弟是好弟弟,競爭對手還是算了。
二皇子朱文誌本意轉身回自己的燕王府。但是,緊接著發現,三公又被父皇叫了回去。
二皇子不由的眯起了眼睛。
“李飄搖,童真,你二人隨便找地兒坐吧。”
“謝皇上。”
“朕將你二位留下,是有個事兒,是需要和你二人商議商議。”
“請皇上吩咐。”
他二人看的明白。
這裏是朝堂而非禦書房,皇上說是商議,但更多的是通知。
“南直立改製一事,雖然被壓了下去,但是,也不是一個法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