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文壇交流會1

字數:4334   加入書籤

A+A-


    生在皇庭,家和萬事興!
    朱文寶身後的小太監,眼瞅著其他幾位皇子早早離去,獨留楚王在此地一動不動。
    內心十分焦急。
    想要上前開口催促,卻又沒膽子打擾楚王,隻能自己在那裏急得跺腳。
    “你著急出恭啊。”朱文寶沒好氣的說了一嘴,這擺明了是有坑!“趕緊走吧,一會兒怪罪下來,本王可替你擔待不住。”
    “真是想不明,你太子監國就好好的監國唄,有事兒沒事兒的召集兄弟們是什麽意思。”
    “人家巴不得自己兄弟權力越小越好,你倒好恨不得天天給兄弟們安排些事兒做!”
    再如何吐槽,朝堂到了。
    進去之後。
    太子朱文奎正坐在距離龍椅一步之遙的椅子上。
    瞧那威武霸氣的範兒,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眼神。
    朱文寶又忍不住心底非議了一句,什麽破規矩。
    低頭。
    朱文寶習慣的往自己的位置走。
    站定後。
    才發現,此時熟悉的位置,老二走了去了南方,老大高升了有了新位置。
    獨留自己堅守陣地。
    抬起腳步就想往老四身前靠靠。
    時刻警醒的四皇子朱文勇,腳步側移,意思很明確。
    小九,你別過來!
    如此戲劇性的一幕,讓文武百官,以及太子朱文奎都不忍直視。
    禮部尚書王恭就要出言彈劾楚王不顧朝堂禮儀,卻被童真暗中拉住了,一動不動。
    “好了,靜聲。”太子朱文奎身有監國之責。“既然人到齊了,諸位臣工還是先議一議即將迎來的辭舊迎新吧。”
    不管怎麽解讀,‘年’之一字早已刻在骨子裏,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別讓闔家歡樂的日子少你一人。
    涉及禮儀規矩,最有發言權的自然是禮部尚書王恭。
    不少人都看向了王恭,想看看他怎麽說。
    王恭能擔任禮部尚書也不是簡單之輩。
    太子監國,皇上閉關。
    這時,自己說的多了,有巴結太子之嫌,得罪人,甚至還有可能得罪皇上;自己說的少了,就有輕視太子之嫌,又是得罪人!
    不由歎息,溫聲細語道狠話,悄無聲息傷命門。
    “回太子,我大明屹立天玄大陸千萬年,禮製早已深入人心。”
    王恭想的很明白,既然說多說少都是得罪人。
    “臣,建議參照舊製。”
    何為舊製?原有的規模,已有的製度。
    “哦舊製?”太子朱文奎心有惋惜,兵部已經有了動搖之心,這禮部始終是雷打不動。“諸位臣工呢?”
    “臣等,認同。”
    “好。既然諸位臣工沒意見,就依照舊製。”太子朱文奎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也不氣餒,隨即說起了另一件事。“明年開春又到了十年一次的文壇交流會,此次欲在巨鹿召開。”
    “四大書院聯名上奏,希望此次文壇交流會,由朝廷主持。”
    “諸位有什麽意見?”
    從地方上升到中央朝堂,四大書院沒有目的,在場所有人都不信。
    左都禦史詹徽作為太子朱文奎的人,之前因為犯了錯,被太子有意疏遠。
    後來,就連太子婚事也未見其過多參與,純純就是掛了個名。
    此時,本以穩坐釣魚台的左都禦史詹徽,在看到楚王朱文寶入殿後神色急了一分。
    他自然知道文壇交流會的事兒,原以為自己可以穩操勝券,卻出現了變故。
    詹徽諫言,他要在為自己爭取一把。
    “稟太子,文壇交流會臣有所了解。”
    “分為三大項,每項又分為不同小項。”
    “例如,往年第一大項為‘德’。分仁義禮智信五小項,”
    “第二大項則為‘才’,看的是詩詞歌賦。”
    “第三大項為‘君’,考得是忠君,忠國!”
    “按照往年來說,文壇交流會,朝廷會安排由各省的布政使參加即可,選拔出翹楚可在地方曆練。”
    “但此次四大書院聯名上奏,又廣交邀天下書院參與,臣認為朝廷應派人主持。”
    左都禦史詹徽的話,看似不痛不癢,隻是介紹了文壇交流大會的規則。
    實則是暗指朝廷應派大員參加,就差明著說應該由我去了。
    都察院的人也不是蠢貨,能跟在左都禦史詹徽的身後,自然有幾分本事。
    也紛紛猜透了大人的意思。
    布政使為正二品地方大員,若按照大人所說,朝廷指派大員去,那品級肯定不能低於二品。
    三公六部中,三公都是超一品。他們品級夠了,但是太子肯定不會放行。因為,國事朝事可離不開三公。
    六部呢,六部也是正二品。
    可文壇交流會,太子指定不會安排二皇子和五皇子的人。
    兵部又是一個大老粗,禮部雖然存在感略低,由他去,實則是最合適的。但是自家的大人說了,那都察院左都禦史也是正二品……
    幾人出列。
    “臣等,推薦左都禦史詹徽前往巨鹿主持。”
    左都禦史詹徽的話,禮部尚書王恭自然聽得明白,王恭還知道自己實則是最合適的人選!
    但,王恭除了心底恥笑了一聲,並無多餘動作。
    老神在在閉目養神,在看禮部的官員如同王恭一樣,不言不語閉目養神。
    四皇子朱文勇,六皇子和八皇子則又退後了一步。
    工部尚書呂自忠他同樣明白詹徽的言外之意。
    “嗬嗬,好不容易把你邊緣化了,還想再重新回到太子的身邊?我看你是癡心妄想。”呂自忠內心不屑,太子喊來楚王朱文寶就是存了心不想讓詹徽去。
    此時呂自忠不介意給太子遞上梯子。
    出列。
    “太子,詹大人所言極是。”呂自忠的話自然會說的漂亮,讓人挑不出毛病。“文壇交流會乃是大明一大盛舉,不管是其奪冠者,還是在文壇交流會中留下名號的文人雅士。皆是我大明的文舉星,是未來朝堂的中堅力量。”
    “朝廷不僅應重視,更應該派出身份貴重之人前往,以示朝廷恩威。”
    李飄搖眼皮子動了動,但嘴並未張開,實則是他內心也認同楚王,既然有人說了,他自然不會再多嘴。
    刑部尚書童真,雖然知道呂自忠的言外之意,在內心中如李飄搖一樣,他也想推薦楚王朱文寶。
    禮部尚書王恭畢竟不是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