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雨

字數:4805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山野大主播 !
    夜色,黑的深沉。
    窗外下著一場淅瀝春雨,空氣中彌散著泥土的氣味。
    屋內,燭火搖曳。
    丁修躺在床上,借著燭火,一臉平靜,讀《草堂筆記》。
    雍正年間,有一位學使的姬妾,忽然從樓上掉下來摔死了。
    最初,人們都以為這個女子是不小心失足掉下來的。
    但是“紙裏包不住火”,時間長了,這件事情的真相,終究還是慢慢浮出了水麵。
    原來,這個墮樓的女子是山東人,她十四五歲的時候,嫁給了一個窮人的兒子。
    兩個人的感情非常好,可婚後不久,他們的家鄉就麵臨了大的饑荒,家家戶戶都斷了糧。
    女子的婆婆為了生存,就把她給賣了。
    夫妻二人是依依不舍,抱頭痛哭,後來各自在對方的手臂上,狠狠地咬了個牙印作為紀念。
    女子被人帶走了,男子放心不下,就一路乞討,跟著買走妻子的人,來到了京城。
    剛開始,女子還可以常常透過自己坐的車子,看到丈夫跟在身後。
    後來,女子被賣到了一位學使家中。
    丈夫這時候還常常在門外等著,但是內宅中的女子,輕易不可能出去。
    於是,男子也投靠到學使的家中做了一個仆人,兩個人都跟著學使,來到了福建。
    可是外麵的男仆不可能進到內宅,所以夫妻兩個雖然在同一個主人家裏,但女子並不知道丈夫依然就在咫尺之間。
    有一天,男子忽然得病死了。
    女子聽說了這件事,忽然心裏覺得不對勁。
    就向家中的婢女打聽死者的籍貫、相貌、年齡,這才知道死的奴仆就是自己的丈夫。
    當時,她正坐在樓上,呆呆地坐了一會兒,忽然站起來,大哭幾聲,就從樓上跳下來,摔死了。
    丁修心裏感歎,這一個非常淒美的愛情故事,這對苦命的小夫妻,或許還抱著最後一絲美好的期許。
    但是破鏡不能重圓,他們沒能再次相聚。
    人,若是出身不好,在麵對苦難,麵對不幸的境遇,縱然苦苦掙紮,也是很無力的。
    甚至在遭受一些打擊之後,會絕望。
    覺得自己的掙紮與堅持都是沒有意義,不值得的,尋求短見。
    這是不對的。
    人要有一顆寧靜的內心,去麵對外界的紛繁,寵辱不驚。
    他放下書,看向窗外淅瀝的雨,感覺內心很是靜謐,清涼。
    丁修心中感歎,人活在世上,為了車子,房子、票子、名利,活得太累。
    其實,這些東西,都很虛。
    隻會令人苦於奔命,身心疲憊。
    活在當下,安之若命。
    才是最真實的。
    與山水交友不累,與草木談心最真!
    丁修記得以前,他的語文成績很好。
    當時,班裏麵寫作文,沒人寫得過他。
    那時候學校有個專門展覽文章的框框。
    他一寫完作文,語文老師就會把他的作文放到展覽框裏。
    那時候。
    就會有很多小姑娘去看。
    丁修見許多小姑娘看自己寫的作文,感覺自己就是站在光裏的男人。
    他從小到大,讀過很多書。
    很是崇尚古人。
    崇敬他們一心求學的刻苦,心思的純淨。
    覺得他們每每在獲得新的知識之後,會發自內心的歡愉。
    丁修覺得讀書,不止是為了改變命運。
    讀書,指的是廣泛學習一些於自身有益的知識。
    讀書,其實是為了明心見性,了解自己,了解這個世界。
    古代才子讀書,有奇怪的環境癖好。
    當然,這種癖好也是雅致。
    窗明幾淨是基本要求,他們認為這種環境中,開卷與聖賢對話,是天地間第一樂事。
    但僅僅這要求是滿足不了他們的,還要有情有景色。
    比如明月當軒,清風拂窗,這是最好的讀書之事。
    當然,也不必拘束於屋子裏。
    山靜日長,雲深徑僻,這也是好地方。得一個“幽“字,一本書在手,鶴和鬆間,蛩鳴砌畔,情致最佳。
    在這種環境,要的就是“幽靜“二字,所謂“山靜似太古,日長如小年“,最易開悟。
    這種地方是不容易尋的,除非陶淵明那種時時可采菊東籬下的人。
    陶淵明長期接近自然,其詩文靈氣橫溢。
    這是眾所周知的。
    花笑欄前,鳥鳴林外,這種小院子,也是不錯的環境。
    丁修記得以前,自己常常幻想。
    在一個清幽的明月夜,自己手捧泛黃古卷,站在院中讀書,得天地之清氣,身心舒暢,怡然自得。
    丁修聽著外邊淅瀝的雨聲,感受到了雨夜的濕潤。
    他雖然一個人居住在深山中,但並未感到孤獨。
    丁修覺得,其實人常常會陷入一種困局,看不清自己。
    你眼中所見,並非別人真實的人生。
    而我心中所想,卻是的一切的明月。
    窗外的風,吹得燭火搖曳的很厲害。
    陳青牛轉過身體,吹滅了蠟燭,靜靜一個人躺在床上。
    他很享受黑暗,享受孤獨,享受這種不驚不擾,靜靜聽雨的氣氛。
    丁修靜靜的聽著雨聲,嗅著空氣中散發泥土的芬芳,潤濕的氣息。
    他覺得生活,不需要住多麽奢侈的別墅,開多麽豪華的跑車。
    其實,一個人,躺在深山小屋的床上,靜靜的聽著外邊的雨聲,這種簡單的幸福挺好的。
    一個人的內心,減去了奢華,才會少了諸多負累。
    人活在世上,需要兩種能量。
    一是物質能量,二是精神能量。
    人所接受的物質能量會有很大的差距。
    在精神能量上的差距,會被無限縮小。
    有的人有錢,但精神上很空虛。
    有的人貧窮,但精神上很富足。
    其實,人沒必要因為處境自怨自艾。
    一簞食一瓢飲,一間安身立命的屋子。
    足矣,樂矣。
    精神上的幸福,是很難定義的。
    全憑心去感悟。
    古人十大雅事。
    焚香,品茗、聽雨、撫琴、對弈、酌酒、蒔花、讀書、候月、尋幽。
    每一件事,以一顆寧靜的心去對待,都會感到幸福。
    即便不是十大雅事,隻是稀鬆平常的日常,靜心感悟,也很幸福。
    丁修聽著雨聲,感到困倦了,閉上眼睛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