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難題

字數:6536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穿越劉備,開局硬剛曹操 !
    諸葛亮見狀,知道機會來了,諸葛亮明白目前荊州正缺人才,自己的哥哥也是大才,向來在孫權麵前也是大紅人,孫權對自己哥哥很好。
    這也是哥哥猶豫的重要原因。
    自己的心意當然是好的,隻是讓哥哥1時之間做這賣主求榮之事,確實有點為難哥哥。
    而且哥哥從兒時就堅定不移地認為忠臣不事2主,如今貿然同意,定是不太可能。
    所以,目前的火候不太好把握,如果條件太苛刻了,哥哥定然認為皇叔刻薄,從而堅定地輔佐孫權對抗皇叔,也是極有可能。
    當然,這個想法自己和主公提過1次,表麵上來看,皇叔還是很喜歡諸葛瑾的。
    即便是看自己的麵子,最終能夠接納哥哥,這也是極好的。
    於是,諸葛亮拉著哥哥的手,讓他坐下,然後諸葛亮躬身就拜。
    本來,諸葛瑾就是諸葛亮的哥哥,拜他是應該的。
    如今,諸葛亮是真心想讓諸葛瑾留下來,真心誠意,溢於言表,1番慷慨激昂的話語,在諸葛瑾的耳際響起。
    諸葛瑾開始猶豫,真的開始動搖。
    看見諸葛亮又1次參拜自己,諸葛瑾眼眶濕潤,眼睛紅紅的,他明白,弟弟這是給自己台階下。
    憑借劉皇叔此時的威風,蘄春不給他,他自己也可以打下來,隻是時間問題。
    即便是此時,自己弟弟確實1直都很尊敬自己,就衝這1點,按說就應該答應弟弟,與他1起輔佐皇叔。
    想到自己和弟弟的感情,以及自己的未來,又想到了自己的主公孫權。
    諸葛瑾更難了。
    難以抉擇,有幾個人會在這種親情以及國家大義還有個人的榮辱麵前清晰的選擇。
    這注定是1個艱難的抉擇。
    “弟弟,快起來,起來說話。”諸葛瑾說著,走上前,把諸葛亮攙扶起來,淚如雨下,泣不成聲“弟弟,我們兄弟之間的感情自然沒話說,隻是現在你我各自輔佐自己的主公。
    1旦我真的背叛主公,投靠皇叔,以後別人該怎麽看我?
    肯定會說我見利忘義,忘恩負義,說我是1個牆頭草,說我是1個廢物!
    在大是大非麵前,更要堅守住自己的底線,隻有這樣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
    弟弟,你說呢?”
    諸葛瑾很聰明,他明白諸葛亮向來熟讀兵書,當然知曉大是大非。
    隻是1句話,讓諸葛亮為之1振,諸葛亮明白,哥哥說的話有道理。
    如果他真的投降皇叔了,以後肯定會有人非議他。
    隻是,事情要分開來看,既要看正麵,也要看反麵,事情都是多麵性,不看清楚看明白,當然無法還原1件事情的最本真的1麵。
    想到了這裏,諸葛亮站起身來,站在自己哥哥麵前,如同小時候1樣。
    這個時候,諸葛亮很清楚,必須以親情來打動哥哥,其他的全是扯淡。
    威逼利誘,自己的哥哥必然不會同意,而且肯定會心生反感,那就得不償失了。
    於是,諸葛亮帶著哭腔啜泣道:“哥哥,良禽擇木而棲,現在東吳到了危難關頭,孫權卻把您給送到荊州來?
    他肯定知道您和我的關係,故意利用這1點關係來處理此事。
    難道他真的是看重哥哥,倚重哥哥嗎?
    哥哥應該看清楚孫權的嘴臉,他絕對不是真心對待哥哥。
    隻有我家劉皇叔才是真的仁德,他以天下百姓為己任,從繼任荊州牧以來,克服1切困難,北拒曹操,南抗孫權,是大英雄!
    哥哥,您此時正當與皇叔攜手並進,打出1個不1樣的天下和未來。
    等將來事業有成,也是平生所願,這1生也是人間值得!
    況且,哥哥與弟弟1起禦敵,遇到不決之事,弟弟還可以隨時向哥哥請教,就像小時候1樣,哥哥還可以繼續保護弟弟。
    弟弟想1生都和哥哥在1起......”
    諸葛亮淚如雨下,泣不成聲,這1刻,真性情已經演繹到了極致。
    不,這不是演繹,而是真的親情,真的是骨肉之情,這種親情是從娘胎裏帶來的,是其他的情感所不具備的。
    看到這1幕,諸葛瑾也是繃不住了,抱住了諸葛亮痛哭流涕......
    諸葛瑾也不是木頭,更不是石頭,當然知道親情的重要性。
    隻是他1直在猶豫,剛才弟弟諸葛亮的1番肺腑之言,猶如天降妙語連珠,1字1句地印刻在諸葛瑾的心裏,反複回蕩,久久不能停止。
    “弟弟...”諸葛瑾哽咽不已“我想與你1起去見皇叔,我見機行事,如果皇叔真的是你說的那樣,我也不是不可以......”
    諸葛瑾正說著,戛然而止,他明白,自己今的話過頭了,這種話可不是亂說的。
    幸虧在關鍵時刻停住了,否則大丈夫處世,朝令夕改,剛剛答應的事,見到皇叔後在反悔,以後還怎麽與自己的弟弟相處,怎麽與皇叔相處,當然在回到東吳也無法與主公孫權相處。
    大家會怎麽看自己,肯定會說自己就是1個卑鄙小人,小人的行徑確實暴露無遺。
    這時,諸葛瑾也意識到了自己說漏了嘴,也意識到了自己的魯莽冒失,這種話怎麽能隨便亂說,幸虧刹住了車,否則這句‘虎狼之詞’1旦脫口而出,就再也沒有回旋之餘地。
    諸葛亮倒是欣喜不已,盡管諸葛瑾沒有說完,但是諸葛亮已經聽出了弦外之音。
    說明,哥哥也不是不想投降,隻是需要1個契機,需要1個機會,隻要機會得當,投降也是有可能的。
    此時此刻,諸葛亮非常興奮,見諸葛瑾臉色1怔,急忙拱手給哥哥打圓場。
    “哥哥,那我和哥哥1起前去皇叔那,還是我先替哥哥詢問1番?”
    諸葛瑾這個後悔啊,弟弟這句話,等於是把自己的後路徹底斷了,這還怎麽說,怎麽辦?
    等於是變相地承認了自己要投敵賣國。
    諸葛瑾急忙背過身去,掩飾自己剛才的冒失。
    緩了半天,諸葛瑾才緩緩轉過身來,“弟弟,你先去詢問下皇叔,看看和談的事能不能......”
    當然,說這句話的時候,諸葛瑾的聲音很低,他自己也知道,他也沒有底氣,沒有資格和皇叔談判,談什麽條件。
    隻是,事情已經發生了,就得想辦法解決他,其實這1刻,諸葛瑾還是想圓滿的談判,投降1事,不到萬不得已,他不想做。
    諸葛瑾到現在還是不死心,畢竟他和孫權相處的時間也不短了,他1直記得孫權對自己的恩德。
    在此之前,孫權1直待自己不錯,可以說是待如上賓,作為1個臣子,也可以說是榮譽至極!
    這也是諸葛瑾1直惦記孫權,想報效孫權的重要原因。
    諸葛亮全聽出來了,他明白自己哥哥的意思,還是不死心。
    不過,諸葛亮也是可以理解的,池魚思故淵嘛,這個是很正常的。
    畢竟自己哥哥輔佐孫權多年,感情還是有的,最主要的是孫權確實待自己哥哥不錯。
    盡管諸葛亮的內心覺得十分好笑,不過此時也要繃住了,否則事情就不好談了。
    諸葛亮麵露難色,但隻是1閃而過,很快就恢複了正常。
    “大哥,我會盡力幫你問的,隻是能不能成,我確實不能保證,因為我也隻是個軍師而已。
    當然,大哥也不要灰心,我剛才跟大哥說的與我1起輔佐劉皇叔,大哥也考慮1下。
    以後有大哥1起,亮做起事來,肯定更加順手。”
    諸葛亮拿過了水壺,1邊給大哥倒水,1邊說道。
    這1招叫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大哥諸葛瑾不是提出和談,那我就談歸順、投降的事。
    當然不能直接說投降,也不能說歸順,話說得好聽1些,就是我想大哥了,想和大哥1起輔佐皇叔。
    性質其實是1樣的,都是投降,隻是沒有說出‘投降’2字而已。
    諸葛瑾沒有想到,自己是過來求弟弟幫助自己與劉皇叔和談,而弟弟隻是1味地去拉攏自己過來投降皇叔,1起輔佐皇叔。
    此時,諸葛瑾的臉色開始難看,非常窘迫,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隻是,弟弟的話,也不是沒有道理,諸葛瑾其實也心動過,他何嚐不想與弟弟1起,隻是現在勸說弟弟和自己1起輔佐孫權,弟弟定然不會同意,而且如今孫權非常困難,把弟弟喊過來,就是給他往狼窩裏送。
    所以,此時,諸葛瑾滿臉的狐疑,他不知道該如何是好,進退兩難,倫理綱常,1樁樁1件件,都時刻吞噬著他那顆已經支離破碎的心。
    諸葛亮用眼角的餘光看了1眼自己大哥,全都明白了,他現在還是抱著僥幸心理。
    必須想法徹底讓他死心,比如讓他知道回去之後不好交代,沒有完成任務,肯定不受待見。
    隻有讓諸葛瑾絕望,才有可能激發他心底最真實和最原始的想法。
    確實,諸葛瑾此時真的很難,他此時是進退兩難,無論是選擇孫權和劉備,都很難。
    選擇孫權,劉備肯定會為難自己,不會給自己機會,而選擇劉備,又不是出自他的本心,雖然自己弟弟在劉備這,隻是自己確實深受孫權厚恩,不說報答,至少不能背叛啊。
    這1刻,天平已經在諸葛瑾的內心不停地掙紮,諸葛瑾自己也拿不定主意了,他此時非常迷茫,自己的弟弟說的話,聽著也是忠言,確實也是為自己著想。
    這過來半天,確實弟弟為自己的事沒少出力,看著也不像是和劉備設局故意忽悠自己。
    諸葛瑾長籲短歎,眉毛甚至開始跳動,深深地把自己的眉毛垂了下來。
    良久,諸葛瑾挑起了眉毛,眼神中閃現出1絲光芒。
    “多謝弟弟了,弟弟有心了,從我過來這半天,弟弟跑前跑後的,沒少操心,在你的營帳和皇叔營帳來回奔波。
    此時,如果沒有弟弟幫忙,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麽辦才好。
    弟弟去勸說下皇叔,無論事情能否達成,這都是命!”
    諸葛瑾說著,剛剛舒展的眉毛,瞬間蔫巴了。
    諸葛亮看著哥哥這樣,也是很心疼,可是目前的形勢也隻能暫時這樣了。
    如果真的讓自己哥哥達成所願,那自己豈不是賣主求榮,耽誤了主公大事。
    諸葛亮心想,先去麵見主公,考慮1個更好的計策再說。
    於是,諸葛亮拱手道“大哥,那我現在過去1趟,麵見皇叔,詳細說明情況,多多求情,看看能為哥哥做點什麽。”
    “那就多謝弟弟了。”諸葛瑾這才麵露喜色。
    “大哥不必客氣,那我過去了。”諸葛亮拱手告辭,前去劉備營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