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4 章 給你的
字數:5037 加入書籤
這書我不穿了!!
說是要早點去接狗子,但蕭君澤還是拖拖拉拉,整個夏天過去了都沒有動
他理由很充分,因為南朝這邊的小事情太多了,加上天氣炎熱,家裏三狗還小,怎麽可以隨意去襄陽呢
而這一年將至年末,最大的事情,就是北魏派遣了一支數千人的使團,前去天竺求取舍利,同時在洛陽興建永寧寺塔。
很多事情,無論有多困難、多離譜,隻要最高層作下決定,那便會有願意為權力獻媚的人去執行。
永寧寺塔便是在這種情況下開始興建,但是沒有錢該怎麽辦呢
向朝中權貴收取自是萬萬不能的,於是這份財貨便被攤到了各地州郡之中,自古,皇帝的所需都是需要各地做為頭等大事來做的,比如貢茶、貢鍛之類財物,甚至一些出產奇猴、珍禽的地方,每年都有固定也有固定的抓捕數,算為一種徭役。
這次,無論是做為塔基的條石,還是做為框架的巨木,都被以物或者錢財的形式攤派到各州郡,當然,高肇等人既然向下攤派,會在其中添加一定數目,這也是官場的潛規則,畢竟讓人辦事,不給好處,怎麽能辦得又快又好呢
州郡自然也是向底下縣鄉攤派,攤派之時,也加了一點數目,畢竟他們平時的財富也挺緊張,抽一點做為公用,也不過分。
鄉縣之中,則需要小吏們去催收,這可是個又苦又累還危險的活,怎麽能不從中拿點好處呢
反正隻要交足了上邊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永寧寺塔隻要修不好,攤派幾次,他們就能創收幾次。
南邊,蕭衍還在向蕭君澤說淮河水壩的事情。
“隻要在這裏興建一處水壩,平日蓄水,隻要北魏再派兵馬南下,便可在這開閘放水,到時必能將北魏軍卒衝入淮河,盡成魚鱉”蕭衍指著淮河上遊的一處狹窄之時,神情裏帶著的喜悅,“已經有曆陽書院的士子實地勘探過了,隻要在這裏蓄水,旱時可以放水於下遊,利於農耕,汛期可以阻止洪流順河而下,淹毀沿岸的田地,還能修築水車,興建工坊”
蕭君澤看了一眼,便輕聲嗤笑“這事想都別想,如今國用甚多,不批”
不得不說,南北兩朝有的時候真的是一時瑜亮,菜得均勻,曆史上,北朝固然開崇佛成風,大建佛寺,可這蕭衍也沒閑著,在淮河下遊修築浮山堰,勞民傷財耗費之大,遠在永寧寺塔之上,不止如此,還因為一場大雨潰壩,淹死的人的不計其數,蕭衍也因為這事破防了,後期整個人都進入了佛法的避風港,進入了昏君模式。
蕭衍還想再勸。
蕭君澤道“淮河兩岸,沙土鬆散,難以築堤,再說了,放水時,又怎麽能及時通知沿岸百姓躲避,這事不必再提了。”
想做這個,至少等電報、蒸汽機這些東西出來再說吧。
蕭衍很是失望,他想做個能留名的大工程,元恪和他都是佛學大佬,看著元恪又是建永
寧寺塔、又是迎請舍利積累功德,他實在是羨慕。
於是話題又轉移到最近的小國遣使朝獻上。
這兩年▅▅,周圍南齊北魏身邊的小國都是兩邊都獻寶,但北魏的加禮特別多,陛下您的回禮卻十分地、十分地
蕭衍有些委婉地表示,這樣不好,很多的小國的使者畢竟是不遠萬裏前來,要是他們沒拿到什麽好處,以後就隻去北魏,不來南齊了,如此,國威不揚,實在沒有大國氣度啊
蕭君澤捏了捏膝蓋上三狗,淡定道“是麽,但我都這樣十年了,也沒看那些小國不來啊。”
蕭衍無奈道“他們本也不想來,但隊中人卻要來南朝購買藥物、財貨,還有向您求請種子,但他們送來的禮物,卻是一年比一年敷衍了,您沒發現麽”
以前貢來的都是南海珠、渤海珠、白虎皮、海東青、寒羊披風、昆侖玉這些奇珍異寶,如今送來的都是什麽啊,什麽國王親手寫的國書、親手做的衣服、還有什麽新年的第一捧稻米、大魚鰾
沒有貴重,隻剩下心意了。
蕭君澤微笑道“那又如何呢,我也不喜歡什麽奇珍異寶,給他們種的甘蔗、油棕、油菜,他們難道不喜歡麽哪個不是歡天喜地拿走了,再說了,我可是準許他們在建康開店經營,關稅都沒怎麽收呢。”
這個時代,海運的規模不太大,也沒有專門的市舶司,這些外國使節團直接來建康城給自家店鋪補貨,換成自家需要的藥品和奢侈品,他們也很滿意啊。
蕭衍無奈地搖頭,又道“婆比幡彌、烏萇、比地、乾達等諸國希望能讓他們的皇子在曆陽書院求學,希望你允許。”
蕭君澤一聽這名字就是南洋和印度的一小串國家,點頭道“允了,讓他們學吧。”
蕭衍的表情微微扭曲“陛下,你應該讓他們去五經館,多讀些儒家之學,才能教化蠻夷,而不是讓他們”
蕭君澤把往懷裏爬的三狗推出去一點,不讓他親自己一臉口水“思想是控製不住的,曆陽書院想學得精深,沒有個年不成,再說了,書到處都是,建康補習班也不少,他們真想偷學,也花不了多少功夫。”
想要推行教化,絕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得有印刷術,得有老師,得有足夠的應用,否則,就會像清朝時,把科學當成皇帝的興趣愛好,不但不能惠及治下,反而會加強控製。
“可是,若他們學會刷術”蕭衍最近都在嚴防死守這事,但油印實在太常見,技術也是看一眼就會。
蕭君澤這下是真的笑出來了“放心吧,他們不會推廣的。”
當年德國古登堡改進印刷術後,什麽告德意誌貴族同胞書九十五條論綱奧格斯堡信綱一下子就傳遍了整個歐洲,弄出影響世界的天主教宗教改革,旁邊的奧斯曼帝國被嚇得魂飛魄散,整整兩百多年,都不許印刷術在國內傳播,有效製止了他們的地位被影響。
同樣的,在元宏去世後,北魏的印刷量最大的就是皇帝新翻譯
的佛經,以及當初由蕭君澤主持編寫,元宏署了個名的字典,其它的儒家經典,都是北魏各大世家的秘藏,幾乎看不到痕跡,至於襄陽的書,倒是隨處可見。
南朝這邊,很多的亂七八糟的書也盛行於天下,甚至有些富人將自己寫的一些狗屁不通的注解、風水神話書籍也印了出來,做為傳閱,蕭衍看這事不順眼很久了,幾次上書陛下,希望能整治這些印刷市場,都讓蕭君澤拒絕了。
而且,那些小國,若是學去了,就當是先幫他開發了,畢竟,南洋那地方,他從一開始就準備自古以來了。
蕭衍又和他說起了最近要舉辦的佛法大集結,這事是他舉辦的,希望陛下能出露麵讓高僧們見識一下您的風采
“不去”蕭君澤果斷道,“我上次在那裏摔了一跤,極是狼狽,至少一年內,我都不想去那了”
那破地方,都把他摔早產了
想到自己這些年殫精竭慮地治理朝政,不敢絲毫懈怠,卻連這點麵子都要不來,蕭衍瞬間不悅“那微臣最近要忙於佛會之事,朝中事務,還要讓陛下多多看顧了”
說完,行禮告退,頭也不回地走了。
蕭君澤摸了摸下巴,轉頭看向青蚨“我是不是把手下的脾氣都養的很大”
這動不動就給他甩臉子的習慣,好像就是從青蚨第一個開始的
青蚨恭敬地欠身“陛下心胸寬廣,不拘小節,是臣子之福。”
蕭君澤抱起三狗,舉到麵前,感慨道“三狗啊,隻有你最好了,爹爹現在到處都被人嫌棄呢”
青蚨忍了又忍“陛下,您說話要講良心。”
蕭君澤又把三狗舉高“狗子啊,爹爹現在都被人嫌棄沒良心了好慘,爹爹隻有你了”
時間緩緩而過,年末時,三狗子已經可以走上幾步了,雖然走不了多遠,就又會坐在地上,爬行一會,再起來追人。
蕭君澤發現自己帶三狗的時間比大狗二狗多,因為三狗子真的很暖和,抱著睡覺超舒服,大狗二狗當年的這個時候正是夏天,他兩個狗子太熱了,都沒和他們睡。
蕭君澤找來零件,親手組裝的小自行車也做好了,其中許多零件做得並不好,他還自己進行了改進,雖然能用,但有頗多瑕疵,但他相信,兩個狗子會喜歡的。
對了,大狗和二狗來信問他,是不是有新的狗了
這個嘛
思考了一會,蕭君澤抱起三狗,拿了一塊準備好了,被揉得不粘手的軟泥,看著三狗純真無邪的笑臉,親了他一口,然後伸手微笑著把三狗的小臉按了下去。
那瞬間,青蚨在一邊發出了尖銳的爆鳴。
三狗的臉在軟泥上留下一個模子,十分可愛,他好奇地伸手摸著,倒沒有害怕,反而被青蚨大怒著搶走時,還伸手找爹爹要抱抱。
蕭君澤看著桌上的泥模子,笑了笑,寫信,說,是有三狗了,你們有兄弟了,是不是很開心啊,記得回來要當個好哥哥哦
他把泥模拿起,在上邊寫這是用你們三弟的臉印上,是三弟給他們的生日禮物,要好好保存哦,然後讓人去燒成陶模。
有這些東西,大狗二狗應該能被安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