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7 章 我在你身邊
字數:4939 加入書籤
這書我不穿了!!
惆悵歸惆悵,蕭君澤終還是沒去見自家的大狗二狗和狗爹,倒不是他不想他們,而是最近出了大事。
許多的從北魏徐州、青州逃來的難民,他們順著水道,前來建康城他們幾乎一進南朝就全軍覆沒,被各地世家大族瓜分販賣,畢竟無論是荊州還是廣州,又或者是東吳,目前都處於一種大開發的狀態,對人口有著非常高的需求。
但是沒想到的是,這些難民,也把瘟疫傳播開來。
最近一月,建康城每日都有上百人死亡,尤其是貧窮的人為最多,官府的抬屍人都忙不過來,不得不找了許多臨時工。
蕭君澤擔心過去會給孩子傳上瘟疫,那就麻煩了。
但這疾病經過魏知善的仔細鑒別,發現它是通過飲水和食物傳播的,最好的阻斷途徑就是多洗手,不要喝生水。
可是發現這一點,並沒有用,別說貧民,中小戶的人家,也沒有奢侈到可以喝煮熟的水。
蕭君澤聽說這個病的傳播途徑和上吐下瀉的症狀後,覺得很有可能是霍亂,但光猜沒有用,在沒有大量油料來做肥皂的情況下,開水就是很重要的事情了。
於是,他思考許久後,帶著魏知善,果斷在建康城的數十條街道上,開了十餘家“熟水店”。
這些店鋪以一文小錢兩桶的價格,向百姓熟水,考慮到病人需要補充液體,這水中加了微量的鹽和草木灰液體,他本來還想加點糖的,但蕭衍和謝瀾都強烈反對,要是加了糖,國庫最多三個月就得空了。
所以蕭君澤隻能擱淺了這個想法。
店鋪裏都有大鍋爐,這鍋爐是專門定製的,用了巨大的泥範,平時埋在土中,燒水出來的蒸汽通入水池中,將水預熱,盡量節約熱量,熟水則從鍋爐中流出,每天給來買水的人。
熟水店的一開始乏人問津,但當知曉這熟水店是魏貴妃開的後,建康城的權貴們便紛紛讓人去熟水店備水,畢竟魏貴妃雖然離經叛道,但一手醫術,的確是天下無雙,在她手上活過來的比在她手上死的人還多。
而且這又不要什麽錢,一看就是陛下找到辦法了,他們也怕瘟疫啊,於是第一波客戶便開始專門帶著馬車牛車來的拉水。
一開始,百姓們並不理解水有什麽生熟之分,但很快,便有人悄悄透露,這水是加過神藥的,喝了之後,能不得瘟疫,還能少生病。
有這些權貴帶頭證明,那可不得了。
瞬間,熟水店便熱鬧起來,幾乎每天天不亮就排起長隊,甚至還有人倒賣,人求的就是一個心安,但他們很快發現,在大量的人開始喝熟水後,建康城的死人數量,開始飛快地減少。
這讓在瘟疫陰雲下的百姓瞬間不理智了,一時間,幾乎人人都用了這水,賣水人也如實說,喝了他們的水,就不能喝別的水,若是喝了別的水,他們的水就沒有效果了。
這並不能阻止百姓們購買熟水的熱情。
甚至於很多人買
到熟水後,會直接拿起瓢就一番痛飲。
熟水店外每日都排著長隊,他們提著水桶挑著扁擔,神情惶恐中又有著一絲虔誠柴是非常貴重,可以直接當錢使用的貨物,無論是城裏,還是城外的百姓,每年的柴火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他們的思想裏,很少有水要燒開再喝這種想法。
隨後,熟水的配方也很快流傳出來,燒到沸騰的水,加鹽,加一點點草木灰。
但是普通貧民根本舍不得用柴火燒兩桶水,那可太費柴禾了,更別說加鹽,相比較後,還是熟水店的水顯得物美價廉,至於要挑水走很遠這能算事麽兩桶水呢,夠一家人喝上日了。
別說,這帶了一點點鹽味的水,可真好喝啊
很多人喝到水時,都會露出享受的表情,不知道的人,還以為這喝的是什麽珍饈美味呢。
有朝廷做表率,各地郡守也紛紛效仿,甚至於各地商路上茶水鋪子,也飛快加入了新品,熟水店這種東西,成為各地郡守的德政,這東西耗費很低,本也不是為了賺錢而建,甚至蕭衍帶頭做表率,說服了許多大戶和寺廟,也把這當成一種新的善行,做為功德水。
於是,熟水又很快有了新名字,叫功德水。
蕭君澤是沒有料到這些人居然能把一個開水玩出這麽多花樣來。
但無論如何,這次蔓延的瘟疫,是被平息下來了,畢竟商業過於發達,有時傳染病也就很難阻止。
蕭君澤和自己的左右手商量著,準備把魏知善的醫院做得更高級些,設立一個靈素司,考核招收醫院裏優秀醫生,前去各州,開設一個分院,最低九品,最高有朝廷最高三品的編製,監控各地的瘟疫、傳授醫道、培養子弟。
這個辦法得到蕭衍和謝瀾的支持,覺得這個完全可以用來宣揚皇帝的德行。再與諸大臣商議一下,大臣們紛紛表示了讚同,他們都是各地的世家大族而來,老家的大夫完全不能與建康城的頂尖團隊同日而語,如果能讓他們的族兒也得到這樣的照顧,那是多麽好的事情啊
甚至於有一些官員,已經準備私下裏打探一下哪些大夫的醫術更好,到時就能拐到自家地盤上。
這個消息也在魏知善的醫學院裏引起巨大的震驚,他們這些大夫大多是寒門百姓出生,萬萬沒想到,居然還能入朝為官,這可是光宗耀祖的事情,甚至於一時間,前來學習醫術的人數暴漲,沒辦法,在九品中正製下,能當官的途徑實在是太少太少了。
襄陽,崔曜知道了陛下的新操作後,沒有猶豫,立刻全盤拷貝過來,不過讓他失望的是,熟水這事,襄陽早就有了,這裏每天高爐滾滾濃煙,最不缺的就是開水,至於醫院的大夫,那可就太多了,甚至於書院農院醫院這三大院的學子們,隱隱有溢出的跡象。
這些學子們一開始可能會因為重金誘惑,去北魏、南齊的各郡縣去求職,但很快,便會感覺到窒息,從而想念襄陽的鍾聲、沿街的各種美食、每天都能看到的報紙
、還有匆忙但滿是希望的行人。而不是滿眼的奴仆,無聊的日常,每天動輒得咎,隻能成為權貴們隨叫隨到的跟班。
一旦享受過自由的生活,再回到卑微的狀態,那種落差,是會讓人非常難接受的。
於是,隻有專業最差、在襄陽找不到工作的學生,才會流落到其它的地方。
這又進一步加劇了競爭,畢竟誰也不願意成為別人眼中失敗者。
“陛下真是太厲害了,我說怎麽雍州都看不到什麽瘟疫呢。”崔曜習慣性地加強了對陛下的崇拜,處理完政事後,又起身去看那幾個從郢州回來後,就變得聽話懂事的幾個小孩子。
蕭道途正在認真習武,他已經發現了,如果沒有武力,那就隻會成為別人手裏小雞崽兒,本來在許多人“長兄如父”的想法裏,他都習慣了聽哥哥的,但這次,在差點被哥哥帶進溝裏後,蕭二狗發現了最好誰的話都不要隨便聽,得按自己的來。
蕭道歌對此感覺很冤枉,明明當初一起離家出走時,弟弟是第一個跳起來讚同的,這才一個月呢,怎麽就能翻臉把鍋全給自己背呢
獨孤如願沒有在他們身邊,這個孩子一回家,就讓母親和父親一起拿荊條抽了個痛快,現在還在關禁閉中呢。
黑獺倒是跟在一邊,他年紀最小,還不是很懂事,但家裏人也沒有過分苛責他,這次的經曆讓他眼裏懵懂消失了大半,開始變得沉默,平時有事沒事,好像都在思考中。
蕭道歌對學武的興趣遠沒有弟弟那麽強,他最近都在思考。
爹爹以前帶他到處玩過,雖然因為年紀小記得不是那麽清楚,但在爹爹的保護下,他遇到的人都是善意的,甚至在襄陽城也是很安全的,可是為什麽一出了雍州地界,世道就變得那麽可怕呢
怎麽會有人忍心把好好的小孩打成那種可怕的樣子,就為了多討一文錢呢
怎麽會有人為了一口飯,就要把親近認識的人賣掉,而毫不顧及他們的感情呢
大人的世界都這麽可怕麽
相比之下,毛狗這種可怕的東西,都顯得像是毛毛雨了。
他為詢問義父崔曜,母親賀歡,還有義父斛律明月。
三個人給的答案都不同,又都相同。
相同的是都佩服父親治世之能,不同的是一個回答側重軍,一個側重政,一個側重商。
這深深地震撼了蕭道歌那小小的心靈,在這個快七歲的孩子心裏,義父和母親,都算得上是他心中強者與英雄,但是他們在父親麵前,卻都是心悅誠服,哪怕父親遠在千裏之外,也保持著絕對的服從,再想到自己隻是出個門都不行,和爹爹十歲就能在北朝縱橫開拓比起來,簡直是渺小如浮遊。
“你在想什麽呢”蕭道途聽了哥哥的迷茫,不由露出鄙夷之色,“爹爹是什麽人啊,爹爹可是十歲就創造了整個數術課本的人啊你怎麽會想和他比,你的一元一次方程數學完了麽”
蕭道歌頓時皺緊了眉頭”反正比你快。”
相互傷害後,兩兄弟學習得更認真了,他們有一種很神奇的感覺,明明父親不在身邊,但在這襄陽城中,卻又無時無刻都出現著父親的身影,就好像、就好像他從未離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