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7 章 道不同

字數:5307   加入書籤

A+A-


    這書我不穿了!!
    洛陽城中,如今一片混亂。
    按理,劉騰和元叉雖然挾持了小皇帝,但他們這股政權的合法性是非常低的。
    畢竟小皇帝沒有親政,那麽,在“皇帝下落不明”時,作為執掌大權的胡太後,是有權利重新在宗族中挑選一位,立為新皇帝的,比如比如元懌本人,他是先皇的親弟弟,如果小皇帝沒了,那麽,他就是第一順位。
    但是,問題也就在這裏,元懌並不是一個貪戀權位的人,胡太後也嚐到過權力的甜頭,當然不願意立一位正值盛年的皇帝,更別說如今在金墉城裏,還是她的親生兒子。
    於是,一時間,洛陽朝廷裏,居然沒有一位皇帝撐著場子,反而是劉騰在挾持皇帝時,帶走了玉璽等物,反而可以名正言順地邀請四方勢力勤王。
    朝廷之中,如崔光等漢人勢力本身也不是很願意支持元懌,但礙於他們沒有武力,還是了財力和表麵上支持他們本來的打算,也是誰贏就支持誰。
    於是,元懌唯一能依靠的就是洛陽的鮮卑勢力,但他們的要求就更讓元懌為難,他們這些鮮卑舊貴想回到平城,回到原本那個以鮮卑勢力為貴的北魏王朝。
    這題太超綱了,元懌不得不求助於年長且有計謀的任城王元澄。
    元澄當然是支持元懌的,但他的身體大不如往日,他也看出來,如今局麵一個不慎,對元氏宗族而言,便是大難,於是他果斷出手,將胡太後先行軟禁,然後以太後詔書,派兵圍困金墉城,同時派人暗會元叉,表示你也是元氏宗族,何必與那劉騰同流合汙,你家眷父母都在京城中,你又是太後的的妹夫,隻要向元懌道歉認錯,把罪行都丟給劉騰,這事便算揭過去了。
    元叉本就不是什麽忠義之人,這次的大亂將他嚇破了膽,於是糾結之後,果斷就想背刺了劉騰,想要帶小皇帝離開金墉城,但他行事不密,卻劉騰察覺,不但沒能帶走小皇帝,還被大怒的劉騰直接殺死,屍體丟棄在宮牆中,無人收斂。
    就在劉騰絕望之季,爾朱榮帶兵馬趕到了。
    這並沒有引起洛陽勢力的多大的戒備,畢竟爾朱榮這些年雖然官運亨通,但各地到底隻是一個雜胡的胡酋,這樣的人物,實在上不了台麵,平時幹的,也都是髒活累活。
    但,讓人萬萬沒想到的事情,就這樣發生了。
    爾朱榮那不足一萬的騎兵,幾乎是瞬間,就把圍困金墉城的兩萬多的禁軍殺得大敗,不但解了金墉城之圍,還反把不遠處的洛陽給包圍了。
    這可瞬間把洛陽的元澄、元懌等人整不會了。
    好在,周圍州郡的兵馬們也看出不對來,金墉城如今是被一個太監和胡酋控製,那還有什麽好說的,當然是要聽洛陽的,畢竟那個小皇帝才四歲,能有個什麽詔令
    於是,為了立下救駕之功,各地的兵馬開始源源不斷地湧向洛陽。
    其中第一支就是潼關的守將,他帶五千守軍,中間又集合了司州兵馬,三萬餘人浩浩蕩蕩地過了三門峽,
    直撲洛陽。
    結果爾朱榮趁著他還沒有結下軍陣,便一波大軍衝上去,這位守將在苦戰數個時辰後,帶著幾十個親衛逃亡了。
    隨後來的便是從北方來、守衛代郡、恒州的宗王,他們的兵馬超過五萬,沿著鄴城從大運河而來,但是沒有用,爾朱榮一收到消息,親自帶著兵馬,趁著對方做飯時,一波輕騎衝殺過去,把人家的鍋都踩爛了,宗王大敗,兵馬四散。
    但這時,從東邊青州過來的兵馬也將要到了滎陽,離洛陽隻有兩百餘裏,爾朱榮帶著的劉騰和小皇帝,行軍三日便與這隻部隊正麵撞上,雙方先是爭奪了一座位於索河上的橋梁,隨後爾朱榮假意不敵,退橋而走,青州兵馬便追了過來,結果一頭紮進了爾朱榮布好的軍陣,被殺得人頭滾滾。
    接著來的便是從六鎮之外,千裏行軍而來的懷荒、禦夷兩鎮兵馬,這一隊是抵禦柔然,鎮守東部諸夷的強兵,他們是穿過了居庸關,從大運河自北而下,來得雖晚,但在他們眼中,爾朱榮就是一個大大的功績。
    畢竟,在經過四場大戰後,爾朱榮手下的將士早已經疲憊不堪,減員嚴重,這樣的兵馬都拿不下,就實在說不過去了。
    事情發展也正如他們所料,在盟津城的河橋一戰,爾朱榮的騎兵對陣懷荒的騎兵,確實不敵,隻能逃亡。
    然後,懷荒的兵馬們,便遇到了爾朱榮的隊。
    這一仗,火器和他們打出了一百比一的交換比,如果不是爾朱榮手上火藥實在有限,將他們全殲了,也不是問題。
    至此,爾朱榮在五十四日中,接連五場大戰,偷襲兩次,三次正麵奔襲,大小二十餘戰,皆為大勝,將原本勝券在握的洛陽勢力打得丟盔棄甲,驚掉了天下人的眼珠子。
    元澄和元懌看著這樣的戰績,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而這時,被幽禁的胡太後找到了機會,聯絡上爾朱榮,她用手裏僅有的人手,在夜裏私開城門,洛陽城便在這裏應外合之下陷落。
    入城之後,爾朱榮放任士兵掠劫都城,同時請出了胡太後執政,將元懌等人拿下,洛陽城中漢臣,崔光等人,也立刻隨著風化奔向了爾朱榮麾下。
    至此,爾朱榮便執掌了洛陽大權,而都城劇變前前後後,也不過兩個月的時間而已。
    “這怎麽和董卓一樣,十八路諸侯就這麽一隊一隊的送麽”
    “明明洛陽那邊人多糧豐,又是城高兵足,怎麽會讓爾朱榮這麽輕易就拿下了”
    襄陽城,崔曜被這段時間,爾朱榮的戰績驚得整個人都不好了,倒是蕭君澤老神在在,沒有一點顯出意外的模樣。
    “主上,您是早知道爾朱榮有這實力麽”崔曜忍不住問道。
    “當然,”蕭君澤笑笑,“這隻是他的正常發揮而已。”
    論軍事素養的,在南北朝中,爾朱榮絕對是那種坐二望一的人物,曆史上,他一個人就平定了六鎮之亂,是北魏王朝最後定海神針,後世的高歡、宇文泰等有點名聲的將領,都是從他
    手下出來的。
    這些人幾乎都吸取了爾朱榮的一部分統兵之能,才能在後世把南北朝最後的幾十年,打得那麽精彩。
    而北魏這些年早就墮落了,當年能打的鮮卑氏族,被中原的繁華迷得睜不開眼睛,又怎麽會是爾朱榮的對手。
    “那,我們接下來,要怎麽做”崔曜恭敬地問道,“先前,爾朱榮想我幫助他攻打洛陽,但是,你並沒有同意。”
    不但沒有同意,反而暗示他,若是輸了,襄陽會是他的退路,他可以帶著小皇帝,退到襄陽來。
    爾朱榮當時的回信是,若真事不可為,他會帶著兵馬回到襄陽。
    “當然是,給他一點刺激,”蕭君澤微笑道,“我會寫信給他,問他願不願意遷都襄陽,到時,我會讓他與明月有著相同的位置。”
    斛律明月在一邊聽著,忍不住笑“主上,爾朱榮如今執掌了洛陽大權,又有胡太後支持,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你不讓他取代我就罷了,還要讓我與他齊平,豈不是讓他誤會”
    蕭君澤擺擺手,正色道“就這樣說,他這些年潛伏得很好,但放任兵馬屠殺,卻是萬萬不該,所以,才會抵扣他一份功勞,隻要他將來繼續遵守洛陽軍令,他自然會執掌到該有權柄。”
    斛律明月皺眉道“這種話是不是把咱們的敵意表現得太明顯了,有幾分刁難的意思了。”
    “這隻是讓他知道,襄陽不是他的歸屬而已,”蕭君澤輕歎息道,“如今,他的野心已然膨脹,這信送過去,他不會想再提起臥底這事,咱們就算提起,他也不會再認了。”
    “那我們將來攻打北朝,他豈不是會成為咱們的大敵”斛律明月有些擔心地道,“他對襄陽極為熟悉,以他的天賦,肯定能給咱們帶來巨大的麻煩。”
    “不會的,放心吧,”蕭君澤淡定道,“爾朱榮的行軍打仗的天賦極為優秀,但人心謀算,不是他的特長,洛陽,會是一個教會他,做事不能用蠻勇的地方。”
    這個凶殘強大的名將,並不知道,像他這樣的人物,若沒有配套的政治素養,那麽,他們最終的墓地,不會是真刀明槍的戰場,而是暗流洶湧的朝堂。
    他的行事作風,天然就和漢臣們,不兼容啊。
    洛陽城。
    從胡太後宮中出來時,已經是深夜了,爾朱榮披上鬥篷,他的弟弟立刻走了過來“兄長,有襄陽的書信。”
    “快給我。”爾朱榮立刻來了精神。
    爾朱天光已經合出書信,遞給兄長。
    爾朱榮借著宮燈的光芒,緩緩打開書信,信不長,他將信看了又看,終是發出了一聲長歎。
    “怎麽了兄長”爾朱天光擔心地道,“是襄陽那邊,要為難咱們麽”
    “不是,”爾朱榮看著天上的明月,遺憾道,“他啊,還是不喜歡我。”
    爾朱天光麵露疑惑。
    爾朱榮卻是沒有再回答。
    他記得在襄陽時,那人看他的眼眸,明明那麽美,卻像是看透他的心魂的利刃,沒有藏下一點秘密。
    那人不喜歡他的行事作風,那人對每一個生靈平等看待,那人在這個混亂的世道厭惡混亂,在這個殘忍的世間厭惡殺戮。
    所以,那人總是壓製他,偏袒那個遠不如他的賀歡。
    “但是,終有一日,我會擒住你,”他話語裏帶著一點笑意,一點期盼,“我會按著你頭顱,讓你親眼看到,我怎麽殺死斛律明月,還有那個,你喜歡的賀歡。”
    到時,你就知道,我的選擇,才是對的。請牢記收藏,網址 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