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3 章 這是人話

字數:5474   加入書籤

A+A-


    這書我不穿了!!
    北魏,洛陽。
    永寧寺塔已經建好,九層的佛塔莊嚴恢弘,有大風吹過時,簷下的塔鈴聲響清脆,能傳到很遠很遠的地方。
    寺中每日香火繚繞,僧人們做著早課、念著的佛經,莊嚴肅穆。與那混亂壓抑的洛陽城,仿佛是兩個世界。
    但這深嚴的佛法,卻是如今在洛陽王宮中,仰望永寧寺塔的胡太後無法接觸的。
    這座她親自督建的佛塔,與她隔著一座巨大的天塹,她被囚禁在宮牆中,已經好長的時光了。
    “母後,”一個七歲的小孩在她懷裏疑惑地抬頭,“您怎麽總是在看這座佛塔呢”
    胡太後幽幽道“隻是在想,為娘積累多年福報,為何會是如此回報”
    小皇帝眼睛裏充滿了迷茫,不理解。
    胡太後看著孩兒無辜的麵龐,淚水忍不住流下來,從劉騰與爾朱榮掌權後,她便被幽禁在北宮,宮門的鑰匙掌在劉騰手中,平日隻有宮娥將飯食從門縫中遞來,任何人都不能和她見麵。
    平日衣食不能果腹,若不是孩兒發燒哭泣著要見她,如今她也見到孩兒。
    事情怎麽會弄成這個樣子,明明前幾年,大魏還蒸蒸日上,萬國來朝,怎麽突然間就處處烽火,大廈將傾呢
    爾朱榮如今在朝中已經都督諸州軍事、位列三公,入朝不趨、讚拜不名、劍履上殿,隻要再上一步加九錫,便能逼迫皇帝退位,自魏晉以來,但凡退位的皇帝,便必死無疑,以爾朱榮的殘忍,她這太後,也必然沒有好下場。
    胡太後內心充滿了恐懼,她需要幫助。
    她低下頭,凝視著手上的一張紙條,這是她今天吃飯時,從飯底發現的。
    元魏之中,終是有人,願意站出來,與她一起,重新奪回這江山。
    而第一件事,便是要取了爾朱榮,還有劉騰的性命
    西北,涼州。
    數百名北魏的禁軍將士正護送著數十名僧人,行走在河西走廊的茫茫荒野之上。
    他們是當年建永寧寺塔時,北魏派人去天竺迎接的僧人與佛骨。
    這一路艱辛曲折自不必提,但他們萬萬沒想到,等千裏迢迢,跋山涉水,來到涼州時,才收到那北魏已經分崩離析的消息。
    好在,雖然耽誤了些時日,但不到半年的時間,襄陽大將賀歡便平定了西北,恢複商路,為首的禁軍將士們商量一番之後,果斷決定抓緊時間返回關中,再觀察局勢而動他們的家眷親人都在洛陽,哪怕局麵如此,也希望早日回歸。
    “於將軍,你說,這襄陽軍士不是與你們敵對麽”一位溫和的老僧用剛剛學習不久的漢語問道,“如今從涼州過去,千裏皆在襄陽治下,你們便不擔心麽”
    於叉羅雖然神情充滿憂慮,但對這位大師卻十分恭敬地道“襄陽一係,百無禁忌,隻要不擾民傷民,向他們提請文書,便不會阻礙我等歸家。”
    看這位大師十分
    好奇,於叉羅沉默了一下,終是沒有繼續說下去,隻是敷衍道“達摩大師一路觀看,便知道他們的等事了。”
    他雖然心裏十分欽佩那位的傾天之才,但他的親爺爺於烈卻在孝文帝的靈堂上,被那人一擊斃命,爺爺去世後,朝廷雖然極盡嘉獎,卻到底少了一位帝王心腹,害得他們家被堂叔一脈排擠,他也領了這遠行西域的苦差,四年都未歸國。
    於是一行人向南而行,這些天竺僧人不由越發驚訝於這沿途的安寧。
    完全沒有於將軍所說的“西北民風彪悍,難以管製,所以盜匪山野橫行”的情況。
    反倒是沿途商路順暢,到處都是運送羊毛、粟米的牛馬,隨處可見。
    達摩大師便好奇請教一位商隊主事,詢問這些貨物是從哪裏購得。
    “這些都是涇州的貨”那帶隊氐人笑道,“這商路一通啊,襄陽的貨直接沿著渭水送到這邊,沒有沿途征的商稅,便宜了不止三成,機會難得,大家當然要多買些”
    不用這位老僧多問,他便滔滔不絕地講起了收獲,什麽便宜的毛料他搶到十匹,家裏大小子媳婦們都能出一套好的衣服什麽青鹽賣出了個好價錢,換到了一口鐵鍋,回到家裏要慶祝上三天
    還有一串碎玻璃,用來鑲嵌在窗上,冬天在床頭炕上就可以搓線縫衣服,再也不用去凍死人門口借光了。
    你怎麽知道我家兒子進了賀將軍的戌衛隊你怎麽知道他打敗了三個族人
    就算達摩大師聽不懂其中的很多名詞,但也十分溫和地表示了恭喜。
    那商人的心情似乎都非常好,走之前,還分了他一小團茶餅,說是今天他開心,也沒有什麽給大師化緣,便用這茶葉代替了。
    達摩大師看著他歡喜的背影,微笑著合什念了一聲佛號,便拿著茶葉,笑眯眯地找於將軍借一個茶壺。
    於叉羅有一套玻璃茶具,是他的寶貝,在天竺靠著這東西煮茶論法,有著不小的名頭,天竺僧人也覺得茶的品性與佛法十分契合,以至於如今茶葉如今已經是與絲綢一樣的大宗物資了。
    “這茶,都已經是雜胡們也喝得起了”聽到大師說起這茶葉的來曆,於叉羅瞬間覺得這茶水不香了。
    他凝視著茶水,眼中是深深的歎息“那樣神秀的人物,為何偏偏不是生在文帝陛下的子嗣之中,卻是”
    如果他是孝文帝的兒子,朝廷又怎麽會淪落到如今的地步,馮司徒、彭城王啊,你們當年就該以文帝的遺詔而行啊
    他們很安穩地見了賀歡手下,達摩大師對這位在一年不到的時間裏就平定了西北的將軍很感興趣,但對方忙得根本見不到人,隻能遺憾錯過。
    於叉羅從賀歡軍營中出來,從軍卒手中拿回自己武器時,有那麽一瞬間的遲疑要不然,我便留在這賀歡麾下,反正那位陛下是如今世間最有帝王之資的人物,投奔了他,也算他們萬忸於氏未來的出路
    他依然記得那日,那人在文帝的靈堂前,那石破天驚地一聲
    “我來見證”
    那樣驚豔的人物,隻需一麵,便刻魂刻骨,在腦海之中,便是過近十年的光陰,也未曾有一日褪色。
    在他手下,襄陽與南國都越發強盛,而北朝,卻是變成了如今的亡國之相,這離孝文皇帝過世,還不到十年啊
    但他在賀歡帳外等了一個時辰,也沒見到這位將軍。
    於叉羅出生鮮卑八姓,終是有些自尊,微微咬牙後,便轉身離開。
    他還可以去投奔斛律明月,誰說就非這賀歡不可
    “啊嚏”賀歡猛然打了一個噴嚏,從西北各地文書裏抬起頭。
    是有人在想他麽嗯,肯定是阿蕭在想他了。
    賀歡托起頭,突然就想起那一夜,大狗二狗想賴在阿蕭床上,被他趕走。
    當時阿蕭赤著半身,半支在床頭,輕笑道“你把我兒子趕走了,我可就不暖和了。”
    他當時便擠到被窩裏,一把抱住阿蕭,嘻笑說“我就是你兒子”
    想到這,他捂著發燙的臉,回味著那幸福日子,又忍不住歎息,繼續處理著西北的政務。
    他已經忙瘋了,連抽空每天給阿蕭回信的時間都沒有
    至於那個等在帳外鮮卑於氏族人就先等著吧,投奔他的氏族實在是太多了,得排隊才行,若是等不了,那就是他們無緣了。
    襄陽,蕭君澤在窗外遠遠看著坐在學堂裏的三狗,神情若有所思。
    這學堂之中,十幾個小孩子都學得很認真。
    蕭君澤在知道這些孩子大名時,還是很驚訝的,畢竟這些孩子的名字拿到後世,那是後世東魏西魏的半壁江山啊。
    “主上,小公子禮貌懂事,敬愛親友,學習又認真,您還在擔心什麽呢”青蚨有些疑惑,主上已經在窗外看了小半個時辰了,實在是不理解。
    “三狗,他眼光挺不錯的,”蕭君澤看著課堂裏和獨孤如願坐在一起的狗子,幽幽道,“但有時船太多了,我還是會擔心他翻啊。”
    青蚨聽不懂。
    蕭君澤繼續道“你看,他身邊不隻有孤獨如願,還有宇文家的黑瀨,李虎這些小孩,這是在撬他哥哥們的牆角啊”
    青蚨不覺得有問題,答道“那又如何,小公子生得可愛懂事,說話又好聽,處事又公正,同學們自然喜歡與他玩耍。”
    蕭君澤搖頭“你不懂,他不是公正,他隻是在玩,他喜歡別人聽他話的感覺。”
    青蚨更不理解了“那豈不是更好,公子小小年紀,便有禦下之能,啊主上,難道您”
    他不由得壓低了聲音“您是擔心小公子將來為了大位,與兄長不和”
    這倒是個問題,畢竟為了皇位,世間便沒了父子兄弟,他覺得自己有義務勸誡“那您不如早立太子,這樣,才能全他們兄弟情義”
    蕭君澤翻了個白眼“你這想到哪去了,我從不擔心這事。”
    青蚨於是問道“那您擔心什麽”
    “我擔心,他把握不住,”蕭君澤歎息道,“我覺得黑瀨比獨孤如願更合適當第一跟班,三狗眼神還是差了些,隻跟著臉走了”
    青蚨臉色一黑,覺得自己真是想多了“那還得多教教他您的真傳啊。”
    蕭君澤不悅道“這什麽話啊,我騙過人麽”
    青蚨低下頭,恭敬地沉默住了。
    蕭君澤認真道“青蚨啊,我生平,從不負人的。”請牢記收藏,網址 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