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小紅帽(周五快樂)

字數:4796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給宇宙一點小小的地球震撼 !
    武夷基地的交接在悄無聲息中完成。
    在和伍老商議後,李開陽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大家放了個探親長假。
    現在星艦已無需避著強敵,大家不必再隱姓埋名,可以昂首挺胸的回到家,告訴家人自己在做一件多麽偉大的事情。
    他還把24所的同事們接了過來,納入了袁回名下的材料所工作。
    同樣解讀過外動力骨骼的他們,現在工程學的造詣已經堪比浸淫多年的二級學科教授。
    老王到基地的那天下巴都快驚脫臼了,行李都舍不得放下,背著大大的編織袋跪倒在隼鳥號麵前又親又抱。
    抒發完情感,老王忽然想起了自家老大,於是小心地詢問親自來接他們的袁回,“袁主任,你知不知道李開陽?他在哪個部門,他家裏寄了些東西讓我轉交。”
    機庫很大,各種工器具的聲音交織在一起,蓋住了老王的提問,他看著沉默的袁回,心裏暗暗想著,‘也是,基地這麽大,袁院士應該不會知道老大是誰,還是等下用內網電腦查查通訊錄。’
    但是下一刻,他就瞅見自家老大從星艦的腳手架上蹦了下來,2米的腳手架,沒帶安全帽,沒係安全繩。
    工科出身的老王對安全格外敏感,特別是有大佬在身邊的時候,犯錯會被罰死的。
    看見袁主任的目光成功地被吸引過去,還‘嗯?’了一聲,老王心裏一揪,完了。
    眼看李開陽還想爬回去,老王索性豁出去了,他一聲大喝,“幹嘛呢,李開陽!不戴安全帽!”
    李開陽頓身,看見了老王,看見了袁回,他聽不清老王在說什麽,隻是一個勁地指著腦袋,他摸摸頭頂,空空如也。
    噢,安全帽忘戴了。
    戴上自己的紅色安全帽,他走了過去。
    老王神情有些呆滯,自己是白色帽子,袁回是藍色帽子,老大為什麽是紅帽子?
    紅帽子豈不是...
    “開陽老弟,今天這麽有空,總工還親自幹活。”
    “總....”
    老王覺得自己可能沒睡醒,有機會參加星艦項目就算了,自家老大居然變成了總工!
    整個基地的負責人!
    饒是他經過再多的風浪,心肝尖也不由得發顫,傳奇,老大是真正的傳奇啊。
    ......
    成為基地的總工後,李開陽的保密權限提升了一大截,國內學界所有的項目和人員他都可以查得到資料,而他發現管理型ai的統計數據層次似乎也可以升級到整個國家。
    【華東區電量儲備:3000 +5\/月】
    【華東區礦石儲備:24 +20\/月】
    【華東區食物儲備:30 +5\/月】
    【華東區合金儲備:26 +0\/月】
    【物理學產出:8\/月】
    【社會學產出:3\/月】
    【工程學產出:7\/月】
    【數據可升級,請問是否更新?】
    他沒有急著升級,統計華東區和國家的並沒有太大區別,增量數據他不一定能夠調配,所以還不如先保持現狀,更好的規劃基地發展。
    等到能夠調配全球資源那天,才是ai升級的時刻。
    相較伍老還未回來前,華東區的電量每月產出減少了5個單位,礦石減少30個單位,合金每月淨產出為0,處在收支平衡的狀態。
    這都在他的預料之內,增加了加力燃燒室的星艦維護需要花費更多的電能,可控核聚變尚在鋪開中,電量的盈餘減少是必然。
    礦石是一產資源,全都投入了卡斯合金的製造中,基地加蓋了許多合金製造廠,國內新投產的武備都在陸陸續續的采用卡斯合金。
    讓他感到意外的是三大學科的產出,產出代表了科研速率,數值越大,速率越高。
    伍老一歸來,物理學每月產出由3升至了8,整整翻了一倍多,其中有他回來的原因,還有研究科技的原因。
    解讀科技就像老師教課,基地的學者們都是各個年齡段的天才,進步神速。
    社會學實現了0的突破,直接變成了3,原因非常明了,艾許。
    瘦瘦小小的女生居然用一己之力追了上來,如此一來,李開陽攢的那些社會學的學說就有用處了,尤其是【社會學lv1行星統一】
    這門學說若是能夠解讀通透,能給將來省不少的事。
    工程學也沒拉下,在沒有新生力量的加入下,兩個月的時間內突破了兩個點,由5\/月升至了7\/月,形勢喜人。
    所有的一切都在向好中發展,ai的科技樹中,李開陽還意外的發現有個物理學lv2的科技居然被隱隱約約點亮了。
    【物理學lv2計算技術重力傳感器】
    【這些傳感器已經經過調整,可以檢測太空中的引力變化,例如由艦船出現導致的力場扭曲波動】
    【花費30物理學點數】
    他的物理學並沒有突破至lv2,不可能抽取出二級科技,也就是說,基地內居然有人突破了學科界限,自行領悟了高級科技。
    他立馬就想到了唯一的答案,反德西特空間傳感器。
    隼鳥號第一次試飛時,提供給陳星安數據,讓她手算警告碑位置的那個半成品。
    兩個月以來陳星安一直都在完善傳感器的設計,而ai中隱約亮起的藍光代表研究走在了正確的道路上。
    李開陽自愧不如,二級科技有多龐雜他是知曉的,猶如在沒有盡頭的迷宮裏尋找一根針,但她卻憑著自己的力量向著目標筆直走去。
    這就是生命的魅力,再強大的ai也無法預測到,某個神經突觸的放電,將會產生多麽深遠的影響。
    本次迎回伍老的行動期間,他一共收獲了7000點希望值,他索性將希望值全部加在了物理學學科經驗上,宇宙學弱肉強食的準則讓他想通了最重要的事情。
    時間。
    像是兩個西部牛仔的對決,誰先掏出槍誰就能掌握主動權,一門門科學技術就是槍,而解讀它們的算力就是掏槍的速度,人類的碳基生命短短幾十年,他必須和時間賽跑,趕在自己老去之前獲得更高級的科技,並且還要解讀出來。
    按照現在的算力來看,科技樹中最高級的能到五級科技,解讀的時間需要幾十甚至上百年。
    他沒有這麽多的時間。
    所以必須集中全球的算力,勁往一處使。
    隨著腦內的光芒落下,他的物理學也順利突破到了二級。
    現在他的大腦無比清晰,原先高深的物理知識在他腦中形成了清晰的脈絡,但與工程學突破後不同的是,他並沒有感覺到前路清晰,反而是隨著學科經驗的提高,模糊地看見了物理學大廈頂端盤踞著的烏雲。
    基礎物理知識延伸的深處是一片混沌。
    他算是理解了為什麽牛頓晚年會變成神學家,愛因斯坦為什麽會對量子力學厭惡。
    知道的越多,問題就越多,這樣沒有答案的研究是極其讓人抓狂的。
    升級完畢後,他的三大學科隻剩下社會學還沒起步:
    【李開陽】
    【科學家等級 1】
    【工程學lv2 1070\/5000】
    【物理學lv2 1140\/5000】
    【社會學lv1 10\/1000】
    不過不著急,他積攢了一堆社會學的一級科技,艾許光吃透這些就要花很長時間。
    正思考著,內網通訊消息提示音響起,陳星安發了條視頻,留言道,“看看這個,黃海邊漁民拍到的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