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一章 笛型船與工業聯合體
字數:4998 加入書籤
夜色中,臃腫的貨船破開浪花,朝著貞德堡行進。
目前聖孫座船還在維修,霍恩又急著去貞德堡。
所以他幹脆調集了一隻碼頭上的新式貨運船,帶著近百名護衛就出發了。
燭光隨著船隻的起伏而搖動著,霍恩坐在窗邊,任由裹著魚蝦腥氣的河風拂過臉龐。
盡管要後半夜才到貞德堡,可霍恩卻仍舊睡不著。
備戰時間原本還有一年半,然後縮成一年,現在居然隻有半年了。
這擱誰,誰能睡的著啊?
目前聖聯危機內外交加,他必須得一邊穩定形勢,一邊抓緊備戰。
留下馬德蘭主持日常政務,霍恩給了他兩條指令:
第一,開足馬力印刷三類宣傳品:洪水係萊亞人陰謀的調查報告、債券分紅案例集、翼巢公爵掘壩密令。
它們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是偽造的,或者說半真半假的。
第二,擴大契卡數量——四年前忠嗣學院裏不過十三四歲的孩兒軍們,此時也有十六到十八歲了。
這些親眼見證過教會與貴族殘酷的孤兒,在全封閉嚴酷環境下,接受了四五年的虔誠教育,是時候放出來了。
進入戰爭狀態,社會是必然要從開放包容走向內斂封閉的。
尤其麵對萊亞如此龐大的敵人,和國內如此不利的形勢,必然要使用偏激的手段。
隨後禦前樞機會議,會根據各方情報,總結出一份完成的計劃表來。
然而一切的一切,在開始之前,都有一件事需要刻不容緩地去做。
那就是征兵與調集人力。
目前墨莉雅提丟失了大量的兵力,那麽霍恩就得提前征兵,把這個缺口給補上。
隻是調集太多青壯從事軍事、抗洪和運輸的話,必然對地方經濟造成不小的影響。
霍恩的軍隊又是吞金獸,如何平衡好是一個絕大的難題啊。
為了從雜亂的思緒中擺脫出來,他幹脆強行將注意力轉移到了座下的這艘船上。
這艘船是小池城造船廠這幾年剛出的新式船隻,名為笛船。
由於拆除了大量的稅卡與河關,外加繁榮的各類貿易,原先單層甲板的駁船已然滿足不了千河穀的船運需求。
於是,在船匠們的努力下,研發出了這種新型駁船。
它上層甲板極窄,船身類似梨型,船尾則是球形。
其長度大概是25米,寬度約有6米,3層甲板,載重有250噸上下,卻隻需要12個人操控。
而且由於各地都建成了百戶區,鄉治安官對地區控製力大幅上升。
這些軍隊退下來或本地土豪的治安官,對那些水匪強盜進行了嚴厲打擊,減少了船上武裝人員的數量。
這樣一艘船,隻需要260金鎊就能拿下。
如果是運糧食的話,每噸運費在5第納爾左右,笛船一趟下來就是12.5金鎊。
由於隻需要12個人,單程200公裏不過一周時間,船員平均日薪能達到4第納爾左右。
可這樣,刨除其他成本,船東還是有至少7個金鎊好賺。
如果是運白糖和香料,那賺的就更多了。
基本兩年下來就回本了,往後都是賺的。
正是有了這些新式貨船,霍恩的聖聯市場才得以勉強建立。
小池城和急流市的23個造船廠,幾乎每年都能下水近百艘船。
從今年開始,超過一半都是笛型船。
當然,這和霍恩故鄉曆史上的巔峰期尼德蘭共和國相比,隻是卑如螻蟻。
人家每年下水500艘遠洋船隻,霍恩這還是近海內河船隻。
但和同期的其他造船業區域相比,已然是相當可觀的效率了。
倒不是下瑞佛郡和卡夏郡的船匠們手藝有多突出,而是大量應用了水力機械和模塊化。
以木材為例,帝國其他地方的造船廠都是來訂單了然後買木材,晾幹六個月,慢吞吞鋸木製造。
不僅僅是船身,什麽船艏、船舵、桅杆等等都需要自己造自己適配。
手腳快的,製作一艘笛型船都得8到9個月。
在聖聯地區,雖然還沒有發展到使用發條機械的地步,但水力機械完全是有的。
聖械廷工程師團隊的設計改造下,船匠們用大量滑輪、繩索、水力鋸木機代替了舊時的各種費力機械。
霍恩更是大度地允許他們,對改造的費用進行分期付款。
船匠們如今是開足了馬力在造船,期待著還完船貸的那一天。
在聖聯統一度量衡以及打破傳統師徒製後,霍恩便指示凱瑟琳搞出了模塊化的供應鏈係統。
簡單講,就是船匠隻需要依照國有行會頒布的行業標準,設計和打造船身即可。
像桅杆、舵板等部件,都有專門的工坊提前製作好,到時候安裝就行。
隻要船匠和部件工坊都嚴格按照度量衡和行業標準建造,那麽安上去的時候是絕對嚴絲合縫的。
就連製作船身的木材,都有專門的木材商買好了晾幹,造船廠直接去買就行。
在各地造船廠,甚至出現了先造好再賣的奇景。
聖聯到處都有想發財的市民與年輕人,咬咬牙抵押了老家田地買船運貨的屢見不鮮。
聽凱瑟琳說,他們甚至還吸引了一批來自萊亞的船匠,今年年底就能擴充至27個造船廠,帶動大量其他小工坊。
不僅僅是造船業,灰爐鎮的鑄炮和銃械行業同樣隱隱有了雛形。
炮架、槍托、齒輪、背帶……圍繞著中央的灰爐鎮銃炮廠,大大小小的零部件工坊衛星般拱衛著灰爐鎮。
甚至還有專門製作用來製作零件的工具的工坊,以及製作用來製作用來製作零件的工具的車床的工坊。
貞德堡是建築業、印刷出版業聯合體,聖械廷是紡織業、煉金業、機械製造業、學術聯合體。
小型工坊手搓零部件,中央大工廠隻負責組裝采購供應與製作核心零部件。
不僅僅是小池城一地,聖聯各地都隱隱有了這樣的趨勢。
但他們沒能像造船業那樣發展起來,主要原因就是第一缺工匠,第二缺客戶,第三缺材料。
貞德堡的建築業和印刷業還算好一點。
灰爐鎮的銃炮業,依賴於市場需求。
聖械廷的紡織業,則麵臨原材料供應不足的難題。
而且普遍的,他們都缺工匠。
霍恩手下的幾個製造業實體,都快把千河穀的精英工匠吸完了。
居然還是滿足不了黑蛇灣與法蘭貿易公司的需求,甚至是千河穀內部的需求都時而滿足時而不能。
至於原因,霍恩心裏也清楚,他們不過就是不看好聖聯的未來。
在他們心中,聖聯到底是一個搖搖欲墜的政權。
在教會與領主們的輿論攻勢下,帝國的工匠群體認為現在加入千河穀,基本等於四九年入秦軍了。
這就導致霍恩的工業體係卡在這上不去下不來,很快就會達到增量的天花板了。
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很簡單,無非就是打贏一次萊亞人。
給帝國一個響亮的大比鬥,它才不會無視你的存在。
所以聖聯其實需要這場戰爭?
霍恩一時間不知道該作何感想了,想著想著居然又想到戰爭之上了。
好在,這段時間內,船隻已然駛過了黑暗的河水,停靠在了貞德堡城外運河的港口。
從棧道走上碼頭,一輛內鑲著薄鐵板馬車早就停靠在路邊。
近百名聖丹吉軍校的軍官打著火把,將胸甲錘的哐哐直響。
他們被臨時調來充當霍恩的護衛,為首的正是短發的瑟洛米斯。
坐上馬車,霍恩沒有任何耽擱:“讓娜在哪兒?好,那就去聖臨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