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一章 花海與差分機與教育與打孔機與戶籍製度與車床與司秤隱修會
字數:5491 加入書籤
趁著狼女觀察切片紅衣騎士的時候,霍恩卻是悄悄出了門。
他知道,狼女最討厭別人在做研究的時候打擾她。
和霍恩在一起的時候,以及做研究被打擾的時候,是狼女少見會有麵部動作的時候。
走出機械宮,霍恩伸了個懶腰。
他已經好久都沒有閑暇的時光了,如今機械宮前為了觀賞性,卻是弄出了一大片的花海。
大約一個足球場大小的土地上開滿了各色鮮花,紅薔薇纏繞在籬笆上,小蒼蘭盎然挺立。
在籬笆的跟腳處,還有白色的洋甘菊在與紫色的鳶尾花爭奇鬥豔。
春季的暖陽下,花香鋪天蓋地襲來,讓霍恩忍不住想要跳進去滾上兩圈。
不過,他才走了兩步就被波訥德攔住了。
“冕下,按照日程,咱們下一步是麵見改信聖道派的矮人以及視察差分機,您要更改嗎?”
看看眼前的寧靜祥和花海,再看看遠處發出嗡鳴聲與潤滑油味的研究所,霍恩憋出一個笑容:“走吧,我還有選擇嗎?”
“那我們先去見那些矮人嗎?”
“讓他們到車間吧,我記得差分機正好放在一起吧,走,去看看。”
…………
站在空曠的車間內,弧形的穹頂上蓋著山銅廢料製成的屋頂板。
這座足有六米高的砂漿車間內,並沒有二樓,隻是沿著四周牆壁的一圈二層參觀通道。
扶住木質的扶手,隔著三米多遠,霍恩仍然能看清這頭黃銅巨獸的細節。
它大約三米多高,占地麵積六七個平方。
從遠處看去,它由十數個巨大齒輪塔與黃銅支架組成。
其中連杆、曲軸與鏈條交錯放置,一側的操縱台上黃銅拉杆像是鋼琴鍵那樣密布。
最底層的發條艙室中,足足八組山銅發條正在擒縱機構的控製下均勻輸出能量。
用於監控發條儲能的表盤滴滴答答地行走著,七八名操作工在手持運算表的學者指揮下,不斷拉下一個個拉杆。
然後霍恩就能聽到車間內回響起哢哢的齒輪轉動與齧合聲。
這種秩序與機械帶來美感,不僅僅是霍恩,就連作為製造者與設計者的眾多矮人們都是為之沉醉。
“由山銅發條驅動,每10秒可以完成一次運算,至於複雜的高階差分運算大概需要數分鍾之久。”一旁的學者興致勃勃地介紹。
“這台差分機由我們矮人純手工打造,為求精度用掉大量稀有礦材。”改信的矮人們同樣來邀功。
“花了多少錢?”
“2000多金鎊。”
霍恩後槽牙處的腮幫子鼓起:“值。”
在這個世界中,數學同樣是攔在科學進步前的一道難題。
有了這個機器,他們就能很快計算出更多的星界薄弱點,甚至根據這些薄弱點總結出規律公式。
但在此之前,他們還處於觀察現象的階段,得像挖礦一樣,一個一個一個地將星界薄弱點挖出來。
這不是能一蹴而就的東西,也不是霍恩可以憑借前世知識指導的東西。
“上次希洛芙給你們的難題,你們算出來了嗎?”
不明白那道數學題是幹什麽的,但學者還是點頭道:“配合上手搖式計算器,那些星象軌跡公式開解速度極快。
您給我們的那個星相學數學難題,我們大約在三五天內就能解決。”
“很好。”
“這一台差分機原型,您還有用嗎?我是說這個月內。”
霍恩眨了眨眼睛,立刻理解了。
不僅僅是霍恩有數學難題要解決,就連這些學者也有啊。
目前聖道派自然神學研究,已然進入了複興了古艾爾帝國萬物量化的學派。
尤其是在聖製單位推廣後,這個趨向更加明顯。
建立在數學上的各種推理,隻要數學本身不出錯,結論就很難出錯。
大批聖械廷教皇大學內的學者們,都在這股風潮中紛紛選擇了嚐試用數學去攻克帝國學界本來就存在的難題。
不得不說,霍恩那一套“觀察現象——大膽猜想——進行實驗——總結規律”的套路相當好用。
在霍恩看來沒什麽,可在學者間看來相當重要的研究成果進度極快。
料想在未來四五年內,聖械廷教皇大學將會迎來一波研究成果的井噴期。
“接下來這段時間,我想想,可以借給你們一個月,記得寫申請……”霍恩思考了一會兒,“然後它就要用於戶籍統計與第三個星象突破點了……”
“一個月也行,我就住這了。”
霍恩忍不住大笑起來,其實讓學者們多用一會兒也沒問題。
主要是接下來的秋季戶籍計算太重要了。
目前聖聯包含千河穀與黑蛇灣兩個部分,黑蛇灣先不提,以後慢慢來。
單論千河穀部分,千河穀目前大約有450萬人到500萬人左右。
百戶區在冊人口大約428萬左右,更新頻率是郡修會四年一次,禦前修會八年一次。
一份戶籍冊分四份,戶主一份,鄉修會一份,郡修會一份,禦前修會一份。
對於修會,如有遺失,必須要立刻上報補漏。
對於平民,如果核查時戶籍冊丟失,是要公共服務一周的。
這樣除非有人能一路從底層打通到機械宮,否則這些關鍵信息很難修改。
而且與同時代的其他稅收冊不同,霍恩的戶籍冊更加詳細。
記載了年齡出生日期性別出身職業甚至記載家中有多少產業等等。
去年第一次統計完成後,運到秋暮島的戶籍冊,都是先用十幾輛馬車送來,再換乘船隻運到大圖書館。
現在還隻是戶籍冊,等測繪完成還有地圖圖冊,以後等清田完成還有土地冊。
在工業化後,城鄉居民與外來移民的快速流動,日後還有更加繁複的戶籍變動。
銀行方麵有匯票與存折,日後不僅有紙幣計劃,還有霍恩猶豫會不會扯到蛋的身份信息卡。
這些信息,再用原本的書麵案牘去處理,就實在超出能力上限了。
想要統治深入基層,就得幹掉貴族等地方勢力。
但權責對等,霍恩就要肩負起基層統治的重任。
未來的第二台差分機,以及在建的打孔機就是為了日後邁向現代化而準備。
這一點很有必要。
在這個時代,除了教會用來收稅外,大多數領主們都忽視了戶籍冊中蘊含了巨大力量。
在真實的世界中,統治國家不是遊戲,並不是一個國家的邊邊角角都能看到。
遊戲中倉庫裏有三百萬金幣,那是真有三百萬金幣。
如果現實中真把賬冊上記載的三百萬金幣當真,等需要用的時候估計就三十萬銅幣了。
霍恩能以千河穀與黑蛇灣兩個領,硬抗下萊亞王國加教會九個領,靠的就是對人口等資源的細致控製。
當初他寧願和貴族妥協,都要推行百戶區和戶籍冊,就是為了這個。
他知道哪裏人多可以發動,他知道哪裏糧食產量,他知道錫匠渡盛產錫器,他知道梅森教區盛產木材……
經過佩蒂埃以及美格第商會的統籌人才,聖聯對資源的利用率極高。
這才是千河穀聖聯屢屢勝利背後看不見的東西。
霍恩有五根手指卻能捏成拳,萊亞人有三頭六臂卻跟得了帕金森一樣。
換做是舊時代的千河穀獨立,恐怕拉夫爾第一波進攻,就要打穿了。
因為貴族力齊心不齊,因為糧草物資運不上前線。
就像現在萊亞統治下的霍塔姆郡,一個村負責運糧快死光了,隔壁另一個村卻是閑的每日鬥蛐蛐。
視察完了差分機,霍恩又去隔壁將幾個研究所逛了個遍。
包括矮人的車床工坊,目前龍骨鋼的技術和精密零件打磨,隻有這些矮人與人類大師玩的轉。
目前市麵上的車床都是用上級車床打磨出零件,但上級車床以及工具都隻能讓矮人們手工打磨。
好在有了發條機械驅動,能提高不少雜活的效率。
不過還是有不少維新派矮人,還抱有保守思維,不願意使用發條驅動的機械。
認為用多了,會導致手藝退化。
直到逛到晚餐時間,霍恩才被匆匆趕來的侍從官叫走。
“這麽急著叫我做什麽?”一邊用手帕擦著手上的潤滑油,霍恩一邊問那忠嗣。
都不用等回答,看到門口與侍從官大眼瞪小眼的司秤隱修會的眾人,霍恩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