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宗室改革
字數:3351 加入書籤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清穿之我在清朝當皇子 !
“哼,阿瑪也會關心我?不擔心我搶你屁股底下的位置了?”
若是胤礽一直遮遮掩掩的,康熙反倒覺得他有鬼,現在胤礽坦誠布公的說出來,越發讓康熙感覺自己錯怪胤礽了。
康熙歎了口氣道:“朕自然希望咱們父子和和美美的。”
可是人越老,心思就越重,他身處高位多年,親緣單薄,自太皇太後走後,世上也僅存一個胤礽能真正走進他的心裏,人都是會變得。
胤礽轉過身子道:“縱觀前朝也可知曉,自古以來成為太子的就沒有幾個有好下場的,阿瑪擔心我會搶你的位置,兄弟們長大後又時刻想把我擠下去,那我又能靠誰呢?”
他能靠的從頭到尾便是康熙的寵愛罷了。
康熙懷裏抱著弘皙,立刻又抱住了胤礽,“是阿瑪的錯,咱們父子必不會走上他們的老路子。”
這話不僅是在告訴胤礽,也是在告訴他自己。隻要胤礽不謀反,他的皇位必然會安然的傳給保成,他們一個要控製內心的欲望,一個要控製內心的猜忌。
胤礽從頭到尾也沒有多生氣,隻對著康熙道:“阿瑪也得給我在宮外建個府邸,不然以後兒子被廢了,豈不是要被困在宮裏一輩子。”
康熙拍了拍胤礽的腦袋說道:“淨說些胡話,朕隻能賞你一個度假莊子,至於建府的事你是想都別想了。”
康熙和胤礽又和好了,胤褆聽說了這個消息猛幹了兩碗大米飯,他就知道自己是鹹吃蘿卜淡操心。胤礽本就沒什麽大病,硬生生被康熙壓在宮裏養了兩天病,直到第三天,胤礽才有時間出來。
胤礽出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戶部找了胤禛,辦公的桌子在單獨的一個房間內,胤礽剛進去就看見胤禛在撥弄著算盤。
“二哥,養好病了?”
蘇培盛端了杯茶遞給胤礽,胤礽潤了潤唇才道:“孤哪裏是病了,那是被老爺子拘著。對了,戶部的銀子不準借給赫舍裏家。”
胤禛笑了笑二哥這是要懲治索額圖了,現在索額圖可是天天在家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呢。
“弘皙呢,我好久沒看到他了。”
“他在老爺子哪裏,老爺子天天拿他當寶。”
可不是嘛,胤礽二十一歲才有第一個兒子,如今也就三個子嗣,跟老爺子比起來就差太多了。
胤礽看著胤禛。又開始心疼他這個四弟了,本來佟皇貴妃的弟弟隆科多曾多次去胤禛的府邸裏找他,可是被隆科多拒絕了,現在隆科多可開始物色新人選了。
胤禛從抽屜裏拿出了一遝索額圖的請罪折子,這不是索額圖進不了宮,找不到胤礽,就開始曲線救國了,天天派人去胤禛的府邸送請罪折子。
胤礽也想著索額圖得閑出屁來,不能讓他這麽舒服,讓他回朝堂是不可能的了,還不如讓他去開闊市場呢,這不是小九之前來找他了,說是羅刹國那邊很喜歡他們這裏的絲綢。
胤礽看著胤禛道:“阿瑪這次派你們幾個兄弟去葛爾丹,孤不放心。”
康熙培養兒子是真的用心培養的,絕不會讓兒子隻有紙上談兵的功夫,南巡是,打仗也是。這次葛爾丹卷土重來,康熙把幾個阿哥都派上去了。
胤禛倒是不覺有什麽,“二哥放心,胤禛自會萬事小心。”
“嗯,等你回來了,孤奏請阿瑪給你封爵。”
胤礽倒是不在意給兄弟們封爵會分散手中的權力,他若是連這個都壓不住的話,也別做太子了,且阿哥們年紀都大了,尤其是胤褆,身上那麽多功績,康熙想壓也壓不下來。
不過胤礽又轉頭去了宗人府,對二伯福全說道以後要加深對宗室的考核,不僅有文考還得武考,若是這些考核不通過,想封爵就隻能去軍營從個小兵做起,獲得軍功,或是提出有利於民生的舉措,隻有這四個途徑,否則無法承爵。
這下胤礽的名聲一下子差到了極致,每日彈劾胤礽的折子都能有一米多高,索額圖如今也不在朝堂,能為胤礽說話的也就隻有鈕祜祿家。
康熙剛掙脫幾個宗室的包圍圈,回到乾清宮就看見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正在吃著葡萄。
“你做這事能不能跟朕商量一下,剛剛有多少宗室攔著朕,就連你五叔都跑到太後那裏哭訴了。”
至於福全沒哭訴的原因當然是胤礽給他開了後門,說保泰不用參加考核直接通過,不然沒辦法啊,宗人府還是需要二伯看管的。
胤礽毫無形象的躺在榻上道:“阿瑪,兒子這也是考慮了很久的,你看八大胡同裏全都是咱們愛新覺羅家的人在吃喝玩樂,你能受得了,兒子可受不了。”
康熙無奈道:“那能怎麽辦啊,朝廷總不能不養他。”且清朝宗室的待遇已經比前明差很多了。
“所以兒子才想出這個方法的,如果沒那個本事承爵,就直接回家算了,孤不是一年給他們發了一百兩得撫恤銀子,還準許他們的孩子再次參加考核,還要孤怎麽辦。”
一年一百兩,對普通人家簡直是很大一筆錢財了,但是對於這些宗室,怕是去聽場戲都沒了。
這些人就知道朝皇阿瑪告狀,沒一個人敢當著他麵說的。
可是苦了康熙了,每天都要麵對宗室們的圍追堵截,害的康熙一下朝就往乾清宮跑。
雖然一時間,胤礽的名聲差出天際,可是等第一批勳貴子弟通過文武考核的勳貴子弟出來了後,那滿臉精神的模樣,令康熙大為驚歎。
這事是胤礽起的頭,所以第一個被扔進去的就是阿爾吉善,阿爾吉善可是跟胤褆差不多的人,通過武考可能很容易,但是文考就有點難了。
康熙見到對他咬文嚼字的阿爾吉善,對這個莽漢子大為改觀。雖說這文采也當不了秀才,可是跟以前比真的好太多了,這些人回家之後,仿佛跟換了個芯子一樣。
誰不盼望自己孩子成才,尤其是還不用他們培養,第一批勳貴出來後反對胤礽的人倒是少了很多,目前算是喜憂參半,康熙終於不用一下朝就躲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