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番外:念吾弟
字數:2873 加入書籤
第116章 番外:念吾弟
弘晝在時,乾隆覺得每日的日子雖然雞飛狗跳,但十分熱鬧。尤其是乾隆退位後,富察氏與吳紮庫氏雙雙去世,他們兩兄弟在圓明園相伴十餘年之久,亦如幼時求學那般。
可弘晝一走,乾隆大有一種孤獨之感,這種孤獨之感甚至戰勝了他對死亡的恐懼。
乾隆每年正月初七都會來雍和宮,從前是為了看望弘晝,如今弘晝走了,這個習慣也不曾更改。永璧對乾隆有幾分親近,但更多的是敬畏,這點倒不像他老子,弘晝就敢指著他這個做哥哥的鼻子罵。
乾隆獨自走進了東廂房,裏邊掛著一張雍正的朝服像,一張弘晝的朝服像,乾隆仔細的端詳了兩幅畫像,然後笑道:“小五倒少有這麽正經的時候。”
弘晝穿朝服穿的少,唯有兩次乾隆記的清楚,一次是弘晝得封親王之時,另外一次是他登基之時。
雍正去世後,弘晝在某一日突然拉著他去東華門,讓郎世寧給二人畫像,郎世寧對於這位不按常理出牌的親王還是有些緊張的,生怕他提出什麽不合理的要求。
好在這個過程還算順利,乾隆拿到畫像後很滿意,但弘晝卻對郎世寧道:“再給我們畫張油畫吧,必須要真實。”
朗侍寧聽後興致很高,畢竟大清很少有人喜歡油畫,好在這個時候的乾隆跟弘晝年歲正好,隻不過二十幾歲,郎世寧畫出的油畫也很好看。
朗侍寧本以為這個事情就這麽結束了,還認為這個親王並不像傳言中的那般難以相處,誰知弘晝下一秒就扯著嗓子道:“太好了,以後我要把這幅畫掛在我的靈堂上。”
弘晝這一嗓子,差點沒把周圍的宮女跟太監嚇死,郎世寧也提著自己的畫箱子跑的比年輕人還快,連忙告退了。
現在與雍正畫像掛在一起的並不是那幅油畫,乾隆心思一動,連忙走到了裏屋,果然看見裏麵有一個小靈堂,上麵正掛著那幅油畫。
乾隆見到二十幾歲的弘晝有些忍不住顫抖,無他,真的太像了。乾隆想把畫像拿下來瞧瞧,卻隻見一封信從畫卷裏掉了出來。乾隆忍不住展開觀閱。
“四哥我就知道你會來,特意給你留了一封信,臣弟這些年來跋扈恣意,兄長沒少為我操心,臣弟這輩子能有四哥做兄長,此生無憾矣。”
信紙的背麵寫了“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底部還有弘晝留下的簡筆禦貓圖。
弘晝當時留下這封信,隻覺得這些年乾隆也老大不小了,也沒少為他處理爛攤子,隻是寫著寫著就覺得這封信有點像土味情書,弘晝雖沒眼看,還是留了下來。
他倒是沒想到乾隆感動的夠嗆,還把這封信放在了禦案上,讓人觀覽,弘晝知道了肯定要社死一番。
.
乾隆還特意寫了回信,一向不信鬼神的乾隆為此特意請了大師尋求通靈之法,以圖把他的回信告訴弘晝,但想來弘晝是不可能知道了。
乾隆的回複是“兄知曉你的心意,兄亦不悔,望來世再結前緣。”
乾隆為什麽能一直忍受弘晝的毛病?當然是因為他能看到弘晝的付出。為了幫助他,弘晝常常自汙自己的名聲,明明兩人一起在上書房讀書的時日,弘晝也算得上是乖巧可人,為什麽長大之後就變得荒唐了,他不知道那樣是錯的嗎?
弘晝府上豪富,本無需去貪那些喪禮銀子,可最終這些錢還不是都落到了國庫,好處都讓他得了,罵名卻被弘晝擔了個幹淨。
世人常說乾隆太寵愛和親王,把和親王慣的如此荒唐,可付出往往是相互的,父母、兄弟、妻子皆已去世,隻餘這一個手足,他怎麽能不疼這個弟弟?
還有一件事讓如今已經年邁的乾隆久久無法釋懷,乾隆幼時記憶很好,過目即誦,卻比不得弘晝有過目不忘的本領。
弘晝雖有這樣的能力,卻從未告訴過任何人,便是他自己也被瞞了二十多年之久,直到乾隆才發現了弘晝有這樣的本事。
所以當初雍正為二人測試天姿時,弘曆本是不如弘晝的,是弘晝讓了他。且弘晝多年來隻把自己的課業維持在中上的水平,正是因為他的藏拙,導致皇阿瑪都被騙了,選擇自以為較為聰慧的他做繼承人。
乾隆如今已成一老翁,往事都散落盡塵土,可他始終欺騙不了自己的心。
“若是下輩子咱們二人還是兄弟,小五無需讓著哥哥了。”
乾隆於四年後與世長辭,在乾隆死後,有人將乾隆近幾年所作的詩詞、畫作全部都收了起來,一共一千多首,有八百多首都是悼念和親王的。
永璉挑了幾個還不錯的詩詞傳了下去,其他都被永璉命人封存起來了。隻是乾隆留下的一幅畫作被永遠掛在了雍和宮中。
畫卷中父親正在教著兩個孩子讀書,兩個母親靠在廊邊緊張的觀望,關心之情明顯。許是真情流露,乾隆這幅畫超過了他本有的水平,畫麵中的情景倒真讓人有一種呼之欲出的感覺,尤其是母親的憐子之心。
也許這正是乾隆一開始最想要過的生活吧。
乾隆死後,葬帝陵,與弘晝相隔亦不遠,地宮下麵留了一條通道,同旁邊的王陵,此事除永璉外無人知曉。
永璉於四年後與世長辭,這個秘密徹底埋葬在時空的亂流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