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3 章 73
字數:5829 加入書籤
從007開始做西裝暴徒[綜英美]!
邦德本來想叫急救車,讓布萊恩從聖莫裏茨轉移到蘇黎世的私立醫院。但布萊恩本人不同意,邦德強不過他,隻好聯係軍情六處派飛機過來接人。
總部那邊的局麵直到最近幾天才變得安穩一點。首相顧問海因斯的死讓有些人覺得他們能夠挑戰女士的權威獅王已老,有能者居之,邦德被凍結了信用卡和護照、甚至在麵對cia追殺的時候沒有後援,這些都是派係鬥爭與外部施壓相結合導致的結果。
女士信任邦德,又由於海因斯死得莫名其妙而對i6內部的某些同僚產生懷疑,因此默許邦德私自行動,還暗示他可以去找布萊恩幫忙。
至於cia則是看到機會的鬣狗,本著搏一搏單車變摩托的理念見縫插針,如果能成功殺了邦德,就算i6事後給出邦德沒有叛逃的證據也挽回不了他的性命,那時既削弱了友邦又得到了石油的阿美莉卡便會成為最大贏家。
但若是cia失敗了,反過來被i6逮到人、又拿到了情報局高官勾結恐怖分子的憑證,那就是另一碼事了。
伊森亨特醒來後,給了邦德一份骨科醫生濫殺無辜尤其殺的還是cia自己人、情報局南美地區負責人格雷戈畢姆為一己之私與其同流合汙的證據。
骨科醫生死在布萊恩手上,if小隊在雪山中找到了想要卷包袱逃跑的畢姆。
畢姆是個沒什麽節操的人。他心知大勢已去,自己孤立無援,於是將他和幽靈黨與辛迪加的交易和盤托出,並把罪行全都扣在了死去的骨科醫生頭上。先不說他能不能因為認錯態度良好而減刑,起碼軍情六處這邊,女士從他口中得到證詞,證明了海因斯的死是一起針對邦德的陰謀。
當然,畢姆的證詞究竟真不真實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女士靠著這次勝利重新成為了軍情六處之中說一不二的那個人,所有在這起事件中變得不安分的家夥都被她連削帶打錘了一遍,當天晚上就有軍需官打來電話,禮貌地問邦德
“你們需要幫忙嗎”
“是的。”邦德也禮貌地回答,“我需要你們那該死的幫助。”
“”
第二天布萊恩坐飛機回到英國,落地後第一時間被救護車拉進醫院,場麵出於種種原因顯得十分隆重盡管患者本人已經靠著超能力脫離了危險期。又過了幾天,女士匆匆趕過來探望他和邦德,布萊恩與大老板聊了一刻鍾,得到一張老太太畫給他的餅
“首相和女王都很喜歡你,等著吧,我要在一年內把你的職位升到和海軍少校等同。”
她走後,同樣受了傷躺在與布萊恩相鄰的病床上的邦德說道“我看她才是最喜歡你的人。海軍少校我當年從上尉升到這個位置等了將近八年。”
英國皇家海軍有熬資曆的隱形傳統。一般來說從中尉升到上尉需要三年,從上尉到少校至少要八年,但邦德本人在軍隊服役時實際並沒有花上那麽久。他立過幾次令人難以忽視的功勞,成功在
不到三十歲的時候成為了海軍中校,又在三十歲那年離開皇家海軍的國防情報小組,跳槽到了軍情六處。
i6外勤等級的劃分不像軍隊那樣細,不過每個人對自己擁有的權力高低和工資多少也都心裏有數,假如將邦德提升軍銜的速度描述為坐火車,那布萊恩在別人看來就相當於是乘坐火箭,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
但考慮到別人從大學畢業開始熬資曆,布萊恩能從十二歲算起,似乎也就變得合情合理,並且還有些淒慘起來了
另外有一個好消息是,布萊恩的傷口恢複得比普通人迅速,而且越嚴重、越致命的地方愈合得越快。
上一次他受這麽嚴重的傷是在八年前。那時唯一在布萊恩身邊的觀察員是邦德,他不知道布萊恩不會死,倆人又在牙買加絕地求生,沒時間仔細檢查,導致直到這一次專家才歡欣鼓舞地發現,布萊恩的大技能不死竟然還附帶小技能。
換成幾年前,肯定會有人再度提出對布萊恩的能力進行全麵測試,然而隨著時間流逝,女士地位依舊,布萊恩自己也逐漸成為了軍情六處不可忽視的人物之一,難聽的聲音忽然間就消失不見了,大家對此事隻字不談,每個出現在布萊恩麵前的人都像是頭上戴著天使光圈的人道主義戰士。
等到布萊恩徹底養好了傷又複健完畢,已經是2009年的三月份了。
牛津大學又迎來了一個新學期,布萊恩把自己收拾妥當以後有條不紊地去學校報到,每個聽說此事的人都表達了不理解。
“你說你出車禍差點死在瑞士”李雙手抱頭做成龍狀、發出尖銳爆鳴,結果你剛拆了石膏做的第一件事是來上學你對我說實話,布萊恩,你體內其實住著一個中國卷王吧”
布萊恩汗流浹背jg
“沒有,我的傷早就好了。”
調整和複健的時間比傷口愈合的時間長得多。
布萊恩接著解釋“而且之前家裏有事休了一年學,我現在隻想快點畢業。”
一提到畢業這件事,計劃讀博的李代入感極強,馬上聯想到自己黯淡無光的未來,頓時梗得說不出話。她想了好多安慰的言辭,最後覺得那些都太無力了,完全無法緩解延畢這件事帶來的苦痛,最後隻能踮起腳尖拍了拍布萊恩的肩膀,沉痛地說道
“加油,共勉。”
布萊恩笑了一下。
李看著他怔了怔。
明明布萊恩的外表和以前沒有不同,但不知道為什麽,李總感覺他變得有些不一樣了。就像剛才的笑這本來應該是一個很輕鬆的表情,布萊恩卻表現得有點內斂,似乎不像過去那麽發自真心
不太恰當地形容一下仿佛經曆過一場車禍後,布萊恩的心理年齡突然年長了幾歲。
男人成熟點才更有魅力。李平時總是這麽對朋友講。和太幼稚的異性交往根本不像找男朋友,倒像養了個不聽話逆子。
她以為自己永遠
會喜歡上另一個人更加穩重老練的一麵,結果布萊恩的變化卻打破了她的固有認知。
這一刻,李發現她其實更偏愛布萊恩曾經在校園裏那種無憂無慮、自由散漫的樣子。
他從來都不為作業和成績真心實意地發愁,愁到睡不著覺、失眠到淩晨兩三點、焦慮得恨不得吃一罐安眠藥,也不憂慮學費不夠怎麽辦、社交太多或太少、未來要如何安排種種這些或大或小的生活瑣事。布萊恩猶如一個誤入劇場的演員,即便演出了和別人一樣的喜怒哀樂,卻顯出某種隨時可以抽身而去的灑脫。
這種灑脫賦予了他別樣的魅力。
李在無知無覺的時候羨慕過,她做不到如布萊恩一般遊刃有餘,卻希望他能夠一直快樂。因為輕鬆的氛圍是可以被傳遞出去的,她和布萊恩待在一起時,看到他無論遇到什麽都鎮定自若,就下意識認為自己眼前的困難的確不是什麽大事。
生死之外,有什麽可擔心的呢
現在布萊恩在一場嚴重的車禍過後變得認真起來,李隻為他感到難過。
她覺得,像布萊恩這樣的人,本來值得永遠無憂無慮下去。
實際上布萊恩是判斷上學對他而言變得沒那麽必要了。
聖莫裏茨一役給了他教訓,讓他不再總想著維持普通人的心態以緩解壓力這麽下去他容易人格分裂,老在學校裏待著也會給其他人帶來危險。
所以他打算盡快攢夠學分、加速畢業,然後去做一個沒有後顧之憂的純打工人。
李認為布萊恩變得成熟了,純粹是他第一次在同學麵前露出了布萊恩紐曼的另一麵。
隨著他掩飾程度越來越少,他身上的變化也越來越大。但是和布萊恩每天接觸的人,不容易察覺到這點微妙的性格差異,隻會在很久之後乍一回想才反應過來臥槽,他什麽時候變成這樣的
因此李反倒在習慣之後不覺得有哪裏不對了,並且很快發出真香的聲音。
一個布萊恩身上能嗑到兩種截然不同的性格特質,並且各有各的美味,簡直血賺
大拇指jg
第二個聽說布萊恩去上學、差點去醫院替他掛精神科的人是伊森亨特。
既然決定了要盡快畢業,布萊恩也就把自己在業餘時間攻讀學位這件事分享給一些工作時認識的朋友。
伊森聽完大為震撼“你說什麽等等,你今年多大”
“你不知道”布萊恩反問。
“我知道,可是,但是,嗯”
伊森陷入自己對自己是否缺乏追求的思索,又一次揉亂了他和英國人格格不入的茂盛棕發。
他這幾個月一直在英美之間兩邊跑。
腐敗的cia高官格雷戈畢姆因為他陰謀敗露、一朝落馬,人還是被if和007特工一起抓到的,於是雙方都有審問權。伊森需要為此負責,一有什麽新的調查結果得跟著出麵作證。
這回
cia也不能假裝if小隊不存在了,否則半點損失都撈不回來,還要被i6蒙在鼓裏。
隻見解散的隊伍連夜重組,頭號通緝犯光速恢複清白,局長親自出麵承認錯誤,說這都是我識人不明、任用了畢姆那個孬種的錯,我也隻是犯了全天下的領導都會犯的錯誤,原諒局裏吧,伊森,你的孩子不是,你的隊友不能沒有家。
局長握著伊森的手聲淚俱下,這老頭也不容易,挺大歲數能屈能伸的。
伊森。
罷了,罷了,大義為先,不管怎麽說,先把幽靈黨和辛迪加解決了再談其他。
他再來英國就不用易容了,也不必偽裝成布萊恩的男友,可以直接光明正大地出入境。
然而經此一役,他和布萊恩的特殊關係變得人盡皆知。
連監牢裏的前cia格雷戈畢姆都聽說了,難以置信地問伊森
“所以你放棄了我們之間對你最有好處的交易,執意去救布萊恩紐曼是為了這個”
媽的,千算萬算沒算到愛情你們是什麽現實版羅密歐與朱麗葉
伊森懶得理他“別想了,我們已經分手了。”
畢姆下意識問“為什麽”
伊森沒仔細思考,隨口說“可能因為布萊恩要去見英國女王,所以不能有個cia出身的男友”
畢姆“”
有那麽一瞬間,結合伊森的工作經曆,畢姆懷疑他就好這口渣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