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我做錯了嗎?
字數:6164 加入書籤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瞎眼說書三千年,滿堂聽客皆帝王 !
李信奪過了蒙恬的戰馬,迅速的換上了自己的坐騎。
快。
經過一晚上的奔波,當太陽升起的時候,他們已經來到了藍田大營。
他需要的是時機。
在蒙毅抵達大營之前,他就利用王詔,占據了大營的倉庫。
裏麵有很多銅和鐵。
可以用一根繩子把鏡子裝起來。
不是用來做馬蹄子的。
他必須盡快讓隨行的工匠們多製作一些鐵片。
最好還是用銅來替代。
一旦搶到了資源,他就不會理會遲到的孟毅。
他的腿。
他和他的兄弟在一起。
真是太好了。
有了王詔,他做起事情來就容易多了。
從藍田大營調集了一千五百名鐵騎和四千五百名戰馬,將所有的銅錢和鋼鐵都背在了背上。
他很著急。
他要在王賁回軍中之前,把所有的銅、鋼、馬都洗劫一空。
首先,他要將自己的3000鐵騎,九千匹戰馬,全部召集起來。
然後安安靜靜的去尋找合適的地點訓練軍隊,補充糧食。
他可不想和王賁蒙毅為伍。
他們都是統帥,自然有自己的判斷。
馬鏡和馬蹄鐵的厲害他都看出來了,其他兩名將領也都看出來了。
如果是兩個人一起修煉,那是不可能完成這筆交易的。
最重要的是,他的騎士數量並不多。
搶鐵匠,搶木匠,這是一件很不劃算的事情。
得主動出擊才行。
隻有掠奪了人和資源,再秘密地隱藏自己,訓練自己的軍隊,這是最好的躲避這兩個禍害的方法。
當馬蹄全部固定好,馬匹也都換好後,就不用賁蒙毅了。
擺脫了這些討厭的人,特種兵們立刻向趙國進發,開始了一場特殊的戰鬥。
打仗的時候,他們兩個都不能耍花樣。
李信的想法很美好。
他的計劃做的很好。
洗劫了藍田大營之後,夜幕降臨,他們再次來到了碎陽軍的營地。
就在他和一群騎士把青銅鐵裝上,剛要離開營地,就被王賁給攔住了。
“李統領這麽急,難道做了壞事?“
王賁可沒那麽蠢。
他不清楚到底是怎麽回事兒。
看著李信冒著黑影離開營地,他心中升起一股不好的預感。
他看了一眼那些沉重的貨物,就知道他們在礫陽營地裏做了什麽壞事。
或許是為了爭奪銅礦。
以及匠人。
戰爭就是戰爭,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在這個時候,青銅、鋼鐵、鐵匠,才是修複武器的主力。
這也是一種保證軍隊戰鬥力的重要保證。
人沒了,銅也沒了,還談什麽戰爭?
“王統領來得正是時候。“
李信心中焦急,表麵上還是裝出一副大喜過望的樣子:“我已經做好了衝進趙國的打算,奉陛下之令,還望大人能抽出一些平民,為我們的軍隊運送糧食。”
捉小偷,捉到肮髒的小偷。
他偷雞不成蝕把米,不得不用王詔來鎮壓王
“嗯。”
要他老老實實的給他讓道。
不然的話,他的騎士團就會陷入被動。
數量是個問題。
兩人說話間,主簿見主將回來,連聲稟告,說李信搬空了倉庫。
王賁大吼:“李兄,你這是要做什麽?”
“王兄,李某有王詔在,也是迫於無奈。恕我直言。”
不管你說什麽。
這些銅,鋼鐵,都要帶回去。
李信暗中給手下使了個眼色,做好了衝鋒的打算。
騎士的最大優點就是跑路很快。
沒人能趕上。
一支三人的特種兵,可以一天跑出二百多公裏。
他不怕被人報複。
“至少也要留下一些匠人吧!”
王英心驚肉跳。
他不顧自己的地位,跳下了馬背,死死的抱住了李信的坐騎。
“哎呀!
李信深深地吸了口氣,將自己麾下的一半人,都留在了這裏。
他率領著一支騎士隊伍,在夜晚的時候出發了。
他們不想在這裏多待。
這裏可是王賁的主場。
停留的時間越久,他們得到的資源就會被奪回來。
“李兄,你先不要離開,王某這就去準備一些美酒...”
王賁在後麵催促道。
然而,李信根本不相信。
一定是有酒的。
這酒,實在是太昂貴了。
他率領著自己的軍隊繼續前進。
在經過縣城的路上,他會向軍隊借一些糧食,保證軍隊的糧食供給。
大秦國庫之中,到處都是寶物。
借一些糧草,也不是問題。
而且騎士們的動作也很迅速。
三日後,他們終於在函穀關附近紮下了營地。
去見一見在函穀關的將軍,桓齊。
從函穀關借來了大量的匠人,李信也在加緊訓練士兵。
他親眼看著那些匠人們做著新型的坐騎和腳踏。
每一匹都是和蒙恬的馬匹一模一樣,沒有半點瑕疵。
眼看著鐵蹄和釘子已經步入軌道,他就想著如何組建一支特種兵了。
聽著陛下的吩咐。
在敵人腹地戰鬥,首先要保證自己的生命。
兵不厭詐,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隻有確認了李牧的行軍方向,他們就可以聚集在一起,搶奪糧食。
這樣的話,軍隊的規模就無法維持了。
而他從兩個營地中挑選的騎兵,無一不是精英。
接受騎士超過兩年的培訓。
馬匹的基本素質,已經沒有任何用處了。
還不如多花些心思,多研究一下自己的特殊戰術。
這樣的戰鬥方式,簡直聞所未聞。
惟一值得借鑒的,就是匈奴的打劫。
所以,李信專門去打聽過一些對這些漢人非常熟悉的鐵騎。
他決定了自己的戰鬥方式。
特種部隊是以步兵為單位。
十二個人。
有一位隊長,一位副團長。
三十六騎,十二個人,在戰場上橫衝直撞。
如果要分成兩個小隊,那就是兩個小隊各自負責。
六個人,正好。
不露痕跡,不露痕跡,無處遁形。
派出一支或一支隊伍,就能攻占較少的村莊。
開啟穀倉,引來趙國貧民爭相搶奪。
繼續向上。
要搶劫大型車隊,或者攔住一支運送糧食的隊伍,至少需要二十個人組成一個中隊。
二百四十名士兵,七百二十名騎兵。
大隊由一名隊長和一名隊長帶隊。
這是一種可合可分的關係。
一般李信的指令,都是在一樓進行。
部隊是小型戰鬥部隊的基礎單位。
在步兵中,就是百夫長。
一個大隊由十個大隊組成。
他與副將各自率領一半兵馬,各自行動。
剩下的六百名騎士,則是分開訓練的。
沒事的時候,還會和他一起,尋找趙國的破綻。
在戰爭期間,可以在支援其它部隊作戰。
也能應付各種情況。
他還從匈奴人那裏,學習了一些戰術。
若無必要,絕不能與趙軍正麵交鋒。
借著遠程的壓製,來對付趙軍。
他絕對不會去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