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則圍之,五則攻之

字數:5789   加入書籤

A+A-




    杜預視之,乃荀攸也。
    荀攸也是曹操五大謀士之一,機靈敏捷,乃是亞聖荀子的後代。曹操對荀攸極為器重,評價很高,下令論功封賞時曾說:“忠正密謀,撫安內外,文若荀彧)是也,公達荀攸)其次也。”
    荀攸也是翰林學士,正統的聖人之後,自然看不起杜預這種毫無名分的普通讀書人,冷著臉高高睥睨:“說,你是誰的門下?哼,估計也是有教無類的老師,才能教出你這等強詞奪理、有辱斯文的敗類學生?”
    杜預勃然大怒。
    今日舌戰群儒,大家車輪戰,若對方罵他,他倒還不如何生氣,但荀攸羞辱的是他的師門,等於在罵死去的田洪鳳。
    聖元講究天地君親師,老師乃是最親近人之一,是可忍孰不可忍?
    杜預怒不可遏道:“荀公達住口!爾等所謂名士,不過尋章摘句,抱殘守缺,世之腐儒也,何能興邦立事?且古耕莘伊尹,釣渭子牙,張良、陳平之流。鄧禹、耿弇之輩,皆有匡扶宇宙之才,未審其生平治何經典,出身何人門下?豈亦效書生,區區於筆硯之間,數黑論黃,舞文弄墨而已乎?”
    “什麽?”
    荀攸慘遭重創,踉蹌而退,低頭喪氣,而不能對。
    他出身荀聖門下,自以為出身高貴,又有後台靠山,便是曹操也要給三分麵子。平素說話誰人敢像杜預這樣毫不留情,直接反駁?
    杜預罵他區區於筆硯之間,數
    黑論黃,舞文弄墨而已,而不能經世濟民、更無法匡扶社稷,乃是世之腐儒。這就太打擊荀攸了,對他的文名產生重大影響。
    日後,荀攸再對陣別人,都會背著“尋章摘句,抱殘守缺,世之腐儒”的罵名上陣,難免氣勢大沮、敗多勝少。
    大唐將士,看曹操親至,卻被杜預氣勢如虹,連敗賈詡、荀攸兩大謀士,士氣大振、歡呼震天。
    “哈哈哈,世之腐儒!”
    “杜解元說的沒錯。真正的經天緯地之才,都要有赫赫功績,手底下見真章。什麽師出何門?什麽祖上何人?那都是浮雲!”
    “嘿嘿,想要羞辱杜侯爺?這後果隻怕你承受不起。”
    “這一擊,貫穿星辰!”
    相反,漢軍士氣卻繼續一瀉千裏、狂降不止。
    人人愁眉苦臉。哪怕剛剛隨曹操抵達戰場的援軍,也陷入了深深的懷疑人生。
    這,還是我們熟悉的戰場嗎?
    為何我曹軍這麽多牛人,謀主,深謀遠慮、計謀深遠、智計無雙,更有可怕辯才,對一個舉人,不顧身份車輪戰卻屢戰屢敗?敗地一個比一個慘?
    五大謀士,快要被人杜預,一人單挑打穿了啊喂。
    杜預才不管他荀攸是不是荀聖的後代,反正今日舌戰群儒,對方五十萬打他十萬,他和大唐都容不得半點閃失,更容不得半點手下留情。隻要氣勢稍弱,就會被曹操、曹丕、江小白裹挾優勢兵力、猛撲上來,撕成碎片,哪裏能
    半點容情?
    再說,荀聖如今已然墮落、黑化,連文淵閣都找不到他,將來就算再見麵也多半是敵非友,何必客氣?
    忽又一人大聲曰:“君子慎言而小人詭辯,君子以直心待人,而小人巧言亂德。聽杜預你這麽好為大言,巧舌如簧,舌燦蓮花,實在是十足小人嘴臉!恐貽笑大方,為天下智者所笑耳。”
    杜預視其人,乃曹操麾下,另一重要謀士程昱也。
    程昱也是五大謀士之一,機智多變、參讚軍事,乃曹操左膀右臂。
    杜預侃侃而談,對答如流,答曰:“哦?程仲德你要與我做君子小人之論嗎?”
    程昱冷哼一聲,大聲道:“不錯。我早就聽聞大唐詩仙杜預之名,今日一見,大失所望,你如此強詞奪理、巧言亂德,乃是十足十小人嘴臉!小人得誌!人格之低劣,實在配不上你寫過的那些鎮國詩!”
    杜預微微一笑。
    這是辯論不成,氣急敗壞,改人身攻擊了?
    程昱才氣衝天,從他嘴裏、牙縫裏,閃耀著攝人心魄金屬寒芒,吐出“小人”字眼,竟然化成道道飛劍,雷霆萬鈞、劍如雨下,向杜預當胸刺來。
    此乃翰林學士的文氣神通,便是【鐵齒銅牙】。乃是厲害無比的高級神通。
    杜預不慌不忙,從容雍雅道:“儒有君子小人之別。君子之儒,忠君愛國,守正惡邪,務使澤及當時,名留後世。若夫小人之儒,惟務雕蟲,專工翰墨,青春
    作賦,皓首窮經;筆下雖有千言,胸中實無一策。且如楊雄以文章名世,而屈身事莽,不免投閣而死,此所謂小人之儒也;雖日賦萬言,亦何取哉!”
    “君子之儒?小人之儒?”
    程昱臉色大變。
    他發出去的鐵齒銅牙飛劍,竟然被杜預之言形成一道無形障壁遮擋,原路返回,向他而來。
    反噬。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相當於武者空手入白刃。
    這種文氣反噬,需要條件極其苛刻。
    首先,杜預必須按照程昱的邏輯,進行辯論,還要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以程昱的“君子小人”說為根本,借題發揮,念頭通達,借助程昱攻擊自己“小人”的邏輯,反過來辯論成“君子之儒”、“小人之儒”兩種。並將自己歸於君子之儒,程昱歸於小人之儒。
    如此一來,程昱投向杜預的唇戰舌劍,統統變成了回旋鏢,反噬自身,慘遭重創。
    噗。
    程昱猛然吐出一口老血,臉若金紙,顫抖地指著杜預,滿腹不甘淒然而退。
    他文宮已然被【鐵齒銅牙】神通刺穿,還是被自己發出去的文氣所傷。
    你說憋屈不憋屈?
    曹操、曹丕、江小白,見自己一方高手盡出、盡銳出戰,車輪舌戰輪番詰難,杜預卻對答如流,連消帶打,一通踩在腳下狠狠摩擦,臉色難看,盡皆失色。
    “啊這?”
    曹丕一攤手,卻充滿了欣慰的快感——要讓老爹感受到杜預之強,那就沒自己什
    麽事了。被打臉的不是我一人,連老爹你也被打臉啪啪響。不是我曹丕無能,是杜預太能說啊。
    看著手下一眾垂頭喪氣、敗退下來的謀士,曹操臉色難看至極。
    他也沒想到,杜預這麽難對付?
    大唐隻有一杜預。
    我大漢卻滿手王炸!
    卻奈何不得杜預?
    他都不得不佩服,杜預反應之快,才思敏捷,賈詡、荀攸、程昱很多問題刁鑽至極、堪稱歹毒,但杜預卻對答如流、口若懸河、妙筆生花、條分縷析,絲毫沒有任何破綻和紕漏。
    眼看士氣已然沮喪到極點,不少陣營都出現零零散散逃兵,曹操知道,不能再任由杜預發揮下去了。
    照這樣下去,隻怕仗還沒打,人都要跑光了。
    所謂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古今莫不如此。
    曹操打老了仗,自然深通兵法,知道氣可鼓不可泄,臉色一沉,猛抽出倚天劍,光芒四射喝道:“杜預!孤本頗為欣賞你,但你一再羞辱孤王,是可忍孰不可忍。擊鼓,進軍!”
    曹操軍陣後,徐徐走出十二輛戰鼓車,各有一麵巨大的鼓。
    二十四個極其精壯軍漢,赤果上身,站在鼓兩麵,手持巨錘。
    咚,咚,咚!
    雄渾激蕩的鼓聲,響徹戰場。
    曹軍,齊聲怒吼,開始進兵。
    擊鼓,乃是進軍的旗號。
    聞鼓而進,違令者斬。
    張遼徐晃等曹軍各大將領,麵色肅然,壓陣而進,秩序井然有序,陣型完整,氣勢如虹。
    這就是聞名
    天下、戰無不勝的曹軍。
    三十萬曹軍,排著整齊的陣型,旗幟如林、盔明甲亮,黑雲壓城,向十萬唐軍逼近而來。
    顯然,曹操殺伐決斷,打得就是一個主意——以眾擊寡、恃強淩弱!
    我承認,舌戰我說不過你,一敗塗地,那又如何?
    就算我軍士氣大受影響,岌岌可危,但我乃是天下無敵的精銳曹軍,三十萬之眾,打你新組建、羽翼未豐的十萬唐軍,還不是手到擒來?
    就算我要付出沉重的代價,但勝利者終究是我!
    這種結硬寨打呆仗的辦法,雖然笨了點,但以五打一,恃強淩弱,堂堂之陣,以眾擊寡,卻是兵家的王道!最難破解的王道。
    江小白、孫臏對視一眼。
    孫臏微笑道:“孫子兵法曰: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敵則能分之,少則能守之,不若則能避之。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曹丞相不愧知兵之人,以我兩家五倍兵力,無需任何奇謀詭計,隻要堂堂正正,當麵推過去,唐軍便難以抵擋。這才是用兵王道。”
    江小白怪叫道:“那還等什麽?還不出兵?”
    田忌笑道:“太子放心。孫臏方才已然作出部署,派出我齊軍車騎兵十萬,從背後繞道黃河以南,再迂回渡過黃河,已然到了唐軍背後!是時候,讓唐軍腹背受敵了!”
    他高高舉起令旗,猛然一揮。
    隻聽得三長兩短五聲炮響,炸裂虛空。
    遠處,唐
    軍的背後也傳來了五聲同樣炮響,以為聯絡信號。
    唐軍背後,竟然出現了一隻強大的齊軍,以高機動的戰車、騎兵為主,風塵仆仆,旗幟鮮明,不惜奔馳數百裏迂回到唐軍身後,再關鍵時刻殺出。
    唐軍,立即軍心大亂,人心不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