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殺!

字數:6760   加入書籤

A+A-


    “唐朝皇室雖應對失措,但並無太大失德之處。杜預造反,注定不會成功。哪怕一時成功,也不好服眾。”
    “但他卻能清晰看透這件事,毅然決然,放下了手中的一切。”
    “這一招,以退為進,實在完美地無可挑剔。”
    “從道德上講,他是完人,是至善,是功成身退,急流勇退,朝廷再怎麽挑剔,也挑不出他半點錯處。”
    “別說你們倆,就算是太後想要殺他,也絕對不敢在這時候動手。”
    “若杜預這樣擎天保駕的柱石之臣,都被兔死狗烹殺死,大唐氣數也就盡了。”
    “對一個沒有威脅的杜預,太後是不會下決心,殺他的。”
    “你們要隻憑讒言,害死他,我勸你們趁早死了這條心。”
    李泌、範相麵麵相覷。
    他們沒想到,孫臏一番分析,竟然如此推崇杜預?將杜預稱為“完人”、“至善”?
    這還暗算個集貿啊?
    “齊王派你來,就為告訴我們,杜預殺不掉?”
    李泌冷笑道。
    他從來看不上杜預,更不可能看得起杜預。
    他乃是皇族,天上的星辰,而杜預不過是土裏的泥鰍。
    星辰,怎麽可以向泥鰍低頭?
    這不是李泌無腦對杜預功勞能力視而不見,而是屁股決定腦袋,他所在的地位,決定了他不可能崇拜杜預,哪怕杜預真的千古完人、至善至美。
    大唐,隻能有一個完人。
    那就是我,下一任皇帝,武親王李泌。
    孫臏話鋒一轉:“我隻
    說,讒言殺不死杜預。但沒說不能殺杜預。”
    “您的意思是?”
    範相卻隱隱把握住孫臏的言外之意,眼睛一亮。
    孫臏卻看向房間最深處,那個熟悉的身影:“這是,我與師尊,一起研究參詳了十天十夜,才想出的辦法。”
    “杜預知進退,急流勇退,已然使得他處於很有利的地位。”
    “太後無論多挑剔,也不會對一個毫無威脅的讀書人,一個按照朝廷套路出牌的舉人,一個證明了自己忠誠無二、很可能在未來重新被朝廷啟用的奇才下手。”
    “這完全不符合大唐的利益。”
    “除非···”
    孫臏嘴角微翹,冷笑道:“他確實威脅到大唐朝廷利益!”
    一個深處的聲音響起。
    “不錯。”
    那聲音模模糊糊,如同夢境之中,有人對你說話。
    你明明死勁要記住,卻無法在腦海中留下任何印象。
    這就是···
    鬼穀子。
    一心要置杜預於死地的鬼穀子。
    李泌眼神一亮:“鬼穀先生,請教我。”
    鬼穀子卻望向了最後一名,始終沒有表態的黑衣人,微笑道:“素聞美周郎足智多謀之名。今日既到了,為何一言不發?”
    最後這人,摘下麵套,露出一副絕世美顏。
    周瑜,周公瑾。
    美周郎。
    他竟然也到了這裏,一起參與謀算杜預。
    這是何等奢華陣容?
    大漢,賈詡。
    東齊,孫臏。
    東吳,周瑜。
    謀聖,鬼穀子。
    加上武親王李泌和內閣首輔範相。
    這六人密會,目的竟然是圖
    謀一個舉人,一個辭官回鄉、躬耕滁州的普通舉人。
    說出去,隻怕天下沸騰,列國震動。
    周瑜麵色如常,凝望著天邊掛著的一輪圓月,淡淡道:“鬼穀先生,與計聖孫臏先生,既然已經有了對策,何必還要問我?”
    “我想聽周郎之計。”
    鬼穀微笑。
    周瑜淡淡道:“不如大家寫下來,看是否英雄所見略同?”
    鬼穀子、孫臏、賈詡和周瑜,各自遮掩,在桌上寫下一個字。
    李泌不悅道:“到底是何計策?彎彎繞繞,何不直說?”
    範相卻領悟了一絲分毫,恍然大悟:“哦···原來如此。”
    周瑜淡淡道:“看起來,範相還是領悟力高一點,已然頓悟。那周瑜告辭。我吳國,也會配合兩位的舉動。今晚,我從未來過這裏。”
    他的身影,漸漸變淡。
    鬼穀子也微笑道:“正是。”
    他也翩然而去。
    孫臏、賈詡的身影也漸漸消失。
    賈詡哈哈大笑:“果然妙計,妙不可言啊。”
    屋中,隻留下了李泌、範相二人,麵麵相覷。
    李泌氣急敗壞:“他們在打什麽啞謎?所謂的妙計,到底是什麽東西?”
    範相若有所思,一指桌上留下的四個字。
    “他們,每個人都在桌子上,留下了一個字。”
    李泌看去。
    隻見桌子的四角,竟然出奇一致,都是一個大大的···
    “捧!”
    “捧?”
    李泌滿臉不解,轉頭看向範相:“什麽意思?他們讓我去··捧杜預?”
    範相奸笑道:“對!這
    就是天下四大智者,謀聖計聖、毒士美周郎,不約而同,給杜預設下的計策啊。”
    李泌不解道:“我們現在,嫌棄杜預名氣太大,對我們威脅太大,而瘋狂限製他還來不及,為何要捧他?如果朝廷繼續捧他,他豈不是功勞、名望更大?更加無法限製?”
    範相冷笑道:“這才是,這個計策的高明之處。”
    他在李泌耳邊,耳語兩句。
    李泌眼前一亮:“妙,實在是妙。”
    範相冷笑道:“而且,我猜這幾個人雖非國君,但都是國君的絕對心腹,代言人。他們既然來,便是帶著國君的意思。我們這盤大棋,不光大唐在下,這幾個國家也在下。”
    “杜預想要急流勇退,韜光養晦,隱藏起來怎麽行呢?”
    “我們要想辦法,讓他更加煊赫、功高震主才是。”
    “古往今來,大唐第一完人?”
    李泌也奸笑不已。
    範相捧腹狂笑:“何止大唐第一完人?乃是聖元大陸,亙古以來第一完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既然要捧,自然要捧得高高的。”
    李泌眼中陰光閃爍:“此人,就算想推脫,都萬萬沒有推脫之力。”
    “嘿嘿,不錯,正是。”
    範相眼中冒光。
    第二天,上朝。
    一場令人頗為不解的古怪事情,發生了。
    先是一位清流,主動向太後上奏折,替杜預鳴不平。
    “···杜預匡扶社稷,複興大唐,其功績震古爍今、直追太宗,朝廷卻幾無封賞,於情
    無義,於理不合。該重重加封,表彰他經天緯地的功績。”
    太後看到這奏折上多有誇張詞匯,將杜預比肩大唐創立者太宗,頗為不喜:“朝廷卻是要封賞杜預,杜預卻堅決推辭,並非哀家賞罰不明啊。”
    一位朝廷勳貴近親、怡親王李雙出列道:“杜預推辭,乃是臣子之道,禮數而已。昔日,堯禪讓與舜,舜也堅決推辭,甚至逃入山中,不肯接受。朝廷若真心想要封賞杜預,您該下達命令,直接封他,而不是他一推辭就收回。”
    太後看到不光清流大臣、連皇族都出麵,推波助瀾,要推動重新封賞杜預,微微皺眉,看向李泌範相。
    這兩人,葫蘆裏賣的什麽藥?
    李泌、範相麵上古井無波。
    太後心如明鏡。她太清楚這兩人是什麽尿性,之前是眼紅妒忌杜預的功勞,一定要謀算杜預,如今杜預將權力都還給朝廷,他們得到最大的利益,卻為何要吹捧杜預?
    難道,杜預地位提高,不會威脅他們的位置嗎?
    但太後一想,這兩人說的冠冕堂皇,朝廷若不封賞杜預,也確實在民間多有怨言,隻能同意:“那你們拿出辦法吧。”
    “遵旨。”
    李泌、範相擠眉弄眼。
    內閣裏,武士彠、林如海對視一眼,頗為不解。
    朝廷中,又在搞什麽幺蛾子?
    很快,李泌授意下,一堆文人就炮製出對杜預的表彰封賞旨意。
    太後一看,無語。
    好家夥,我直接好家
    夥。
    杜預竟然被肉麻無比、搞出一個頎長無比的封號——“大成至聖朝先師先聖宣父太師隆道公文宣王”。
    這名字一出,整個朝廷都被深深震撼了。
    就沒見過這麽大的口氣、這麽長的名字!
    好家夥,哪怕大行皇帝、鼎湖乘龍、龍馭上賓的時候,他老人家的諡號【建道備德大功複興烈文仁武聖明安孝皇帝】,從字數上都比不過你們給杜預整得這封號。
    就連大唐建立者太宗皇帝,也不過諡號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
    杜預這舉人的封號,竟然比太宗、先帝諡號還長!
    就問你們牛逼不?
    太後直接看向李泌,懵逼:“你們這是?”
    李泌也躲不開,索性出列解釋:“這裏麵的“大成”是指:杜預學究天人,總結了三皇五帝上周以來,約六千年的曆史文化,集曆代聖王之大成的思想;“至聖”是對杜預學問和道德修養的極度讚譽,因杜預立功立德立言,既有功績,更有高超的德行;“文宣王”是朝廷所封,之前給他的郡王杜預推掉了,但他的功勞足以封王。文宣王意為對在他教化王道、聖人之道方麵的傑出貢獻肯定。”
    太後被弄糊塗了,繞口令般念了兩遍:“哦,就算這樣,你們打算封杜預為什麽···大成至聖、朝先師先聖、宣父、太師、隆道公、文宣王?這未免太過離譜了吧?”
    “不不不。”
    李泌義正辭嚴,連連擺手道:“杜預匡扶社稷
    、再造乾坤、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封王一點都不離譜。倒是朝廷,若不肯拿出點真東西來,獎勵功臣,隻會讓外人笑話、後人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