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皇帝,又醒了!

字數:5904   加入書籤

A+A-




    “這王八蛋!安史之亂,風雨如晦,需要有人承擔責任的時候,他怎麽就瘋了?現在杜預,啊呸,是我們收複了國土失地,他竟然又恢複了?這混蛋是否故意裝病?裝瘋賣傻,躲避責任?”
    “可惡啊,這落地桃子,豈能讓他這麽輕易撿回?”
    李泌眼中,殺機一閃。
    之前,李泌眼中最大的眼中釘,是杜預。
    但隨著杜預辭官回鄉、躬耕窮廬,李泌雖然還在不擇手段打壓、陷害,但目標依然盯在皇位上。
    本以為十拿九穩,卻冷不防瘋皇帝又恢複健康?如此一來,就還難逼他退位了。
    太後的心頭,卻也不是滋味——知子莫若母。她很確定,年輕皇帝瘋是因為什麽,如今康複又是因為什麽。
    作為權力狂的王姪,最理想的處境,是皇帝在位,但無法處理朝政,“隻能”由她這個太後臨朝聽政。
    如此一來,她無皇帝之名,卻有皇帝之實權。
    皇帝一複蘇,從禮法上,太後於情於理,都不能再把持朝政,而要還政與皇帝。
    遺憾。
    太後帶著複雜的心情,帶著李泌等內閣成員,去探望皇帝。
    皇帝果然眼神恢複了清澈,再也沒有之前的瘋狂與癲癡,連王者之相都恢複了。
    他端坐在寢宮正中央龍椅上,一旁武媚娘挺著大肚子伺候著,遠遠看到太後駕到,微笑出迎:“皇兒不孝,讓母後擔心了。”
    太後王姪欣喜道:“多虧你及時恢複。讓哀家也放心
    了,不然哀家到了九泉之下,無顏麵見先帝。”
    皇帝又淡淡瞟了一眼李泌:“這些時日,也讓兄弟你費心了。”
    李泌內心p,臉上還要笑嘻嘻,急忙跪下道:“臣弟一直擔心聖駕龍體,如今看到皇兄意氣風發,恢複如初,不勝欣喜。”
    眾人仔細端詳著皇帝,皇帝果然氣色如常,恢複的很是不錯。
    一旁站立的武媚娘,暗暗撇嘴。
    沒有人,比她更清楚皇帝這病是怎麽回事。
    一開始,確實是杜預詩詞,把皇帝氣瘋了。
    皇帝本以為,仗著皇權在手可以任意拿捏杜預,手拿把掐,就足以讓杜預生不如死,誰知杜預如此刁鑽奸詐,反向拿捏皇帝,皇帝一時想不開就氣瘋了。
    但隨著戰事進展順利,皇帝在三個月前,就基本無礙了。
    他卻依舊裝瘋賣傻,瘋瘋癲癲,故意偽裝成瘋癲小孩子的樣子跑來跑去,卻心懷叵測。
    他在暗中觀察每一個人,要找出每一個人的所思所想。
    特別是當時戰局焦灼,責任巨大,皇帝卻可以躲在幕後,暗中觀察——若平叛戰爭一切順利,他再最後跳出來撿落地桃子,橫豎皇帝是終身製,他不退位就依舊是皇帝。
    若再有波折,他也好躲過責任,無需為任何失利負責。相反,一旦局麵遇到挫折,他反而可以堂而皇之,站在製高點,譴責掌權者統治不力,借機奪回權力。
    無論戰事順利與否,皇帝都穩穩立於不敗
    之地。
    這就是甩鍋者的特權——鍋不在我手裏,我卻掌握絕對主動權。
    武媚娘一開始都沒發現皇帝異常,直到皇帝一天突然冒出一句:“杜預,好詩,真真好詩啊。”
    武媚娘心中一驚。
    這年輕皇帝,複蘇了。
    杜預的苦日子,要來了。
    皇帝康複後,朝臣中絕大多數人,都是理所當然的保皇派,哪怕範相都欣喜若狂,投入皇帝懷抱——他本就是皇帝絕對心腹。
    皇帝也順理成章,重新掌握了權力,大權在握。
    太後,再次光榮退居二線。
    對大唐百年最大劫難——安史之亂的爆發,熟視無睹、負有主要領導責任的皇帝,卻憑借裝瘋賣傻、躲過一劫,安然無恙,坐在杜預一手奪回的長安大明宮中,繼續執掌大權,這是何等的諷刺?
    但皇帝卻麵無愧色,一切平靜如常。
    他十分寬容大度,承認了太後設置內閣的戰時安排,並繼續任命李泌、範相、林如海、武士彠為四大閣老。
    唯有武媚娘清楚,一場席卷大唐的風暴,就要來了。
    皇帝瘋子、偏執狂的性格,從未改變,甚至因被杜預氣瘋了,在天下麵前丟光臉麵,而更加偏執、瘋狂、陰暗。
    比起大局觀出眾的太後王姪,皇帝對杜預的仇恨,更是深深刻在骨子裏。
    “李泌、範相。”
    皇帝重新掌權後,第一件事,就是召見兩位權臣、奸佞。
    李泌、範相心中惴惴,畢竟在皇帝昏迷發瘋這段時間,他
    們沒少幹壞事。
    然鵝。
    皇帝一張嘴,卻讓李泌放鬆下來。
    “朕知道,你有意要對付杜預。還給太後上了個折子?”
    皇帝目光一閃:“連折子的內容,朕都看過了。你想的很好!”
    李泌心頭一震,想不到,太後不支持自己的計劃,皇兄蘇醒後,卻反而與自己不謀而合,一定要謀算杜預?
    意外之喜。
    皇帝淡淡道:“你的奏折,朕準了!”
    他拿起朱紅禦筆,在李泌的奏折上,刷刷刷批了下去。
    “準武親王所奏,賜杜預都督中外諸軍事,開府儀同三司,加九錫,假節鉞,冕十旒,入朝不趨,讚拜不名,劍履上殿。”
    高力士、武媚娘在一旁看著,背脊發涼。
    杜預,危!
    “高力士·····”
    皇帝的聲音,虛無縹緲,但更加悠遠,如同從地獄中傳來。
    高力士急忙跪下:“奴才在。”
    皇帝將聖旨淡淡丟給他:“去,想辦法將朕的恩典,推給杜預。”
    高力士冷汗直流:“若杜預不接呢?”
    皇帝冷笑道:“那你就不要回來了。朕隻要結果!”
    高力士匍匐在地,瑟瑟發抖。
    滁州。
    一個月來,杜預曬黑了很多,天天下地幹活,躬耕與老家,家裏兩畝地,種的杜預很辛苦。
    桌子上,卻擺放著幾樣東西。
    都督中外諸軍事,開府儀同三司的聖旨。
    金燦燦的九錫,假節鉞,都是剛從長安送來的。
    冕十旒的宇冠,同樣是華美絕倫,剛從長安送到杜預府邸。
    林星河、
    弄玉從後堂出來,看著眼前滿桌子金燦燦之物,為之驚歎。
    小蠻好奇捅了捅冕十旒的宇冠,仰頭問杜預:“這是什麽東西?怪好看的,還挺配主人你的。”
    杜預苦笑道:“這個,叫滅三族大禮包。”
    小蠻嚇了一跳:“啊?這麽危險的?”
    所謂冕十旒,便是有十條玉串簾子裝飾的王冠,正常情況下,唯天子能戴。
    此物不消說,價值連城,還是一樣大小的東珠穿成,璀璨奪目,珠光寶氣,才氣衝天,乃是一件至少鎮國的文寶。
    杜預擺弄著冕十旒的宇冠,淡淡道:“光是看此物,就知道東吳也參與其中。不然大唐都找不齊這麽整齊、名貴的東珠。”
    “美周郎,唯恐我死的不夠快啊。”
    林星河憂心忡忡道:“此物,是高力士送來的?”
    杜預點點頭:“高力士剛走。怕我拒絕,連詔書也沒念,人一到,將聖旨和東西放下,就腳下抹油,溜之大吉,唯恐我追上馬車還回去。”
    弄玉氣憤道:“這哪裏是什麽朝廷的恩賞?這分明是捧殺。朝廷中有奸佞小人,從正麵對付你不行,就改換套路,要對你實施捧殺,將你高高捧起,給與你足以引起公憤的各種僭越稱號、待遇,再大肆宣揚、抹黑你,坐實你權臣、奸臣、偽君子的口實。”
    “將都督中外諸軍事,開府儀同三司,加九錫,假節鉞,冕十旒,入朝不趨,讚拜不名,劍履上殿···”
    林星河也
    是讀書人家的小姐,熟讀史書,自然懂得這些東西莫大隱患,憂心忡忡:“這些東西,莫不是權臣篡位之前,逼著皇帝朝廷給與的超級別特權。一旦你擁有這些,便等同向天下宣布,你誌不在小,要大鵬展翅,改朝換代。這些傳言,哪怕隻是部分人相信,都會從根本上損害你的名譽、聲望。”
    杜預微微一笑:“這正是他們的目的。所以,哪怕我將高力士拒之門外,甚至將東西丟出去,也無所謂。他們隻要將此物送到我門口,趁著夜裏隔著院牆丟進來,就算我圖謀僭越、大逆不道了。”
    宋佳霖瞠目結舌:“這不是蓄意構陷、抹黑陷害嗎?你明明都推辭地一幹二淨,他們還要如此陷害你?”
    弄玉氣憤道:“這還是得益於杜預見機行事,急流勇退,天下皆知。若是杜預還在掌握軍權,手握重兵,占據河北三鎮,與蒙元對峙,這些內外奸人還不知怎麽編排抹黑呢?”
    紅娘憤怒道:“這明目張膽的抹黑打壓,太後怎麽能答應呢?她明明說過多次,感謝杜預匡扶社稷的大功,恩準杜預參加科舉,為何出爾反爾?”
    杜預淡淡道:“根據可靠情報,朝廷中,皇帝已然從瘋癲中康複,重掌大權。給我這聖旨,是他老人家重新坐上龍椅後簽發的第一份。”
    眾女脊背發涼,冷汗津津。
    皇帝,是被杜預氣瘋的。
    這代表著,皇帝與杜預的仇恨,
    幾乎無法化解,他這次重掌大權,勢必將成為杜預的噩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