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試,會元!

字數:5979   加入書籤

A+A-




    別說密探,連各處情報老窩都被一鍋端了。
    要說百姓還沒有這麽大本事,能將臥虎藏龍的一國情報機關搗毀,但問題是,潛伏在狂怒百姓群中的北方商會和菩薩蠻人員,可是比敵國情報更專業的人士啊。
    其中,更有高手如林。
    敵國密探剛要飛簷走壁逃走,就被人群中飛出的一枚奪魂鏢、或者袖裏箭擊中要害,慘叫從空中墜落下來。
    哪怕其中駐紮著翰林以上文位的敵國高手,也會被北方商會和菩薩蠻及時通知當地官府,予以圍剿、擊殺、鎮壓。
    別忘了,兩京五十州,整個北方都是杜預解放光複的,統治了兩年,官府中自然大把的官員官吏,都是杜預一手安排的。
    明麵支持杜預不行,我官府堂堂正正圍剿敵國探子,也不行嗎?
    誰敢允許敵國探子,潛伏在大唐?
    連不少千牛衛喬裝打扮的密探,都被“不知情”的官府,“不明真相”的百姓群眾追打了十條街,跑得慢的直接被打死,跑得快命都快沒了。
    在這場大清洗中,至少一萬五國的密探、內奸,被官府、百姓抓獲、打死。
    五國在大唐情報網絡,遭到毀滅性打擊、破壞,估計很久都無法恢複元氣。
    僥幸躲過一劫、沒被發現的密探黑子,瑟瑟發抖,再也不敢散布杜預謠言,隻能灰溜溜逃走。
    下次,五國再想在大唐有所行動,探聽、刺探、散播、暗殺,都力有未逮,實力大降。
    鬼穀子、周瑜、魯肅、孫臏、曹丕都哭暈在廁所。
    這損失之大,不比一場戰爭損失小。
    很多暗線、內奸,都是經年累月,才能潛伏積累下來、發展起來的資源。如今統統身份暴露,情報網被徹底破壞,損失之大,根本無法估量。
    特別是很多頗有身份、能量的棋子,也被一並曝光,被各地官府拿下、審問,在保護傘沒來得及反應、發揮作用之前,就慘遭嚴刑拷打,不得不招供認罪,鐵證如山,讓五國蒙受了巨大的損失。
    大唐境內,各國潛伏內探,一時間被掃蕩一空。
    “什麽?”
    接到千牛衛被百信痛打、五國密探大量被殺的消息,李泌勃然大怒:“這些刁民,竟然敢殺我千牛衛密探?想要造反嗎?”
    林如海平靜道:“沒辦法。這些千牛衛密探,不知為何,也卷入了對杜預構陷、抹黑的事件中,被百姓指認出來,瘋狂追打,亂拳如雨,一命嗚呼,動手的人太多,旁邊官府都看不清,也抓不住這麽多。”
    “還有些,是當地官府在搜捕敵國探子時,拔出蘿卜帶出泥,將跟敵國奸細卷在一起的千牛衛密探誤傷了。”
    他質問道:“武親王,你是負責千牛衛指揮的。不知道,為何我堂堂朝廷直屬千牛衛,竟然與敵國潛伏的探子,沆瀣一氣、蛇鼠一窩,一起密謀陷害我國忠良?這背後,有什麽人指使?又出於什麽動機?”
    “啊這?”
    李
    泌隻能將眼睛瞟向龍椅上的皇帝。
    皇帝卻兩眼一翻,口吐白沫,倒在龍椅上,不省人事。
    “啊!”
    眾人急忙上去,掐人中,灌薑湯。
    皇帝被折騰了半天,才翻著白眼,幽幽醒來,仰天大叫。
    “杜預!朕誓殺汝!”
    聞訊趕來的太後,手扶額頭。
    又來是吧?
    一場鬧劇,就此收場。
    被回旋鏢打中的皇帝、李泌,還有五國智者們眼冒金星,損失慘重,自然偃旗息鼓,暫時消停了許多。
    鬼穀子、黃巢、荀聖、仙佛神魔等勢力,也在相互敵對和猜忌中,不敢輕易動手,率先下場,都在暗暗閉關憋著勁,準備新賽季的大戰。
    夏天,一晃而過。
    秋天,再次到來。
    三年一度的會試,再次開啟。
    隻是今年情況特殊,原本今年並非大比之年,還不該在長安京師,舉行會試,且朝廷爆發安史之亂,大唐損失慘重。
    可杜預這逆天黨,卻一路開掛,以短短一個月時間,一舉匡扶社稷,收複了全部失地,使得大唐受到損失掉到最低,朝廷大喜之下,決定加開恩科,開科取士。
    當然在叛亂中,朝廷損失了大量官員,且有大批官員投靠叛軍被罷官問罪,朝廷職務大量出缺,也是開恩科的原因之一。
    這一次恩科,大唐各地冒出了很多才華橫溢大才子,金秋奪魁、蟾宮折桂呼聲很高。
    例如十年前彗星般崛起、橫空出世的巴州大才子蘇東陽,同樣連中四元,被譽
    為天下第一奇才。
    如今他也傳出風聲有意要出關,一爭高下,爭奪會元之位。
    而天下五大書院,聽到大唐開恩科消息,也聞風而動。
    大唐雖然遭遇重創,但又收複所有國土,連續擊敗數個強國,大陸聲望日隆,也被眾多勢力,漸漸重新認識。
    大漢雲中書院、大秦嵩陽書院、大宋白鹿書院、東齊墨家非攻書院、大唐嶽麓書院都放出風聲,要派出優秀學子參與這次大唐辛醜恩科考試。
    除了五大書院,十國更有道家瀛洲學宮、佛門明法寺院、兵道學院等,也在時刻關注大唐恩科,摩拳擦掌準備下場一試。
    這就是科舉的魅力——科舉並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關係天下氣運、十國國運、各方勢力、誰主沉浮之大事。
    但大唐億萬百姓,翹首以盼,目光聚焦在一個人的身上。
    杜預。
    大唐詩仙、酒仙、謫仙杜預。
    在天下百姓眼中,杜預早已不需要科舉,來證明什麽。他早已注定名垂青史的千古風流人物。
    但杜預卻依舊辭官、回鄉,讀書,老老實實走科舉之路。
    這讓很多人,大呼看不懂,百思不得其解。
    杜預正在看會試的規則:
    會試,乃大唐科舉考試之一。一般試期為每年的三月。於鄉試之次年,在京師的禮部進行,由皇帝特派正副總裁進行考試。會試內容與鄉試基本相同,由禮部奏請欽命,禮禦射樂書數。閱卷大臣由禮部奏派。又稱“
    春闈”。會試的主考官身份就更高了,他們要麽是殿閣大學士,要麽是六部尚書,最差也是正三品的副都禦史。會試的第一名稱為會元。
    而這次會試,為何一反常態,卻安排在秋天舉行了?
    因這次是恩科。
    大唐為慶祝平叛戰爭的勝利,也為彌補官員大量戰死、失蹤、下獄的損失,補充取士,特加推恩科。
    杜預已拿下童生案首、秀才案首、府試案首和鄉試解元。從縣試、府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都是第一名。
    聖元大陸上,隻有兩個人拿過六元。
    杜預至今保持了不敗金身,連續斬獲四元,是聖元十國中呼聲最高的潛在六元爭奪者。
    在科舉六試之上,還有一門聖元十國才俊參加的國試!
    而國試第一名,稱【聖元】!
    聖元大陸的聖元!
    據說,唯有唯一真聖能以不敗金身第一名的成績,通過所有考試。
    杜預最清楚,每一次考中第一,文淵閣都會給與豐厚的獎勵,稱號、神通、文氣、文寶。
    他並不打算,將會試第一名會元拱手讓出。
    “禮禦射樂書數啊?”
    “還是皇帝親自出題?”
    杜預摸著下巴,沉思道:“就是不知,皇帝會出什麽樣的題目呢?”
    “出什麽也無所謂了。”
    “因我都能考中會元。”
    杜預笑了笑。
    此時,長安,宮廷中。
    皇帝、李泌、範相正在密謀。
    “此次會試,朕最不喜歡看到,便是杜預再次奪魁。”
    皇帝斬釘
    截鐵道:“此人,橫空出世以來,我大唐已然變成他一人縱橫之天下。必須挫動此人銳氣,方可。”
    李泌搖頭道:“以此人在安史之亂中表現的文氣縱橫,才華橫溢,隻怕大唐天下雖大,讀書人百萬,卻很難有人能挫動他銳氣。將會元搶走。”
    皇帝怒道:“朕這不是找你們想辦法?杜預再厲害,難道就沒辦法阻止他連中五元?”
    皇帝思來想去,杜預之所以被眾人膜拜,因他在文學上實在太過突出,文氣縱橫,為天下人熟知。
    要抹殺杜預,必須先破除他科舉不敗金身,讓天下百姓對他的迷信崇拜產生動搖。
    否則,在聖元大陸這迷信崇拜文氣的國度,杜預就是無敵的,任何針對他陰謀詭計都無效。
    範相賊眉鼠眼道:“我有個辦法,可破杜預不敗金身。”
    兩人一亮,目光聚焦。
    範相陰笑道:“會試,乃是在長安舉辦,天下才子齊聚於此。而題目,又是陛下您出的····”
    皇帝眼前一亮:“你的意思是?”
    範相冷笑道:“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既然是文章,那自然各有各的長處優點。我們隻要在判卷上下點功夫,不愁杜預還能考第一名。”
    “不保險。”
    李泌搖頭:“杜預之才學,比其他人高出一大截,如錐立兜中,考官就算昧著良心打分,也難說能保證他不第一。我倒是有個更穩妥的主意。”
    他奸笑道:“既然是皇兄你出題,那就請
    現在出題吧。臣弟可以找個人,然後···如此這般···”
    他壓低聲音,在皇帝耳邊耳語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