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3章 生辰使
字數:4173 加入書籤
半個月過去了,張義幾人始終藏身在這家客棧,哪怕是陳啟吳東高燒不退,隻能靠著用布蘸了井水降溫,他們都沒有選擇離開。
期間,這家客棧被鄉兵,駐守的官兵以及衙門裏的巡捕,搜查過幾次,都沒有發現藏身的幾人。
最驚險的還屬七天前,那股西夏騎兵真的衝進了這座縣城,見沒有值錢東西可搶,隻能燒了幾座房子悻悻離開。
這天一早,幾人見街上恢複了往日秩序,也不再有鄉兵來回巡邏。於是,張義當機立斷,換上早已準備好的破舊衣衫,裝作難民模樣,逃離了河濱縣。
等幾人回到大同府城,已經距離刺殺韓誌過去了整整一月時間。
“則成,你怎麽這副打扮?”
蕭思禮看著衣衫襤褸的幾人,不由驚詫問道。
“嗨!老爺,就別提了!”
張義長歎一聲,這才把幾人遭遇講述了一遍。
蕭思禮聽完,目光不善的看向陳吳二人。
陳啟吳東連抬頭的勇氣都沒有,恨不得將頭埋進褲襠。
蕭思禮卻是知道,此時不是教訓二人的時候,因為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待屏退眾人,房間裏隻剩他和於則成,這才輕聲說道:“陳學武之前來過。”
“陳學武來了?”
張義腦子裏滿是疑惑,難道大宋那邊有大事發生?
蕭思禮點了下頭:“說是宋國任參知政事丁度,為賀夏國生辰國信使,率團出使西夏。”
ps:這個官名比較少提及。北宋時期,宋遼兩國凡遇到對方國家的皇帝、皇後甚至皇太後的生辰,都會彼此派出使者道賀。三蘇之一的蘇轍,在任吏部尚書期間,也幹過這差事。
張義聞言,本能覺得不太對勁。
畢竟,這隻是宋遼兩國之間的禮節,對西夏還從未有過。況且,此時西夏勢弱,大宋更沒有主動結好的理由。
事實證明,不隻他有這個看法,蕭思禮也同樣如此。
隻聽對方說道:“我覺著這事應另有隱情,且不說之前有無此等先例,就說現在的遼夏關係是勢同水火,宋國此時選擇遣使入夏,不能不讓人產生遐想啊。”
張義點頭表示認同,隨後就問道:“那老爺的意思是?”
“不是我的意思!”
蕭思禮擺手過後,又向上京方向抱拳:“老爺我將此事密報給了皇上。”
說到這裏,臉色一肅,咳嗽一聲:“皇上口諭……。”
張義連忙抖擻精神,束手而立。
就聽蕭思禮繼續說道:“皇上口諭,立即查明緣由,呈報回京。”
張義茫然的抬起頭:“老爺,這麽說,是讓小子去西夏走上一遭?”
蕭思禮為難說道:“按照老爺的本意,是不打算讓你去的。隻是……,哎,實在是沒人比你更了解西夏的狀況了。況且,那邊也沒有人手可供調配,所以……。”
張義不等對方說完,就立即表態:“老爺!小子省得,小子這就收拾行裝,盡快趕到興慶府。”
“那你這一路上,可要多加小心。千萬別像上次似得……。”
說到這裏,蕭思禮歎氣出聲,眼神中有一抹擔憂閃過。
等他整理情緒就繼續說道:“我會叮囑魏峰兩個,務必……。”
“老爺!”
張義打斷對方,語氣平淡的說道:“小子就不帶他們兩個了。”
“那可不行,你一人過去,太危險了。需知沒藏赤地……。”
不等蕭思禮把話說完,張義再次打斷:“老爺,魏家兄弟不會那邊的口音啊。現在兩國關係這樣,他倆的身份怕是禁不起層層盤查。”
蕭思禮良久沒有說話,最終化為一聲歎息:“也罷!總之,哪怕差事辦不了,你也要安全回來。可莫要逞強!”
張義聞言,有那麽一刹那,被對方感動到了。
當然隻是那麽一瞬,隨即心緒重歸平靜。
“老爺放心,小子知道輕重!”
說完,向對方深施一禮,隨後就倒退著出了房間。
蕭思禮目送對方的身影消失,又是長歎一聲。
“哎!一切皆有命數!”
與此同時,夏州北城門外,三朝老臣,新任知州李若穀率領一眾下屬,送使團出城。
生辰使丁度與對方稍作寒暄,便帶領使團向興慶府出發。
望著遠去的使團,送行的隊伍一名綠袍官員低聲埋怨:“真是不知禮數,居然連車都不下,也不知道擺的什麽譜。”
話音剛落,就引來周遭官員的探究目光。
綠袍官員見此,更是梗著脖子說道:“本來嘛!丁相公都與知州拱手道別,偏偏那輛車裏的兩人,連車都不下。真不知怎麽混進使團的!”
眾人順著對方手指方向望去,正是使團中的最後一輛馬車。
殊不知,車上坐的正是喬裝打扮的吳宇和曹宇婷。
此次出來,吳宇是受了司使的差遣,與飛龍使李崇仁有機密要事相談。
至於,曹宇婷則是主動請纓,隻說可以給吳提點出謀劃策。
消息一路報到了官家趙禎那裏,最終經過其點頭應允,曹宇婷才得以隨使團同行。
二人秘密前往西夏,也隻有使團裏的丁度了解其中詳情。其他人,隻當這二人是丁度的貼身仆役。
使團離開不久,一名小廝打扮的人物,就找上吳曹二人。
“相公叫你倆去麵前說話。”
“是!謝謝小哥!”
吳宇微笑點頭,帶著家丁打扮的曹宇婷就去了前隊。
稍後,二人就鑽進了丁度乘坐的馬車。
丁度等二人坐穩,就擺出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
“臨行之時,官家有過交代,說你二人身負重任,需本官多加協助。”
丁度從二人臉上掃過,才輕聲說道:“那就說說吧,需要本官如何協助?”
二人聞言相互對視一眼,最終選擇讓吳宇來說。
吳宇卻是不答反問:“相公,可知官家為何會打破慣例,遣使入西夏為國君慶賀生辰?”
這個問題難不倒丁度,幾乎是脫口而出:“本官聽說,夏遼兩國的邊境屢有摩擦。官家此次派本官入夏,一為國君慶賀生辰,二嘛,就為表明我大宋態度,震懾遼國。好讓遼國在反攻的時候,有所顧忌,不敢肆意妄為。”
吳宇點了點頭,而後就湊到對方耳邊,以極低的聲音說道:“相公過來,是為震懾。下官入夏,卻是為提供實際幫助。”
喜歡諜戰風雲錄:大宋請大家收藏:()諜戰風雲錄:大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