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小傳臚

字數:4214   加入書籤

A+A-


    韓王留下最好的蒙古馬,是要送給自己與皇後的,康元帝還在感動中。
    小胖子繼續囉嗦的道:“這蒙古馬,可好了,體型特別高大,速度快,耐力好,又正當年。”
    聽小胖子說著,康元帝望著他,目光都變得柔和起來了。
    小胖子還碎碎念的道:“最難得的是,這馬還特別溫順,對主人忠誠,就算不會武的人騎上去,也不會有事的。”
    康元帝的臉一下子就黑了,年輕的時候,武藝就不行,當時在諸位皇子之中,屬於墊底的存在,最不高興聽別人說他不會武。
    康元帝變臉訓道:“哼,小六子,你堂堂一個親王,整日無所事事,隻知道吃喝玩樂,整這些沒有的………”
    小胖子傻了,父皇這是怎麽了?
    剛才還好好的,臉上還有笑容,怎麽說翻臉就翻臉了,還罵上了?
    小胖子心中腹誹:皇爺爺當年沒說錯,父皇真是有些喜怒無常,哼,太難伺候了。
    康元帝罵了幾句,讓小胖子去後宮看他母後。
    看著小胖子迫不及待逃去的背影,康元帝臉上又露出笑容來,對戴權道:“戴權,你將韓王獻的馬,編進禦馬行列,讓下麵的人好生養,過兩日,天氣好了,朕要去騎一騎這馬。”
    畢竟是兒子第一次送的馬,還是要試一試的。
    戴權低頭應了。
    …………
    四月二十二,賈環、鄭玄、李繡一起去了內務府,量身定製進士服。
    四月二十六是傳臚大典,三百名貢士都要穿進士服。
    四月二十四日下午,禮部來人到賈府,給賈環傳宮裏的旨意。
    傳賈府貢士賈環,明日清早進宮麵聖,賈府又歡呼雀躍。
    公布最終排名,是四月二十六日,朝廷會舉辦盛大的儀式,叫傳臚大典。
    明日是四月二十五,叫小傳臚。
    小傳臚,是從明朝開始的,殿試之後,閱卷大臣們改三日的卷子。
    在第四日,閱卷官將三百貢士的排名,前十名的排名交給皇上。
    小傳臚,是在明日最終要公布排名的前一日,宣前十名的貢士進宮,讓皇上再見一見這些貢士。
    其實就是讓皇上麵試,看看這十位貢士的長相,明朝對狀元、榜眼、探花的相貌,還是有些要求的。
    清朝也一直延續小傳臚的規定。)
    二十四日,能接到禮部通知明日麵聖,說明殿試考試,賈環進了排名十名了。
    賈府上下,欣喜若狂,賈母、賈政、趙太太、賈家的子弟、姐妹們都替賈環高興,進前十名了,如果運氣再好一些好,說不準,還能進前三。
    …………
    一甲三個人,叫進士及第。
    二甲,也叫進士出身,有幾十人或者一百多人,不是固定數目的,看當時貢士的質量與皇帝的意願。
    三甲,叫同進士出身,最少有一百多人。
    ………
    雖然,李繡沒接到通知,不能去參加小傳臚,卻也沒太失望,他已經考過兩次會試了,兩次落榜,這是第三次進京趕考,能上金榜,已是很高興了。
    二十五日早晨,賈環來到宮門前,十位貢士都在這裏等候。
    小太監見人齊了,引他們十人進了乾清宮東朝房等候。
    乾清宮大殿的兩側有東朝房,與西朝房,供臣子等候覲見皇帝的地方,大臣在這裏整理儀容,準備奏章,按照品級順序等候召見。
    朝房很大,連著近臣的值房。
    這裏不止是臣子等候覲見,還值房是供皇帝身邊近臣辦公的,裏麵還有茶水與點心供應。
    還是禮部侍郎嚴峻,先先見他們十個貢士。
    嚴峻道:“奉皇上口諭,有兩個問題,讓你們回答的,第一個問題,如要開海通商,應該開幾個碼頭?第二個問題,開海通商之後,你們認為一年能收多少稅銀?”
    然後,有小太監給十人發了紙與筆,在值房,有辦公桌給他們書寫。
    十人老老實實找位置,書寫答案。
    半個時辰,十人寫完了,交給嚴峻逞進去給皇上。
    早朝結束後,皇上留下幾位親王、郡王、公爵、內閣大學士、六部堂官、都察院院首、政通司政使、大理寺寺卿。
    召見十位貢士進殿覲見。
    賈環等十位貢士,規規矩矩的進殿給康元帝見禮。
    幾日前殿試,考生們已見過皇上,幾百人一起考試,上次壓力沒這麽大。
    現在隻有十個人,皇上與朝廷重臣眾目睽睽之下,有幾名考生臉上發白,腳底發軟的。
    康元帝打量了殿前的十人,還是賈家小子賣相最好,唇紅齒白,俊秀書生的樣子。
    誰能想到這樣斯斯文文的小子,肚子裏鬼主意這麽多,幫小六子賺了不少銀子了,兩人倒是臭味相投。
    康元帝點頭示意,首輔唐慎微邁步出來。
    首輔唐慎微,麵容清瘦,顴骨微凸,眉宇間有幾道深深的皺紋,眼睛雖顯渾濁,卻依然炯炯有神,問道:“剛才,嚴侍郎代皇上問你們的問題,你們十人的回答,有九人的答案,是差不多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認為大雍開海,先開兩個碼頭或者三個碼頭,一年的關稅與貿易稅,能收有二十萬兩銀子至八十萬兩銀子不等。”
    唐慎微開始點名道:“江西孫承,你先說,為何隻開兩個碼頭。”
    江西孫承,是一個中等身材,偏瘦的考生,站出來,有些顫顫巍巍的道:“皇上、首輔唐大人、學生認為,開海不應太急進,慢慢來,先開兩個碼頭,等開海四五年之後,有了足夠經驗,再決定是否多開幾個碼頭。”
    “至於稅銀,能收二十萬兩銀子,學生認為不應看太重這些稅銀,能夠維持碼頭管理的衙門開銷,就足夠了………”
    首輔唐慎微等孫承說完,又問了第二個。
    九個人都講完了,隻剩下賈環。
    首輔唐慎微目光如炬,仿佛能洞察人心,望向賈環,臉上露出一絲笑意,似乎暗含鼓勵,道:“賈環,他們九人的答案,比較求穩,做事有章法,你的答案則不一樣,你認為開海第一年,就要開八個碼頭,開滿三年之後,每年能給大雍朝帶來四百萬到一千萬兩的稅銀?”
    乾清宮大殿中,一片嘩然,十人寫的答案,隻有皇上與三位大學士看了。
    一千萬兩銀子?
    怎麽可能?
    大雍朝國庫一年財政收入,才三千萬兩銀子。
    開海通商,關稅與貿易稅,三年之後,每年能收四百萬到一千萬稅銀?
    這誰能相信?
    喜歡重生紅樓之庶子賈環請大家收藏:()重生紅樓之庶子賈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