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無恥的馬屁精

字數:4358   加入書籤

A+A-


    皇上問賈環時,陳硯之留神聽,等賈環說出同意首輔唐慎微的意見,留守承德行,不敢回京,陳硯之才放下心來。
    兵部尚書汪文靜臉上,露出輕蔑的神情,說道:“賈侍讀,你雖然是讀書人,賈家可是世代武勳,怎麽著?你是覺得我大雍幾萬禁軍,不能在野外與區區幾千蒙古人對戰?”
    朝廷的文官,還是保守,大多是支持首輔唐慎微的求穩戰略,不願冒險與蒙古人在野外正麵交鋒。
    近十幾年,大雍與蒙古人的野戰,騎兵就沒贏過蒙古人。
    兵部的文官是例外,汪文靜等人是支持武勳,趁禁軍現在有優勢兵力,騎兵眾多,可與蒙古人拚一場。
    皇上不太信,以賈環的銳氣,不應該如此?
    這可不像賈環的風格,繼續問道:“賈侍讀,就這樣?同意唐愛卿的意見,留守承德行宮?”
    賈環恭敬的道:“聖上,天子係國本,安危關社稷,今陛下欲親統皇師涉險,臣敢不披肝瀝膽以諫?”
    “………”
    皇上瞪了一眼賈環,讓你出主意,不是讓你說這些廢話的。
    賈家小子去一趟揚州城,回來就變了?想做諍臣了?
    “臣誠惶誠恐,稽首頓首,謹以萬死泣血之誠,冒昧陳情於陛下。”
    “聞聖王治國,在知天命而順陰陽。昔漢高祖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猶困白登七日,若非陳平奇計,幾傾漢祚,唐太宗英武冠絕古今,渭水之盟亦需割袍為誓,至若前朝昏君輕率北狩,遂有土木堡之變,使神器幾移。”賈環一臉嚴肅的道。
    首輔唐慎微撫須讚道:“皇上,賈侍讀所言極是,此皆天子親征之鑒,血淚斑斑,足令後世惕然。”
    “《易》雲:"大君有命,開國承家,小人勿用。"今蒙古雖擾邊陲,陛下輕涉鋒鏑,猶以和氏璧擊石,縱得小勝,實虧大體,此正明君憂國之道也。”
    首輔唐慎微的話音剛落,賈環便如搗蒜般連連點頭,嘴裏不停地念叨著道:“對,對,對,大人所言極是。”臉上還露出一副心悅誠服的表情。
    皇上麵沉似水,仿佛籠罩著一層寒霜,他的眼神冷冽,直直地盯著眼前的賈環,聲音冰冷的道:“賈家小子,莫非你覺得朕的禁軍,皆是酒囊飯袋?你就如此篤定,朕的禁軍,打不贏那些蒙古人?”
    賈環連忙做惶恐狀,道:“皇上,臣可不敢這樣說?臣聞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萬乘之君行不履危。………至於禁軍……”
    皇上見賈環還欲言又止的鬼樣子,氣得罵道:“你還有什麽不敢說?”
    賈環猶豫的道:“皇上,臣想……您如果此時回京,路上遇到蒙古騎兵,禁軍既想保護皇上,又想分兵去抵抗蒙古人,難免……顧此失彼……,陛下若在陣中,禁軍三軍將士出於忠心,瞻前顧後,不能全力殺敵。”
    皇上寒著臉道:“依照你的意思,朕隨軍回京,還會耽誤了禁軍殺敵?”
    “皇上,臣不敢……”
    首輔唐慎微又道:“皇上,賈侍讀所言有理,昔周成王踐祚,周公旦攝政七年,終致太平;宋真宗澶淵之盟,寇準力勸駐蹕,遂定百年和局,蒙古勁敵,宜緩圖之,不能急於一時,聖上當以垂拱治天下。”
    首輔唐慎微與賈環,一唱一和,互相誇讚,康元帝心中不滿,卻也無可奈何。
    賈環見皇上臉色還是不好,笑著道:“陛下是天下明君,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坐鎮承德行宮,指揮禁軍將士各展所長,何需親臨戰陣?”
    皇上聽了,臉色好了許多,輕哼一聲,道:“賈家小子,少說這些好聽的話,你既然說朕是天下明君,為何朕又不能親征抗蒙?”
    “曆史上,漢高祖抵禦匈奴,唐太宗也曾領軍滅突厥,以天下蒼生為念,都身先士卒,怎麽到了朕這裏,就不能禦駕親征了?在你眼裏,朕難道是不能領兵的無能君主?”
    這就有些強人所難了,你自己什麽武力值,難道不知道?
    大殿群臣,都望向賈環,皇上這話,可不好回答啊!
    汪文靜、陳硯之之輩都忍不住幸災樂禍的望著賈環。
    賈環,你說做皇上的,不應該領兵,漢高祖、唐太宗禦駕親征,又怎麽解釋?
    賈環如果敢說當今皇上能力不足,比不上漢高祖、唐太宗,所以不能領兵,那更是要作死。
    賈環馬上恭敬的鞠躬一禮,誠懇的道:“臣無禮了,隻願吾皇為堯舜,不願皇上為漢高祖、唐太宗。”
    “…………”
    無恥!
    太無恥了!
    賈環,這也實在太無恥了吧。
    汪文靜、陳硯之等人暗罵賈環無恥,真是馬屁精,盡拿好話溜須哄騙皇上。
    漢高祖、唐太宗雖然功績顯赫,地位卻遠不如堯舜的,在儒家道統,堯舜是最理想化的聖皇,道德的最高典範。
    堯舜屬於道統,是已經神話了的聖主,漢唐僅僅屬於政統,人類的明君。
    堯舜屬於“創德”之巔,遠高於漢高祖的“創業”和唐太宗的“中興”。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雖明知賈環是撿好聽的話來說,皇上還是忍不住心中高興,嘴角上揚,笑罵道:“休要胡說,已經做了翰林院六品侍讀,說話做事不懂嚴謹一些,什麽堯舜,說這種小兒之言,豈不讓人笑話你?”
    皇上收起笑容,道:“如此說來,賈侍讀,你是一意孤行,要反對朕回京了?反對禁軍與蒙古騎兵野外較量?”
    賈環想了想,說道:“陛下身係九鼎,實乃大雍社稷命脈所在,朝廷如若想引誘蒙古人過來,也不能讓皇上冒矢石之險。”
    嗯?
    不用倉促回京誘敵?
    “皇上一向心係天下百姓的疾苦,愛民如子,留在承德行宮,皇上可經常巡視附近皇莊的試種地裏新種苗,關心農田耕種。”
    讓皇上經常出去巡視皇莊農田?
    附近的皇莊農田,距離承德行宮最近的幾裏,遠的十幾裏。
    想引蒙古騎兵過來?
    陳硯之立刻站出來表忠心,反對道:“皇上,臣反對,賈侍讀,真是荒唐,剛才你還口口聲聲說皇上是大雍社稷命脈,不應該涉險回京,如今又讓皇上出去冒險?豈不是自相矛盾?”
    汪文靜等人知兵之人,都暗罵陳硯之蠢貨。
    在承德行宮附近巡視皇莊,怎麽能與回京路上風險,相提並論?
    回京的路上,沒有防禦工事可以依靠,要實打實地承受蒙古騎兵狂暴的正麵衝擊,沒有退縮的餘地。
    皇上在皇莊巡視,附近會有大量的斥候,隻要發現蒙古騎兵來了,禁軍隻需要攔截一會蒙古騎兵,聖駕就能安全回承德行宮。
    到時候,幾萬禁軍就能全力的圍剿蒙古騎兵。
    皇上沒理陳硯之這書呆子,望向首輔唐慎微。
    唐慎微站出來,表示附議賈環的建議。
    皆大歡喜,主戰的禁軍的勳貴將領和保守的文官,都能接受。
    文官本來反對皇上回京,皇上現在留在承德行宮,隻是要經常出去巡視皇莊。
    幾萬禁軍保護下,應該出不了什麽危險。
    第一更,繼續碼字,第二更可能很晚)
    喜歡重生紅樓之庶子賈環請大家收藏:()重生紅樓之庶子賈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