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章 前朝中後期,遍地是將軍

字數:2439   加入書籤

A+A-


    此時,大雍朝收到北邊的緊急軍情戰報,蒙古人與胡遼兩國盟軍的戰爭,分出了勝負。
    蒙古大軍與胡遼兩國聯軍對陣僵持之時,蒙古的間諜潛入胡遼聯軍的背後,探清了藏糧草與牲畜在山穀的一個據點。
    蒙古大軍派出一支兩千人的騎兵分部,突襲了這個山穀,漫天的火箭,焚燒了山穀的糧草與牲畜。
    蒙古又使人在胡遼兩國聯軍中,散播糧草被燒,聯軍缺糧的謠言,動搖兩國聯軍的軍心。
    胡遼聯軍主帥不得已,做出暫時向後撤退的決定。
    蒙古大軍趁夜,傾巢而出,在胡遼聯軍想撤退時發動奇襲,重創了胡遼聯軍。
    胡遼聯軍各留下兩萬人斷後,被蒙古大軍全殲了斷後的聯軍。
    胡遼兩國聯軍往西北逃竄,蒙古大軍一路掃蕩,七天追出三百餘裏,俘獲了大批胡遼兩國的牧民與牛羊,至此大勝收兵回蒙古。
    …………
    大雍朝收到草原上的這個戰報,朝野震動。
    胡遼兩國聯軍被蒙古大軍重創,逃竄進山裏。
    冬季到來,山裏比草原更難行走,不利於騎馬追擊,蒙古人大勝暫時撤退。
    意味著明年蒙古大軍再卷土重來之時,胡遼兩國聯軍很可能就抵擋不住了。
    明年,胡遼兩國一旦被蒙古人滅了,或者兩國投降了,以後,大雍朝就要獨自麵對蒙古大軍的全麵入侵,留給大雍朝革新強軍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皇帝召集了一次重要的大廷議,在大雍朝的朝堂之上,氣氛很凝重。
    內閣的三位大學士,在廷議上均表態,朝廷必須加快革新製度,還要強軍練兵,強大的軍隊,才是大雍朝安全的保障。
    軍隊是大雍的脊梁,保衛大雍的疆土,抵禦外敵的侵略,需要強大的軍隊。
    讓人意外的是,首輔唐慎微提到一點,年初時,胡遼兩國駐京的皇子想與我大雍勳貴聯姻的事。
    胡遼兩位皇子,分別看上了兩位郡王之女,也就是縣主,當時太上皇與皇上都沒表態,事情就暫擱下來。
    康元帝明白首輔的意思,同意了這事,將皇室宗族的兩位郡王的女兒,兩位縣主嫁於胡遼皇子。
    明年,如果胡遼兩國被蒙古大軍剿滅,大雍可冊封這兩位胡遼的皇子為郡王,成為大雍朝的藩屬國,以兩人之名,召集胡遼兩國殘部,組建草原聯軍,繼續在後方抵禦蒙古人。
    …………
    與胡遼皇子聯姻的,為何是郡王的女兒?
    郡王在前朝,是特殊的存在,看似很尊貴,其實虛有其表,是不太重要的王爵爵位。
    明朝分封各地守土的親王,基本上都是老朱家的子孫。
    唯一守土又不是親王的,是朱元璋的義子沐英,封了國公,世代鎮守雲南。
    明朝傳來三四代君皇之後,全國有二十多位親王,將近兩百七十多位郡王。
    明朝郡王的俸祿,隻是親王的十分之一。
    為何出現這個情況?
    從明朝郡王封爵製度,本身就是問題。
    明朝朱元璋建國規定,親王的嫡長子,可封為世子,將來可繼承親王的王爵。
    親王的其他兒子,不論嫡庶,都可封為郡王。
    郡王的兒子,都可封將軍爵位,這裏麵的問題就大了。
    有的親王妻妾成群,生了十幾個,甚至二十多個兒子,那就有二十多位郡王出來了。
    明朝到了嘉靖帝,宗室人口暴漲,宗室爵位的俸祿,已經占了全國百分之三十七的稅糧。
    嘉靖帝不得已,才修改皇室宗藩條例)。
    為了化解了爵位太多,國家財政危機,親王的嫡子,才能封為郡王。
    親王的所有庶子,一律不能封郡王,不論長幼,隻能封鎮國將軍或者輔國將軍爵位。
    到了萬曆年間,朱家宗室人口有二十萬之多,郡王有三百位,將軍爵位有近兩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