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袁紹慘敗
字數:7865 加入書籤
幽默化三國演義!
然而,在曹操趁著袁紹的潰敗之際,整頓軍隊,蜿蜒追擊。
袁紹僅著輕便便服,率領八百餘名騎士,疾馳至黎陽北岸。
大將蔣義渠出營迎接。
袁紹將先前的遭遇向義渠傾訴,義渠隨即召集四散的士卒。
這些士卒得知袁紹尚在,紛紛如蟻附膻,士氣再度高漲,商議返回冀州。
行軍途中,夜宿荒涼的山野。袁紹在帳篷中聽到遠處傳來哭泣聲,便悄然前往傾聽。
原來是一群戰敗的士兵聚在一起,訴說著失去兄弟、親人的痛苦,個個捶胸頓足,痛哭流涕。
他們紛紛表示
“如果當初聽從田豐的建議,我們又怎會遭受這場災難!”
袁紹悔恨交加地說
“我不聽田豐的勸告,導致兵敗將亡,如今回去,還有什麽臉麵見他?”
次日,袁紹騎上馬正準備出發時,逢紀率軍前來接應。
袁紹對逢紀說
“我不聽田豐的話,才落得如此下場。我如今回去,羞愧難當。”
逢紀趁機進讒言道
“田豐在獄中得知主公兵敗,竟拍手大笑道‘果然不出我所料!’”
袁紹勃然大怒
“這個狂妄的書生竟敢嘲笑我!我一定要殺了他!”
於是,他命令使者帶著寶劍先行前往冀州的監獄,處決田豐。
卻說在那牢獄深處,田豐正閑坐,
忽一日,
一名獄吏蹦跳著來到他麵前,笑嘻嘻地開口道
“別駕大人,小的給您賀喜來啦!”
田豐挑了挑眉,反問道
“喜從何來?”
獄吏得意洋洋地說
“袁將軍吃了個大敗仗回來,您這回兒可要受寵了!”
田豐聞言,哈哈大笑
“我這是樂極生悲啊!”
獄吏不解,追問
“別人都為您高興,您怎麽反倒說死就死呢?”
田豐搖頭歎氣
“袁將軍這人看似寬宏大量,實則心狹嫉妒,從不看重忠心。要是他打贏了,心情一好,說不定還能放我一馬;如今他輸得灰頭土臉,我是徹底沒戲了。”
獄吏半信半疑,還沒反應過來,
一個使者帶著利劍匆匆而來,傳下袁紹的命令,要取田豐項上人頭。
獄吏這才如夢初醒,大驚失色。
田豐淡定地說
“我早就知道自己難逃一死。”
獄吏們聽了,無不淚流滿麵。
田豐又道
“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若是不識時務,跟錯了老板,那是自己缺心眼!今日我這一死,又有何妨!”
說罷,就在獄中自刎了。後來的人們為此吟詩一首,打趣道
昨兒沮授在軍中丟了麵子,
今兒田豐在獄裏丟了腦袋。
河北的頂梁柱一個個倒下,
本初家底兒不保,
這江山怕是要換主啦!
田豐死後,聽說的閑人都是一副“哎呦喂”的表情。
袁紹打道回府到冀州,心裏那叫一個五味雜陳,政務啥的都成了浮雲;
家裏的劉夫人則是催他趕緊定個接班人。
老袁家有三個少爺
大少爺袁譚,文藝名顯思,被發配去青州看大門;
二少爺袁熙,
小號顯奕,被打發去幽州吹風;
至於三少爺袁尚,
花名顯甫,是老袁和劉夫人的小棉襖,長得一表人才,老袁疼得不行,就留在了身邊。
自從官渡那邊吃了敗仗,
劉夫人就開始攛掇立小棉襖袁尚為太子,
老袁就拉上審配、逢紀、辛評、郭圖這四個哥們兒一起開個會。
原來審配和逢紀是袁尚的粉絲,辛評和郭圖則是袁譚的鐵杆。
這四人各自擁護自己的偶像。
當下,袁紹對這四人說
“現在外頭還亂著呢,家裏的事兒得早點兒弄明白,我想商量商量立個接班人。
大兒子譚,脾氣火爆,動不動就想砍人;二兒子熙,又軟趴趴的,難成大器;
三兒子尚,倒是有那麽點兒英雄氣概,對讀書人也很尊敬,我打算立他。你們覺得咋樣?”
郭圖跳出來說
“三個少爺裏頭,譚是老大,現在又在外麵混,主公你要是廢長立幼,那家裏可就要鬧騰了。現在咱們軍隊士氣低落,敵人又快打到家門口了,
哪還有空讓父子兄弟內鬥啊?主公你還是先想想怎麽擋敵吧,立誰當太子這事兒,別瞎折騰了。”
袁紹聽罷,還是猶豫不決。
在一陣風風火火的急報中,
消息傳來
袁熙帶著六萬大軍,從幽州浩浩蕩蕩而來;
袁譚也不甘示弱,領著五萬勇士,自青州踏步前進;
連袁紹的外甥高幹也湊了個熱鬧,帶著五萬兵馬,從並州趕來,齊聚冀州,準備大幹一場。
袁紹聽聞此事,樂得合不攏嘴,連忙整頓人馬,準備與曹操再較高下。
而曹操呢,帶著他那勝利的餘威,就在河上擺好了陣勢,迎接各路英雄好漢。
當地的老百姓,也是熱情得很,提著吃的喝的,跑來歡迎他們。
曹操看到幾位白發蒼蒼的老大爺,就請他們進帳篷裏坐下,親切地問道
“老丈,您貴庚啊?”
老人們回答說
“我們都快要百歲啦。”
曹操感慨地說
“我的士兵們打擾了你們的安寧,真是過意不去。”
老人們卻搖頭說
“哎呦,曹丞相,您這就謙虛了。當年桓帝時期,楚宋兩地上空出現了黃星,遼東的殷馗大師精通天文,他在這裏過夜時告訴我們
‘黃星出現在乾象,正照耀著我們這片土地。五十年後,梁沛之間必出真命天子。’
如今一算,正好五十年。那袁紹對百姓重稅苛捐,大家都對他怨聲載道。
而丞相您興仁義之師,討伐罪人,官渡一戰,大破袁紹的百萬雄兵,正應了殷馗大師的預言,百姓們都能指望過上太平日子了。”
曹操聽了,忍不住笑出聲來
“老丈過獎了,我怎敢當?”
然後,他慷慨地賞賜了老人們酒食和絹帛,讓他們高興而歸。
曹操又下令全軍
“誰要是膽敢下鄉偷吃雞犬,就按殺人罪論處!”
這一令下,軍民無不敬畏,曹操心裏也暗自得意,想著這下子民心可用,天下可定矣。
聽聞袁紹匯集了四州的勇士,號稱雄師二三十萬,氣吞山河般挺進至倉亭紮寨。
曹操不甘示弱,率領精銳之師迎頭趕上,安營紮寨,穩如泰山。
翌日,兩軍對峙,擺開架勢,猶如兩股不容的洪流,一觸即發。
曹操,這位機智過人的統帥,帶著他的將領們大步流星地走出陣前,
袁紹也不甘示弱,領著三個兒子、一個外甥以及一群文官武將,氣勢洶洶地來到戰場。
曹操開口了,語氣中帶著一抹戲謔
“本初啊,你這是何苦呢?明明已經黔驢技窮,何不幹脆投降?別等到刀子架在脖子上,那就真的哭都來不及了!”
袁紹聞言,怒火中燒,瞪眼環視自己的將領們,咆哮道
“誰給我上去教訓教訓這個狂妄之徒?”
袁尚,急於在父親麵前顯擺,揮舞著雙刀,像一顆脫韁的野馬,衝出了陣地,來來回回,像個不知疲倦的陀螺。
曹操眯著眼,好奇地問道
“這小子是誰?”
有個見多識廣的將領答道
“那是袁紹的三公子,袁尚。”
話音未落,一名將領已經挺槍而出,正是徐晃麾下的猛將史渙。
兩騎交鋒,不過短短幾個回合,袁尚就耍了個花招,假裝敗退,史渙追擊之際,
袁尚反身就是一箭,正中史渙的左眼,當場從馬上栽倒,一命嗚呼……
袁紹看到兒子大顯神威,得意洋洋地揮動馬鞭,指揮著大軍如同潮水般湧向對方,
一時間,戰場上塵土飛揚,金鼓齊鳴,雙方展開了激烈的廝殺。
最終,雙方鳴金收兵,各自撤回營地,留下了一地的狼藉和不屈的戰意。
在一次充滿歡笑和機智的戰略規劃會議上,
曹操與他的將領們圍坐一堂,商討著如何巧妙破解袁紹的軍力。
程昱,那位機智的策略家,提出了一個絕妙的計策,他建議曹操
“讓我們以退為進,撤至河畔,暗中布置十支伏兵。當袁紹的軍隊追至河邊時,我軍背水一戰,必將激發出士兵的生死之勇,這樣一來,袁紹的軍隊就不是我們的對手了。”
曹操對這個計劃大為讚賞,於是按照程昱的建議,將軍隊分成左右各五隊。
左側隊伍由夏侯惇、張遼、李典、樂進和夏侯淵各自率領;
右側則是曹洪、張合、徐晃、於禁和高覽的隊伍。
而中央的先鋒位置,則由勇猛無比的許褚擔任。
第二天,隨著戰鼓的激蕩,
這十支隊伍率先出發,他們已經在左右兩側秘密布下了埋伏。
到了午夜時分,曹操命令許褚帶領部隊前進,假裝去劫擊袁紹的營地。
袁紹的五個營地的士兵紛紛被驚動,許褚見狀立即回撤,誘使袁紹的軍隊追擊。
隨著戰鬥的呼聲此起彼伏,天色漸明,袁紹的軍隊終於追至河邊,發現曹操的軍隊已經無路可退。
曹操高聲呼喊
“前方已是絕路,我勇敢的將士們,何不拚盡全力,奮力一搏!”
士兵們聞言,紛紛轉身,以驚人的勇氣和力量向前衝鋒。
許褚更是如同戰神降世,策馬揮刀,一舉斬殺了數名敵將,使得袁紹的軍隊陷入了混亂之中。
在袁紹匆忙撤軍的途中,背後曹操的追兵如影隨形。
正當他們急匆匆地前行時,突然鼓聲雷動,左邊夏侯淵,右邊高覽,兩翼伏兵如同天降神兵般殺出。
袁紹緊急召集三個兒子和一個侄子,拚死衝破血路,狼狽逃竄。
跑不到十裏地,左邊樂進,右邊於禁如同地獄門神般殺出,將袁軍打得落花流水,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再跑不遠,左邊李典,右邊徐晃,又如兩頭猛虎截殺一陣,讓袁紹父子心驚膽戰,慌不擇路地逃回舊寨,急忙命令部隊煮飯。
就在他們準備填飽肚子的時候,左邊張遼,右邊張合,如同餓狼撲食,直衝寨門。
袁紹驚慌失措地跳上馬背,向前狂奔至倉亭。
人馬俱疲,正要歇口氣,曹操的大軍又如影隨形地追趕上來,袁紹隻得舍命繼續逃竄。
在逃亡的緊要關頭,右邊曹洪,左邊夏侯惇,如同門神一般擋住了去路。
袁紹大聲疾呼
“若不拚死一戰,我們都要成為俘虜了!”
於是,他奮力衝擊,終於突破了重圍。
但不幸的是,袁熙、高幹都身中箭矢,軍馬傷亡慘重。
袁紹抱著三個兒子,痛哭流涕,悲痛欲絕之際,竟昏倒在地。
幸好眾人及時施救,才將他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