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太史慈去世 劉備喪妻
字數:8425 加入書籤
卻說,戈定是太史慈的老鄉。
那天他混在軍隊裏,跟著進了合淝城,找到了養馬的後槽,兩人開始密謀。
戈定說:
“我已經派人去通知太史慈將軍了,他今晚一定會來接應我們。你有什麽好辦法?”
後槽說:“這裏離中軍有點遠,晚上急行軍不方便,我們可以在草堆上放一把火,你去前麵大喊造反,城裏的軍隊一亂,我們就趁機刺殺張遼,剩下的軍隊自然就會逃跑。”
戈定聽後大讚:
“這計策真是太妙了。”
那天晚上,張遼得勝回城,犒賞三軍,下令不許脫甲睡覺。
他的親信說:
“今天大獲全勝,吳兵已經逃遠了,將軍為何不脫甲休息?”
張遼說:“不行。做將領的,不能因為勝利而驕傲,也不能因為失敗而沮喪。如果吳兵趁我們沒有防備,突然襲擊,我們怎麽辦?今晚的防備,要比平時更加嚴密。”
話音剛落,後寨就起火了,一片造反的喊聲,報告的人絡繹不絕。
張遼出帳上馬,叫來了十幾個親信將校,站在路中央。
他的親信說:
“喊聲這麽急,我們去看看嗎?”
張遼說:“怎麽會有一城的人都造反呢?這一定是造反的人,想要驚擾我們的軍士。誰要是亂動,就先斬了他!”
沒過多久,李典就帶著戈定和後槽來了。
張遼問明了情況,立刻在馬前斬了他們。
就在這時,城門外傳來了鑼鼓聲,喊聲震天。
張遼說:“這是吳兵在外麵接應,我們可以趁機抓住他們。”
於是,他命令人在城門內放一把火,大家都大喊造反,大開城門,放下吊橋。
太史慈看到城門大開,以為裏麵發生了變故,挺槍縱馬先進了城。
城上突然炮聲響起,亂箭如雨下,太史慈急忙撤退,身上中了幾箭。
這時,李典、樂進殺出,吳兵損失慘重,他們乘勢追到了寨前。陸遜、董襲殺出,救了太史慈。
曹兵自然撤回。
孫權看到太史慈身受重傷,更是悲痛欲絕。
張昭建議孫權撤軍,孫權同意了,於是收兵上船,返回南徐潤州。
等到軍隊駐紮下來,太史慈的病情加重;孫權派張昭等人去探望,太史慈大喊:
“大丈夫生於亂世,應該帶著三尺劍立下不朽的功勳。現在我的誌向還沒實現,怎麽能就這樣死去!”
說完,他就去世了,享年四十一歲。
孫權一聽說慈兄歸西,心裏那個疼啊,簡直比丟了心愛的雞腿還難過,
於是下令在南徐北固山下給他來了個豪華葬禮,還把慈兄的兒子太史亨收養在自己家裏,當寶貝一樣寵著。
再說,玄德大佬在荊州正忙著給軍隊做“美容”,
聽說孫權在合淝的戰役中栽了個大跟頭,灰溜溜地逃回了南徐,趕緊找孔明大哥商量對策。
孔明一邊嗑瓜子一邊說:
“昨晚我觀星象,看到西北方向有顆星星摔了個狗吃屎,肯定得有皇族成員報到。”
話音未落,突然傳來消息說公子劉琦兩腿一蹬,嗝屁了。
玄德一聽,哭得稀裏嘩啦,眼淚比尿還多。
孔明連忙安慰道:
“生死有命,老板別哭了,再哭咱們荊州的魚都得跳江自殺了。現在重要的是趕緊派人去守城,還得準備後事。”
玄德抽泣著問:“派誰去?”
孔明說:
“除了雲長,還能有誰?”
於是立馬讓雲長去襄陽鎮守。
玄德抹著眼淚說:
“現在劉琦掛了,東吳那幫家夥肯定要來討荊州,咱們怎麽應對?”
孔明一拍胸脯:“放心,要是有人來,我有的是辦法對付。”
果不其然,半個月後,東吳的魯肅帶著慰問團來“哀悼”了。
這可真是:
計策早已布好局,
就等東吳使臣來送溫暖。
卻說孔明得知魯肅駕到,便與玄德齊步出城恭迎。
倆人將肅迎至官署,一番見禮後,肅開門見山道:
“聽聞皇叔仙逝,我家主公特備微薄之禮,遣我前來獻上哀悼之情。周都督也再三向劉皇叔、諸葛先生致以深切慰問。”
玄德與孔明連忙起身道謝,接過禮物,隨即設宴款待。
酒過三巡,肅提起往事:
“記得皇叔曾言,若公子不在,便當歸還荊州。今公子已歸天,自當履行前言。不知何時能辦理交接?”
玄德微笑回應:“且慢,先飲酒,此事咱們再議。”
魯肅勉強又飲幾杯,再度追問。
玄德未及回答,
孔明卻臉色一變,戲謔道:
“子敬啊,你這問題問得也太直白了,真是讓人不好意思開口!自高皇帝斬蛇起兵,開創基業,傳承至今;
時運不濟,群雄並起,各霸一方,但天道輪回,終將一統江山。我家主公可是中山靖王後裔,孝景皇帝的嫡係玄孫,當今皇上的親叔,
難道沒資格分封土地?再說劉景升是我主的兄長,弟承兄業,豈不是順理成章?你家主公不過是錢塘小吏之後,無功無德於朝廷,
如今憑勢力占據六郡八十一州,竟還貪心不足,想要吞並漢室江山。劉氏天下,我主姓劉卻沒有份,你家主姓孫反而要強取豪奪?
況且赤壁之戰,我主勞苦功高,眾將效命,豈是你東吳一家之功?若非我們借來東南風,
周瑜小兒怎能建立半點功勳?江南一旦被破,別說二喬要入銅雀台,恐怕連你的家人都保不住。
剛才我主之所以沒有直接回答,是因為以為你聰明絕頂,不需多說,沒想到你竟然如此不解風情啊!”
一席俏皮話,
讓魯子敬啞口無言,半晌才擠出一句:
“孔明兄的言辭,似乎頗有道理;隻是我這魯肅,實在是處境尷尬。”
孔明疑惑地問:
“有何尷尬之處?”
魯肅歎息道:“記得當年皇叔在當陽遇難,是我引你過江,拜見我們主公;後來周公瑾想出兵奪荊州,又是我出手阻攔;
至於答應公子去世後歸還荊州,也是我親口承諾。如今若是食言,讓我魯肅如何是好?
我們的主公和周公瑾定會責怪。我死而無憾,隻擔心激怒東吳,挑起戰端,皇叔你在荊州也坐不安穩,成為天下笑柄。”
孔明輕鬆地回答:“曹操統帥百萬大軍,以天子之名動兵,我都視若無睹,又怎會怕了周瑜那小子呢!
如果擔心你的麵子掛不住,不如這樣,我建議主人立個借據,暫時把荊州當作借款;等到我主有了新的城池,立即歸還東吳。這主意如何?”
魯肅皺眉問:“孔明兄,你打算什麽時候奪回城池,歸還我的荊州?”
孔明笑道:“中原戰事緊急,不是一時半會兒能解決的;西川的劉璋軟弱,我主正有意圖之。一旦得手西川,立刻歸還。”
魯肅無奈,隻得接受。
玄德親自揮毫,寫下借據,簽名蓋章。
擔保人諸葛孔明也跟著簽了名。
孔明戲謔道:
“我是皇叔這邊的人,自己擔保自己,豈不是笑話?麻煩子敬兄也來簽個名,回去見吳侯也好看。”
魯肅點頭:“我深知皇叔是仁義之君,絕不會失信。”
於是簽下名字,收好文書。
宴會結束,魯肅告辭,玄德和孔明送他至船邊。
孔明叮囑道:“子敬兄回去見吳侯,要善言解釋,別胡思亂想。如果不認可我們的借據,
我可要翻臉不認人,連八十一州都給奪過來。現在我們隻求兩家和睦,別讓曹賊看笑話。”
魯肅告別船隻,踏上歸途,他首先抵達柴桑郡,拜見周瑜。
周瑜好奇地詢問:“子敬,你這次去荊州成果如何?”
魯肅自信滿滿地回答:“我這裏有文件。”
隨即將其遞給周瑜。
周瑜一看,立刻捶胸頓足,哭笑不得地說:“子敬啊,你這是被諸葛亮的計策給忽悠了!名義上是借地,實際上卻是耍賴皮。
他說一旦攻下西川就歸還,可誰知道他什麽時候能打下西川?
要是十年都拿不下西川,難道就十年不還?這種毫無保障的文件,怎麽能信呢?
你還給他擔保!如果他不還,你豈不是要受牽連?主公怪罪下來,我們怎麽辦?”
魯肅聽了這番話,愣了半天,然後若有所思地說:
“我覺得玄德不會辜負我的。”
周瑜搖頭苦笑:“子敬啊,你太天真了,劉備那是個狡猾的老狐狸,諸葛亮更是個詭計多端的狐狸精,他們可不像你這麽純樸。”
魯肅有些慌張地問:
“那我該怎麽辦?”
周瑜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
“子敬,你是我恩人,想到當年你慷慨解囊的情誼,我怎能不幫你?你就放寬心,在這裏多住幾日,
等我派出去的人從江北回來,了解了詳細情況,我們再做打算。”
魯肅聽後,雖然還是有些忐忑不安,但也隻好耐心等待。
數日過去了,偵察兵跑來報道:
“荊州城內,彩旗飄飄,善事連連,城外新墳一座座拔地而起,士兵們個個披麻戴孝。”
周瑜聽後一臉驚訝地問:
“誰走了?”
偵察兵說:“劉備的甘夫人仙逝了,即刻就要安排葬禮。”
周瑜轉向魯肅,眼裏閃著狡黠的光:
“我的計謀得逞了!這下可以讓劉備束手就擒,荊州易如反掌就能得到。”
魯肅疑惑地問:“有何妙計?”
周瑜得意洋洋地說:
“劉備剛喪妻,肯定想再娶。主公有個妹妹,那是個女中豪傑,身邊侍女成群結隊,平時刀槍不離身,閨房裏兵器比誰都多,連男人都自愧不如。
我來給主公寫封信,派人去荊州提親,誘劉備入贅。一旦他落入我們手裏,就把他關進大牢,然後派人去討荊州,用以交換劉備的自由。
等他交出荊州城池,我自有後續計劃。至於你,子敬,就安然無恙了。”
魯肅感激地行了個禮。
周瑜迅速寫好信函,挑了艘快船讓魯肅乘風破浪直奔南徐見孫權,首先呈上借荊州的提案。
孫權看後搖頭笑道:
“你這是怎麽了?這樣的提案有什麽用?”
魯肅回答:“周都督有信在此,他說用這個計策,荊州就能手到擒來。”
孫權讀完信後,暗自點頭,心中暗喜,琢磨著派誰去合適,突然靈光一閃:
“非呂範莫屬。”
於是立即召見呂範,對他說:
“聽說劉備最近成了鰥夫。我有個妹妹,打算讓她嫁給劉備,結為秦晉之好,共抗曹操,振興漢室。這個媒人非你莫屬,希望你立刻前往荊州,替兩家搭橋。”
呂範領命,當天就準備好船隻,帶上幾個隨從,駛向荊州。
然而,自從劉備失去了甘夫人後,日夜沉浸在煩惱之中。
某天,他正與諸葛亮輕鬆閑聊,突然有人通報說東吳派呂範來訪。
諸葛亮笑著說:“這肯定是周瑜的詭計,目的無非是為了荊州。我就躲在屏風後麵偷聽。
無論他們說什麽,主公都先答應下來。把來人安排在賓館休息,我們再另外商議對策。”
劉備便邀請呂範進來,兩人行禮後坐下。
喝完茶,劉備問道:“子衡此行,想必有要事相告?”
呂範說:“我聽說皇叔喪偶,恰好有一戶人家有位佳人,因此不顧避諱,特來提親,不知皇叔意下如何?”
劉備回答說:“中年喪妻,實在是大不幸。妻子屍骨未寒,我怎能忍心立刻再談婚論嫁?”
呂範卻說:“人若無妻,好比房屋無梁,豈能半途而廢人倫之常?我們吳侯有一位妹妹,既美麗又賢惠,足以執帚奉箕。
如果兩家能結為秦晉之好,那麽曹操那賊也不敢覬覦東南之地了。這樁婚事對家庭和國家都有利,請皇叔不要猶豫。
隻是我國太吳夫人非常寵愛這個小女兒,不願意讓她遠嫁,所以必須請皇叔到東吳迎娶。”
劉備問:“這件事吳侯知道嗎?”
呂範回答:“沒有事先稟報吳侯,我怎麽敢輕率地來說呢?”
劉備又說:“我已經年過半百,頭發斑白;而吳侯的妹妹正是青春年華,恐怕不適合做我的配偶。”
呂範卻道:“吳侯的妹妹,雖然身為女子,但其誌向勝過男兒。她常說:‘若非天下英雄,我誓不侍奉。’
如今皇叔名揚四海,正是所謂的淑女配君子,又怎麽會因為年齡大小而相互嫌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