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曹操大宴銅雀台

字數:9127   加入書籤

A+A-




    自那赤壁之恥後,曹操心頭常掛念著一雪前恥;
    隻是顧慮孫權、劉備聯手,因此不敢輕舉妄動。
    恰逢建安十五年春光明媚之際,銅雀台竣工。
    於是,曹操在鄴郡召集了文武百官,大擺宴席慶祝一番。
    這銅雀台啊,就坐落在漳河邊上,氣勢磅礴,居中矗立的正是銅雀台本尊,
    左邊一座名叫玉龍台,右邊那座叫金鳳台,每座都有十丈高。
    上麵還搭了兩座橋,串連成一片,萬戶千門,金光閃閃,碧瓦熠熠。
    到了慶典這天,曹操那是一個颯爽英姿,頭戴金光閃閃的寶冠,
    身披綠油油的錦羅袍,腰間玉帶掛著珠光寶氣的鞋子,高高在上地坐著。
    而那些文武百官呢,就像星星捧月一般,在台下侍立,好不威風。
    這樣的場麵,簡直是搞笑版的
    “皇帝的新裝”,
    曹操在台上得意洋洋,仿佛在說:“看啊,這就是我的偉大工程!”
    而下麵的文武百官,估計心裏都在想:“這得花多少銀子啊……
    曹操心血來潮,想看手下武將們箭術如何,
    便吩咐侍從拿來一件西川織造的絢麗紅錦戰袍,巧妙地掛在飄逸的垂柳枝頭,
    下方安置了一個箭靶,劃定了百步之遙作為射擊線。
    將武將們分成兩撥:曹家親戚一律身披火紅戰袍,其他勇士則綠油油一片,
    各自手持雕花長弓和羽毛長箭,跨坐駿馬,擺好架勢,靜候命令。
    曹操揮舞著指揮棒,宣布了一個頗具誘惑力的規則:
    “誰能一箭射中靶心,這件華麗的錦袍就歸他!要是射偏了,就得罰喝一大杯清水。”
    命令剛落,紅袍隊伍中,一位意氣風發的年輕將軍策馬衝出,眾人一看,原來是曹休。
    曹休在靶場來回疾馳三趟,拉滿長弓,瞄準,一箭射出,不偏不倚,正中靶心。
    頓時,鑼鼓喧天,歡呼聲四起。
    曹操在高台上瞧得清楚,樂得合不攏嘴,讚道:
    “這小子真是我曹家的千裏馬!”
    正當他準備派人去給曹休送錦袍時,綠袍隊伍中突然殺出一騎,大聲喊道:
    “丞相的錦袍,應該讓給我們這些外姓英雄先試試,宗族裏的人別急著搶先啊!”
    曹操定睛一看,原來是文聘。
    諸位官員紛紛起哄:
    “讓我們瞧瞧文仲業的箭術如何!”
    文聘信手拈弓,一躍上馬,一箭嗖地一聲正中靶心。
    觀眾席上爆發出一陣喝彩,鑼鼓喧天,熱鬧非凡。
    文聘得意洋洋地大喊:
    “快把錦袍給我呈上來!”
    就在這時,紅袍隊伍中衝出一員猛將,聲如洪鍾:
    “文烈尚未收兵,你怎敢爭先?看我來給你倆解解箭!”
    他拉滿長弓,一箭射出,也是正中紅心。
    眾人再次齊聲喝彩,一看,原來是曹洪。
    曹洪正伸手要拿錦袍,突然綠袍隊伍裏又跳出一員武將,揮弓高呼:
    “你們三個的箭術算什麽?看本將軍的!”
    眾人一看,竟是張合。張合駿馬疾馳,一個漂亮的回身射,箭矢也鑽進了紅心。
    四支箭密密麻麻擠在一塊兒,觀眾們驚歎不已:
    “這箭術真是絕了!”
    張合得意地說:
    “這錦袍非我莫屬。”
    話音未落,紅袍隊伍中又衝出一員戰將,高聲挑釁:
    “你那回身背射算什麽本事?看我來個奪心射!”
    眾人目光齊聚,夏侯淵也。
    夏侯淵策馬衝到邊界,一個急轉身,一箭飛出,正好插在四箭中心。
    鑼鼓再次齊鳴,夏侯淵勒馬挺胸,大聲問道:
    “這一箭,能不能贏來錦袍啊?”
    就在此時,綠袍隊伍中,一員大將應聲而出,大喝道:
    “慢著,錦袍留給我徐晃!”
    夏侯淵問:“你有什麽高招,能奪走我的錦袍?”
    徐晃回答:“你那奪心射算不得本事。看我單手拿袍。”
    他輕拈弓箭,瞄準遠處的柳條,一箭射去,精準無誤地切斷柳枝,錦袍隨之落地。
    徐晃飛快地拾起錦袍,披在身上,策馬衝到台前,大聲報功:
    “多謝丞相賞賜錦袍!”
    曹操和一眾官員們對此景仰不已,讚歎連連。
    徐晃正欲策馬歸隊,突然,台邊竄出一位身著翠綠戰袍的將軍,他大聲疾呼:
    “那錦袍欲往何處?速速留下,為我所有!”
    眾人定睛一看,原來是許褚。徐晃回應道:
    “錦袍在此,你怎敢橫奪!”
    許褚不發一語,徑直驅馬衝來搶袍。
    兩匹馬匹擦肩而過,徐晃揮弓擊向許褚。
    許褚一手抓住弓,另一手將徐晃從鞍座上拉扯。
    徐晃迅速棄弓,一躍下馬,許褚也緊跟其後,兩人在地上扭打成一團。
    曹操急忙派人上前將他們分開,隻見那領錦袍已是四分五裂,破破爛爛。
    曹操示意二人都上台來。徐晃怒目圓睜,許褚咬牙切齒,兩人依舊鬥氣騰騰。
    曹操笑道:
    “我隻是想看看你們的勇猛,一件錦袍何足掛齒!”
    於是,他命令所有將領都上台,每人賞賜一匹蜀錦。
    將領們紛紛感謝。
    曹操安排大家按官位高低就坐。樂曲齊鳴,美食佳肴鋪開如雲。
    文臣武將輪流舉杯,歡聲笑語,交錯其中。
    曹操帶著一抹戲謔的微笑,轉身對那群文官們道:
    “諸位武將以騎射為戲,展露了他們雄壯的勇武。而你們,都是滿腹經綸的學者,
    站在這高高的台上,怎能不吟詠幾句妙語連珠,來記錄下此刻的輝煌呢?”
    眾文官聞言,紛紛恭敬地鞠躬回應:“願遵命行事。”
    於是,王朗、鍾繇、王粲、陳琳等一眾文采飛揚的官員,
    便紛紛獻上了他們的詩作,詩中不乏對曹操功績的讚頌之詞,仿佛他生來就注定要接受天命一般。
    曹操一首首欣賞完畢,忍不住笑道:
    “諸位的佳作真是太過獎了。我本是個無名小卒,起初隻是被舉為孝廉。後來天下大亂,我在譙東五十裏外建了座小書屋,春夏讀書,秋冬打獵,
    隻待天下太平,我才會出山做官。誰知朝廷召我為典軍校尉,
    我便改變了初衷,一心隻想為國家除害立功,
    希望死後墓碑上能刻著‘漢故征西將軍曹侯之墓’,
    我的一生也就無憾了。想想自從我討伐董卓、剿滅黃巾軍開始,
    除掉袁術、打敗呂布、消滅袁紹、平定劉表,終於使天下太平。
    身為宰相,已是人臣之極,還有什麽可求的呢?如果沒有我,真不知道會有多少人自立為帝,多少人自封為王。
    或許有人見我權勢過大,便妄加揣測,懷疑我有異心,這真是大錯特錯。我常懷念孔子對文王至德的讚譽,
    這話深深刻在我心中。但要我放棄兵權,回到我被封的武平侯國,那是不可能的。
    一旦放下兵權,恐怕就會被人所害。如果我失敗了,國家也會隨之傾覆,因此我不能為了虛名而招來實禍。諸位一定有不理解我的苦心。”
    眾文官聽後,紛紛起身行禮道:
    “即使是伊尹、周公,也比不上丞相您啊!”
    後人有詩歎道:
    周公畏懼流言蜚語之時,
    王莽謙遜禮賢下士之際。
    假若當年他們就此隕落,
    一生的真假忠奸又有誰能知曉!
    曹操連灌幾壺老酒,不覺間醉意朦朧,吆喝著手下遞過來文房四寶,也想湊個熱鬧,寫首《銅雀台詩》來顯擺顯擺。
    剛沾墨,突然有小廝氣喘籲籲地報:
    “大事不好啦!東吳那邊派華歆來了個奏章,說劉備被拜為荊州牧,孫權還把妹妹嫁給了他,咱們漢水流域的九郡,有一大半都歸了劉備啦!”
    曹操一聽,手忙腳亂,筆一扔,差點沒把地板砸出個洞。
    程昱一臉詫異地問:
    “丞相啊,您在千軍萬馬裏頭,箭飛石舞的,都麵不改色。這會兒聽說劉備得了荊州,怎麽就跟丟了魂似的?”
    曹操歎道:“劉備這家夥,可是人中龍鳳,以前一直沒找到機會。現在得了荊州,那不就像是龍遊大海,得意得很?我能不心驚膽戰嗎!”
    程昱又問:“丞相,您知道華歆這次來,是啥目的不?”
    曹操搖頭:“摸不著頭腦…”
    程昱笑道:“嘿,孫權那是防著您呢,怕您趁虛而入。所以派華歆來,明裏是給劉備捧場,實際上就是想穩住您,讓您別輕舉妄動。”
    曹操恍然大悟:
    “哦,原來如此。”
    昱接著說:“我這有個主意,能讓孫、劉兩家自個兒掐架,您就趁機撿便宜,一舉兩得。”
    曹操一聽,樂得合不攏嘴,急忙追問:“什麽好計策?”
    程昱慢條斯理地說:“東吳那邊,全靠周瑜撐腰。您要是上表推薦周瑜做南郡太守,程普當江夏太守,
    再把華歆留在朝中重用,周瑜肯定得跟劉備翻臉。到時候,咱們就坐收漁翁之利,豈不美哉?”
    曹操拍手稱快:
    “仲德這招,正中下懷!”
    於是,曹操立刻把華歆叫到跟前,又是金銀財寶,又是官職封賞。
    宴會散後,曹操帶著文武百官回到許昌,立馬上表讓周瑜當南郡太守,
    程普任江夏太守。
    華歆也被封為大理少卿,留在許都。
    使者飛奔東吳,周瑜和程普各自領命。
    這下,曹操的計謀,可算是落了個好局。
    周瑜心中的複仇火焰熊熊燃燒,他決定采取行動。
    於是,他給吳侯寫了一封信,信中懇求讓魯肅出馬,去把荊州要回來。
    孫權,那位有著王者風範的家夥,對魯肅說:
    “記得嗎?那時候你可是擔保把荊州借給了劉備,現在那家夥拖拖拉拉的,到底什麽時候還啊?”
    魯肅,一臉淡定地回答:
    “借據上可是清清楚楚寫著的,隻要他們拿下西川,荊州就得歸還。”
    孫權沒好氣地回了一句:
    “就知道說要取西川,結果到現在連個兵影都沒動,這不是明擺著忽悠人嘛!”
    魯肅微微一笑,自信滿滿地說:“讓我去吧,我保證說得他們啞口無言。”
    說完,他就跳上船,像一陣風一樣朝荊州駛去。
    卻說玄德和孔明在荊州,忙著囤積糧草,操練兵馬,吸引了遠近英雄豪傑紛紛來投。
    忽有探子飛報,魯肅大人駕到。
    玄德轉頭問孔明:
    “子敬這回來,有何貴幹?”
    孔明笑道:“昨日孫權上表,推薦您為荊州牧,這不過是他防曹操的一招棋。
    曹操也不甘示弱,封了周瑜為南郡太守,這是要讓咱們兩家互鬥,他好看戲撿便宜。
    魯肅此來,多半是周瑜剛得了太守之位,想來討回荊州。”
    玄德搔頭道:
    “那我該怎麽應對?”
    孔明眨巴著眼睛:“如果魯肅提起荊州的事,您就給我哭個驚天動地。等您哭得傷心欲絕時,我就出來勸解。”
    兩人商量妥當,便迎接魯肅入府,禮數周到,分賓主落座。
    魯肅開口道:“如今皇叔成了東吳的女婿,按理說魯肅該當主人,怎敢僭越?”
    玄德哈哈一笑:“子敬你我老交情了,何必這麽客氣?”於是魯肅也就不客氣地坐下了。
    茶過三巡,魯肅開門見山:
    “奉吳侯之命,特來商討荊州一事。皇叔您借住已久,尚未歸還。現在既然兩家成了親家,看在親情的份上,是不是該考慮交還了?”
    玄德一聽,立馬捂臉大哭,淚水如泉湧。
    魯肅嚇了一跳:
    “皇叔,這是怎麽了?”
    玄德卻是一個勁兒地哭,眼淚嘩嘩的,
    突然聽說荊州要送人,傷心得不行。
    孔明輕步從屏風後探出頭來,戲謔道:
    “亮在此偷聽已久。子敬兄,可知我家大人淚奔的緣由?”
    魯肅搖頭如撥浪鼓,“實在未卜先知。”
    孔明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
    “這有何難猜?當初我家大人隻是暫借荊州,承諾攻下西川便歸還。想想看,益州的劉璋可是大人的骨肉兄弟,同為漢朝血脈。
    若是動兵攻占,恐怕要背上不仁不義的罵名;若是不攻,歸還了荊州,咱們又何處安家?
    若不歸還,對你家主公麵子上又過不去。實在是進退兩難,所以淚如泉湧啊。”
    孔明這番話,直擊劉備的心弦,他不禁捶胸頓足,哭得驚天動地。
    魯肅連忙勸解:“皇叔且慢悲傷,與孔明好好商量對策。”
    孔明接著說:“麻煩子敬兄回稟吳侯,不妨多費些口舌,將我們的困境娓娓道來,懇請再寬限幾日。”
    魯肅皺眉擔憂地問:“倘若吳侯不肯通融,我們該如何是好?”
    孔明信心滿滿地答道:“吳侯既已將親妹許配給皇叔,怎能不體恤情麵?望子敬兄美言相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