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司馬懿入寇西蜀

字數:7518   加入書籤

A+A-




    卻說張合和戴陵帶著隊伍風風火火地趕來。
    馬忠、張嶷、吳懿和吳班四位將軍迎了上去,躍馬揚鞭,準備開打。
    張合氣得七竅生煙,領著部隊就追。
    蜀軍邊打邊撤,魏軍緊追不舍,跑了二十多裏地,
    正值六月酷暑,人和馬都熱得跟蒸桑拿似的。
    跑到五十裏外的時候,魏軍已經累得跟狗一樣喘。
    這時候,孔明在山上揮動紅旗,關興帶兵衝了出來。
    馬忠他們四個也掉頭殺回來。張合和戴陵死戰不退,
    忽然間,兩邊殺出兩路兵馬,原來是王平和張翼,他們也奮勇追殺,斷了魏軍的後路。
    張合大喊:“兄弟們,到了這個時候,不拚命還等什麽!”
    魏軍拚了老命往前衝,但是脫不了身。
    忽然後麵鼓聲震天響,司馬懿親自帶著精兵殺了上來。
    他指揮眾將把王平和張翼圍在中間。
    張翼大吼:“丞相真是神機妙算啊!早就計劃好了,肯定有高招。咱們也得拚命了!”
    於是分兵兩路:王平擋住張合和戴陵,張翼擋住司馬懿。
    兩邊都是死戰,喊殺聲震天響。
    薑維和廖化在山上看著,見魏軍勢大,蜀軍漸漸抵擋不住。
    薑維對廖化說:“情況這麽緊急,快看看錦囊裏有什麽計策。”
    兩人拆開一看,裏麵寫著:
    “如果司馬懿帶兵圍住王平和張翼,情況危急,你們兩個就分兵兩路,直接去偷襲司馬懿的大本營;
    司馬懿肯定會急忙撤退,你們就可以趁機進攻。雖然不一定能拿下他的營地,但可以取得全麵勝利。”
    兩人大喜,立刻分兵兩路,直奔司馬懿的營地而去。
    司馬懿原是智勇雙全的統帥,但他也有害怕的時候。
    他擔心被孔明算計,所以一路上不斷派人匯報情況。
    正當他催促部隊前進時,突然接到急報,說有兩路蜀軍正向他的大本營發起攻擊。
    這讓他大吃一驚,立刻對將領們說:
    “我早就猜到孔明會有這一手,你們卻不信,現在好了,我們中了他的計謀!”
    於是急忙率軍回援。
    這時,軍中一片混亂,士兵們驚慌失措地四處逃散。
    而張翼則趁機發動攻擊,魏軍大敗。
    張合和戴陵看到形勢不妙,也選擇了撤退。
    這場戰鬥以蜀軍的大獲全勝告終。
    關興帶領的援軍也及時趕到,為蜀軍的勝利錦上添花。
    當司馬懿帶著殘兵敗將逃回營地時,發現蜀軍已經撤離。
    他憤怒地訓斥手下的將領們:“你們不懂得用兵之道,隻知道盲目衝鋒陷陣,結果導致了這次的失敗。從今往後,誰敢再擅自行動,就會受到軍法處置!”
    眾人都羞愧地退了下去。
    經過這一戰,魏軍大營損失慘重,不僅死傷無數,還丟失了大量的馬匹和武器。
    孔明收兵回營,正欲再展雄圖,卻聞張苞離世的噩耗,頓時淚如泉湧,血從口出,直接暈倒在地。
    眾人急忙施救,孔明自此病倒,臥床不起。
    諸將無不落淚,紛紛感歎:
    勇者張苞欲建功,可惜命運不眷顧。
    孔明淚灑西風中,隻因無人其盡瘁。
    幾日後,
    諸葛亮對董厥和樊建說:“我感覺思緒有點亂,得回漢中休息調養一下,順便思考下一步該怎麽走。記得消息千萬別泄露出去,不然司馬懿那家夥肯定趁機來搗亂。”
    於是,他們偷偷地撤了營,溜回漢中。
    五天後,司馬懿才恍然大悟,感歎道:“諸葛亮這招真是神出鬼沒啊!”
    司馬懿隻好留下將領守寨子,自己帶隊回家。
    卻說孔明將大軍屯於漢中,自己卻溜回成都養病去了。
    文武官僚們紛紛出城迎接。
    他們把孔明送入丞相府中,後主禦駕親至,親自詢問病情,還命禦醫調治。
    秋風起,魏土上,都督曹真病中呈疏:
    “蜀軍屢次犯境,若放任不管,必將成大患。現在正是出兵的好時機,我願與司馬懿共同領軍,直取漢中,以絕後患。”
    魏帝大喜,詢問劉曄:“子丹勸我伐蜀,你怎麽看?”
    劉曄答道:“大將軍說得對。現在不解決,以後會是大問題。陛下應該趁早行動。”
    魏帝點頭。
    劉曄回家後,有大臣來問:“聽說天子要出兵伐蜀,真的嗎?”
    劉曄回答:“沒這回事。蜀地險要,不是輕易能攻下的,白白耗費兵力而已。”
    眾官默默離去。
    楊暨進諫說:“昨天聽說劉曄勸陛下伐蜀,今天又說不行,這是欺君。陛下何不召他來問清楚?”
    魏帝便召劉曄入宮,問:“你先前勸我伐蜀,現在又說不行,為什麽?”
    劉曄說:“我仔細考慮過,蜀不可伐。”
    魏帝大笑。
    不久,楊暨退下了。,
    劉曄說:“我昨天勸陛下您伐蜀是國家大事,怎能隨便泄露?軍事行動,需要嚴格保密。”
    魏帝恍然大悟:“你說得對。”
    從此更加敬重他。
    幾天後,司馬懿入朝,魏帝告訴他曹真的建議。
    司馬懿說:“我認為東吳暫時不會動兵,現在是伐蜀的好時機。”
    魏帝隨即任命曹真為大司馬、征西大都督,司馬懿為大將軍、征西副都督,劉曄為軍師。
    三人領四十萬大軍出發,直奔長安,前往劍閣攻打漢中。
    郭淮、孫禮等各自領兵前進。
    成都的風,吹來了漢中的信使。
    孔明,康複後的他仿若重獲新生,日複一日地鑽研兵法,八陣圖已爛熟於心,目光早已瞄準了中原。
    聽聞漢中的消息,他召喚張嶷、王平:
    “你倆帶上一千精兵,去守護陳倉那古舊的道路,擋住魏國的軍隊。我隨後會帶大軍接應你們。”
    張、王二人麵露難色:“據說魏軍浩浩蕩蕩四十萬,自誇八十萬,聲勢驚人,我們如何僅憑千人守衛關隘?若敵軍大舉來犯,如何是好?”
    孔明淡然一笑:“我也想多派人手,但擔心士兵們太過勞累。”
    二人相視無言,猶豫不決。
    孔明安慰道:“若有差池,非你們之過。不必多言,速速前往。”
    他們再次哀求:“丞相若要我們性命,寧願現在就死,也不敢前往。”
    孔明笑道:“何其無謀!我派你們去,自有深意。昨夜觀天象,見畢宿隱藏於月亮之下,本月定有瓢潑大雨。魏軍雖眾,豈敢輕易涉險?
    故不需太多兵力,安全無虞。我令將士們在漢中休整一個月,待魏軍撤退,再以精力充沛之師迎戰疲憊之旅,到時候,我十萬士兵足以擊破魏軍四十萬!”
    二人聽後豁然開朗,欣然領命而去。
    孔明隨即率領大軍離開漢中,下令各關隘備足糧草燃料,足夠一個月之用,以防秋雨。
    讓將士們先休息一個月,待機而動。
    卻說曹真和司馬懿這對“黃金搭檔”,帶著大軍直奔陳倉城。
    結果呢?
    那裏連個茅房都沒留下!
    他們隻好找當地人打聽,結果得知孔明撤退時一把火把城給燒了。
    曹真一拍大腿,說:“咱們走陳倉道!”
    司馬懿卻搖頭:“慢著,我昨晚觀星象,發現月亮旁邊有顆星星在晃悠,這預示著近期會有大雨。
    咱們要是一頭紮進深山老林,贏了還好說,萬一有個三長兩短,那可就慘了。咱們還是先在城裏找個地方避避雨吧。”
    曹真一聽,覺得有道理,就照辦了。
    結果呢?不到半個月,天就像漏了似的,雨下個不停。
    城外的水都能劃船了,士兵們的兵器都泡成了“水泡兵器”,晚上還睡不好覺,整天提心吊膽。
    這場雨一口氣下了三十天,馬兒們都餓得皮包骨頭,死傷無數,士兵們更是怨聲載道。
    消息傳到洛陽,魏王都快急瘋了,趕緊設祭壇求天晴,可太陽公公就是不給麵子。
    王肅大人上奏說:
    “古書上講,運糧千裏遠,士兵餓得慌;砍柴生火做飯,隊伍吃不飽。這說的還是走大路的情況呢。更別說咱們現在要翻山越嶺,開路前進了,那得多累啊!
    再加上雨下個不停,山路滑得像抹了油似的,大家擠成一團動不了,糧食又遠在天邊夠不著,真是行軍的大忌啊。
    聽說曹真那邊出發一個月了,才走了一半的路,修路累死不少人,戰士們都得去幹活。
    這樣一來,對方就能舒舒服服地等咱們累死累活了,
    還沒開戰就先累死,這可是兵法裏的大忌啊。想想以前武王伐紂,走到關外就回去了;
    再比如近代的武、文兩位皇帝打孫權,到了江邊也沒過河:這不都是因為他們懂得看天時、順形勢、會變通嘛?
    所以陛下啊,咱們也考慮考慮現在的困難情況,讓士兵們歇歇吧;等以後有機會了,再抓住時機出擊。
    俗話說得好,“高興的時候連困難都不怕,士兵們甚至忘了生死”呢。
    魏王看著手中的奏章,眉頭緊鎖,猶豫不決。
    這時,楊阜和華歆也紛紛上疏勸諫。
    魏王一拍桌子,決定下詔召回曹真和司馬懿。
    曹真和司馬懿正在商量著:“這雨下了一個月,士兵們都沒啥鬥誌了,都想回家,怎麽辦?”
    司馬懿說:“那就先回去吧。”
    曹真問:“如果諸葛亮追上來怎麽辦?”
    司馬懿回答:“我們可以先留下兩支部隊斷後,然後再撤退。”
    正說著,使者來了。
    於是,他們把大軍的前隊變成了後隊,後隊變成了前隊,慢慢地撤軍了。
    卻說孔明掐指一算,秋雨綿綿快要畫上句號,但天空還掛著愁雲。
    他獨自領著一隊人馬駐紮在城固,又像導演一樣指揮大軍在赤坡紮營。
    孔明搭起帳篷,召集將領們開會,笑著說:
    “我打賭魏兵會溜之大吉,魏王肯定會下令讓曹真、司馬懿撤回兵馬。如果我們追上去,他們肯定有備而來。不如讓他們先走一步,我們再慢慢策劃。”
    突然,王平派人來報,說魏兵已經撤退了。
    孔明說:“告訴王平別追了,我自有妙計對付魏兵。”
    就像那句俗話說的:
    魏兵就算能埋伏,漢相就是不想追。
    眾將疑惑地問孔明:“魏兵被雨淋得狼狽不堪,正是我們追擊的好時機,為何不追呢?”
    孔明笑答:“司馬懿那家夥,撤退時肯定留了後手。咱們要是一頭紮進去,豈不是正中他下懷?不如讓他先溜達一段路,咱們再悄悄地從斜穀出發,一舉拿下祁山,讓他們措手不及!”
    眾將不解:“為啥非要去祁山呢?”
    孔明眨眨眼:“祁山可是個寶地,四麵環山,易守難攻。得了這個地方,就等於控製了長安的大門。所以,咱們要先下手為強!”
    眾將佩服的五體投地。
    諸葛亮一聲令下,他派魏延、張嶷、杜瓊、陳式去箕穀,馬岱、王平、張翼、馬忠去斜穀,約定在祁山會合。
    調兵遣將完畢後,諸葛亮親自率領大軍,讓關興、廖化擔任先鋒,然後浩浩蕩蕩地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