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抑鬱的宣皇
字數:6042 加入書籤
公子別怕!
“那個玻璃一塊就賣到了五百兩銀子,這些還不算。普通的酒家雞鴨鵝肉,也不過數十文,可綠翠樓的雞鴨鵝肉,居然賣到了十幾兩銀子一盤。一餐飯就吃了幾百兩銀子,現在的綠翠樓在整個南方有二十多家店。陛下,這價格有管一管了。”戶部尚書厲尚書說道。
“這個怎麽管,消費者都不閑貴,我們能做什麽?這些綠翠樓每年要繳納多少稅啊?”宣皇問道。
“殿下,整個綠翠樓每年銷售額,達到了三千多萬。每年的繳納,有三百萬兩銀子。”厲尚書說道。
“這是一個納稅大戶,隻要不偷稅漏稅就行。你們看看燕州有一年的時間,就做出了那麽好的成績。我們是不是也可以,把整個江南的水利提高一下。比如說把河堤加固,讓每年的洪水少一點。河道擴張後,讓漕運更方便一點?”宣皇問道。
“陛下,整個江南的河道擴充、河堤加固這個費用,可能不是大夏能承擔的起,如果我們按照燕州的方式方法,需要三億兩白銀。燕王剛剛做了融資,現在再融資效果已經很小了。”厲尚書解釋道。
“那麽,我們是不是也可以學著燕州修公路、修鐵路河道擴充、河堤加固,這個不需要一口氣吃完,我們慢慢做。南方的底子比北方好,北方都能做起來。南方要是再找借口,那就說不過去了。”宣皇警告道。
“可是陛下,南方需要拿出多少錢,用了興修水利。建設馬路修鐵路,這需要大量的錢。往年戶部是,年年難過年年過。今年一百萬將士出征,就已經把財政吃空了。戶部也是多日沒睡,賬算不過來啊。”
“當初為了給皇上湊足銀子打戰,停掉了一些不急之開銷。即使到了今天,我們還是依舊沒有改善。戶部還是入不敷出,皇上皇後修皇寢,愁的我是整夜都睡不好覺。不知此錢是從何處出啊!”厲尚書委屈道。
“那是你的事情,如果沒有錢修公路、修鐵路河道擴充、河堤加固,你這個戶部尚書也就不用做了。我會找能勝任的人,不能做就退下吧。北方蠻族、韃靼、大遼的軍事入侵、騷擾,已經被燕王解決了。現在還和我哭窮,你看著辦吧。”皇上憤怒道。
是陛下,那麽我們需要多長時間修成,總投入多少錢。這些錢從哪裏來,皇上皇後修皇寢是不是一起動工。厲尚書問道。
“傳旨給工部、朕和皇後修皇寢的事情,先放一放。燕王是我孫子,我還怕死了沒人埋啊。錢修公路、修鐵路河道擴充、河堤加固,這事情也給你十年的期限。一切按照燕王的方式去做,做不好我要你腦袋。不會做找你女婿去,自己去燕州學。”宣皇命令道。
燕王上應天時風調雨順,下合地利因地興才。流離失所的百姓,終於回到了田地間勞作。拿著鋤頭的農民像雲一樣密集,這一時起燕州太平、物產豐盈。上繳的糧食特產堆滿了府庫,服飾珍玩交相輝映。
僅僅在燕州六郡,就有錦帛四百萬匹,珠寶百餘斛。相當於六百萬多百姓安居樂業,行旅草舍夜不閉戶。路人缺什麽東西,在道路兩旁就可以隨取隨用。民間都盛傳一句諺語燕州再無窮人了。
我還聽說凡有奇方異術者,可不局限於正軌。超級擢升高位,常言道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以往與韃靼、蠻族、大遼交戰,這一次燕王因偵查手段先進,是這次勝利的主要因素。
“據說他們還發明了一種飛行術。可以日行千裏,能深入匈奴汗國心髒偵查。眾人都以為是胡言亂語,如果是胡言亂語燕王府內的兩個女子,是如何逃脫的?”皇上說道。
“是,陛下。”六部的官員,膽戰心驚的應聲道。
“你們不要應付朕,我需要了解燕王是如何管理的。除此之外,你們都說說,還有什麽稀奇古怪的東西。厲愛卿,你大女兒在燕州待了一年多,難道你不清楚燕州的情況?”皇上說道。
“稟告陛下,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更偉大的發明,有一種遊標卡尺。青銅卡尺固定尺,通長十三厘米。固定卡爪五厘米,寬兩厘米,厚一厘米。他們還有一百多人,都是各個專業領域的專家。創造了外科手術,人體解剖術。他們還推行了,很多政策。”厲尚書回答道。
“到底是那些政策,你和朕說說。”宣皇頗有興趣的問道。
第一土地國有,私人不許買賣。每家人擁有的土地,數量是封頂的。超出了就要沒收,分給地主的鄰居或親屬。沒有土地的農夫,由政府分給土地。擁有土地的下限,也是固定的。達不到下限的,由政府給補足。
第二凍結奴隸買賣,隨著自然淘汰。慢慢消滅奴隸製,達到人人平等。
第三人人都要勞動,無業遊民將會受處罰,否則在政府監督下服勞役。
第四實行鹽、酒、鐵器專賣製度。礦產製度歸國有,由政府開采。
第五建立政府貸款製度,人民遇到困難的時候,可向國家政府貸款,慢慢償還不收利息。
第六實行計劃經濟,由政府控製物價。防止物價上漲,造成貧富差距。
第七對各種工商業征收所得稅、增值稅,作為政府控製經濟的資金。
“這些政策聽起來匪夷所思,除了燕王的領域外,實踐起來卻困難重重。我們要強行實施的話,實施的過程中,必定會出現很多問題。”厲尚書回答道。
“這裏的所得稅和增值稅,是什麽意思?”宣皇不解道。
“稟陛下,所得稅就是純利潤的部分,增值稅就是成本價和賣出價的中間部分。”厲尚書回答道。
“那麽這稅是如何征收的?愛卿知曉嗎?”宣皇問道。
“這個屬下不知,臣回頭問問。”厲尚書擦了擦額頭上汗水說道。
“回去後將這些政策,擬定一個冊子遞上來。各位臣工再商量一下,如何實施。朕累了要休息一會,你們繼續聊。如果不討論個結果出來,就不用回去了。眾位臣工的用膳,內務府。”宣皇說完就黑著臉,離開了大殿。
“經過一年的戰爭侵吞,燕州現在擁有了,天下首屈一指的戰馬數量。在對抗韃靼、大遼的戰鬥中,以火器的遠距離射擊。戰馬兩翼的夾擊,成為燕軍重要的突擊力量。他們占據了岐豐之地的河西走廊。他們擁有規模龐大的軍隊,甚至占領了不少據點和城邑。”
“可不是現在的燕王,甚至連陛下都不敢小覷。燕王的實力強大,現在的軍事實力沒有任何人能阻攔。我可聽說了,他們在幽州、冀州、晉州?、青州、涼州、秦州、青州、並州、兗州建立了二十個互市。”
“這事情你怎麽不在朝堂上說,從頭到尾你隻字不提。”
“你開什麽玩笑,咱們陛下你又不是不知道。我要是說的不好,別說這烏紗帽了,就連這腦袋不一定能不能保住。”一官員小聲說道。
“現在的燕王實力強大,畢竟是皇孫。以後這國家還不是,燕王說了算。”
“我可聽說了,燕王的夙願就是,讓大夏所有的百姓,能吃飽穿暖。”
“這樣的燕王,如何不受眾人愛戴。為了得到自己的領地,初生的燕王就如,飛蛾般撲向燭火。經過一年多的時間,才把燕州發展成這樣,真是不容易啊。”私底下大臣們議論紛紛的說道。
殿下從西陲之地,不斷進軍。為了驅逐蠻夷,收複岐豐。幽州、冀州、晉州?、青州、涼州、秦州、青州、並州,那一個州不是從蠻夷手中搶來的。每次出征燕軍都懷著,必須贏得這場戰役。
“這樣是因為燕王的戰術,是很先進的,特別是他們的武器,先進度根本就不是蠻夷能比的。大夏連蠻夷都比不上,怎麽能贏得了燕王的軍隊呢。”
那麽和其他的地區相比,燕州的工業化生產。對大遼、韃靼、南方地區領先的隔代的。蒸汽機、的發明,無論是鐵的產量、火器、還是刀、槍、盔甲、鐵甲車、他們都是先進的。同時石城的管理組織,又比較完善。
切香腸的戰略,一點點的吃。雖然我一次性打不死你,我會慢慢的消耗你的實力。這個就是燕州最大的優勢,他們穩紮穩打步步為營。
大遼、韃靼、蠻族部落,都不能奈何他們。一方麵是武器先進度,另一方麵就是製度。韃靼、大遼的互相之間的聯係,和他本身製度並不連貫。
“在這一年多的征戰,他們終於完全占據了,關中平原的大塊平地。河西走廊的一戰,讓燕王徹底占據了北方。我聽說了燕王在每次征戰,受傷的將士死亡率很低。他們有一種藥,叫做百寶丹。隻要當初沒有戰死,隻要有一口氣就能製活。”
“這簡直就是靈丹妙藥啊,要是燕王能把這技術拿出來。那麽整個大夏,作戰能力能提升很多倍。那時候周邊的蠻夷,還敢侵犯我們嗎?”六部的官員,小聲的議論著。
“這一年多來,燕王也是忍辱負重。經過殿下的勵精圖治。已經沒有人膽敢質疑燕州,擁有爭霸中原的能力。”
“燕王提出了在邊界,建立二十個互市。用大量的糧食、白銀換取牛羊。用羊毛製作了羊絨服,羊絨靴。隻要穿著這樣的服裝,在冬天就不會冷。這也是燕王戰損很低的原因,這麽多的好東西,燕王就是不拿出來。我認為燕王逆反的心,已經很久了。”禮部官員冷笑道。
“這位大人這話我不認同,如果燕王想要造反。這時候直接打過來不就得了,還需要這麽費勁嗎?還用十多萬將士,去秦州、青州、並州、兗州拚命。你這話說的,忒沒有腦子了。”
“本來就是這些州牧,不都被燕王拿下。都成為燕州的領地了嗎?燕王就是早有不臣之心。”吏部的官員說道。
“簡直就是無稽之談,燕王殿下的領地,都是從蠻夷手中奪來的。你知道燕州這一年以來,向朝廷納稅了多少嗎?簡直就是迂腐的儒生,啥都不是。”戶部的一官員憤怒的說。
“你們倆也別吵了,臣又如何?不臣又如何?你們能掌握燕王嗎?既然什麽都做不了,說這些有什麽用。既然殿下有這麽多好東西,我們就應該想辦法。從殿下哪裏拿些回來,不管是通過任何方式。”禮部官員說道。
“說的倒是聽輕鬆,你要是有辦法自己去咯。從燕王嘴裏搶東西,我看你是活膩了。”戶部官員說道。
“要麽我們上奏陛下,免除燕州的稅務。隻讓他們,藥類、服裝、火器,最好將這些技術交給我們。也就沒有那麽麻煩了,省的大家都麻煩。”禮部官員諂媚的笑道。
“燕王的土地太大了。應該你去管理,燕州的錢太多了,應該全部給你。燕州的火器太厲害了,應該全部充公,都給大人你得了。最好就是燕王都別做了,大人你去做燕王這最省事了。大人,我說的對嗎?”一官員說道。
“這話說的,即使這麽想也不能說出來。你這人什麽都好,唯一一點就是大喜歡說大實話。”另一六部的官員打趣道。
“你們真是欺人太甚,簡直不可理喻。”禮部官員氣的不在言語,站在一盤生悶氣。
“這些東西,原本就應該屬於大夏的。作為臣子就應該,將這些技術雙手奉上。君要臣死臣不死視為不忠,不就讓你出讓幾個技術嘛。又不是要你的命,哪怕要你的命你都得給。否則就是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禮部官員理直氣壯的說道。
“如果燕王殿下讓你死,那麽大人你會死嗎?”六部的一官員問道。
“他是燕王又不是皇上,他有什麽權利讓我死。”禮部官員不屑的說。
“如果燕王願意奉上其中的技術,條件是讓你去死。皇上答應了燕王的要求,請問大人你會為了皇上去死嗎?”吏部官員笑道。
“燕州的生產能力來說,一年可以生產五百萬件羊絨服,八百萬雙羊絨鞋。若供給給軍隊是足夠了,哪裏有那麽大的傷亡。這燕王簡直就是大逆不道,這樣的人就應該群起而攻之。”禮部官員跳起腳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