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刺網
字數:6468 加入書籤
[西遊]與貓貓二鳳陛下的奇幻漂流!
“流刺網”
辛苦賣萌回歸的貓貓甚至都顧不得疲憊,吃完飯後便跳下長椅聽林貌一日的總結。聽見此物,它立刻昂起頭來,神色專注
“此物效用如何”
“沒有實驗過。”林貌承認“但以現在的水平,大概一網兩百來斤魚,總該是有的吧”
他向貓貓詳細解釋了流刺網的原理,指出此物必須設置在潮汐明顯,且魚類有周期洄流習慣的領域,才有最明顯的效果。但盡管大有局限,這種原本誕生於南宋的捕獲技術卻是極大的發明,號稱“魚利十倍於前”,就算實驗品較為拙劣,魚獲也不應該太差吧
貓貓陛下大吃一驚,幾乎忍不住豎起尾巴他早年遊曆南北,熟知民情,知道江南最好的漁夫,一網也不過兩百斤收成頂天;要能日日都有這個水準,那收獲之大,真就無可計算了
要知道,按林貌的講解,這種流刺網除了編製稍微麻煩一點以外,之後布網收網,可都不怎麽費什麽功夫。民不勞苦而所得倍之,這豈非是大大的利器
至於流刺網應用的種種局限,則更不成問題。大唐地大物博,最不缺的便是各色地勢。無論淮河南北、長江黃河入海口,乃至於各支流匯入主幹的交界,都有架設這流刺網的條件。
貓貓陛下稍一思索,隻覺此事真是大有可為,前景無限光明。他熟知自家鏟屎官的習慣,知道所謂“一網兩百斤”不過是最保守的說法,隻要稍稍改進一點,恐怕翻上幾倍都不稀奇。
一網再翻上幾倍,那至少江左數十萬漁民的生計,便不必憂慮了。
皇帝大覺心動“真神器也先生大才”
他從凳子上跳了下來,仰頭看向林貌“先生可願傳授此術重禮厚謝,朕不敢有所吝惜。”
林貌笑了笑
“慚愧,這並非在下的發明,又哪裏敢說謝這一個字”
他話沒說完,狸花貓伸手往毛茸茸的脖頸一扒拉,啪一聲掉出來一顆晶瑩閃亮的紅色寶石。
這是西域上貢的珍寶,原本是賞賜給長樂公主的玩物。自然是寶光閃耀攝人心魄,比單純的金瓜子更好。
果然,林貌的眼睛不自覺的瞪大了
“陛下,陛下,這就實在是過了,在下真是愧不敢當對了,流刺網的資料正保存在電腦裏,陛下要不要看一看”
不過,在殷勤奉上電腦前,他依舊小心叮囑了一句
“河中漁獲畢竟是固定的,就算散播了技術,陛下也還是要規劃好捕魚的時節,切莫竭澤而漁。”
以曆史而論,這種流刺網的效果的確是好,在引入現代工藝尼龍、藥物等完全發展成熟後,捕獲量一度大到危及生態,以至於被部分禁止。以古時的技術當然無論如何都走不到一步,但提前做好預防,才算是對未來負責。
想來,大聖之所以要專門提醒他“不把魚撈絕戶”,也是體察到了這個心思吧
遵照魔王的吩咐,第二日卯時天色剛蒙蒙發亮,村中老小便打著火把跋涉到了五行河的上遊,檢查前一日晚上放置的竹網。
說實話,村中有捕魚經驗的老者不少,但沒有一個信任那奇特法寶中展示的什麽“流刺網”,隻是懾於威嚴,如今又有拴柱拴花貼身監視,不敢不唯唯奉命而已。
兩個短打的漢子踏入淺灘,澆滅了岸邊猶自燃燒的火堆,而後趟入水中,去拉竹網的浮標。這些浮標是以極粗的麻繩捆綁住,係在竹網板片上。兩個漢子用力一扯,雙腳登時陷入淤泥,漁網卻依舊紋絲不動。
竹片編成的漁網不過三十餘斤,就算被河水浸泡泥沙拖拽,也不過七八十斤有餘,怎麽兩個壯漢都拖不起來下河拉網的青壯們彼此看了一眼,紮穩馬步氣沉丹田,嘿一聲同時發力,硬生生將漁網拔出半截,再也動搖不得。
但這半截已經足夠了,火把下隻見魚網鱗光閃閃、水波翻湧,大大小小的竹片網目之中,居然都卡著左右撲騰的河魚
原來不是竹網太重,而是漁獲太多,拖拽才這般吃力
五行村裏的村民哪見過這個陣仗,盯著網目中密密麻麻少說三斤起步的大魚活蹦亂跳,一時居然隻能發愣。還是族老有見識,回過神來後趕緊叫人下河取魚,乘在帶來的木盆中方便計數。
村民們雖然在五行河邊活了幾年,但做夢也沒見過如此多如此肥大的河魚。岸上遠遠望著還不如何,真下到河灘看見水底漁網裏數不勝數的大魚,那真是欣喜又惶恐,連人都懵了半截,幾個青壯隻是下意識從漁網上摘魚扔魚,哪裏還顧得上數數
所幸拴花一直跟在後麵,眼見大人們都直勾勾望著河裏,便獨自默默蹲下,搬著指頭數丟進木盆木桶裏的魚
“一、二、三七、八。”
木盆很快就裝滿了,換成了木桶。
“九、十”
手指頭不夠用了,拴花脫下了鞋,開始數腳趾頭。
“十五、十六”
現在連腳趾頭也數完了,拴花就去數她哥哥拴柱的手指頭。
等到木桶快要裝滿時,就連哥哥的手指頭也不夠用了。拴柱不肯脫下鞋讓妹妹數腳趾頭,於是拴花隻有撅了一根草棍,模仿著小冊子中數字的記法,仔細寫在河灘上。
村民們帶了十個木盆九個木桶,居然不到半個時辰,就都裝得滿滿當當,而拉起的那一小截漁網,魚都還沒有摘完。
還是族老反應快,見此情形後立刻叫人回村取木盆木桶,順便通傳消息。人逢喜事精神爽,被點到的小夥跑得飛快,不過片刻功夫便扛了幾個極大的木盆回來有個木盆上還雕著“壽”字,怕不是把自己親爹過壽時用的澡盆弄來了。
不過,就算是半人長的澡盆,不過片刻功夫也盛滿了上下亂蹦的活魚,河水飛濺打濕了眾人大半的衣服。但此時河中的壯漢們一起用力,也不過提上來一半的漁網而已。
不用族老再吩咐,機靈的年輕人們已經拔腿跑向了村中。這一次帶來的並非隻有木盆,還有烏泱泱的男女老少方才回村子時消息已經不脛而走,即使有魔王的話做威懾,也擋不住村裏興奮的人群湧來吃瓜,端著自家洗臉盆也要來看一看這前所未有的漁獲。
即使早有預料,等真看到十幾盆一字排開滿地亂滾的河魚之後,村民依舊是大吃一驚,忍不住的紛紛議論
“這麽大的魚,俺這一輩子怕也沒見過”
“你才多大點年紀,也敢說吃過見過的沒見著岸上的周老爺子麽老爺子把胡子都要揪下來了,恐怕捕魚幾十年,也是沒見過這樣的量“
“這麽多大魚,一家總夠分一條的了吧上一年是僥幸釣到條泥鰍,而今是十幾個月沒有嚐過魚味了,也好叫家裏的崽子品品味道啊”
“看這個樣子,別說一家一條魚,一人一條魚怕也是夠的呀還是這麽大的河魚哎,大王的法寶,真是神通廣大。”
往日裏村民對妖魔畏懼之極,除了戰戰兢兢遵奉指令之外,私下裏甚至不敢稱呼魔王半句。而今大概是喜悅得超脫了規矩,居然也敢公然呼喚“大王”了
等到太陽高照,一幹人等才終於將竹網上魚全數取完。此時岸邊已經烏烏泱泱擠了上百人,探頭探腦的盯著河灘與草地上亂七八糟鋪滿了的木桶木盆,不計其數到處撲騰的大魚。
負責數數的拴花將泥土上的字跡點了一遍,終於站起身來,大聲宣布
“一共一百八十二條魚”
話一出口,人群轟一聲便起了躁動一百八十二條魚,每條魚起碼三斤這豈非至少是六百斤的魚肉一天就是六百斤魚肉,那十天百天又是多少
有這六百斤魚肉頂著,恐怕村裏人人都能吃一口飽飯了
自亂世以來村民們顛沛流離,先被兵災禍害,再被邪魔欺壓,做夢也不敢想能吃飽喝足的日子。而今這意料不到的豐沛食物擺在麵前,當真是把人都喜得怔住了。掐著手醒過神來後,有些沉不住氣的竟大聲歡呼出聲,七嘴八舌的大聲叫喚、彼此招呼,嘈雜得仿佛開水亂滾。
族老見多識廣,還算沉得住氣。等大家發泄片刻,便舉起拐杖,示意安靜。按照常理,清點之後,便是村中分派漁獲、彼此交換的時候。不過現在邪魔在上,當然隻有遵照命令,讓大王先挑最好的鮮魚。
拴柱與拴花左右逛了一圈,選了一條半人長短、鱗片鮮亮的大魚。兩兄妹打濕舊衣服製成繩索,滾著這條魚嗨喲嗨喲往石板的方向抬去一條魚少說二三十斤,也真虧他們能抬得動,竟不顯吃力。
剩下的人群圍在木盆旁,按老規矩一一挑選織網、下網、起網的青壯優先挑魚,每人可以要三條共十斤;剩下的魚一家隨便摸上一條,是大是小聽天由命,都不許抱怨;實在小得很的,村裏用糧食補足。當場交割清楚,日後不許再起爭執。
上百人擠在一起,伸手指指點點的數盆中的大魚,靠著眼光估算重量。正在吵嚷著彼此評判議論時,拴花卻氣喘籲籲從遠處跑來,站在岸上大聲向主事的幾個老頭傳話
“大王不高興了大王說,你們居然隻上貢一條活魚,不上貢調料,是不是要惡心他大王說他很生氣,要把你們不蘸調料一齊活吃了”
連活魚都嫌惡心,怎麽吃活人可憐村民們嘩然一片,被變故嚇得驚慌失措,一時理不清這個邏輯,隻能打著哆嗦上前詢問。拴花道
“大王說了,你們村外明明有野蔥、野蒜、艽頭,村裏也有鹽,為什麽不進獻來可見居心不良,應該罰你們下輩子隻吃生魚。”
族老們大為困惑。野蔥野蒜他們認不得,但鹽確實是有隻是這鹽都是從山中挖出的礦鹽,又黑又苦,實在難以入口,又怎麽能進貢給大王
他們小心解釋緣由,但拴花卻隻能複述魔王趾高氣揚的命令
“連鹽都不獻,那就是沒有誠心無論如何,也要讓人把村子裏的鹽給我搜羅來還要快”
氤氳藥力逐漸散去,皇帝再次從那穿越兩界的大夢中醒來。他稍稍眨眼,迅速從古怪的狸貓視角恢複了過來。定一定神思,立刻傳令“召房玄齡,召長孫無忌”
當兩位重臣辛苦趕到時,皇帝尚未更衣,隻是盤坐榻上,聚精會神的把玩著一個用稻草編成的小小漁網。看到心腹入內,陛下隻是抬手命他們席地而坐,隨後向後一靠,漫無邊際的開始閑談。
皇帝要如何扯淡,臣下都隻能奉陪。但聊著聊著,聖人的語氣驟然一拐,卻忽而又提到了前幾日談到的那個“純屬虛構”的皇帝。
據聖上的說法,這位純屬虛構的皇帝在純屬虛構的後世見識到了一種全新漁網,而這漁網極為精巧,捕獲在尋常漁網百倍以上。請問,這位虛構的皇帝應該如何推廣漁網,並且嘉獎那位獻上漁網的大賢之士當然,這位大賢之士也是虛構的。
長孫無忌小心翼翼聽完漁網的原理,下意識望向了天子手中把玩的小東西“陛下說的漁網”
“朕說的漁網,當然純屬虛構。”陛下老神在在“至於這個這是皇後照著朕的圖紙,剛編出的小玩意兒。”
他把這東西拋給了長孫無忌,長孫無忌趕緊接住,仔細端詳構造。
皇帝唔了一聲,轉頭望向房玄齡負責研究漁網實驗技術,自然非長孫氏莫屬;而其餘問題,則正是房相公當仁不讓。
房玄齡嘴角抽搐,終於咬牙出聲
“臣想,後世的消息不能泄漏,恐怕很難公然調用國庫。恰好,這位虛構的皇帝應該有一位虛構的公主,這位虛構的公主恰恰也到了年紀。可以以賞賜的名義,從公主的妝奩中取一些珠寶。想來,外朝總是不好插手後宮事務的”
如此絞盡腦汁,百般推敲,終於交出了滿意的答卷。房玄齡筋疲力竭告辭而去,但剛剛離開宮殿,卻立刻伸手抓住了長孫無忌的肩膀。
長孫無忌大驚“房公要做什麽”
“跟老夫走一趟樓觀道”房玄齡咬牙切齒“老夫倒要看看,他們獻上去的金丹,到底是個什麽玩意兒”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