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4 章 拿來主義7

字數:8070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曆史直播] !
    大家看課下注釋,這篇文章寫於1934年6月4日。九一八事變之後,果黨奉行賣國投降的路線,從經濟、政治到文藝一條龍低頭。
    帝國主義除了踐踏我國領土主權,破壞我國經濟之外,還試圖用資本主義享樂文化來麻痹我國人民,這樁樁件件都使當時的一些有誌青年對外來的東西產生了盲目排外的思想。
    又兼清政府閉關鎖國的遺毒,所以魯迅先生覺得有必要廓清國人的認識,在文化上尋找一條救國之路。
    果然。
    眾人歎了一口氣,連發火的力氣都沒了。
    未央宮。
    劉徹恨鐵不成鋼地敲著桌子“這果黨怎麽跟那宋朝一樣,慫得憋屈”
    一旁的小霍虎著臉咬牙“真想殺了這群賣國賊”
    正氣惱的眾人沒忍住瞟了怒氣衝衝的霍去病一眼謔不愧是他們的冠軍侯,小小年紀就這般嫉惡如仇,真帥
    太極宮。
    李世民擰著眉道“九一八事變是指後世的一場變亂麽”
    孔穎達麵容沉凝地推斷“史書變亂,或以地名,如高平陵之變,高平陵為魏明帝之墓;或以年號名,如靖康之變,靖康,是那宋朝皇帝的年號。九一八顯然非地名,後世以數紀年,所以這九一八應是指年號。”
    “年號”長孫無忌沉吟,“1934是在九一八之後,1929年1月8日”他學著後世的曆法。
    “我觀後世紀年冠以雙數為稱,既如此為何不是二九一八”房玄齡很謹慎,“臣猜想,這個九也有可能是月份。”
    “九月十八麽”李世民喃喃。
    鹹陽。
    嬴政神情晦暗地聽著水鏡裏的言語,後世發生的事太過動亂也太過複雜,隔百代猶令人不忍,何況是這樣一位驕傲的先祖帝王。
    李斯偷偷打量了一眼丹墀上的君王,忍著心驚猜測信息“帝者,王霸也。帝國主義,是否是說異邦諸國,妄圖稱霸”
    “他們敢”嬴政猛然一拍桌案。
    李斯被這一下嚇了一跳,慌忙跪下俯首,暗罵自己口無遮攔。
    嬴政掌心緊了緊,也明白自己的反應嚇到了這位臣子,擺擺手示意無事“起來吧。”
    他記掛著李斯剛剛的推斷“稱霸英德美日”
    嬴政回想著先前侵略華夏的聯軍的名字,說真的,他實在是不願意相信這些聞所未聞的國家在未來有朝一日竟會騎在華夏的頭上。稱霸天下這是他的野心,卻不能成為外邦異族的野心,更何況異國的屠刀還對準了華夏。
    明朝。
    朱元璋眼裏泛著冷光“賣國要不得,閉關要不得,他國侵略更是要不得。果黨奉行賣國,清廷閉關之舉餘毒未消,異邦諸國在華夏領土上占地為王亂我國民,後世的華夏,熱鬧得很呐”
    朱棣同樣目光冷冷“果黨
    與清廷想必相去未遠,卻一樣救不了華夏。”
    朱標溫潤,不似父親和弟弟那樣凜冽,語氣還算穩重“清廷腐朽,果黨軟弱,所以才需要楚姑娘的那個黨麽”
    朱元璋一愣“也就是說,那個黨趕走了侵略的異國,推翻了果黨,肅清了清廷遺毒,最後建立了新中國”
    “嘶”朱樉搓了搓手臂,“這個黨有點東西啊”
    朱棣眸光深深作著總結“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居功至偉。”
    眾人沒說話了,後輩真的好能幹
    北宋。
    李清照以手支頤換了個姿勢,疑惑道“雖然我理解其中的想法,但是不是閉關就是排外,是不是都太偏頗了些”
    人家魯迅多通透啊不愧是大師級的人物。
    很明顯,易安居士有些被迅哥兒圈粉了。
    講到這裏大家想必也聽明白了,迅哥兒這篇文章表麵講的是文化,實際上是有一定的政治影射的。
    麵對當時如雜亂的思想一般的紛亂時局,魯迅先生給出了自己的思考,他的看法也經受住了檢驗。
    從洋務運動的師夷長技以製夷開始,到後來的戊戌變法、新文化運動,我們學習西方先進的技術、製度和文化,在開眼看世界中逐漸看清楚了我們與他國的差距,在不斷地挫折中苦苦圖強。
    隨後是五四運動、俄國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的馬克思主義這些都是我們在救國背景下進行的“拿來”,洋為中用,取長補短。
    拿來的怎麽不能變成自己的呢我們從俄國取來了“真經”,又結合本國實際完成了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形成了中特。主人是新主人,宅子自然也是新宅子。
    這一段眾人聽的有些雲裏霧裏,陌生的名詞實在太多了。
    太極宮。
    李世民臉色微沉“技術、製度、文化,那時候的華夏竟是方方麵麵俱不如人麽”
    殿中的文臣武將臉色也不好,向來都是異邦到大唐來學習,結果呢這落差也太大了,他們有些接受不來。
    未央宮。
    劉徹心中疑惑“十月革命後世的革命是學俄國的”
    明朝。
    李贄倒是對這一番話大為讚賞“洋為中用,取長補短。外邦的東西用好了也可以變成自己的嘛中國化,這個說法有智慧就是這馬克思主義不知道是什麽東西,若是能有幸一觀就好了。”
    義,就前所說,約可為一種觀點、思想,後世的思想啊李贄感歎一聲,心裏神往極了。
    其實哪怕是古代,我們也從外國拿來了很多好東西啊張騫出使西域,打通絲綢之路經濟帶,引進了苜蓿、葡萄、石榴、大蒜等東西。苜蓿是一種牧草,極好的馬料。
    順便,豬豬還喜歡大宛的一種汗血寶馬,曾寫作天馬歌,“天馬徠兮從西極,經萬裏兮歸有德。”漢樂府裏
    也可以見到對天馬的讚頌,天馬就是汗血寶馬。
    未央宮。
    一幹臣子要笑不敢笑,被點名暴露愛好的劉徹黑著臉咬牙。
    這楚棠,說他就說他,就不能尊稱一聲武帝嗎非要一口一個豬豬,朕跟你很熟嗎
    在心裏反複默念不要和後輩一般見識,劉徹輕哼一聲,故作驕矜道“引進良馬才可更好與匈奴騎兵作戰,這種好東西朕能不拿來嗎”
    桑弘羊難得說句好話“陛下聖明。先前楚姑娘隻是提了一嘴絲綢之路,如今看來,它的好處比我等想象的還要多。”
    “不好能惠澤千年嗎”
    劉徹看了他一眼頗為高傲,雖然那句“豬豬”聽著不順耳,但劉徹自覺這是在誇大漢胸襟開闊博取眾長,所以心中很是得意。
    朕可比那什麽清朝、果黨有眼光
    被懟了一把的桑弘羊眼皮微跳,自動屏蔽自家陛下的態度。他想得深,大漢引進外邦的東西,外邦就不需要大漢的東西嗎何況大漢此時強盛,奇巧先進之物數不勝數,不信外邦不動心,兩邊商貿一起,這錢不就來了
    出於此,桑弘羊很是能屈能伸,順著奉承道“陛下說得極是,張使節出使真是收獲頗豐啊”
    劉徹笑著點點頭“張騫是個不錯的,隻是朕派去找尋的人至今還是杳無音訊,也不知道他如今是在何方。”
    聽了這麽多好東西,劉徹也心動了。
    “陛下放心,無論如何張使節定然會平安歸來的。”
    劉徹麵上頷首,心裏卻是盤算著是不是再派幾隊人出去找找。他還真挺著急的。
    葡萄,那時候還寫作蒲桃,“空見蒲桃入漢家”說的就是這個。曹丕好像挺喜歡吃葡萄的,還很愛喝葡萄酒。之前看到過一張q版曹丕抱著一串葡萄的圖,還挺可愛。
    並沒有想到自己是以這種麵貌出現的曹丕“”
    “後世果真物阜民豐。”
    “噗嗤”
    曹植沒忍住笑出聲,接觸到自家二哥的死亡射線又低頭收斂了一點,隻是嘴角還在可疑地抽動。物阜民豐,所以養出來的人很清閑嗎平時怎麽沒有發現二哥原來這麽幽默。
    上首的曹操摸了摸下巴“後世知道子桓喜歡葡萄,那知不知道我喜歡什麽”
    他覺得自己應該比兒子有名一點吧
    隋唐兩宋時引進了菠菜、胡蘿卜、西瓜、綠豆啥的,北宋還從越南引進了占城稻,高產早熟又耐旱。
    明清時期又有玉米、紅薯、土豆引入中國,這些東西都很抗餓,可以作為主食,關鍵是產量大耐貧瘠,明末一度還有“救命甘薯”的說法。
    這些東西好像基本都是從美洲引進的,美洲那麽大片地,真是天然農產區。
    糧食
    眾人頓時要素察覺。民以食為天,吃飯可是頭等大事。
    鹹陽。
    嬴政眼神晦暗不明,這楚棠
    列舉引進之物,怎的直接從漢朝開始,這是說明大秦“拿來”的太少了,和外界交流不夠嗎
    嬴政神色微冷,要說他以前也不是很在意,大秦初定天下,千頭萬緒,先處理本國之事也是應當。但聽水鏡的說法,異邦可取之物良多。他尋思著要把扶蘇叫來提點一番,可不能像那清朝一樣耳聾目塞固步自封。
    漢朝。
    劉徹眼睛都亮了“異邦竟然有這麽多好東西”
    “大漢的稻種是不是也該更新了”他盤算著,“還有那什麽玉米紅薯,我們大漢也很需要啊”
    耐貧耐寒產量大,能養活多少百姓劉徹的心蠢蠢欲動。
    “眾卿家。”他一展衣袖大刀金馬地一坐,胸臆激蕩“何人再為朕出使美洲”
    唐朝。
    李世民將信息在腦子裏消化了一遍,喃喃道“美洲這地方不錯啊”
    一眾武將立時來勁了“願為陛下驅策”
    李世民“”
    “朕可不是什麽強盜土匪。”
    眾武將望天,他們也沒這麽說啊
    “咳”房玄齡輕咳一聲,上前一步建議道“我等亦可效仿西漢張騫,再探絲綢之路。”
    李世民露出幾分笑意“房相的意思是尋訪美洲”
    房玄齡頷首“陛下先時已下令尋訪海外諸國,此時不過是在尋訪使的任上再加一條罷了,況觀後世之意,往來交流才是長盛之道。”
    “異域亦有奇珍,朕觀民間商旅亦探訪新奇,官民兩道共致此一途,必能卓有成效。”
    李世民對躬親為政,對這些事物倒也熟悉,此時眉頭愈發舒展開來,一心想著將大唐與外界的交流再完善一番。
    明朝。
    朱元璋也懶得去糾結什麽明末了,他關心的是後麵的“救命甘薯”“這甘薯就是紅薯吧也不知道是何時傳入大明的。”
    朱棣眼神深邃“不管何時傳入,如今鐵定是在洪武年間了。”
    “四哥說得對”朱橚眼中亮晶晶的,“父皇,兒臣想去找紅薯”
    朱元璋一愣,隨即盯著他,沉聲道“你想去美洲”
    朱棣等人也望了過來,或緊張或意外地盯著眼前的老五。
    朱橚迎著父親和兄弟的目光躊躇了一下,還是勇敢地點了點頭“父皇您也知道,兒臣素無大誌,平日裏就是喜歡些稼穡之事,水鏡中提到的幾種糧食,與當下之大明大有裨益,兒臣想親自去看看。”
    他說完還撓了撓腦袋,顯得有幾分傻氣,但語氣表情卻是誠懇極了。
    朱元璋聽完沉默了好一會兒才道“你可想好了美洲偏遠,尚要尋訪,海上風浪亦多有顛簸,這不是兒戲。”
    朱橚抿了抿唇,第一次直視他的君父“兒臣想試試。”
    朱元璋定定地看了他許久,上前重重地拍了拍朱橚的肩“好小子。”
    朱橚頓時就笑
    了。
    一旁的朱樉猛然回過神來,連忙舉手“我我我父皇,兒臣可以帶兵去保護五弟,揚我大明國威”
    朱元璋欣慰地點點頭“路途艱險,確實需要護衛一二。”
    “是啊是啊”朱樉笑得極其開朗,“萬一有那些不開眼的,兒臣也可以為父皇收服啊再說父皇不是要給我們封王嗎兒臣也不一定要在大明,美洲也不錯。”
    一眾兄弟怒了好奸詐,竟然打的這個主意
    被自家兒子“算計”得明明白白的朱元璋臉一黑,一巴掌呼了上去。
    “滾”
    另外,南北朝的時候佛經和四聲傳入中國,啟發了永明聲律說,後世唐詩聲韻的成熟也有賴於此。“拿來”的成功範例,其實俯拾皆是。
    唐朝。
    杜甫深表讚同地點點頭“永明聲律協宮商而煉文辭,雖多約束,然亦促成光英朗練之美,國朝詩賦確實於之受惠良多。”
    中唐。
    韓愈一臉嚴肅,四聲是挺好的,佛經就算了。南朝信佛的君王,哪有一個長命的陛下真是執迷不悟,唉
    如此說來,反麵教材和正麵教材其實很充分了,方方麵麵的事實都證明,迅哥兒的觀點非常具有見地。那麽這時候就有一個問題了。
    楚棠提出了最後的拓展性思考。
    拿來主義的觀點在今天是否還具有參考性我們現在常說要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迅哥兒的文章與這一提法是否相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