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稻菽千重浪4

字數:5749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曆史直播] !
    秦朝,鹹陽宮。
    嬴政的臉上是意料之中的平靜。從王權亂世中走出來的始皇帝,比任何人都懂得人心的險惡。雜交稻的成就舉世矚目,是一國仰仗,利益所係不可估量,又豈會不惹人嫉妒
    而且出於一個帝王的敏感,他並不認為外邦會容忍中國如此發展,哪怕中國幫助外邦種植了雜交稻。比如這女子反複提到的鷹醬,估計這些攻訐謾罵中,就有他們的手筆。
    君不見當年的長平之戰,關鍵一招就是言語離間,這些招數用到別人身上當然爽,用到自己身上嘛始皇陛下深呼吸,等著水鏡中的後續。
    請大家看到第三節事實是科學家的空氣。
    諸天萬朝下意識低頭的人
    淦,沒有書往哪看
    等等為什麽我們要這麽入戲啊眾人不爽中。
    好在楚棠很貼心地把關鍵詞打在了t上,他們一齊抬頭看水鏡。
    課文中舉了這樣一個例子,說是一家有影響的報紙在頭版頭條上公然貶斥雜交稻,稱它為“三不稻”,即“米不養人,糠不養豬,草不養牛”。大家現在生活富足,可能不太懂這個,我簡單解釋一下。
    明朝,朱元璋調整了一下坐姿,有些好奇地問自家皇後“這後世人的生活是有多富足,才會連這些東西都不知道”
    馬皇後笑了笑“說不定是哪個貴族富戶家的小姐呢您看咱家的孩子,現在不也是如此麽”
    “也是,”朱元璋點點頭,想著想著覺得不對,“不行,得把那幫小子扔出去練幾個月,不識五穀怎麽行”
    幾個大的還好,南征北戰過來的,見了些黎庶苦,小的那是真沒怎麽見過,可別養出一堆紈絝來了,都給我下去練。
    朱八八大手一揮,給兒子們安排上憶苦思甜套餐。剛到門口的朱標聽到這話忍笑退下來,調頭準備去薅弟弟。
    水鏡裏繼續補充。
    米不養人很好理解,就是米的營養含量低,不好吃;糠就是穀子的外殼,加工成粉後被拿來做豬食。這裏順便提一句,雖然現在糠主要是做豬食,但當年鬧饑荒的時候很多人也是吃過的,更遑論古代的窮苦百姓了。
    比如說,元末有個作家叫高明,寫了個戲本子叫琵琶記,寫書生蔡伯喈進京趕考一去不回,他的妻子趙五娘獨自在家侍奉公婆,吃糠咽菜,把人都給吃吐了。
    元末。
    剛剛在心裏構思了個大概劇情的高明一臉呆滯,還沒動筆就被劇透自己的作品會流傳後世是一種什麽體驗
    一旁的好友笑著揶揄“可以啊高兄,留名後世了,戲本子寫出來了可要讓我先睹為快啊”
    高明擺擺手,謙遜道“一定,一定。”嘴角卻是忍不住拚命上揚。
    他決定了,看完水鏡他就去寫本子,連夜肝
    東漢。
    正在院子裏抱著女兒愉快吃瓜的蔡邕表情古怪地沉默了兩秒,水鏡裏說的蔡伯喈是他吧還有第二個蔡伯喈嗎可是進京趕考又是什麽意思他什麽時候去考試了還一去不回讓妻子在家吃糠咽菜,這分明就是汙蔑
    隻能說,幸虧楚棠隻是順嘴一提沒有多講,否則要是知道戲文裏的自己還是個拋棄妻子另取宰相之女的負心鳳凰男,蔡中郎能氣得當場吐血。
    草不養牛就是說牛不愛吃雜交稻的稻草。米不行糠不行草也不行,這個“三不”直接把雜交稻貶了個一文不值嘛
    借著報紙的傳播,輿論甚囂塵上,如果百姓真的信了,全民抵製,這波就又玩完了。很難不說這又是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的陰謀。
    那麵對這樣的輿論壓力袁老又是怎麽做的呢
    王安石冷哼一聲“賊子顛倒黑白,豈能不罵”
    水鏡上換了一張圖片,圖片上有大字也有小字,整齊排列在一起。
    當然是用魔法打敗魔法啦
    楚棠的聲音有些歡脫。
    你登報我也登報。袁老根據對方的詆毀,心平氣和地寄了一封信到人日。信中,他有禮有節,條分縷析,用事實反駁對方的汙蔑。
    如果說破除權威神話、發現並培育雜交稻向我們展示了袁老的科學品格和探索精神,那麽在這裏,則表現了他堅持真理,實事求是的學者風範。
    “好好一個堅持真理,實事求是”
    神宗時期,王安石一聲喝彩。
    前些日子,司馬光剛給他寫了一封信,對他所推行的新法大加批駁,他本欲置之不理,現在看來,複信一封又何妨
    他也要條分縷析,用事實辯駁,明明白白告訴眾人,新法對大宋,一定是有利的
    隻是他可以反駁報紙上的汙蔑,卻反駁不了人心。質疑與謾罵不僅對準雜交稻,還對準了他本人。
    比如,有人說他是個詐騙犯,雜交水稻就是一場陰謀;有人說他吃飽了撐的破壞自然規律;甚至他買兩部國產手機都會被罵。那時候的袁老88歲高齡,獲獎無數,造福世界,買兩款大多數人都能用到的手機又怎麽了
    漢朝,建章宮。
    劉徹一記冷哂,後麵的手機他聽不懂,但是說雜交稻是陰謀,拜托請把這種陰謀對準朕好嗎
    誒等等,他活了88歲
    這個壽數能不能也給朕啊
    已經覺醒修仙基因的豬豬平等地羨慕每一個長壽之人。
    還有人罵他住豪宅,奢靡享受,實際上房子是國家為表彰他的功勞獎勵的,而且他也沒住,而是把房子改成了科研室給團隊用。
    順帶一提,就是在這裏,袁老帶領團隊成功孕育了海水種植耐鹽堿水稻,把不能種水稻的鹽堿地都變成了糧倉。
    要我說,就該把這種水稻空投給秦始皇。當年我們政哥不聽李斯的建議,派蒙恬去打匈奴,以黃河為界打下了上千裏土地,結果全是鹽堿地,種不了糧食不說還要派兵駐守,吃力不討好,鬧得百姓苦不堪言,不僅埋下了天下大亂的種子,還被後來的主父偃當反麵教材逮著罵。要是有耐鹽堿水稻,政哥直接飛升好吧
    吃著飯砸鍋,一群吃飽了撐著的白眼狼。
    秦朝,鹹陽宮。
    忽略掉水鏡中有些無理的稱呼,蒙恬看著自家陛下冷冷清清的臉,心裏開始惴惴。北伐匈奴的事陛下前段時間就跟他通氣了,讓他心裏有數,可照水鏡的意思,打是打下來了,但是沒用啊更何況水鏡還說,埋下了天下大亂的種子。
    咽了咽口水,蒙恬單膝跪地請罪“陛下,是臣有錯。”
    完全不考慮打匈奴的命令是誰發出來的。
    嬴政臉色稍微緩和了一點,伸手將人扶起來,道“蒙將軍何必如此擊退匈奴本就是大功一件,至於其他,非你我所能料想。”
    話是這麽說,始皇陛下還是對“天下大亂”這幾個字上了心。
    他對大秦的鐵騎有絕對信心,但六國貴族虎視眈眈,糧食再不穩,難保不會被有心人利用,以此動搖國本也不是不可能。
    他抬頭看了看天上的水鏡,要是真能有這種耐鹽堿水稻就好了,糧草齊全,憑著大秦的精銳,什麽種子都能給掐沒了。
    漢朝,建章宮。
    劉徹十分不滿“憑什麽給秦始皇不給朕啊朕也很需要這種水稻好嗎”
    他還想打匈奴呢打下種糧食,多好這後世小娘子也忒厚此薄彼了些。
    等等
    他猛然扭頭看向衛青“剛剛水鏡說秦始皇被誰逮著罵來著”
    衛青停頓了一會兒才答道“回陛下,是主父偃。”
    “哼”
    劉徹一甩袖子,滿臉慍色。就說怎麽聽著有點耳熟,他想起來了,這不就是主父偃前些日子給他上的諫伐匈奴書嗎
    說秦始皇不聽勸告打下來幾千裏廢土最後導致亡國,他要北伐匈奴就是步武不肖置大漢於險境。
    什麽逮著秦始皇罵,分明是逮著他罵氣得他當場把奏疏扔到地上。水鏡這麽一透露,那幫老頑固又有得說到了。
    揉了揉額角,豬豬咬牙,不給點良種安慰不了他受傷的心靈
    同樣很酸的還有後麵的李世民等人,雖然始皇帝確實功高蓋世,但他們也很眼饞能讓鹽堿地變糧倉的好東西好嗎
    都是老祖宗,怎麽還區別對待了呢
    不過袁老本人是不在意這些謾罵的,他還有自己的星辰大海他一生殷殷的雜交稻事業。
    水鏡上出現一行字饑餓的威脅在退卻。
    大家都知道,袁老不止一次表示過自己有兩個夢想,一個是禾下乘涼,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他始終在為這兩個夢想奮鬥,研究之路從未終止。
    2013年,他研究的y兩優900中稻平均畝產達到9881公斤,創下世界紀錄;2016年,興寧水稻試驗田測得平均畝產8321公斤;2018年,三亞試驗示範田測產驗收10653公斤,是海南水稻單年產量的最高紀錄。
    這些水稻不僅讓本國人民免於饑餓,更是給世界送去了希望。
    水鏡上出現幾張圖片,不同膚色不同外貌的人出現在諸天萬朝之人的眼前,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骨瘦如柴。
    “這些人怎麽長得和我們不一樣啊”
    “他們是不是要餓死了好嚇人啊”
    “唉,都是苦命人。”
    很快,畫麵轉換,不同膚色的人守在一望無際的金黃稻田,臉上是滿足的微笑。
    “看,是糧食,大片大片的糧食”有青年興奮地叫了起來。
    雜交水稻的意義不言而喻,據數據統計,目前,雜交水稻最高畝產可以達到153076公斤,也就是306152斤。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