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0 章 念奴嬌7
字數:5717 加入書籤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曆史直播] !
詩者,在心為誌,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詩是內在情感的生發,解詩的過程,除了依靠過硬的學養,更有賴於詩心的坦然相會。很明顯,蘇轍二者兼具。所以,在兄長及父親饒有興趣的目光中,他開口道
“諸葛以籌略聞名,羽扇綸巾亦自有名士風度,二者本質為一。由此,豪傑一轉而為風流,這是詞中之周郎,亦是兄長自我之期許。”
果然,話音剛落,楚棠就接著說了
不管是諸葛亮形象的轉移也好,還是當時流行的名士作態也罷,這都說明詞中的周瑜不是三國誌中那個純粹的武將,他的形象是理想化的,帶著明顯的蘇軾意味。
一方麵,斬將搴旗的武將夠不上風流;另一方麵,蘇軾是個文人,又沒有範仲淹那樣的守邊經曆,他理想的英雄,隻能是具有文人氣質的軍師一類。當然了,這可能也和宋代極度重文輕武的整體風貌有關,武將必須要進行“改造”。
茶樓雅間。
蘇軾微微點頭,目露欣喜“這番分析倒與子由你解的不差。”
他們兄弟相契,有這一說便是對上述內容表示認可了。蘇轍明白他的意思,“隻是”他略有遲疑“聽楚姑娘的語氣,似乎對我朝士風頗有微詞”
有這樣感覺的並不止蘇轍。宋初,汴梁城中的趙匡胤也是神情一頓“她的意思,是不太認可朕之謀策”
帝王總是敏感的,楚棠平素一句話便足以讓他在心裏味一圈,更何況是涉及國策。極度,這可不是什麽好詞。
一旁的趙光義卻是滿不在乎“皇兄過慮了,她一個小女子能有多大識見皇兄禮賢文士,不殺士大夫更是百代未有之明,若無皇兄對科舉文章一事上心,後代焉能出那蘇軾、歐陽修、晏殊諸人”
他倒是機靈,將水鏡裏提到的宋人都拉出來說了一遍。
“不錯,”趙匡胤一聽也是這個理,“武人權力太盛便易生亂,前唐五代殷鑒不遠,不可不防。”
他看向水鏡,那裏講的是他大宋最負盛名的文士,後世崇文尚禮,一定會對大宋如此優容的士風青睞有加。
這邊的趙匡胤在自我催眠,有識見的帝王卻是敏銳地皺起了眉。
“重文輕武,文人能擋住匈奴的鐵蹄”
劉徹有些不屑,他也愛文章,自己能寫,手下也有司馬相如這樣的文士,但這不代表他不重視武將,相反,作為一個野心勃勃的帝王,他太知道強盛的兵力意味著什麽了。那宋朝抑武成風,一旦國境危,又拿什麽抵擋
太極宮。
李世民同樣搖頭“文武爭馳,朝堂方有生生之相,二者失衡,難免會滋生禍患。”
他看得分明,文德鼎盛,也要武德支撐。
鹹陽。
嬴政言簡意賅“愚不可及。”
亂世鼎鼎的始皇,最知道武功對一個王朝意味著什麽。他想起楚棠先前講東晉時提到
的隻言片語,宋之倉皇南渡,可別與這抑武之風有關
這種情感投射是貫穿周瑜整個形象描繪的,比如前麵,因為在“豪傑”
dquo”
,所以需要小喬這樣的美人來紅袖添香。大喬、小喬對策瑜二人來說,更多是戰利品,這一點後人其實看得分明,比如說杜牧。
“比如說杜牧之”
李商隱的聲音和楚棠重合了,他眼光灼灼,仿佛水鏡上提到的人是他似的。
杜牧博學,頗有史家眼光,他直言“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若沒有那一場天時,小喬姐妹倆又會成為曹操的戰利品,被囚禁在銅雀台上。曆史是殘酷的,在女子身上作用尤甚。但蘇軾更有文人風韻,他不憚於表現自己對女性的喜愛,就像他敢於帶著妓女去見和尚。
啊這
王維嘴角抽了抽“這個蘇軾真是不拘禮法。”
也沒個顧忌。
茶樓雅間,蘇軾頂著父親和弟弟的目光攤手,這有什麽問題嗎
所以他將小喬轉化為周瑜的紅顏知己,英雄意氣、紅袖添香,是為名士風流。包括後麵的“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將危機四伏、九死一生的赤壁戰場轉化為談笑退敵的輕鬆自如,百萬曹軍仿佛如無物。很有李白“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的意味,這就是純粹的蘇軾式的浪漫了。
東晉。
謝安淡笑執盞“這李白,不愧為一等一的謫仙人。寥寥幾筆便能傳神。”
不經意間,李傲天又獲得了一位偶像的青睞。
唐朝。
李白也覺得頗為舒心,他本就欣賞蘇軾,蘇軾詞中兩處又都脫意於他,二人多少也能算個神交知己吧
晚唐。
杜牧聽到水鏡念起自己的得意之作,高興地飲了一口酒。雖無單篇講解之殊榮,但能被水鏡提上一嘴的,哪個不是名士
李商隱則是將這首詩品了又品“立論精警獨樹一幟,杜樊川實在是俊才”
真奇怪,他明明給杜樊川去了那麽多封信,怎麽就是沒個回音呢
三國。
曹操一甩袍袖“檣櫓灰飛煙滅又如何赤壁戰國吾已知曉,周公瑾再無天時,杜牧此詩之揣測,怕是要成真咯”
他倒要看看誰還能阻他。曹操躊躇滿誌,臉上頗有些不可一世的驕矜。
江東。
周瑜院中一片冷寂,如此直白地剖析將一切擺在二人麵前,小喬垂眸,以帕拭淚。原以為嫁與周郎也可托身,誰料戰局翻覆後她的結局還是難料。
戰利品她忽然悲從中過來,亂世之中,女子命運,當真轉如飄蓬。
周瑜握手成拳,忍不住咳嗽起來,臉上竟顯出幾分病態“咳咳咳”
暗自神傷的小喬這才猛然驚醒,忙撫著他的胸口給他順氣:“都督,你可還好”
周瑜以手撫膺平複呼吸,
,
迅速便穩下心神,沉聲安慰道
“夫人且暫收淚,赤壁天時已失,江東尚有兒郎。曹賊此時正在打擊異族,不敢輕舉妄動,隻要我等籌謀得當,聯合劉備諸人,未嚐沒有扭轉之機。”
小喬聞言眼神閃了閃,她抬頭,雙眸微紅,輕輕開口:“都督,妾為南人,隻合該在南土。”
周五握住她的手:“天無絕人之路。”
他望向半空中的水鏡,此世後人既無由憑吊赤壁,那便再創一段傳奇。
綜上來看,蘇軾筆下的周瑜婚姻美滿、英氣勃發、風流瀟灑、臨兵列陣有泰山崩於前而色不改的泰然,戰功赫赫,活脫脫一個完美男神。
嘖
劉徹有些酸:“這就奉為神明了。”
還男神,朕難道還比不上周瑜嗎
那蘇軾這樣大肆潑墨描寫周瑜是為了什麽呢
南宋。
陸遊敲著桌子點評:“此詞雖題為赤壁,但心實為己而發,周郎為賓,自己為主,寓主於賓,變幻離奇,蘇東坡是仙才”
是的,主要是與自己形成對比。“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勝跡重遊,難免感懷,周瑜的光彩很容易讓詞人聯想到自身。
我們逐個對比一下,詞中的周瑜有如花美眷,那此時的蘇軾呢
這問題,蘇氏父子三人麵麵相覷,蘇軾斟酌著開口:“我妻王弗亦是解語之人吧”
他還記得新婚之夜,他以集句詩表白洞房之喜,王弗不僅聽懂了,還將那些詩句的出處一一道來,這怎能不讓他驚喜從那一刻起,他就認定,這個妻子是他一生的知己。美滿若此,還不算如花美眷相伴麽
我們知道,這時,蘇軾的妻子王弗已經去世多年,他雖續娶,但每每想及王弗,心中都不勝淒惶,正因如此,才有了那首感人至深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楚棠放出原文:“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鬆岡。”
一首悼亡詞寫得情真意切,一經展示就俘獲了眾人的心。
東晉。
潘嶽讀著水鏡中的詞句,不禁又想起自己逝世的愛妻楊氏。眼前高宅深深,仿佛還有妻子留下的痕跡,屋中種種,到處都存著二人的記憶。牆壁上分明還掛著妻子的筆墨。可屏帷之間卻再無那道倩影他掩麵落淚:
“如彼翰林鳥,雙棲一朝隻。如彼遊川魚,比目中路析”
唐朝。
元稹和白居易感歎:“蘇軾是至情之人啊”
“柔思婉轉字字泣血,不思量,自難忘。他分明是日日思量情深至此卻泉壤幽隔,當真是,此恨綿綿無絕期”白居易被這首詞感動了。
宋朝。
歐陽修一邊將詞諳熟在心,一邊不無讚賞地感歎:“原以為蘇軾之詞一意雄豪,這江城子卻是哀婉淒切,自血淚吐出,較之前代婉約之詞,更是以情取勝。”
他哪裏是不會寫婉約詞,分明是二類兼修,且個個都是巔峰
真情總是動人的,更何況運筆者還有極高的藝術素養。這首詞既能打動千百年後的讀者,自然也會令之前或之後的古人動容。一時之間,眾人都沉浸在哀婉的詞意中。
“唉,上天為何總是妒忌恩愛夫妻呢”
收獲了眾人同情的蘇軾本人卻是被眼前的詞嚇得如遭雷擊,好半晌都沒緩過神來:
“娘娘子她,過世了”
